【瀕危的「格利威斑馬」要來台灣囉!🎊】
台北市🇹🇼立動物園與日本京都市🇯🇵動物園今天(8日)以線上形式簽署合作協定備忘錄,未來雙方將透過交流展開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另外,台北市立動物園也預計引進屬於瀕危等級「格利威斑馬」,共同提升動物園界對於瀕危野生動物域外保種與域內保育的聯結。🦓🦓🦓
#台北市立動物園
#京都市動物園
📌歡迎加入央廣Rti官方TG帳號,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t.me/RadioTaiwan
📌Google新聞也可追蹤央廣Rti📌
https://reurl.cc/LdGL5L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河水下不得、親近不了,局長說: 最近議會審查水利局「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的內容,其中有提到愛河水質截流改善計畫,範圍是從中正橋→建國橋,不過從建國橋再往上游的 #中都橋→ #愛河之星(凹子底站),就沒有設置截流站,所以這段的水質也一直不好。 我一直覺很可惜,從愛河之星順流而下,有光之塔、客家文物館...
域內保育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責任】
#動物園價值
#疫情當前
因為疫情影響,有些野生環境在人為干擾減少的情況下緩慢復甦,更有人認為,倘若疫情持續延燒,瀕危的野生動物就有救了。從某些角度來看,這或許是合乎邏輯的意見,但與此同時,地球上的許多生態熱點也因為疫情的影響使得各界挹注資金遽減,進而導致巡守人力不足、盜獵猖獗等現象,更別說許多仰賴國際志工及旅客參訪運作的保育中心早已處在崩潰邊緣。
一般來說,這些域外或靠近原棲地的域內保育工作無論規模、尺度,總能在全世界數以萬計的動物園中找到具有相同價值、共識且願意合作並提供資源的「夥伴」,但這些夥伴同樣的,無論規模大小,皆遭受疫情的重大打擊,許多機構本身也已經處在懸崖邊上了,連園內動物的存亡都成問題,更遑論透過牠們來創造野生動物保育的資本。雖然仍有不少像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那樣即便無奈閉園也不願落下保育工作的業界良心,但不可避免地,世界各地那蓄勢待發的野外保育工作即使沒有石沉大海,多半也被迫縮減規模,費盡心力建構起來的保育網絡岌岌可危。
對台灣的相關行業來說,這是警訊,卻也是契機。幾乎能夠肯定的是,我們的臺北動物園是受到疫情影響最輕微的世界級動物園,除了身處台灣,本來就不倚賴門票收入維持營運的它,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代,除了透過認養計畫被動的徵求保育夥伴、實踐保育職能,或許也該一鼓作氣跳脫出園區的框架、認真思考如何站出來協助全世界的(潛在)夥伴們度過眼前的危機,並且把這視為長遠發展中的首個階段性目標。
你我心裡都明白,動物園的內部運作絕不是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無論是因為程序上或是體制上的原因,想法與行動往往無法契合更別提劍及履及,甚至我們也能夠想見許多決定的背後被優先考量的並非動物園專業。即使如此,作為許多國際組織(尤其是受疫情影響最深的EAZA)的重要成員以及亞洲地區的行業佼佼者,臺北動物園絕對有義務站出來主動承擔更多責任。另一方面,令大環境進步、創造臺北動物園能夠實踐己身價值的社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但在這之前當務之急或許是爭取到經費來改善包括「前場」與「後場」在內的所有飼養設施、條件)
要怎麼做?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或許沒人知道,但我們得意識到這早已是件勢在必行且不得不行的路。
倘若在台灣,動物園自身真的沒辦法成為那個解答的話,這個責任可能就必須移轉到價值觀相似的其他管道,比如基金會、賣店肩上,只是到了那時,動物園是否願意放手似乎又會是另一個無解的問題了。
域內保育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說故事(一)】
#動物園教育
#故事必須被認真看待
不知不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在專頁上傳比較正式的文章,除了前陣子在忙論文之外,最近思考的內容稍稍偏離了動物園的傳統範疇也是原因之一。這陣子,腦袋裡想的都是如何在現況下增加動物園展示與域內保育的連結,這是我認為臺灣的動物園想繼續發展下去就不得不面對的一道崁,但在好高騖遠地討論到這一塊之前,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差距不僅止於此,甚至可能是全方位的,先致力於做好現有體制、資源下能完成的事會更加實際且有意義。
其中,「說故事」的功力是我認為台灣的動物園相比行業先進有著最明顯差距的一項能力,這裡所指的「故事」不僅僅意味著保育資訊,甚至不只是解說牌、導覽。舉凡員工、商品、展場、環境等等,動物園呈上檯面的「一切」,都是構成故事的組成分。
而故事說得好不好,除了內容本身,還有很多眉角需要注意,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想著「主動傾訴」而非被動地等待被聽見,不能總是望著飄渺的未來而忽略了當下。
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將現階段的狀態、心境傳達出去本身已經彌足珍貴,簡陋了些也不要緊,畢竟沒人會要求必須一步到位,但,最起碼得讓人看到正在嘗試的跡象。
附圖是Harmerton Zoo斑尾虎鼬(又稱斑袋貂,Dasyurus maculatus)展區外的雕塑與解說牌,雖然在資訊的呈現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雕塑本身更是談不上精緻,但是在這座經費不富裕的小動物園裡,遊客一眼就能看出園方把他們想傳遞的訊息安排到了這個角落,雖不成熟卻很深刻。
袋狼已經遠去(Gone),繼承了牠在澳洲大陸衣缽的各種袋鼬也正在消逝(Going),眼前生硬呆板的混凝土製品跟一旁展場中躍動的斑點毛球,你希望留給下一代的是哪一個?
※前不久,袋貛闊別三千年再次踏上澳洲大陸(https://on.natgeo.com/3ntfAnF),祈禱後續的復育工作能順利進行。
「Telling Powerful Story」,藉由圖片引出的這個概念將是下次貼文的主題(沒意外就是下周),後續大概還會有三到四篇有關說故事的貼文,各位若有其他感興趣的主題也歡迎留言或私訊讓我知道。
域內保育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愛河水下不得、親近不了,局長說:
最近議會審查水利局「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的內容,其中有提到愛河水質截流改善計畫,範圍是從中正橋→建國橋,不過從建國橋再往上游的 #中都橋→ #愛河之星(凹子底站),就沒有設置截流站,所以這段的水質也一直不好。
我一直覺很可惜,從愛河之星順流而下,有光之塔、客家文物館、願景橋、#中都濕地、亞洲合板舊址、林商號商舊址、田町倉庫群,而且單車道是連續的非常舒服,不管是現在可以騎乘自行車小旅行,或是未來在這段水域開放舢舨文化體驗(舊時的交通工具),都是很棒的。
不過,問題是,水質真的不好 ... 質詢中,我請教水利局蔡局長,這段河域的水質改善計畫,不過局長好像有點可愛 ...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域內保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屏東小琉球海域近幾個月碰上三級警戒,海域休養了幾個月,17日卻有民眾發現,杉福潮間帶保育示範區的海底被人扔了船錨跟水泥樁,還打傷部份珊瑚,追查發現是當地一名潛水業者所為,縣府將開罰3到15萬元,業者也強調會負起全責。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84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域內保育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全世界平均每五分鐘有一隻穿山甲被捕殺,是地球上盜獵最嚴重的哺乳類動物。
節目團隊跟著國際知名穿山甲研究員孫敬閔博士攀爬險壁,追蹤穿山甲媽媽的生命歷程,並挖掘死亡穿山甲的巢穴,努力挖出死亡真相。五十年內,台灣從穿山甲的獵殺王國,翻轉為保育王國,經多年復育,台灣穿山甲的族群數量逆勢成長,野外族群密度高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穿山甲的最後堡壘。
《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第三集【台灣穿山甲】,本周日8/22晚間八點,請您鎖定東森51頻道。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地球的孤兒 #台灣的精靈 #穿山甲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 #白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