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系列演講直播📣
配合展覽主辦單位安排了系列演講除了介紹展覽相關的主題與文物故事外,也邀請國內從事文物科學分析相關的專家分享經驗,讓大家對文物/藝術品的科學分析有更多認識喔~~
👩💻演講直播連結👩💻
🔹8/25(三)14:00-16:00
▸講題:《古物揭密— 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介紹
▸講者: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直播網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vbk7zymAM
🔹9/3 (五) 14:00-15:00
▸講題:您所不知道的文物故事—重新認識國立故宮博物院
▸講者: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直播網址:
👉https://youtu.be/iJCuYwc7IAY
🔹9/10 (五) 14:00-15:30
▸講題:透視青銅器
▸講者:張莅,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直播網址:
👉https://youtu.be/r-AIs29ht5Q
🔹9/17 (五) 14:00-15:00
▸講題:用科學檢測探查古交趾陶匠師的秘密
▸講者:曾永寬,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直播網址:
👉https://bit.ly/3nvwcha
🔹9/17 (五) 15:20-16:20
▸講題:剝開油畫的洋蔥-奇美博物館的畫作檢測與應用
▸講者:李文元,奇美博物館修復師
▸直播網址:
👉https://bit.ly/3tHfxYS
(本系列演講之直播不保留線上錄影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銅饗宴—古代的禮儀與樂曲」為109年6月25日至110年5月23日於南部院區推出的沉浸式劇場加商周青銅文物之特展。由策展團隊謝俊科(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副處長)介紹「大雅韶音—沉浸式劇場」緣由;杜士宜(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介紹本展覽策展經緯;張莅(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張 莅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古物揭密— 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系列演講現場名額有限且報名已額滿,因應眾多要求,特規劃演講現場直播,使無法出席的聽眾也能同步分享演講內容!
8/25(三)14:00-16:00
《古物揭密— 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介紹
講者: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直播網址:(8/25更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vbk7zymAM
9/3 (五) 14:00-15:00
講題:您所不知道的文物故事—重新認識國立故宮博物院
講者: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直播網址:
https://youtu.be/iJCuYwc7IAY
9/10 (五) 14:00-15:30
講題:透視青銅器
講者:張莅,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直播網址:
https://youtu.be/r-AIs29ht5Q
9/17 (五) 14:00-15:00
講題:用科學檢測探查古交趾陶匠師的秘密
講者:曾永寬,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會議連結:https://bit.ly/3nvwcha (9/15更新)
9/17 (五) 15:20-16:20
講題:剝開油畫的洋蔥-奇美博物館的畫作檢測與應用
講者:李文元,奇美博物館修復師
會議連結:https://bit.ly/3tHfxYS (9/15更新)
張 莅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系列演講(直播網址請參閱8月24日貼文)
配合《古物揭密—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主辦單位安排系列演講,除了介紹展覽相關的主題與文物故事外,也邀請國內從事文物科學分析相關的專家分享經驗,讓大家對文物/藝術品的科學分析有更多認識。
講座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9樓科普資源中心大學堂
※本系列講座因防疫考量,採報名制,人數以40人為上限;若活動因疫情調整,將另行公告。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Zzmv3
8/25(三)14:00-16:00
講題:《古物揭密— 文物科學鑑識在故宮》展覽介紹
講者: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演講內容主要介紹本展覽的策展緣由、展出內容與相關主題,並分享文物科學鑑識的經驗和背後的故事。
9/3 (五) 14:00-15:00
講題:您所不知道的文物故事—重新認識國立故宮博物院
講者: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9/10 (五) 14:00-15:30
講題:透視青銅器
講者:張莅,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內容簡介:
博物館裡的古代文物,在和我們相遇之前,曾經有什麼樣的經歷和故事呢?除了一開始的製作和使用,不同時代的人是如何理解並且運用古物?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會使得古物面臨被改作的命運?以商周時期製作的青銅器為例,主要是用來當作祭祀的禮器。經過約兩千多年後,來到我們眼前的青銅器,有些被鏽層掩蓋,失去研究的線索;有些外表造型與眾不同,無法判斷和歸類。幸而現今的科學技術發展,以及考古材料的比對,使得我們有機會探索這些謎題。關於文物的過去,原來故事不僅止於做好的那一刻。
9/17 (五) 14:00-15:00
講題:用科學檢測探查古交趾陶匠師的秘密
講者:曾永寬,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內容簡介:
在兩三百年前很多大陸移民遷移至臺灣,同時也把生活文化和工藝技術帶來臺灣,像是建築及建築裝飾等,其中用於建築裝飾的交趾陶就是從那時候延續到現在很精緻的技藝。葉王就是清朝末年臺灣很有名的匠師,有人讚譽他是臺灣交趾第一人。很可惜的,葉王他的技藝傳承失落了,臺灣後來又經歷日本治理,與對岸的往來曾經中斷一陣子,在那時期,臺灣的交趾陶匠師在缺乏材料的情況下,只好自己摸索嘗試各種原料和配方,也因此發展出臺灣特色的交趾陶。而我們嘗試回溯葉王的技藝,我們借助科學分析去瞭解他的釉彩配方以及用儀器透視交趾陶的內部結構。
9/17 (五) 15:20-16:20
講題:剝開油畫的洋蔥-奇美博物館的畫作檢測與應用
講者:李文元,奇美博物館修復師
內容簡介:
當我們在觀賞文物時,通常只會看到表面的樣貌,不過文物通常是透過工序繁複的技藝所打造,在研究或修復以前都需對其材料組成或歷史脈絡有廣泛的了解。而文物經過長時間的老化或後人修復干預,往往也藏有目視難以分辨的資訊,因此利用各種現代科技的檢測技術便成為當代文物保存至關重要的一環。本次講座將從修復師的角度說明西洋古典油畫的物質結構,並介紹奇美博物館「技術性藝術史」整合型研究的案例,期望為聽眾開拓更多觀看文物的面相。
張 莅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青銅饗宴—古代的禮儀與樂曲」為109年6月25日至110年5月23日於南部院區推出的沉浸式劇場加商周青銅文物之特展。由策展團隊謝俊科(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副處長)介紹「大雅韶音—沉浸式劇場」緣由;杜士宜(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介紹本展覽策展經緯;張莅(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精選〈亞醜方尊〉、〈師湯父鼎〉、〈魚紋盤〉三件文物進行深度導覽。
#青銅饗宴 #故宮南院 #大雅韶音沉浸式劇場
#亞醜方尊 #師湯父鼎 #魚紋盤
張 莅 在 張莅的個人檔案 的推薦與評價
查看名為張莅的用戶個人檔案。加入Facebook,與張莅及其他你可能認識的朋友聯絡。Facebook 讓人們盡情分享,將這個世界變得更開闊、聯繫更緊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