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立陶宛友台!傳中國怒斷鐵路貨運 業者駁斥:消息不實
https://setn.com/News.aspx?NewsID=984460
中國又搞笑了!原本傳出中國要搞 #經濟戰 爛招
中斷兩國鐵路貨運業務?結果不只立陶宛毫不在乎的表明中、立兩國經濟往來本就不多,現在中國中鐵公司反而急著跳出來澄清該消息不實,還強調『中國與立陶宛鐵路貨運一切正常』。這種情況真的很好笑;因為立陶宛經濟本來就不依靠中國、中國要搞經濟戰施壓根本完全搞錯方向,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算,立陶宛佔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比率僅有2.1%!歐洲智庫專家更點出『經濟不依賴中國、才使立陶宛能挺直腰桿』也值得台灣省思
▫️
圖:GOOGLE MAP https://www.google.com/maps/
▫️
------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idv.tw/
#專業軍事評析 #關心台灣國防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國都開始對於全球化有了一些反彈。 因為這次疫情大家都發現,全球化之後國際之間的連結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脆弱。越依賴國際市場的國家,在這次疫情導致連結斷裂後所受到的衝擊就越嚴重。是時候該重新思考,到底全球化發展的風險跟利益之間的平衡在哪裡,大家以前是不是對全球化都太過樂觀。...
外商直接投資 在 資誠(PwC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陸開大門吸引外資 台商仍應留意日常稅務管理
🇨🇳 在疫情趨緩情況下,中國大陸挾著龐大市場與完整的進出口供應,國內消費較去年增23%,進出口金額增27.1%,外商直接投資增28.7%。
💡 資誠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觀察,雖然中國大陸積極招商引資,台商在日常的稅務管理也十分重要,例如台商企業若發現取得異常憑證(虛開的增值稅發票),應盡快聯絡對方要求換開發票。
台商須做好以下因應措施,才能主張為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發票,將相關損失降低:
✅準備完整的會計憑證佐證資料,佐證有真實交易存在
✅確認對方使用的是其所在地的專用發票
✅確認所取得的專用發票內容與實際交易相符
✅健全供應商內控制度管理
✅建立增值稅發票內部管理系統,並連結出納的付款指令👉 https://pwc.to/3rzuV8F
🏷 IG 搜尋 pwc_tw
🏷 TG https://t.me/PwC_Taiwan
外商直接投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atreon國際關係進階🇭🇰】真是如此,北京何不任由香港自生自滅,何苦大費周章謀劃?隨著中國經濟崛起,香港GDP佔全國比重雖然下降,但中國對香港的依賴,其實不跌反升,因為這是全國唯一被國際社會典章制度承認、行普通法的國際金融中心。中國通過香港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從回歸前的40%,升至現在的約70%,國家越是富有,香港這個最方便的美元集資中心、「走出去」(自行領會)特殊通道,越是國內外兵家必爭之地。近日香港局勢紛擾,阿里巴巴偏偏在這時候來港上市,反映香港尚有不少未被注視的隱藏功能,屬北京不能放棄之列。特別是中美貿易戰開打後,香港更成為中國抗衡美國的經濟利器,戰略角色獨一無二......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3792660
▶️國安法 Vs 普通法:為甚麼商界應該憂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t8wGSte94
外商直接投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國都開始對於全球化有了一些反彈。
因為這次疫情大家都發現,全球化之後國際之間的連結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脆弱。越依賴國際市場的國家,在這次疫情導致連結斷裂後所受到的衝擊就越嚴重。是時候該重新思考,到底全球化發展的風險跟利益之間的平衡在哪裡,大家以前是不是對全球化都太過樂觀。
這次疫情,最明顯就是出現了斷貨的狀況,像是口罩,小小一個台灣短短一個月就突然變成第二大口罩生產國,這就代表其他國家幾乎是都沒有人在做,通通都移到國外去了。結果現在因為疫情大家都在搶口罩,要是各國原本自己都多少有在生產,是不是就不會搶這麼兇。
還有現在疫情嚴重的義大利,全國需要的抗凝血劑有三分之一是從中國進口,日本的抗生素原料也有六成是從中國進口。美國像是防護衣、護目鏡等等的個人防護裝備,還有將近200種日常用的藥品,也大部分都是從中國進口。這麼大的量,萬一人家今天突然說不賣了,就會出現斷或危機,直接影響的就是數千萬人的生命。
而且來自國外的投資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所以現在有許多國家,除了要把產業中心從國外拉回國內自己做之外,也開始加強管制,希望自家企業不會因爲別人家不景氣立刻受到嚴重衝擊;現在反全球化比較像是對自己國家重新體檢,讓以後國內的產業跟經濟可以更有韌性,不要一出什麼事就直接全死光。
像是印度總理莫迪就宣佈要進行一個台幣八兆元的「印度自力更生」特別經濟計畫,要支持印度的經濟可以自給自足。另外像是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跟澳洲,都開始加強審查外國資金來國內的投資。歐盟則是警告說最近可能會有很多企業倒閉,請各國要小心不要讓這些企業被其他國家買走。
大家雖然都沒有指名道姓,結果實際上就是在把產業從中國拉走。因為中國這幾年也越來越積極投資外國的企業,有的交易就被認為帶有政治上的理由。而且中國自己當然也知道,這些國家在加強外資購買本國企業監管的時候,也是沒有說針對誰,結果中國就自己跳出來說這是歧視。
但這就是中國自己把China品牌弄臭的,像之前一帶一路講的要多偉大就多偉大,結果搞了半天就是出現壓榨沿路的貧窮國家來噱錢的案例。現在國際疫情正危急,結果出口的口罩、試劑問題都一大堆。中國這種爽賺的心態,很容易搞到沒有人要跟他們做生意。
所以現在說是反全球化,但其實這個概念跟反中已經有點混在一起了。到底是真的反對全球化,還是因為反中所以反對全球化,大家都有點搞不清楚。
不過反全球化等於全世界的經濟是要大轉型,這個衝擊相當的大。
現在供應鏈停擺、市場需求也縮小,就是各國之間的貿易幾乎等於停擺。某種程度就是去全球化之後的縮影啊。像是韓國就有統計,五月前十天的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6%,直接砍半。WTO也估計將來的全球貿易規模會減少三分之一。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更預估未來的外商直接投資會減少30%~40%。光是現在的世界經濟就已經很慘了,之後難道不會更慘嗎?
而且全球貿易減少,接下來就是要衝擊到跨國貨運跨國服務,供需一減少成本就會增加啊。WTO就估計這些增加的成本,最後等於世界一起增加3.4%的關稅,這樣下去對於落後國家跟天然資源不夠的國家來說很嚴重耶。就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就是很多東西都要變貴了。
就拿藥來講好了,當初美國跟歐洲國家為了要省錢,製藥廠全都移出國。現在美國跟歐洲80%的抗生素要從中國進口,印度則製造了很多學名藥。但印度又要仰賴中國提供製藥的原料。如果要回到全球化前的狀況,大家拿回來自己做,就是藥會變很貴。台灣便宜的健保,其實也要靠這些便宜的藥品來源才能支撐。
雖然這可能就是轉型的陣痛期,各國都需要重新找到一個平衡,轉型帶來的衝擊也是需要被考慮進去的,但是在原本全球化的過程中,就已經有許多貧窮國家因為沒有夠好的談判條件,最終淪為只能依附在強國之下的籌碼。那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之下, 對這些經濟的彈性跟韌性都不夠好的國家來說,轉變可能會是致命的危機。
反全球會的浪潮在疫情的影響下越演越烈,未來要走到什麼地步才能取得平衡呢?歡迎大家來留言告訴我們你的看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外商直接投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川普在這個月16號的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必須要有一個能夠正常運作的經濟體系,很快的美國經濟將會重新啟動。簡單來說川普的意思就是要大家準備復工啦。
但美國每個地方的情況不太一樣,所以白宮就公佈了一個大略的基準,依照疫情嚴重的程度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應該要減少非必要的旅行,避免十人以上的聚會,高風險的人群維持居家隔離。第二階段是疫情輕微一點的地區,在那裡則是不限制非必要的旅遊,聚會控制在50人以內,學校、托兒所等等的公眾場所重新開放。最輕微的是第三階段,在這些地區基本上等於恢復正常生活,只是不管在哪一個階段的地區,民眾都應該還是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減少在人多的環境停留的時間。不過在最後,川普還是把要不要復工的決定權交給各個州政府,讓他們自己判斷。
川普會急著復工,就是因為現在美國經濟真是慘到爆。20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美國在半年裡有一千萬人失業,但現在因為疫情工商業停擺,只花了兩個星期就追平了那個紀錄,而且還在持續增加。過去這一個月申請失業補助的人數就超過兩千萬人。再不復工只會越來越糟糕,不過依照各個專家的評估,目前美國離可以安全回復正常生活都還早得很。
不過現在美國已經超過80萬人確診,新增的病例也每天都在增加,所以也有人批評川普說,他腦中也都是年底的選舉,只顧著讓大企業賺錢,不顧小老百姓死活,反正防疫已經爛了乾脆就爛到底,起碼要把經濟拉起來,不然就不用選了。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也說,依照美國的人口數量,現在篩檢的能量每天15萬人太少了,起碼應該要提升到3倍以上。而且現在美國篩檢出陽性的比例大概有20%,要復工實在太危險。認為檢驗出陽性的比例應該要到10%以下,才能夠復工。
而且雖然川普把疫情分成三個階段,但是怎樣叫第幾階段也都沒有個具體的規範或數字。比如說依照確診的人口比例來分類,或是重症比例之類的。不然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都給各州自己決定也不行吧?
但現在嚴重的還不只是美國,全球的經濟都因為這次的肺炎病毒受到嚴重的衝擊,像台灣、南韓這樣上班上課都還算是能夠正常進行的國家一隻手都數的出來。
我們來看封鎖了快三個月開始陸續復工的中國。在17號官方所統計的數據中,三月的經濟雖然有所回升,但是回溫的比例依然不如預期。中國2020年第一季的經濟表現更是自從1960年代以來最大的低潮。那時候是文化大革命的尾聲,也是中國最黑暗的時候,經濟委縮了5.8%,但現在2020第一季就委縮了6.8%。一個肺炎病毒就贏過這些寫在教科書上的事件。
而且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他們有什麼風吹草動,全世界都會受影響。第一大、第二大經濟體都這麼慘。其他更容易受到全球經濟波動影響的國家到底要怎麼活啊。
比如一些經濟上都非常依賴特定商品出口,或是依賴外來投資的發展中國家。再怎麼有準備也是有極限的啊。現在油價大崩盤,那些靠出口原油的國家要怎麼辦?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也推測說,今年全球的外商直接投資可能要下降40%,大家也都不敢拿錢出來投資。投資也委縮、貿易也委縮。完全無法想像最後到底會有多慘。
全球一旦發生大規模經濟衰退,是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才能重新回到原本的水準,連帶的許多人也會因此連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都沒有辦法負擔。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到底是防疫第一,還是部分開工救經濟比較好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你的看法。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外商直接投資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馬英九在國民黨全代會上,強制通過總統兼黨主席,主要是不希望有「2個太陽」發生,但他的說法是說,要讓現任總統「放手去做」,難道是什麼事對行政院不滿?還是認為內閣施政不佳?馬英九都做了5年,難道是碰過這種事情嗎?更何況下一屆又不一定是國民黨執政。
馬英九的經濟戰略只有2點,就是「親近中國」與「舉債花錢」。馬英九的心裡只有中國,想要藉由跟中國親近、花子孫的錢,解決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尤其近年來台灣經濟情況未見好轉,政府一直舉債,擔心台灣會像希臘等國家一樣破產。
此外,看不到政府短中長期的經濟願景與規劃。台灣近期跟新加坡簽訂(ASTEP)、與紐西蘭簽定(ANZTEC)之後,下一步是甚麼?要與哪個國家洽簽?政府是否做好準備?世界各國對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絕對是透明化的,是與產業與人民的對話,尤其涉及弱勢產業,所有問題都要考量。
印度各項條件及各種國際經濟指標皆具有成長性及未來性,不論是市場結構或人口成長率,潛力不輸中國,但我國在印度看不出戰略布局。印度政府近期也與我國完成FTA產業可行性評估報告,但內閣卻不重視印度將超越中國的成長商機。
甚至連印度方面需求1萬名華語教師,我國才派6人,清華大學在印度已成立了4個語言中心,教育部卻嫌多,印度是抗拒中國的孔子學院並張開雙手歡迎台灣,為何政策沒有加強?台灣臨近國家在印度外商直接投資(FDI)數據,新加坡對印度達到10%,日本7%,台灣卻僅0.03%,都沒看到戰略反應與具體成長,顯示政府效率非常慢。
最後,政府在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東協區域廣泛經濟夥伴(RCEP)都淪為口號,也沒有看到政府在國際貿易的戰略規劃與任何配套,令人遺憾。

外商直接投資 在 大撤退!荣鼎报告揭中国在外商直接投资断崖下跌原因;沙利文 的推薦與評價
荣鼎报告揭中国在 外商直接投资 断崖下跌原因;沙利文:我们不玩中国与俄罗斯的游戏!德国调查前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为中国军方培训;去风险vs脱钩:有区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