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tgo循環杯免費租借
現在,Rent go循環杯結合澎湖37家飲料業者,辦理「自備容器」環保享優惠活動,持環保杯至合作活動店家,均可享現金5元以上折扣。
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民眾只要到澎湖機場、皮克吐司早午餐(皮克廚房) 、 海洋公民基金會 、 樂法馬公店 Le Phare Penghu 、 小步廚房 、 夢想部落館 、南海遊客中心及 波莉士的家 Poly's B&B 就能租借免費環保杯,還能甲地租乙地還,最長租借7天。
此外,租賃杯清洗交由庇護工場 小步廚房 以環保洗潔劑清洗、高溫消毒,並定期送第三方審核衛生認證,容器安全衛生,清洗費用更全數捐贈小步廚房。澎湖Rent go循環杯免費租賃結合公益,提升身障者工作技能,增進職場信心。
塑膠製品雖然便利,卻對生活環境、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現在,您可以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讓共享成為生活潮流,為環保盡份心力。
#Rentgo環保杯免費租賃服務
■費用:清洗費10元,免押金。
■租賃杯規格:900ml(不鏽鋼材質)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
「塑膠製品的危害」的推薦目錄:
塑膠製品的危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何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危害?邱巧凡醫師建議應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 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塑膠製品、紙餐盒、紙碗、紙杯等一次性免洗餐具。盡量使用玻璃、陶瓷或不銹鋼餐具。
● 減少食用油炸、油煎食品,避免食用動物脂肪部位(如皮、肥肉、內臟、骨髓等)。
● 選擇當季盛產、有政府安全蔬果標章認證之農產品。
● 以電子載具取代實體發票,減少感熱紙的使用(號碼牌、收據等)。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1/04/environmental-hormone.html
—————
☆訂閱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KctXQ
◎免費註冊,網路掛號一指搞定!
https://www.careonline.com.tw/p/map.html
☆歡迎追蹤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urgeon.life/
◎超過79萬LINE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
塑膠製品的危害 在 圓圓夫妻瑜伽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塑」食人生⁉️
仔細想想,原來我們每天都吃「塑」:從早上起床便咬著塑膠牙刷漱口、穿上合成纖維衣褲、到早餐店買用塑膠袋裝麵包,再到超商買咖啡(紙杯內膜還是塑),還有每天進補的營養膠囊…。
台灣最普遍使用的塑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包括:DEHP (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 (Di-(2-ethylhexyl) phthalate),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在一般的塑膠製品中 (特別是 PVC 製品) 通常可發現 DEHP 存在。
DEHP常被加在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碗的內膜或醫療用品的塑膠材質中;塑化劑可能會經由微波、蒸煮、加熱或盛裝油脂含量較的食物時,被溶解毒素滲出而污染食物,直接影響健康。
另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叫「起雲劑」,為了幫助食品的乳化濃稠Q彈口感,常添加在運動飲料、非天然果汁、果醬及果凍等。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塑化劑並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立即危害,若長期大量攝取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慢性影響。」
根據美國環保署認為:「塑化劑釋出的毒素會引起動物的肝臟腫瘤,為人類可帶來致癌物質。」
DEHP塑化劑含有類似女性賀爾蒙的作用,恐增加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等女性賀爾蒙相關癌症的機率
孩童若長期大量食用及接觸塑化劑毒素,容易產生氣喘、過敏性疾病。女童會引起性早熟現象,增加罹患乳癌、肥胖及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塑化劑對男童睪丸的生殖引發毒性,增加不孕機率。
誠然,輕便、防水、廉價的塑膠材質/保麗龍,為我們日常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即使我們如何減少使用塑料,在周遭環境裡,塑化劑毒素可經由呼吸、進食及皮膚吸收進入人體,真可謂避無可避。那麼,該怎麼辦呢?🤔
🙆🏻🙆🏻♂️圓圓夫妻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1️⃣檢視現有食器,高風險塑材先停用,其化塑料則循序漸進替換
2️⃣外出自備環保容器、餐具,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裸買」購物,買菜可自備菜籃,到超商帶保溫杯買咖啡或飲料。
3️⃣外出購買時,如果有使用塑膠容器盛載60度以上的高溫食物,應該停止購買,因可能會有塑化分子融入食物的風險。(例如:塑碗發糕、塑碗豆花、塑袋或塑碗熱湯、塑裝素食火腿.... )
4️⃣養成多吃蔬果、多喝開水、多運動的習慣,加速將塑化劑毒素排出體外!
💡我們可以透過日常飲食來幫助身體排出毒素,以下是圓圓夫妻日常飲食分享:
✅定期飲用「檸檬鹽水」排毒。若想多了解可以參看「圓圓夫妻瑜伽生活痞客邦---天然排毒法」
https://yogafamily00.pixnet.net/blog/post/324585478
✅養成每天吃優格習慣,養好腸胃好菌,增加抵抗力。若想多了解可以參看「圓圓夫妻瑜伽生活痞客邦---吃豆漿優格的最佳時機」
https://yogafamily00.pixnet.net/blog/post/332423160
✅「清炒苦瓜破布子」
苦瓜具消暑清熱,解毒、健胃的功效,也能增強免疫功能。
✅「青木瓜小米粥」
青木瓜含豐富維生素,能消除體內毒素,淨化血液,防治便祕,能強化青少年和孕婦妊娠期的荷爾蒙的生理代謝平衡。小米粥含豐富膳食纖維,潤養脾胃,容易消化。
✅「鳳梨蘋果甜菜根酵素」
打果汁也可製成酵素飲用,進腸胃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到2-4次,將毒素藉由糞便排出體外,增強免疫力。
資料來源
「天然排毒法」圓圓夫妻瑜伽生活痞客邦
https://yogafamily00.pixnet.net/blog/post/324585478
「圓圓夫妻瑜伽生活痞客邦---吃豆漿優格的最佳時機」
https://yogafamily00.pixnet.net/blog/post/332423160
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
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3186
食品中塑化劑汙染衛教手冊
https://hc.ym.edu.tw/files/14-1205-5404,r256-1.php
塑膠製品的危害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家企業會想要研發紙製酒瓶,是因為看到一份數據表示,歐洲在2018年時總共丟棄了820萬噸塑膠包裝,這些垃圾造成地球龐大的負擔,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在2021年,推出完全不含塑膠成分的紙製包裝瓶,搶搭環保熱潮,為地球貢獻心力。業者強調這款酒瓶是由環保紙漿、可生物分解的食品級樹脂組成的,製作方式是以模具來加壓紙漿,然後用微波技術進行固化,所以裡面完全不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紙杯裡面那層「塑膠淋膜」,是個無塑瓶,然後蓋子用的是鋁蓋,因此連瓶加蓋全身100%可回收,預計會先用在旗下的「黑牌」系列上,如果能如期問世,將會是全球第一支酒精飲料的環保瓶。
目前除了這個威士忌品牌,丹麥啤酒大廠也打算推出兩款叫作「綠色纖維瓶」(Green Fibre Bottle)的環保啤酒瓶。兩款原型都是用「永續木纖維」製成的,可以完全回收利用,裡面會塗一層特殊薄膜來防滲漏,一款薄膜是「再生PET聚合物」,另一款是「100%生物源PEF聚合物」,業者目前正在測試兩款瓶子的防滲漏程度。不過酒瓶本來就沒在用塑膠,而且很多網友都在問,玻璃不是本來就可以回收嗎?何必大費周章製造紙酒瓶呢?
酒精大廠很少使用塑膠製品,通常都用玻璃,但是玻璃從製作到運送,整個過程會產生許多碳足跡。例如,玻璃必須加熱到600度以上才能彎曲被塑形,燒製上相當耗能源。而一般常見的330ml鋁罐可樂,每瓶碳足跡是170克,但同樣330ml的玻璃瓶裝可樂,每瓶的碳足跡卻是350克,整整一倍,而且玻璃瓶因為比較重,運送時也會間接增加貨車的油耗和碳排。
再看到回收部分,廢玻璃被回收後,第一步要經過分類、分色,第二步是去雜質清洗,粉碎研磨,製成再生玻璃粉碎料,然後入庫包裝,送去一般的玻璃製造廠商,重製成新的玻璃,整個過程吃力不討好,沒什麼人願意做,也不是所有回收廠都有這樣的技術。
而台灣本身也禁塑滿一年了,現在有很多廠商加入減塑行列,用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不過我每次飲料還沒喝完吸管就融化了,心情很不好。不過我很好奇,像是紙杯紙容器裡面都含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膠淋膜,難以被回收處理,有九成都是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那紙吸管就會比較環保嗎?
其實兩年前英國媒體就揭露,英國某大型速食業者使用的紙吸管,其實根本不能回收再製!他們用的紙吸管,推出的初期由於太薄,被顧客批評「會被飲料溶解」、「口感很怪」,因此業者只好把紙吸管加厚處理,結果太厚的吸管,讓合作的垃圾處理廠難以再次加工,最後這些紙吸管就只能先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讓當初環保的美意大打折扣。
至於台灣的話,根據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的說法,台灣市面上所使用的紙吸管是由純木漿(原生漿)抄造的,裡面不會使用PE淋膜,實驗結果也證明,用傳統紙類回收設備就可以搞定,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製程來處理。這是理論上啦,實際上呢,大多數的回收商都不會接受沾過食物的紙類,所以用過的吸管最後恐怕也是被當成垃圾丟掉,總之,用紙吸管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救海龜,但其實不要用吸管最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紙製品,都會經歷伐木、運送、製紙、漂白、染色等程序,過程非常繁瑣,消耗的資源是塑膠的好幾倍,更容易造成全球暖化,但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降解,反觀塑膠,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是「禍害遺千年」。哪一種材質是真正環保愛地球,我們很難針對單一面向下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材質,記得要把握3R原則: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少使用)、Recycle(回收),才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標。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塑膠製品的危害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常聽到「 #代謝 好有助身體健康」,但這背後的關鍵是什麼呢?而現在環境中有許多毒素,日常生活要怎麼做才能幫助身體代謝?以下陳俊光醫師帶你了解人體代謝機轉,同時避開毒素!
代謝是什麼?對身體的功能為何?
陳俊光醫師說明,我們每天吃進許多食物,身體會將這些食物以及其所含的各種營養素進行加工處理,以滿足各種不同的功能需求,這個就叫做代謝。「當然我們吃進去的不只是營養,也包含許多毒素,」他表示,代謝也是將毒素排出體外的必要工作。
代謝的種類?
#基礎代謝
陳俊光醫師表示,基礎代寫指的是當一個人處於休息狀態所需的熱量,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躺著不動都會消耗的熱量就叫做基礎代謝率。
#新陳代謝
但基本上我們不太可能一整天都不動,生活需要做各種活動,此時身體的代謝率就會提升,就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滿足這些需求,而此時身體的代謝狀態就是新陳代謝。
陳俊光醫師進一步解釋,新陳代謝可以分為兩個部分,而這兩者息息相關:
分解
分解的目的是為了產生熱量。陳俊光醫師說明,我們每天吃進的許多食物就是熱量來源,有了熱量才能做許多事情。
合成
合成是把吃進去的東西,製造成身體的一些重要結構。陳俊光醫師舉例,當我們去健身房鍛鍊時,肌肉會運用胺基酸、蛋白質加強結構,這就是一個合成的過程。
如何得知代謝是否良好?
陳俊光醫師提及,身體的排毒能力可藉由實驗室檢測判斷。以塑化劑為例,吃進身體後要經過腸胃消化,以及肝臟解毒兩個階段才能將其轉為水溶性,再透過尿液及糞便排出體外。因此能藉由檢測尿液中的殘存毒素濃度,判斷身體的代謝狀況是否良好。
身體能代謝有毒物質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陳俊光醫師表示,人體要完全排出環境毒素,需要消耗相當大的能量,而這個過程主要是在肝臟完成
他舉塑膠製品為例,因為製作此類產品的過程中,為了要讓塑膠變得柔軟,就需要添加塑化劑,但塑化劑進入我們的身體後,就會對器官造成危害。
「當我們用保鮮膜覆蓋在高油脂的食物上面,就很容易把塑化劑吃下去,因為塑化劑本身是脂溶性的。」陳俊光醫師進一步解釋,塑化劑跟著食物進入腸道後,在分解過程中就會產生有毒物質,肝臟就必須加工處理,此時就會消耗相當大量的營養素來排除,例如維生素B群及胺基酸等。
不過現代人外食居多,營養多半並不均衡,陳俊光醫師就說,飲食不均身體就沒有足夠營養排除毒素,將導致毒素在我們體內持續累積,造成身體負擔。
如何避開環境毒素?
多喝水
飲食均衡
保持運動習慣
減少接觸塑膠製品,以玻璃或不鏽鋼材質替代
環境毒素無處不在,我們究竟該如何避免?對此,陳俊光醫師回應,環境毒素有非常多種,而最主要進入身體的途徑是「跟著食物一起進來」。
另外還有外用產品,包括沐浴乳、肥皂、洗髮精等清潔用品,以及保養品、化妝品等,在製造過程中也會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劑等化學材料,就會透過人體皮膚表面被吸收。
「減少接觸仍是最主要的避毒方法,」陳俊光醫師表示,盡量少用塑膠製品,日常生活中能用其他材質替代塑膠製品,例如水瓶、餐具等,可以選擇玻璃或不鏽鋼材質,就能大幅減少吃進環境毒素的機會。
此外,保持飲食均衡及運動習慣、多喝水,都有助身體排毒。「減少吸收、加強排出,就能保持體內乾淨。?
認識塑膠製品
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塑膠製品,陳俊光醫師認為,我們都需要好好認識其中差異。
「塑膠容器上有一個三角形符號,當中有編碼1到7號,」陳俊光醫師說明,台灣目前大部分都是使用編號5號的塑膠(PP),而這也是生產過程中不需要添加塑化劑的類別,同時耐溫超過100℃。
他提醒,盛裝熱食的塑膠容器,包括熱飲使用的杯蓋在內,若不是使用5號,就要特別小心,因為其他編號的塑膠產品不耐高溫,容易溶出塑化劑,都不適合再加熱或裝滾燙熱食。
【相關影音】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名醫的餐桌】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環境毒素誘發失智!醫師教你避開大腦發炎的地雷
https://youtu.be/7Q5vKSIn6wI
除體濕斬病根!女中醫3招排全身毒
https://youtu.be/_EK6dlmiRp8
【相關文章】
毒物專家:塑膠袋藏乳癌危機!這用法竟溶出3倍毒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152
小心,你沒注意到的 環境毒素正在讓你生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414
排毒黃金時期:洗澡排毒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825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塑膠製品的危害 在 Jay Cha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跟朋友開著幾台很有感覺的古董老出車去淨灘,這不是藉口開車出去玩!真的為這環境著想啊!雖然淨灘是小小有幫助的可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重要啊!應該從生活中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開始,如果大家都開始減塑的生活,那一次性塑膠的需求就會減少因此就不會產生,也不會有機會可以丟到海裡危害海中生物,這路程一定很漫長可是總要從一個地方開始吧!我們一起努力!!
#淨灘 #減塑生活 #超跑

塑膠製品的危害 在 科學人- 海洋中最致命的掠食者,塑膠袋。 我們每年丟棄數百萬 ... 的推薦與評價
全世界累積在海洋中的更小型塑膠碎塊,可能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是人類健康。... ... 多數科學家同意的解決辦法是,設計可以完全再生利用的塑膠製品。 ... <看更多>
塑膠製品的危害 在 塑膠微粒對人類健康影響? 危害程度? 「他」點出關鍵重點... 的推薦與評價
生活中充斥著許多 塑膠製品 ,當這些 塑膠製品 被人類隨意丟棄,經過日曬雨淋逐漸脆化,就會裂解成塑膠物資,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將塑膠微粒定義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