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路人行道凹凸不平
⚠️擔心用路人跌倒,大家運動多留意
週日參與東平社區的健走活動,里民反映👉有關興隆路兩旁,因為路樹的根變大,導致人行道凹凸不平的問題。
🛑旭智今天也特別再和工務處溝通,報告如下:
1️⃣縣府有爭取到中央9000多萬的預算來改善(本縣「#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內政部)2.0」當中之新竹縣竹北市興隆路右側(#自強南路至東興路一段)環境改善工程),預計9月底會有基本設計審查,今年年底發包,明年初動工。
2️⃣施作的範圍包含 #人行道、#自行車道的改善,會解決路樹的根擠壓破壞人行道的狀況。
3️⃣有關 #人行道上到堤頂的引道部分,原則上是交旅處負責,工務處會跟交旅處溝通整合,如果經費許可,這次也會協助施作。
4️⃣ 施工前,會有施工說明會,讓民眾可以了解施作的規劃,並反映意見。
#越大的樹 #根部需要的空間就會越多
#植穴太小 #就容易產生浮根現象
#規劃種植真的都要多做好考慮及整理
#後續才不會要再花大錢整修
#吳旭智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
就容易產生浮根現象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資料,以往疫苗生產的程序依序為:臨床前研究、第一至第三階段臨床研究、監管審核、批准上市至大量生產的程序,各個環節分開進行,單是審批就可用上一年時間,過程冗長。
鑒於今次疫情嚴峻,監管機構很早就為研製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提供科學咨詢,包括如何設計試驗及取得有效數據。研發過程有部分階段重叠,監管機構也採取滾動式審核(rolling review),即藥廠在試驗中途一有數據就開始評審,不必等到完成所有程序,節省時間。另外,藥廠也冒着可能失敗的風險,在第三期臨床研究階段便提前大量生產和簽約銷售,務求疫苗一經通過,可以馬上配送到醫務所,展開大規模接種。
疫苗預防率要打六折?
港府預購的三款疫苗,分別是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美國輝瑞及德國BioNTech合作的「BNT162b2」,由北京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CoronaVac」,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共同研發的「AZD1222」。根據第三期臨床研究初步數據,三款疫苗的有效率:
「BNT162b2」95%(兩劑疫苗)
「AZD1222」70.4%(兩劑疫苗,不論劑量);90%(先低劑量;後高劑量);62.1%(兩劑全劑)
「CoronaVac」未有數據,相信超過50%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解釋,疫苗研究的有效率是指預防病發(有病徵的武漢肺炎感染),而不是預防病毒接觸上呼吸道黏膜、在無病徵下複製及釋放病毒。「單純估計打疫苗後是否有機會感染,甚至在沒有病徵下傳播給別人的機會,確實要給有效率打個折扣。」政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曾說,將疫苗效用換算做保護身體不受感染的能力要「打個六折」。林醫生指按世衞要求疫苗有效率達50%的標準,「複星疫苗及牛津疫苗就算打個折,保護力相當不錯。」
疫苗的基本原理
武漢肺炎病毒表面有一層包膜,與人類細胞融合便可感染人類。過程中,包膜上伸出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首先會穿透細胞,猶如一把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三款疫苗的主要功能,都是讓身體辨識病毒樣子,產生針對棘突蛋白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使棘突蛋白失去功能。注射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肌肉痛、疲倦、腹瀉、頭痛、噁心。
科興滅活疫苗技術最成熟
三款疫苗當中,以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平台往績最好,在季節性流感、小兒麻痹、甲型肝炎疫苗都用過,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惟林醫生指,滅活疫苗是將整個病毒透過加熱或化學處理殺死後注入體內,激發的免疫反應比較弱,相較其他技術平台,「抗體速度下降得比較快,保護時間較短,因此須添加其他佐劑成份,和施打加強劑補救,不過打幾多針、是否每個季度打,仍是未知之數。」
有人憂慮指滅活疫苗可能誘使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病毒其他蛋白的非中和抗體(non neutralizing antibody),導致免疫反應過量,出現抗體依賴增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從未染病人士接種疫苗後自然感染病毒,體內的非針對性抗體反而有利致病,使病徵更嚴重。林醫生解釋,登革熱疫苗曾出現此情況,故只建議曾染病人士接種登革熱疫苗,不過科興疫苗的臨床前研究有提及沒有此現象,待第三期研究數據可再判斷。事實上,此現象也可能於二次感染或遇上疫苗耐藥性病毒時出現。
復星疫苗產生抗體較精準
復星「BNT162b2」已經在英美展開大規模接種計劃。其mRNA技術是將經基因改造的病毒棘突蛋白核酸段(mRNA)注入身體,指導身體製造無害的棘突蛋白,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日後遇上病毒就能抵抗。林醫生解釋,mRNA技術的優點在於產生的抗體比較精準,因此免疫反應也較強。
不過,這項新技術以往未曾有大規模接種計劃使用過。「這是第一隻商業註冊mRNA疫苗,中長期影響未明,始終臨床研究只有數萬人,當提高接種率至幾千萬人,個別體質不同,罕見問題可能在接種兩個月後才出現。」過去一個月,英美報告數宗過敏反應個案,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及紅疹,懷疑與疫苗穩定劑成分聚乙二醇有關,當局建議有過敏史人士接種後留院半個鐘觀察。
牛津疫苗採用實驗階段技術
牛津「AZD1222」採用不可複製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插入病毒棘突蛋白基因,進入體內主導人體細胞製造對付棘突蛋白的抗體,理論上產生的抗體也較精準。此技術曾用於研發伊波拉疫苗,但停留在實驗階段於非洲控制疫情。不過,牛津在11月的第三階段研究,意外發現研究參加者接種比原劑量低的疫苗後更有效,雖然後來重做實驗證實兩劑疫苗注射全劑最有效,但仍未公佈最新的有效率數據。英國政府已批准當地時間1月4日讓國民接種牛津疫苗,標準劑量為兩劑全劑,建議相隔時間為4至12星期。英媒引述未刊登數據,指第一劑及第二劑相隔時間越長越好,可提升整體抗體水平。另有兩名參加者出現橫貫性脊髓炎,一人證實患多發性硬化症,另一宗原因不明。
疫苗可對付變種病毒?
病毒自爆發以來變種上千次,疫苗如何應付?林醫生解釋,病毒不斷複製自身DNA,過程出錯而發生變異屬無可避免。變異不一定對病毒更有利,純粹時間越長,累積越多變異,有機會出現更厲害的病毒株。早前在英國就發現一種新病毒株傳播能力更強,懷疑其棘突蛋白結構更容易結合人類細胞。林醫生指,針對小量且未必在關鍵位置發生的基因變異,疫苗仍然能夠發揮功效。香港對英國封關至1月10日,「疫苗起碼對大部份病毒株有保護能力,即使不幸感染,相信亦能減低病徵嚴重性。」而新變種病毒株雖然傳播力更強,但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會更加致命。
德國BioNTech藥廠稱如有需要,六星期內可調整疫苗成份,對付變種病毒株。林醫生解釋,mRNA利用人工製造的基因片段,要改變基因組成較容易。相比之下,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須利用新病毒株去製造另一批疫苗,理論上過程比較繁複。
打完疫苗等於疫情結束?
群體免疫是防疫重要一環,政府預購的疫苗預計2021年足夠供應全港人口,是否六至八成人有抗體就等於疫情結束?林醫生解釋,理論上最理想為八成人同一時段接種疫苗,社區內的群體免疫力才是最高。目前來說,三款疫苗保護時限、加強劑的劑量及相隔時間有待考證,市民在不同時段接受保護,似乎難以估算群體免疫人口。臨床研究亦未覆蓋16歲以下小童,及沒有足夠研究孕婦注射疫苗反應。「還要視乎外國的疫情控制,或多或少會有輸入個案,相信2021年要戴口罩的機會仍然非常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疫苗 #醫生 #群體免疫 #變種病毒 #口罩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就容易產生浮根現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一定聽過「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
那你會不會好奇,到底該怎麼準備、何時準備?而「準備」在我們的大腦,跟心智運作的過程當中,到底會起什麼樣的作用?
事實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會從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做開始。
這個實驗的對象是老鼠。有一群研究者,在老鼠的大腦上,去插了很多探針,去接了很多電線。
簡單來說呢,就像是情報片一樣,情治單位接了竊聽器,在老鼠的大腦裡。而這個老鼠呢,正在學習怎麼樣走出迷宮。
所以囉,研究人員就可以監看,當老鼠在學著,怎麼走出迷宮的過程的時候,牠的大腦怎麼運作的?
更有趣的地方是在於,當這些老鼠學累了、學完了,準備要去睡覺的時候,在睡眠狀態底下的老鼠,牠的大腦又是怎麼運作的?
當老鼠睡著之後,研究者就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又驚人的現象。就是呢,這個老鼠在睡眠狀態底下,牠的大腦開始重播,一系列的跑迷宮的形態。
老鼠會在睡眠的某個階段,把這個形態拿出來一播再播;而重播的速度,比白天實際跑的時候快很多。甚至於,會把這樣的形態,在睡眠的同時,在大腦裡面重播數千次。
當老鼠的大腦,在重播狀態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很壞的研究生,在這個時候把老鼠叫醒。
那接下來,就會發生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這個事情就是,這個老鼠在第二天,一樣在跑迷宮練習的時候,就會發生困難。
這樣的情況,似乎顯示著老鼠在睡覺的時候,牠會把白天所學過的東西,定型在自己的大腦裡。而你打斷牠睡眠當中,不斷重播的狀況,其實你就中斷了牠的學習。
那這個時候,你一定會問人類的學習,是不是跟老鼠也一樣呢?答案就是哦,我們的大腦不但是跟老鼠一樣,而且我們做的還要更複雜、更多元。
我們會跟老鼠一樣,在睡眠的時候,在大腦裡重播白天的學習經驗。但是跟老鼠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會充滿了更多情緒相關的回憶,會在睡眠週期裡,不斷的出現。
而我們也很清楚知道,其實情緒;不管在我們面對「認知型」的學習,還是「行為」的學習的時候;其實「情緒」都產生了,一個很大的推波助瀾的催化效果。
所以,你可以把這樣的現象當成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好好睡覺、好好休息的時候;這種所謂的「離線處理」的歷程,在睡覺的時候發生。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我們會把外界隔絕一陣子,讓我們能夠更專注的,去處理在我們的大腦裡,認知的內部作業。
所以,這一系列的研究,就告訴我們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叫做「睡眠」很重要。如果你不斷的在認真學習,不管是觀念、技術、行為…等等的,各種形態的學習。
當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沒有配合「好好的休息」跟「睡覺」;那麼你的學習,是很難定型跟固化的。
可是,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今天開頭,為什麼說「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
所謂「準備」的概念,就是你會提前處理這件事、你會提前蒐集相關的資訊。特別在蒐集相關的資訊,跟沉澱概念的過程;它跟我們在學習任何新事物的歷程,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你想想看,當你面對到任何任務的時候,你沒有提前準備,這是不是也意謂著,你在睡覺、在休息的過程當中,所謂的「離線處理的歷程」,根本不會啓動。
至少當你在睡覺的時候,你「離線處理歷程」裡面的東西,也絕對不是你要去做的那件事情,因為你沒有給它原始的材料。
所以,回到我自己的經驗裡,多年授課跟教學的經驗,我都很清楚知道,備課是一件不能省略的功夫。
但是如果你問我,準備課程、準備內容,我會在什麼時候準備?我說,就算那門課,我已經講了無數次,我都一定至少會在前一天,就準備它。那如果我今天面對的挑戰跟任務,是我相對比較陌生的,那我一定會提早準備。
甚至於呢,這「提早」的程度,可能是在我認知到,我要面對這件事的那一刻,我就已經在準備了;不管是蒐集資料,還是整理概念。
總而言之,我會在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的那一刻,開始進行一些具體的準備。因為我知道,假設這一個任務是三個月之後發生。
那麼我就要讓我自己,在這三個月的過程當中,每一次在「離線處理歷程」裡,我都有很多的材料,可以讓我的潛意識來幫我工作。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我知道對很多朋友來說,你知道「提前準備」很重要,但是你就是「不想要」提前準備;或者是,你就內心有很大的抗拒,關於「提前準備」這件事。
說白了,就是你知道「提前準備」很重要,但是你做不到啊。然而,為什麼你做不到?是因為你把「準備」這件事,賦予了它太沉重的任務。
我們來說文解字一下喔,所謂的「準備」,是不是就只是個起步?誰會要你在準備起步的時候,就等於最終的結果呢?
我們都很清楚知道不可能這樣子,但是我們的心中,沒有把這件事情浮上台面,去面對它的話。
你就會很容易在潛意識裡、在你所有的行為決策跟判斷裡,會有一種感覺,叫做「我只要開始做它,我就彷彿要為最終的結果負責任。」
但是呢,如果這個時候,你可以告訴自己:「我讓起步,就只是起步就好。我讓這個起步簡單、容易,不會有任何心裡的抗拒。」
那麼請問,在你面對這個任務的deadline,這中間的所有時間裡,是不是可以啓動很多的「離線處理歷程」呢?
所以,如果你參與過我的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你一定對一個觀念很熟悉,叫做「讓起步就只是起步就好。」
那如果你沒有參與過這一門線上課,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一起學習。因為我們的生命當中,任何事情我們都要知道,我們怎麼樣運用與生俱來的大腦運作的形式,來幫自己事半而功倍。
而這一切其實它不神秘、它也不困難;關鍵就在於你要知道,怎麼樣來運用自己的大腦?
而其中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所謂「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而準備就是越早起步越好。」
在「時間駕訓班」的線上課程裡,會用具體、實做的方法,讓你一步一步的知道,怎麼樣「讓起步就是起步就好。」
其實生命當中,無所不在的各種挑戰,都可以用這個原則跟方法,讓你活得更游刃有餘,成為你時間的主人,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提到的「時間駕訓班」這一門線上課。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就容易產生浮根現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與「寂寞」的距離】
你心裡會不會常常有這種OS?就是呢,我這麼在乎他,但是他卻沒有辦法給我同等的關注。
再不然就是,我這麼用心的努力工作,但是卻沒有人發現我的價值;再不然就是,我的努力沒有被看見,是因為主管不瞭解我、根本不在乎我。
也就是說喔,常常在你的心裡,會有一種感覺是「沒有人懂我、別人一定不看重我、別人一定誤會我、別人一定對我有一定的偏見…」
如果你心裡常常有浮現這樣的念頭,或想法的話,那麼今天我要跟你分享內容,可能會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
但是,也要先跟你打預防針哦,我今天的內容,你可能聽了不會太舒服;然而,我很希望你能夠在聽完之後,靜下心來想一想、沉澱一下。
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這個心理學的現象,就叫做「認知不對稱錯覺」。
什麼是「認知不對稱錯覺」呢?就是一種對自己產生過度的自信,而自信的內涵是,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懂得更多。
懂的東西呢,特別是指涉在「對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瞭解」,跟別人相比較起來,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都更加的強大、更加的清晰。
這樣的現象,就叫做「認知不對稱錯覺」。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了相關的研究,而結果告訴我們,一般人會認為自己「正確瞭解朋友」的程度,會比朋友「正確瞭解自己」的程度來得高。
而這樣的差距,通常會高10%以上。也就是說喔,我們會認為「自己對別人的瞭解程度」會比「別人對自己的瞭解程度」來得更高。
然而,更深入來看的話,一般人認為「自己瞭解自己」的程度,也會比「朋友瞭解他自己」的程度,高出10%。
所以呢,綜合這些研究的數據,通常指涉出我們會認為,自己的「理解力」會比他人來得好。
而這樣的心理現象,會讓我們太小看他人的理解力。不管是「理解自己」,還是「理解這一個人自己本身」。
所以,回頭來看「認知不對稱錯覺」,會讓我們心中經常有一個信念,就是「沒有人懂我!」;因為你會覺得,別人並不具備好好理解你的能力。
然而,在你自己的世界裡,你又覺得「你懂別人的程度」比「他懂他自己的程度」來得高。所以,你又很容易的把別人頭上貼一個標籤。
那個標籤可能就是,在開頭所提到的「別人一定是怎麼看我」,或「別人一定討厭我」、「別人一定是忽略我」…這些標籤。
所以,你聽出來了沒有?當你心中因為「認知不對稱錯覺」,充滿著「沒有人懂我」,而又加上「別人一定如何」。
這樣子會造成的結果,就是你會越來越寂寞;你會越來越覺得,自己在這世界上跟其他人,並沒有連結。
聽起來是有一點違反直覺,我們常常會以為,我們跟他人沒有連結,是因為自己的「自信心」不夠。
但是,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你會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很寂寞,是因為你對自己太有信心了。你太先入為主的認為「沒有人懂你」,而且別人一定在你身上貼了標籤。
所以囉,當你內心深處,你不相信別人真的懂你,又加上你把他人的狀態,先妖魔化之後;你可能就會發現,你活在一個很孤單、寂寞、覺得冷的世界。
然而這種寂寞的感覺,事實上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你要避免這樣子寂寞的感覺,我的任務,不是要提供給你一些心靈雞湯之類的東西。
我要告訴你的是,一個很具體、很實際的做法。那就是打開你的眼睛,先不帶預設的去觀察別人,怎麼觀察呢?
事實上,如果你對我課程熟悉的話,你會知道我有一門課程,叫「人際回應力」課程。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教會你怎麼樣看懂別人真正的情緒。
也就是說,你對他人的理解,從你原本自己主觀性的,因為「認知不對稱錯覺」,產生的一種對於自己的評估,太過有信心的狀態。
而回到別人的訊息,到底呈現什麼;不是用猜的,也不是用預設立場的。
當你能夠真正的看懂別人,你會發現別人的想法,或者是別人在你身上所貼的標籤,可能跟你想的會很不一樣。
所以呢話說回來,要能夠讓你不寂寞,最重要的起始點,就是在於你要跟別人,能夠開始產生連結。
然而「連結」的開端,並不是打雞血、給自己喝心靈雞湯;而是開始學會,怎樣觀察、怎麼樣真正的看懂別人的狀態。
如此,你才能夠真的跟值得的人好好的相處、好好的互動。
其實要避免寂寞,不需要是左右逢源,到處都是朋友;知心的、跟你能夠靠近的,就那幾個也就夠了。
但是多少時候,我們那僅有的朋友,不也常常因為自己的偏見,而造成了誤會,讓他們一個一個的遠離我們,不是嗎?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你能夠把握「人際回應力」,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 。
我們下一期,是在8月10號開課。這一次我們很難得的,把開課時間安排在禮拜六;而且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門課的名額,也已經在倒數了。
所以,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教室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就容易產生浮根現象 在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 撥亂反正集~別再誤會樹木了。 圖片與指導 的推薦與評價
照片中是台中港路的黑板樹,在還沒有被亂挖亂移之前, 這些樹一點也沒有所謂的浮根現象, 也沒有御用學者所說的淺根現象。 所以,在此請政府不要再用這個藉口砍樹了。 我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