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了!正式回應一個月兩萬七的減肥餅乾🍪]
光上個禮拜就有兩個學員+三個醫師同行私訊問我這個「減肥餅乾」,連來看診的初診學員都拿出了這個餅乾來給我看成分,問我這到底有什麼「科技」在裡面?小小一片要快300元,一個月要24000-27000元買三桶餅乾⁉️
我看了看營養成分,就是一般餅乾常見的小麥粉、甜味劑,再加一些複方膨鬆劑、含膳食纖維的東西,熱量一片70卡,蛋白質1.8克、脂肪2.8克、碳水化合物9克,再看看所謂「教練」給的菜單: 一整天進食共三片餅乾、一個蘋果、1-3個蛋白、半個巴掌雞胸肉、娃娃菜一拳頭⋯⋯⋯沒了
這分明是餓瘦的啊!!!
一整天 #加起來不到500卡,遠低於「極低熱量飲食」的800卡定義就算了,一整天的蛋白質攝取量「不到40克」,以一個60kg的人來說,連快要洗腎的病人都攝取的比這個高!這種 #極低蛋白質減肥法,不只是造成熱量赤字,還會因為攝取的蛋白質極低於一天所需的,造成 #負氮平衡 而使肌肉有快速流失的風險。
這個減肥法有點類似由《火星任務》小說改編的電影《絕地救援》,由麥特·戴蒙主演的太空人在火星度過每天三餐只能吃馬鈴薯🥔一顆的日子,300天過去精壯的身型瘦到只剩皮包骨(有重力也都快飄起來了),那就是低熱量造成燃燒的不只是脂肪,連肌肉都消耗的證明。而且這個電影還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吃馬鈴薯會瘦!但其實是因為「只」吃馬鈴薯啊。
這種號稱可以快速減肥的「科技餅乾」 ,據說是用直銷的方式販售,早在前年我就聽過來自中國的某牌減肥餅乾,被踢爆因為只吃餅乾的極低熱量菜單,有人因節食跟營養不良造成嚴重低血鉀而心臟停止,19歲就靠呼吸器維生。雖然不是同一家公司,但「極低熱量代餐」的概念都如出一徹。
重點是,如果真的要用近乎絕食又暫時止餓的方式變瘦(狂吃膳食纖維加水膨脹造成飽足感),把菜單裡的換成任何差不多營養成分的東西都有差不多的效果,而且不用那麼貴,如果你 #硬要吃餅乾減肥感覺比較潮, #也不怕營養不良造成復胖,乾脆直接買便利商店的蘇打餅乾加綠茶,營養成分基本上跟「科技餅乾」差不多,可是30元有找~~~
這類的「吃餅乾減肥法」,每隔幾年就會用不同面貌出現,換個包裝換個更炫的名稱,搭載藍芽體脂計(看網友表示非常不準的體脂率)跟「教練」指導,加上直銷的話術,就可以把普通酥餅搖身一變減肥神藥。
這種極低熱量且蛋白質不夠的減肥方式 #復胖率極高,因為他會造成:
#肌肉的流失
#腸道菌破壞
#營養不良造成未來吸收加倍
#極端飲食造成易胖體質
根本傷身又傷荷包!這位就診的學員說,最近還推出一個新口味,標榜「對腸道菌很好」,我看完成分跟營養標示,完全看不出這種飲食法要怎樣對腸道菌很好!而且這個口味賣更貴!(我的拳頭都爆青筋了)
最後我跟這位帶著餅乾來找我的初診學員一一解釋每個背後成分,告訴她這就只是一個 #普通的低卡高纖維餅乾,照這種菜單的吃法,換成任何一個餅乾結果都一樣的,但是並不健康。她留下「證物」,拜託我要好好寫一篇衛教此事,不要再讓更多的人誤以為「吃這個餅乾本身會瘦」,而做了不健康的節食減肥自己卻不自知。
話說這真的是我聽過最貴的極低熱量餓瘦法,很遺憾還是很多人深信自己花錢買的是「科技」,事實上這只是利用別人想變瘦的渴望,高價販賣一般餅乾的做法,完全沒看到任何研究的基礎,或是對腸道菌有益的證據。
BTW,如果真要說哪一種食物可以「多吃多增加代謝」,那真的只有 #高蛋白質飲食。因為身體消耗蛋白質的食物產熱遠高於脂肪跟碳水,而且動物實驗也發現高蛋白質可以降低高脂肪的傷害,達到跟低脂肪類似的減脂效果。
(註:為保護提供食譜的當事人,原圖片已撤下)
#老婆餅沒有老婆
#太空人膠囊不是給太空人吃的
#科技餅乾沒有科技
#我猜下一個就是基因飲料沒有基因
完膳未洗腎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太空人膠囊,來談營養素的補充停看聽]
前幾天我在個人臉書的murmur被大量轉發跟分享,也有營養師團體羅列這個產品應注意的問題。這個號稱”1瓶抵12瓶提供有營養補充需求的現代人”,但是 ⋯⋯#現代人真正需要的營養素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我的murmur,今日在集資官網出現一則更新⋯⋯”太空人維他命的營養素搭配選擇,是根據國民健康署定期公佈的《國民營養調查》,就現代人飲食習慣中相對容易缺乏的項目進行補充,故多數營養素含量都在每日參考值的 30~100% 之間......”
看到這個有點好笑又好氣,因為 #這根本是拿國民營養調查打臉自己!如果真的根據最新的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102-105 年)發現,國人 #血液中最缺的礦物質以 #鈣的不足狀況最為嚴重,其次為鎂,再者為鋅及鐵,但是這個膠囊裡面完全沒有鈣跟鎂。
再者,維生素缺乏最嚴重的為脂溶性維生素D跟水溶性維生素B12,維生素D真的要補也建議一顆400IU(嬰幼兒的劑量)起跳,但是它一顆裡面的維生素D才120IU,卻額外加了爭議性比較大的脂溶性維生素E, #事實上國人血液維生素E測量值並無嚴重缺乏現象。那補這個要幹嘛?
而且針對容易缺乏的水溶性維生素,這顆膠囊的劑量卻遠遠不足,例如B12,我的建議都是100mcg左右,她的卻是1.38mcg,至於為何放這麼低的劑量,我推測原因很簡單—-#怕麻煩,我國衛福部對於維生素的劑量只要超過150%就要辦理查驗登記,很多市售的保健食品劑量低,或許都是想要避開冗長的查驗登記迅速上架,很多藥廠或大廠做的規格都是比較高的劑量,從這個太空膠囊的成分可以發現, #唯一超過每日參考值的生物素(355%),是因為這項不在需要查驗登記之列。
如果真的是 #參考國民營養調查,應該要有一顆是鈣鎂維生素D複合錠,一顆是高單位B群複方(葉酸包含在內)加上鐵劑跟鋅,脂溶性易累積的維生素可以放50-80%每日建議,水溶性的可以放100-150% 或更高。
#這顆含有大量脂溶性營養素的膠囊可能有什麼不利健康的問題?
這個之前林杰樑醫師也有提過,醫學界對於抗氧化藥物補充劑對健康保護作用尚未有定論。例如丹麥(Lancet, 2004)一份分析十四篇大規前瞻性研究,參與者170525人,研究抗氧化維他命(維他命A、C、E、胡蘿蔔素、或硒)對預防腸胃道癌症的效果,結果發現服用過量維他命A、E及胡蘿蔔素,在抗氧化時, #可能因脂溶性維生素長久累積過量,反而有害身體健康, #提高致癌及整體死亡率。
另一篇加拿大(JAMA,2005)一項長達七年針對9541名55歲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給予維生素E的研究, #發現維他命E不但不能預防心臟病或癌症, #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中高齡患者反而會增加心臟衰竭疾病的發病及住院的機率。研究者推測可能是高劑量維他命E干擾人體原有的天然抗氧化劑功能—->有心血管疾病跟糖尿病的人服用維生素E其實是不建議的。
(然後很弔詭的是又把心臟病可能需要的CoQ10加在一起,是要為難誰?)
因此在國人血液報告不缺維生素E的情況下,補充維生素E或許有害無益。
#這顆太空人膠囊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看起來所有劑量最大的CoQ10(15mg)(其實是只有所需30mg的一半劑量,而且葉黃素一天最多是30mg,他大概只有1/4),在我看來,他這兩顆就是含「CoQ10 30mg+葉黃素15mg」為主體再加一點鐵10mg ,然後剩下的空間再用啤酒酵母加一些微量B群,這並不是獨創特殊產品,以往 Q10大家也是會合併魚油、海豹油等去做成 #保護心血管的產品,這個產品又將葉黃素加進去,以往廠商不這樣做,是要區別真正有需求的族群產品。
她的構想把這兩個和藻油加在一起,脂溶性的有利吸收的構想是還不錯,但 #只有很小眾的某些特定族群可能需要,而且COQ10的限制也很多、15歲以下、孕婦哺乳使用抗凝血劑都不宜,這顆被喻為是「心肌的營養素」,通常只有在給心臟科醫師評估後,有心臟衰竭或是相關適應症、沒有相關禁忌症的人,才需要特別補充。
如果真的是要做太空人產品,應該是以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為主,而不是國人沒有需要補充的維生素E跟Q10。
結論是,如果今天不是用聳動的名稱跟口號誤導民眾,而只是標榜「這是一個費了很多心思的COQ10+葉黃素」產品,我想沒有任何的疑慮,以這個產品的文宣內容,就會有人被誤導「我只要吃太空膠囊就補足一天所需」,而不去補真正可能需要的鈣鎂跟B群,卻過量補了不需要的脂溶性營養素,恐怕傷荷包也傷身。
#從食物中獲得營養素到底夠不夠?我需要吃保健食品嗎?
依個人臨床經驗和淺見,其實所有營養素補充劑(supplement)要補充的適應症(indication)只有:
✔️驗血報告真的有缺,或是雖正常但有伴隨明顯症狀或疾病診斷(以鐵劑為例,就是有貧血的症狀出現)
✔️正在經歷會「消耗」更多營養素的狀況:例如懷孕、減脂、疾病手術燙傷後、洗腎中、喝酒吃甜食(消耗B群)。
✔️預期對於營養素「攝取」減少或「吸收」變差的狀態:例如全素者對葉酸跟B群的缺乏、高齡者吞嚥困難或食慾降低、肥胖者、高脂肪飲食造成的營養吸收不良、腸胃疾病或腸道菌異常造成吸收不良。
若是一般吃好睡好,無症狀且驗血報告一切正常的人,我都建議吃原型食物就好,而且低脂低鈉飲食,才不會讓營養素的流失增加或吸收不好。(例如:高脂肪會讓鈣質流失變快)
營養素的缺乏與否,要注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例如最近許多婦產科前輩在討論「維生素D到底能不能縮小子宮肌瘤」的話題。先想想, 什麼樣的飲食跟環境會產生子宮肌瘤?
#答案是:高糖、高飽和脂肪、環境荷爾蒙、壓力。
以上這幾個加起來久了,結果就是造成 #腸道菌相異常跟多樣性下降。
去年的《Scientific report》期刊發現身上 #活性維生素D的濃度跟腸道菌多樣性呈正相關,所以推測 #一個健康的腸道生態系,才能發揮使營養素活化以及充份吸收利用的功能。許多營養素補充會有幫助的研究,都是針對「缺乏」的人,即使增加了劑量暫時發揮了功能,若還是高糖高油不正常飲食,源頭沒改變,身體也不會真正變健康。
營養素缺乏,只是不正確飲食跟生活型態造成的「結果」,並不是疾病產生的「原因」,一昧focus在把某種營養素捧成藥物般的神效,而忽略了源頭的飲食習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所有跟營養跟疾病有關的研究判讀,請先搞清楚前因後果不要倒果為因,且所有干擾因子包括生活習慣跟飲食都要全盤考慮進去,跟專業的營養師或醫師諮詢,確認是否需要補充,才不會浪費錢又傷身。
完膳未洗腎 在 台灣之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生命試煉出的美好滋味 石碇思勳饅頭的故事
作者:書摘懶人包 2009.11.12
14個見證ADOC 2.0計畫的感人故事,也是14個關於互助和分享、關於希望和愛的故事。透過動人的文字與照片,讓讀者近距離感受數位學習對人的影響與改變。故事中涵蓋視障者、偏遠部落、老人與孩童、弱勢婦女、社區再造,以及國外案例的經驗交流。ADOC 2.0計畫的成果,正創造了另一種台灣的驕傲。
一對換心兒童的父母──思勳爸媽,將愛和感謝化成一顆顆熱騰騰的饅頭,在數位偏鄉DOC學習中心的協助下,透過部落格分享對生命由衷的相信。
樸素雅致的石碇鄉,彎彎曲曲的產業道路, 一幢普通的二層透天厝,掛著一個很Cute的黃色招牌,看到大眼睛男孩津津有味嚼著饅頭的logo,我們停車按了門鈴。
應門的思勳媽媽,有著清亮開朗的聲線;緊黏在媽媽身邊的思勳,憨厚純真的臉龐,惹人憐愛,沒有人看得出來,有好幾年的時間,因長子驟逝,她幾乎忘了思勳的存在。
思勳媽媽,始終忘不了八年前的一個下午。就讀小三的老大在烈日下跑完操場後,一直嘔吐,起初診所以為是氣喘過敏,但情況不對勁,再轉送榮總加護病房。傍晚,思勳媽媽還看到孩子精神不錯地看著「石中劍」卡通,六小時後,卻接到電話,孩子無預警心臟衰竭,急救無效過世。
「醫生也檢查不出原因,只說是罕見疾病。連送到國外,也沒有答案。」
整整四年,思勳媽媽因過於哀傷而罹患了憂鬱症,直到某天,幼子思勳就讀的幼稚園園長提醒媽媽,「別忘了你身邊還有一個兒子。」
「兒子?我兒子沒啦!」思勳媽媽反應。
「你還有一個兒子!」就是這句話,讓思勳媽媽驚醒。然而殘酷的是,思勳竟也在小三那年發病,這無奈的現實,終於喚醒她為人母的鬥志。「無論如何我一定要留下一個孩子。我天天祈禱,他能把哥哥沒經歷到的人生活回來。」
思勳入院整整等了四個月,心肺功能愈來愈差,中間還曾一度小中風,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一顆心臟。沒想到換心之後,卻出現癲癇現象,昏迷長達半個月,這段期間,思勳媽媽食不知味,連水也不想喝,任旁人如何勸說都不理會。台大兒童醫院召集所有小兒科醫生會診,總算查出為抗排斥藥所引發。當思勳醒過來的那一刻,思勳媽媽才回神過來,一瞬間血糖驟降、兩腿發軟,呼喊著思勳爸爸,「好餓,我要吃東西。」
但上天的考驗仍然不斷,這顆心臟似乎與小主人的緣分不深,不到半年,思勳的呼吸變快,身體疲累,有走不動的感覺,並且每個月都會發生一次沒心跳、沒呼吸、沒血壓的狀況,要施予CPR急救。
思勳是否應立刻進行二次換心手術,連台大醫師們也抱持不同看法。有醫師主張心臟得來不易,應該再用久一點。另一個醫師則認為這樣的情況有如不定時炸彈,非常危險。到了年底,思勳又進醫院,沒幾天就陷入危急。「媽媽!我好痛」思勳嘴唇黑掉、失去了意識;只有緊急插管,並施以葉克膜急救,這三十分鐘的急救過程,對思勳爸媽來說,有如一世紀那麼長。
第二次換心手術勢在必行,這次沒等太久,就遇上「有心人」。思勳媽媽如中樂透般開心,準備簽手術同意書時,醫生卻補上一句,「這已經是第二次機會,如果萬一怎麼樣的話,我們就放棄囉。」醫療資源寶貴,一個人一生最多只能換兩次心。
醫師的語氣儘量輕柔,卻讓她從雲端上重重摔落,上次思勳昏迷的情景讓她心驚膽顫,若是再次換心仍不順利,不就等於簽下放棄思勳的同意書。這麼一想,手中的筆頓時變成千金重,思勳媽媽的手怎麼舉都舉不起來。
醫師看到她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馬上call移植手術小組的召集人曹小姐前來安撫。一上樓,曹小姐不等思勳媽媽開口即說:「不要往壞的地方想,要給孩子最後一個機會。」一群人看著她,不容她猶豫,心慌意亂中只好簽字。剛好那時,有位剛進行二次換心後的病童到院回診,病童母親特別前來給她打氣。
思勳媽媽一看到這位與自己有相同際遇的母親,一顆心終於安住,忍不住抱著她嚎啕大哭。她輕拍著思勳媽媽,輕聲地說:「只要看到我,你就會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這句話給了她力量。
思勳進了手術房,二次換心超乎想像地成功。捐心者是一位大學男生。思勳醒後問:「捐心臟給我的人呢?」媽媽沒多想說:「死掉了。」躺在病床上的思勳,默默流下眼淚。
走過這一遭,思勳媽媽終於想通了。「思勳是上天的孩子,我們是被選中的保姆。所有的決定都是上天的,祂願意再度把孩子交到我們手上,只有感謝,也許老天也在觀察我們究竟是不是一對合格的父母,如果我們的心是正向的,是善的循環,也許思勳就有多留下一天的機會。」
對於思勳,媽媽也充滿感謝之情。「這次思勳願意回來,一定是他與上天達成某種協議。換心手術,除了皮肉之痛、還有切開胸骨的痛,回來必須承受巨大的苦,我真的佩服他這麼勇敢。」
思勳媽媽也憶起老大。「哥哥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不知不覺對他期望過高,加諸許多壓力,也許是因為活著太痛苦了,所以他選擇不再回來。老大的捨身,換來我的覺醒,他是我的活菩薩,我對他充滿感謝。」
對於當初誤判老大病情的診所醫師,或是強迫老大跑操場而發病的老師,思勳媽媽也都選擇放下,不再執著。「我相信每一位醫生的初衷都是希望醫好病人」。對於老師,她只希望老師以後能夠關心孩子們的個別差異。
因為正面取角,使思勳媽媽走出了憂鬱症陰影,在擁抱痛苦過程中,將痛轉化成生命的滋養,勇敢往前行。
思勳爸媽開始做饅頭,也是基於對思勳的愛,以及一份感謝的心意。
器官移植病人最怕發生排斥和感染,出院後,為了讓思勳好好養病,舉家搬回了山青水綠的老家石碇;在飲食方面,思勳爸媽可說是費盡了苦心。
器官移植者,得長期吃抗排斥的藥,對腎臟功能損傷極大,因此在飲食上得非常注意,除了低納、低鹽、少糖、少油,最重要的是要限制蛋白的攝取,一天不能超過三十公克。「平均一餐只能夠有十克蛋白,但普通一碗一百五十公克的白飯,就有七克的蛋白!每餐的肉類也不能超過三個指頭的分量。」
但是發育中的思勳,需要很多的熱量,限制飲食攝取,可能導致其他營養素的不足,曾經一時不察,思勳的體重一下子掉了五公斤,嚇壞了他們。
所幸過去在家開早餐店的思勳爸爸,用一雙能變出各種美食的手,研發了低蛋白、又能滿足熱量需求的饅頭,以地瓜粉、玉米粉、在來米粉取代蛋白質較高的麵粉,再灑上滿滿的五穀雜糧與堅果,親自為兒子做出愛的饅頭。
「思勳住院期間,我查遍了書籍,找尋有益心血管疾病的食材,發現核果類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強化心血管功能很有幫助。」
「現在只要能將思勳洗腎的日子,往後延遲一天,我們就賺到了一天。」當大多數的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再高一點,再聽話一點,或是成績再好一點時,思勳媽媽的心願十分單純。
思勳一家搬回石碇一年半了,當孩子健康逐漸穩定,也警覺到坐山吃空也不行,思勳爸媽靈機一動,如果可以利用網路做生意,時間彈性、自由又能兼顧家庭,不是很棒嗎?
為兒子特製的饅頭賜予他們靈感──「這麼健康的饅頭一般人也會喜歡吧!」於是思勳爸爸使用一般麵粉,加入蕎麥、燕麥、紅薏仁、糙米、黃豆、白木耳、核桃、黑白芝麻、杏仁、南瓜子、葵花子、枸杞、蓮子、紅豆……,第一批成品,就送給台大醫院的醫護人員,以及思勳曾就讀的中和秀山國小的老師,感謝他們一路守護相挺,饅頭意外受到大好評。
「以天然老麵發酵,且平均一顆就有十克的膳食纖維和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的饅頭,特別受到值大夜班的醫師護士們的喜愛。」思勳媽媽開心地說。吃過「思勳饅頭」的人,都很難忘記老麵糰的紮實嚼勁,每咬一下,杏仁、芝麻、葡萄乾、蔓越梅等五穀堅果的香氣,在口中輪番綻放著驚喜。
彷彿冥冥中安排,轉學到石碇永定國小的思勳,有天帶回來了老師發的DOC數位學習中心的招生傳單。台北縣教育局設有十個數位偏鄉DOC學習中心,其中之一正是在永定國小。思勳媽媽原本就有自己的部落格,常靠著寫作,抒發心情。報名網路行銷班後,她學習如何建立品牌形象、擬行銷策略、寫廣告文案,以及認識網路商城、商品上架、網拍,以部落格連結網站等。
一起上課的學員大多是石碇當地的餐飲店家,認真地研究如何創造出結合本身與當地特色的產品,共同活化石碇的地方產業文化。他們熱情的經驗分享與溫暖的友誼,也讓從思勳一家人得到很多幫助。
思勳媽媽特別感謝桃園農改場的吳麗春老師的鼓勵。「老師說,『感動,是最好的產品』,督促我們要開發禮盒包裝,提升質感;並繼續研發彩虹食物系列,她期許我們未來一天要有一千顆的產量,是現在的十倍哩!」。
思勳媽媽說,今年三月初DOC數位學習中心上課後,擅長美術設計的小妹,幫助美化部落格,設計「思勳饅頭」品牌,還製作了活潑可愛的logoT恤。「四月十日開始,第一筆訂單進來,很幸運地,自由時報的記者從網路上看到思勳饅頭的故事,撰寫專文報導,不久,中天新聞也前來採訪,後續訂單就一直進來,有顧客特別從汐止親自開車過來,最遠也有來自屏東恆春的訂單。」
其中有位在桃園開設內衣廠的鄭太太一直是老主顧。鄭太太說,雖然跟思勳媽媽從未見過面,卻好像老朋友一樣,聊得很來。她們全家本來就愛吃饅頭,從報上看到思勳的故事深受感動,常常一次就訂數百顆,附上彩色剪報影印資料,送給朋友,而饅頭確實也不錯吃,吸引朋友自動回購。「同樣要吃要買,當然要選擇會讓自己感動的產品啊!」
只要有空,每當爸爸媽媽做饅頭時,思勳也會在一旁,媽媽細心計算每個麵糰的重量、爸爸只管使勁揉捏,思勳幫忙把小麵糰擺放在烤盤的紙片上。當大麵糰揉到逐漸剩一小團時,思勳喜歡拿來捏成一顆小小的心,認真專注的表情,彷彿將胸口跳動的真心也全都揉了進去。
「思勳最愛吃杏仁了,所以我會把一顆完整的杏仁藏在饅頭裡,吃的時候,好像尋寶一樣,讓他有意外的驚喜。」思勳爸爸說。
現在,思勳媽媽不再覺得人生坎坷了,她認為自己的人生有高低起伏,是彩色的,一路上有太多人協助扶持,實在是感謝不完。像為了思勳,永定國小全校師生都學會了CPR,不就是件很幸福的事嗎?
其實,思勳究竟能夠活多久,連醫生也不知道。「現在什麼也不多想了,只要能快樂的過一天,就很感恩了。」思勳一家人現在過得好單純,每天做饅頭,將愛與感謝分享出去,讓大家吃得健康,自己也開心,再也無所求。
完膳未洗腎 在 糖尿病或腎臟不佳,可以吃白冰冰廣告的"桂格完善"嗎? 的推薦與評價
糖尿病患者建議用:桂格完膳營養素穩健配方、亞培葡勝納、雀巢立攝適糖尿病專用配方或是其他均衡營養商業配方。 腎臟不好又未到洗腎,建議用:亞培腎 ... ... <看更多>
完膳未洗腎 在 程涵宇營養師- 聰明用#桂格完膳營養素#未洗腎配方強力支援 ... 的推薦與評價
聰明用#桂格完膳營養素#未洗腎配方強力支援❤️ 我想索取喝喝看 https://bit.ly/3N6nzEO 慢性腎臟病未洗腎可以喝什麼牛奶? 這篇慢性腎病、糖腎病人適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