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堂上,學生腳抽筋,點解同點處理?(有機會原因)】
1。熱身不足 (如果同學遲到,機會更大)
2。腳筋絡不通,腳下濁氣未能排出
3。呼吸失調同瑜伽動作未連繫
4。缺乏鍛鍊
5。缺鈣
處理:
1。準時或早到熱身,堂上熱身基本上已經夠,同時每人身體不一樣
2。臨瞓前用熱水浸腳
*效果更加正方法:用瀉鹽(Epsom Salt)加優質法國精油100%有機精油1-3滴,每晩做可以排出濁氣,建議甜橙/真正薰衣草精油
3。‘慢慢’深吸氣同呼氣,透過呼吸將身體同念頭合一
4。一星期上做2-3次瑜伽堂 (身體好似架車咁,瑜伽係入靚油比身體支持每日運作暢順,唔病又唔痛),養生之道,你懂的。
5。曬太陽🌞,每日10-15分鐘,吸收維他命D
印度傳統身心靈瑜伽 Follow us :
YouTube: https://bit.ly/2XJO62L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erikayogahk
https://erikayoga.com
☎ WhatsApp 查詢
http://alturl.com/wcdew
☎ 57630589
#瑜伽 #印度傳統身心靈瑜伽 #身心靈 #修身 #放鬆 #減壓 #yogahk #yoga #瑜伽尖沙咀 #空中瑜伽 #瑜伽導師課程 #ttc200 #200小時瑜伽導師課程 #印度政府及空軍永久認證 #陰瑜伽 #筋膜放鬆 
將臨期靈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球人的修煉日記 🌏
第一集:關於身心靈的版本升級
最近,不斷經驗到版本升級的感覺。
例如,兩週前,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搬離居住多年的地方;理由非常有趣,住了那麼多年的家,卻在最後一個月出現大量小強跟住宅結構問題。
很有意思的是,當下定決心要搬,三天就找到新的住所,很快地,我就感受到新家帶來強大而包容的能量場,才幾天的時間,原本身上長年的濕疹就有了顯著的改善。
另外,工作上我也開啟了好幾個新計畫,每一個都不簡單、充滿挑戰(日後再跟大家一一分享),引發強烈的焦慮與恐懼,那些以為早處理完的「我不夠好」,又傾巢而出。
但我在靜心時於內在浮現:「這些計畫正是我此生的階段性任務, #傳遞對地球人有益的信息,和 #幫助他人活出自性。」
說了這些我最近的發生,可能有些夥伴會想:「啊,能版本升級真棒,這應該是段很美好的經驗吧!」
雖然本質上是很美好沒錯,但 #升級的過程卻什麼感覺都有,就像電腦升級的時候一樣,會當機、會需要休眠、會什麼事都做不了、會情緒起伏非常劇烈、周遭的人事物也有很激烈的動盪…你可能會判斷它是「低潮期」。
然而,以升級的根本意義來說,就是一個「擠壓」的過程,要把你擠壓到更高的地方。
#如何升級身心靈版本?
首先,想版本升級的夥伴,#需要先恢復原廠設定,簡單來說就是 #愛回你本質的模樣,不管是你認定好或不好的自己,都要坦承地面對它、接納它的存在價值。
例如,忍耐著不哭、覺得自己不可以有那麼多情緒的夥伴,恢復原廠設定後會允許自己好好哭一場。
有些試圖跳過接納原廠設定,只想硬性升級的夥伴,將會面臨升級後發現這版本並不適用於自己,反而很卡、很痛苦、很不順暢,到頭來還是得砍掉重練、回到第一關,好好恢復原廠設定才行。
接著,當我們內在恢復到一定程度,開始升級後,會觸碰到更深層次的印痕與傷痕,此時有些人會疑惑與震驚,我不是已經進步了嗎?怎麼反而情緒更大?或怎麼遇到更棘手的情境?
這通常是因為你的靈性層次提升,高我認定你可以處理更深(當然也就更大)的挑戰,所以升級的一開始肯定不會太舒服。
不過,不一樣的地方是,即便很痛苦,但 #你的內在會產生一股信任,信任這是一段必經的過程,不再像過去那麼怨天尤人,也不再厭惡及否定自己。
最後,你的外界實相會跟上,遇見越來越多幸運和豐盛的事件,內心也會變得平衡、平靜及享受,直到下一波段的靈性升級~
---------昕理師碎念---------
在身心靈修煉路上走了一陣子,也將體悟運用於個案諮商中,總覺得或許不是第一輩子做這件事,經常莫名接收到很多指引、靈感和訊息。非常感恩🙏🏻
因此想透過這個專欄不定期分享修煉過程的經驗和感想,也會提供一些方法給讀友們參考。
如果這些文字剛好觸碰到你,我會很感激這段緣分,但仍要邀請你回到自己的內在權威確認是否對你有益,請永遠最尊重自己🤍
-----------------------------
📍想聆聽昕理師的線上課程:
《#人類內在揚升的關鍵時刻》
搜尋🔍 孜孜 蘇予昕
https://www.bcccourse.com/online/CoursePage.aspx?cid=20210111509
-----------------------------
📍想閱讀《#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將臨期靈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點點小小期待」的錯覺
人們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期待過大,反而認為自己所期望的只是最起碼的東西,所以才會覺得委屈。我又不是抱著多大的期待,連那麼一點點的希望也要拋棄實在會讓人發瘋。但是真的是那樣嗎?你對某人的期待真的只是一點點嗎?
有一次上課前,K說有苦惱希望我能提供建議。他有一個朋友狀況不太好,所以K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都幫了他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然而那個朋友一直都只有嘴上說謝謝,對K一點實質的表示都沒有。「啊,所以現在你是希望那個朋友可以回報你是嗎?」K聽到暴跳了起來,斬釘截鐵地強調自己從來沒有期望得到什麼回報,我搖搖頭說:「那麼你到底對那個朋友有什麼期待?」他回說:「我想要的真的很小,只是希望他也能像我對他那樣對待我而已。真心,就只是希望與他分享真心而已。」
你對K的回答有什麼想法呢?他的期待真的很小嗎?在回答前有件事必須知道,根據我在課程當中觀察的結果,K經常在上課時幫班上所有人泡綠茶。在我們教室後方有飲水機和咖啡、茶、紙杯,一應俱全,想喝什麼都可以隨便自己來。然而只要有新同學來,K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泡好茶,「請喝~」笑著遞給對方。但是他沒考慮到,萬一對方現在覺得很熱想喝冰水怎麼辦?如果對方擔心上課時會想上洗手間而不想喝水那怎麼辦?如果對方在來的路上已經先買了一杯綠茶拿鐵那又怎麼辦?或者是對方原本就不太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呢?大家都必須感謝K的親切嗎?而K想得到的,難道是大家同樣泡綠茶給他喝嗎?
我完全不認識K口中那個「什麼都沒有表示的朋友」,那位朋友可能像K所說的那樣,是只接受別人的好意,卻不懂得知恩圖報的人,但也可能不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個朋友和K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光憑這一點就可以說K的期待已經是過度了。
對某些人來說,照顧別人可能是很困難的事;預估別人的需要,提前一步準備,並做出適當的答謝,這些事太麻煩了。也許他從未那樣過,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很難猜到別人需要什麼。也許是有心卻沒有及時行動,每次都會被K搶先一步;要不然,原本就是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的性格。儘管如此,如果K仍然堅持從他的朋友那裡得到與自己的付出對等的真心,那麼K肯定會一直感到不滿和不幸。
▍承認彼此的心意不同
對方並不是我,那個人與我是不一樣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難承認。對方不是我,跟我不一樣,所以彼此的心意不一樣,想要的東西當然也不一樣,那是很自然的事。彼此的期待不同是很正常的事。
但如果對方的期待和我的期待一致呢?那就是奇蹟了!舉例來說,如果我愛的人不愛我,那是很自然的;但若是我愛的人也愛我,那就是奇蹟。要發生奇蹟的機率很低,但是人們總是反過來想,認為對方和我心意相同是理所當然的,不同的話反而會生氣,怎麼可以跟我不一樣呢?
▍對自己的期待和慾望不強求
父母希望子女能照自己的期待長大、老師希望學生能按照自己的期待行動、戀人希望另一半能夠照自己的期待表達。再強調一次,真能那樣做到的話就是奇蹟了,不能才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如果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無論如何都期待對方能照自己想要的去做那該怎麼辦?即使再美麗的「愛」,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還繼續要求的話就是暴力。要求自己想要的,逼問對方為什麼不給?什麼時候給?耍賴纏著不放,如果不行就巧妙地威脅,讓人窒息地執著,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讓人不得不答應。最終,不管對方死活,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可以了。這不就是恐怖片嗎?
如果有人即使這樣解釋,仍然堅持說無法放下期待,那麼最後我想請你改變一下立場,再考慮一下。以在社會中最常發生的狀況舉例,假設你是手藝很好的學生,喜歡自己動手做任何東西、裝飾、組裝,做出的成品相當出色,從小就得到了認可,漸漸地想做的東西很多,也有了具體的夢想,但是你的父母希望你能去念法學院,將來當法官。
為了逼你順從,父親會哭著說你一定要考上法官,一解他的終生遺憾;如果你堅持不肯去考法學院,母親還會使出絕食這樣強烈的手段威脅你;或者派出已經在唸法學院的堂兄弟來遊說你。他們從來就不聽你到底想做什麼,只強迫你滿足父母的期待和慾望。
你的心情會怎麼樣?莫非你也在用類似的方式逼迫別人滿足你的期待和慾望?要求對方給予愛、要求結婚、要求負責工作、要求放棄機會、要求成為什麼、要求交出什麼,或是要求對方在你的人生中消失。就算對方不願意,但你還是想那樣,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但有些事不行就是不行,我們不可能把他人的心意改變成我的心意,或許你可以努力試試看,但如果對方堅持不願意也沒辦法,有時候我們必須懂得放棄。
.
本文摘自《#情緒過勞的我_有些話想對自己說》
閱讀治療師陪你走過心靈修復之路,擺脫五種毒性心態,重建剛剛好的人際距離與自我平衡
作者:趙玟英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他們從來就不聽你到底想做什麼,只強迫你滿足父母的期待和慾望。」
這句實在讓我感觸超級多。在跟家庭互動的過程,父母要動用親友團,有時候甚至會講一些不是事實的話,要用團體壓力逼孩子就範。
作為心理師,我也常被父母拿來這樣用。要我勸孩子聽話,要我把孩子「治療」好,接受他們的「為你好」。
如果我跟孩子的關係好,我講出來的話,還有可能被父母拿去曲解,變成工具之一,以此要孩子順從父母的期待。所以我實在不喜歡話傳來傳去,最後都有某種程度的失真,甚至跟原意相反,要就當面說。
我印象好深刻,那一次是家長跟親戚,要勸孩子改變性向。跟我見面的時候,劇本都已經寫好了,只是要我照著演出而已。要怎麼怎麼對孩子說,不斷對我耳提面命,好像要先聯合大家統一說法。
如果都能把第一次見面的專業人員當成棋子或臨演,那又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什麼呢?
「覺察」這兩個字,在版面上重複了N遍。但越是基本的事,可能越是困難,包括覺察自以為自己的期待很簡單,但對對方其實很困難。
祝願您,能看見過高的期待如何對關係產生妨礙,也破壞了個人的幸福感!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將臨期靈修 在 在新的教會年中一同操練我們的屬靈生命。 將臨期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將臨期 的意義與屬靈操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日曆來計算日子,而在天主教及基督教裡,我們則用教會年曆。教會年曆即教會的宗教節期年曆,以年曆的方式代表基督的生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