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過程不是最終結果
你們跟我一樣嗎? 很努力的完成一件事情,但卻一直得不到自己滿意的結果。 可能是工作表現,可能是孩子的成績一直沒進步,可能是做麵包一直沒成功,....很多很多。
我之前被拍攝影片這件事困擾著,影片已經是現在社群媒體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花了很多時間精力還有金錢,每一次貼文之後,我就會緊盯著螢幕,看看大家是否喜歡,過了幾天之後,大家的反應是什麼。
▶️原來只是過程
很欣慰大家喜歡這些影片, 只是我比較貪心,沒達到我預期的結果。 一次又一次還是沒有太大突破, 在心中累積了些挫折感,甚至覺得,乾脆不要拍好了,想著時間可以分配到其他事情上? 只是.....怎麼可能勒? 我還想要往前衝啊!
某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看到其他youtuber早期的作品,看他們一開始怎麼努力的,堅持了很久才有今天的成果,就慢慢想開了,沒有人少少的影片就成功的!再回頭看看自己這段時間拍影片的歷程, 其實一直有在進步啊! 每一次都有學到一些不一樣的小技巧,多點巧思...我們可是一點一滴在往前! 想想我因為影片,用不同角度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這不就是個經歷,是個重要的過程呀!
恰巧最近看了 紫嚴導師 的新書『#勇敢層級』,裡面提到,不需要把每個單一事件,看成是『結果』而是可以把這一切視為『過程』。 找到一句精簡的話,來表達我的感受,覺得很棒!(那本書也很好看喔,推薦大家可以翻看看)
之前我的確把每個影片的成效都當成是最終結果,像是『分享數不夠多,代表這影片拍得不夠好』『反應普普,是我的問題嗎?』,明明每一次都有進步,但卻自我檢討到,讓我覺得每發一次影片就像檢測考試一樣,心裡面的包袱越來越重,走不長遠的!
不要跟我們這種人說 『不要太在意結果』喔! 也不需要說『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就不用在意結果』這是不可能的!你們不懂我們的執著, 我們一輩子就是會一直在意! 更何況『受歡迎』也是我們追求的事情之一呀!
只是我們在意的焦點,似乎可以換一下。試著去在意從每一次事件中,我們學習到什麼。 而堅定地相信,這些學習,會成就更好的我們!
▶️原來還是沒自信
我還是想聊一下,為什麼我們這麼在意每一次的結果呢?
是不是太急著想要證明自己,是不是我們終究還是缺乏自信啊?
一直希望可以藉由外界評斷的好壞,來衡量這件事情的成功與否。 然後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自己否定下去,覺得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不是我們不好,只是在所有學問/領域上,永遠就是有太多要學習,好多要妥協,才能成就一件小小的事情。現在資訊太發達,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成功,就錯以為,那些是可以輕而易舉的!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倔強,像是很懶得為了一個美麗的鏡頭,而要移動家裡一堆家具,甚至要多買花花草草來裝飾。常常貪方便,直接把鏡頭拍得很近,這樣凌亂的後方,就看不到,但這樣也侷限的拍攝的角度。
為了不浪費食物(怕吃不完),只準備少少的食物,怎麼拍也很難澎湃...當然或許這也不是主要原因,但至少讓我更懂自己還是有所'固執',而這些'固執',似乎比『效果』還來得重要,不然我怎麼會堅持不改變呢?
▶️體會每個過程,繼續走下去
坦然接受自己有很多要學習的,坦然接受自己的倔強,細細體會每次的經驗。 想想從小每一次小考,每一次大考。第一份工作,第一年的工作績效。每一次孩子的成長,當下順遂就是為成功,不順遂,就以為自己失敗。 回過頭來看,每一次的努力,不管滿不滿意,我們都比昨天更好,不就是每一次的點滴『過程』成就了今天的我們,而且未來還是繼續累積下去。至於『結果』是什麼呢? 我們不會因為某個好結果,就覺得自己這輩子可以停下來,也不會因為一個壞結果,而覺得自己一輩子完蛋。 所以好/壞結果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或許,可以用更輕盈的腳步繼續走下去,體會人生的不同風景,這才更重要吧!
#辣媽語錄
#每週五分享心情文章
#大推紫嚴導師的書
#繼續努力拍影片
同時也有10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要科學知識: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變成葡萄糖的過程。 這在幾百年間,科學家對於植物生長提出不同的問題,而且透過實驗了解在生長過程中的各項要素,並且結合不同的實驗結果,針對這些要素有了更多了解, 光合作用中之各個要素(水、氣體變化、光、葡萄糖),最終結合眾人的研究,完成課本上出現的光合...
是過程不是最終結果 在 辣媽Shan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過程不是最終結果
你們跟我一樣嗎? 很努力的完成一件事情,但卻一直得不到自己滿意的結果。 可能是工作表現,可能是孩子的成績一直沒進步,可能是做麵包一直沒成功,....很多很多。
我之前被拍攝影片這件事困擾著,影片已經是現在社群媒體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花了很多時間精力還有金錢,每一次貼文之後,我就會緊盯著螢幕,看看大家是否喜歡,過了幾天之後,大家的反應是什麼。
▶️原來只是過程
很欣慰大家喜歡這些影片, 只是我比較貪心,沒達到我預期的結果。 一次又一次還是沒有太大突破, 在心中累積了些挫折感,甚至覺得,乾脆不要拍好了,想著時間可以分配到其他事情上? 只是.....怎麼可能勒? 我還想要往前衝啊!
某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看到其他youtuber早期的作品,看他們一開始怎麼努力的,堅持了很久才有今天的成果,就慢慢想開了,沒有人少少的影片就成功的!再回頭看看自己這段時間拍影片的歷程, 其實一直有在進步啊! 每一次都有學到一些不一樣的小技巧,多點巧思...我們可是一點一滴在往前! 想想我因為影片,用不同角度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這不就是個經歷,是個重要的過程呀!
恰巧最近看了 紫嚴導師 的新書『#勇敢層級』,裡面提到,不需要把每個單一事件,看成是『結果』而是可以把這一切視為『過程』。 找到一句精簡的話,來表達我的感受,覺得很棒!(那本書也很好看喔,推薦大家可以翻看看)
之前我的確把每個影片的成效都當成是最終結果,像是『分享數不夠多,代表這影片拍得不夠好』『反應普普,是我的問題嗎?』,明明每一次都有進步,但卻自我檢討到,讓我覺得每發一次影片就像檢測考試一樣,心裡面的包袱越來越重,走不長遠的!
不要跟我們這種人說 『不要太在意結果』喔! 也不需要說『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就不用在意結果』這是不可能的!你們不懂我們的執著, 我們一輩子就是會一直在意! 更何況『受歡迎』也是我們追求的事情之一呀!
只是我們在意的焦點,似乎可以換一下。試著去在意從每一次事件中,我們學習到什麼。 而堅定地相信,這些學習,會成就更好的我們!
▶️原來還是沒自信
我還是想聊一下,為什麼我們這麼在意每一次的結果呢?
是不是太急著想要證明自己,是不是我們終究還是缺乏自信啊?
一直希望可以藉由外界評斷的好壞,來衡量這件事情的成功與否。 然後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自己否定下去,覺得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不是我們不好,只是在所有學問/領域上,永遠就是有太多要學習,好多要妥協,才能成就一件小小的事情。現在資訊太發達,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成功,就錯以為,那些是可以輕而易舉的!
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倔強,像是很懶得為了一個美麗的鏡頭,而要移動家裡一堆家具,甚至要多買花花草草來裝飾。常常貪方便,直接把鏡頭拍得很近,這樣凌亂的後方,就看不到,但這樣也侷限的拍攝的角度。
為了不浪費食物(怕吃不完),只準備少少的食物,怎麼拍也很難澎湃...當然或許這也不是主要原因,但至少讓我更懂自己還是有所'固執',而這些'固執',似乎比『效果』還來得重要,不然我怎麼會堅持不改變呢?
▶️體會每個過程,繼續走下去
坦然接受自己有很多要學習的,坦然接受自己的倔強,細細體會每次的經驗。 想想從小每一次小考,每一次大考。第一份工作,第一年的工作績效。每一次孩子的成長,當下順遂就是為成功,不順遂,就以為自己失敗。 回過頭來看,每一次的努力,不管滿不滿意,我們都比昨天更好,不就是每一次的點滴『過程』成就了今天的我們,而且未來還是繼續累積下去。至於『結果』是什麼呢? 我們不會因為某個好結果,就覺得自己這輩子可以停下來,也不會因為一個壞結果,而覺得自己一輩子完蛋。 所以好/壞結果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或許,可以用更輕盈的腳步繼續走下去,體會人生的不同風景,這才更重要吧!
#辣媽語錄
#每週五分享心情文章
#大推紫嚴導師的書
#繼續努力拍影片
是過程不是最終結果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要科學知識: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變成葡萄糖的過程。
這在幾百年間,科學家對於植物生長提出不同的問題,而且透過實驗了解在生長過程中的各項要素,並且結合不同的實驗結果,針對這些要素有了更多了解,
光合作用中之各個要素(水、氣體變化、光、葡萄糖),最終結合眾人的研究,完成課本上出現的光合作用反應(水+二氧化碳—(光)→葡萄糖+氧氣)。
*本場次於2021年8月於科教館5樓科學劇場演出
是過程不是最終結果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片主題
1.白毛山登山心得
2.如何了解前往登山步道是否開放?
3.健行鞋體驗分享
4.抽獎說明
▎步道資訊
地點:台中市和平區
標高:1,522公尺
搭乘客運:「豐原客運」153、207、266、267、850
開車前往:白鹿吊橋https://g.page/?share
▎原錄音bussola為美式發音,後續原廠希望是發音為義式發音,發音稍有不正確請見諒😅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IG
https://www.instagram.com/danny_gmfm/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FB
https://www.facebook.com/Danny_GMFM%E7%A7%8B%E5%A4%A9%E5%89%A9%E6%97%85%E8%A1%8C-106134681794823
▎【活動獎項與名額】
🎁Vibram Pallet 黃金大底 綁帶耐磨戶外健行鞋((市價$6,780) / 共計1名。
https://reurl.cc/j8KjAM
※恕不挑款式及尺寸
-
📍得獎名單於2021/9/9 於原貼文下方留言處公佈。
📍活動規則詳見貼文下方留言處
▎【活動規則】
1、公佈得獎名單後,得獎者請於公佈名單後3天內私訊Danny並填寫相關資料「真實姓名」、「電話」、「寄件地址」、「email」,若未於期限內回覆,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2、活動對象僅限中華民國境內居民或居留超過183天之外籍人士。活動獎品寄送範圍僅限台灣本島。
3、參與本活動者保證參與活動提出之各項留言或資料均為本人所為,且內容真實無造假;每人僅有一次得獎資格,若不同帳號但收件地址相同亦視為同一人,另外同帳號重複留言者 ,僅取一次抽獎資格,且不得為人頭帳號、假帳號,同時若有電腦駭客程式等其他影響活動公平性之行為,經查證發現此類不實或可疑之情事,以及出現違反善良風俗之留言,皆視為違規且主辦方有權刪除其參與內容,取消活動參加資格並保留法律追訴權。
4、當您提出參加活動所需資料時,表示您已同意將您的真實姓名、郵寄地址、聯絡電話及E-mail等資料提供給bussola做為贈品寄發與比對資料處理之用;獎品將以「新竹物流公司」方式寄出,如於配送過程發生遺失、寄送物毀損等情事,bussola不負任何責任、得獎者亦不得主張更換或補發。
5、本活動如有任何因電腦、網路、電話、技術或其他不可歸責於主辦方之事由,而使參與本活動者所登錄之資料有所遺失、錯誤、無法辨識或毀損導致資料無效之狀況,主辦方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參加者與得獎者亦不得有異議。
6、依中華民國所得稅法及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規定,年度累積中獎價值若超過NT$1,000元,將列入個人年度累計所得;若年度累積中獎價值超過NT$20,000 元,得獎者須自行負擔10% 之機會中獎所得稅(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個人為20% )詳細規定,請參閱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獎品之價值需併入得獎人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請得獎人配合繳交身份證影印本並填寫相關文件作為申報依據。得獎人需於主辦單位通知之期限內依規定完整填寫相關文件、繳交相關身份證明並完成所有稅務程序方可進行領獎。無論扣繳與否,均需列入活動得獎人當年度之個人機會中獎所得,並由本公司開立扣繳憑單予活動得獎人,若得獎者拒絕或逾期配合,則視為自動放棄得獎資格。
7、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主辦方保有隨時修改活動辦法及獎項或終止本活動或變更同等價值商品之權利。
8、如本活動因不可抗拒之特殊原因無法執行時,bussola有權決定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與延遲得獎公告。
9、得獎者因資格不符或自願放棄中獎資格者,不另補抽亦不另行於頻道公告知。
10、本活動得獎結果之發送,將請得獎者提供相關資料,請提供正確資料並務必密切注意。參加者同意填寫或提出之資料均為真實,且未冒用任何第三人之資料,如未提供正確資訊,導致發佈後無法通知聯繫與寄送,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11、獎品以實際庫存與最終主辦單位確認之商品為準,如遇缺貨將以等值商品為主,得獎人不得要求更換其他物品及轉讓他人。
▎影片段落
0:00 白毛山片頭
0:33 停車場
1:28 白鹿吊橋公車站牌
1:35 白鹿吊橋入口
2:48 白毛山登山口
3:52 白毛山步道0.5K
6:08 白毛山步道1.0K
6:22 白毛山步道1.5K
6:49 白毛山步道2.0K
7:59 白毛山登山經驗分享
13:23 如何查詢步道是否開放
13:54 健行鞋實穿分享與抽獎規則
#白毛山 #谷關七雄 #登山步道
是過程不是最終結果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6:48 誠心建議玩家們不要吃第三隻龜! 有毒! 打鳥會大量降攻!
大家好,歡迎收看《電玩宅速配》,我是最近沉迷於《寶可夢大集結》,瘋到連玩一個月爬了快兩支大師號,平均勝率65%的耿鬼打野愛好者漢克。
《寶可夢大集結》自去年首度釋出相關情報後,相信各位應該也看過了不少在在嘲諷這款遊戲的言論,但在我實際下去體驗了一番之後,不知不覺也過一段時間;這段日子我幾乎就是天天玩,也不知道哪種魔性一直在吸引著我,讓我一場接著一場一直打。自己身邊一些本來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玩家,竟然也都破例跑來嘗試這款遊戲。
講這些可能有不少觀眾會疑問,說我今天是不是要業配這款遊戲,我先講!我們沒有收遊戲半毛錢!我甚至還課了一點錢到遊戲內買寶可夢。而未來9月這款作品將會登上手機平台,到時肯定會有更多玩家加入這款遊戲,今天主要就是想就我一個多月玩Switch版本,從新手爬到大師的經驗,希望可以帶各位深度解析認識一下這款作品,看完之後決定這次要不要加入這款遊戲。光說不練,現在就馬上帶大家進到這個《寶可夢大集結》的遊戲世界中吧。
-基礎玩法介紹-
為了迎合可能完全不知道這款作品怎麼玩的玩家,我這邊先快速帶大家了解一下遊戲的基本玩法,遊戲地圖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上路、中央區域、下路,基本上路會放兩隻寶可夢、下路兩隻,中央區域可視為「打野」,則需要一隻寶可夢。在《寶可夢大集結》的對戰過程中,你是不需要購買裝備的,
你的等級直接決定了你的機體、你的傷害。
與大部分以透過推掉敵人主堡,進而取勝為目標的MOBA遊戲不同的地方在於,
《寶可夢大集結》它是需要透過「灌籃」來取得分數,
只要成功擊殺對手或者是地圖上的中立寶可夢都可以獲得經驗與重要的「精靈球」,
而你必需在不受對方干擾的情況下,把這些蒐集到的「精靈球」灌入對手的籃框,
佔領對方據點來獲取隊伍分數。
所以就算你整場殺了30多個人,但卻沒有佔領任何一座籃框、
沒有灌入任何分數,這樣的話你還是無法贏得勝利。
玩家必須想辦法把對手殺掉再將球灌入籃框、或者是把人引開再將球偷偷灌入籃框,
「能否灌籃得分」才是這遊戲取得勝利的最終關鍵。
基本地圖的遊戲時間為固定10分鐘一場,
倒數最後兩分鐘灌籃成功的話,還會有兩倍的分數。
當時間一到就會自動結算雙方隊伍的總分,最終比較高分的隊伍獲勝。
-固定十分鐘一場-
這裡就可以先來講一個我認為的遊戲優點,就是時間管理相當容易。
沒錯!遊戲每場的時間,就是不多不少10分鐘一場!不會像各位有時候在打LOL或是其它競技遊戲一樣,打個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四十分鐘還在僵持,
不知道多久會結束,女朋友來催你要出門了都還會忘記時間。
在《寶可夢大集結》裡的遊戲時間就是這麼固定,而且在單場競技的過程中,你是看不到你跟對手中途是獲得幾分的,一定要等到10分鐘一到的結算那瞬間,
才能真正知道成敗,那一瞬間的心情衝突感與緊張感,可以說是其它遊戲都體驗不到的。
-路線配置與主流打法講解-
講完了基本玩法,接下來進入比較深入一點的路線配置問題,
這裡是遊戲中的教學模式不會教的內容,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一下。
先講比較重要的中央區域「打野」的部分,這裡以現在的meta大多都會給比較需要發育的寶可夢擔當,舉個例像上個版本的耿鬼;這個版本相當流行的甲賀忍蛙,
這些都是到中後期發育起來,可以一波團直接carry全場的寶可夢。
因為中央區域「打野」可以說是經驗最肥沃、等級提升最快的一個位置,
第一次隊伍的正面交鋒,也就是遊戲時間剩8分50秒的出現在上下路線上中間的蜜蜂,「打野」位基本上都能率先吃完4攤野怪到達5級,會比上下路線上可能還在3級4級的寶可夢還佔優勢,此時就可高機率幫助隊伍進行GANK(突襲、偷襲)成功,甚至搶到蜜蜂。
而有時順利的話,遊戲時間來到剩7分鐘的第一波暴噬龜團戰,「打野」位的寶可夢更有可能達到9級,直接習得大招(集結技能),很容易幫助隊伍取得團戰上的優勢。
這裡先來解析一下遊戲第一個攻略要點,
沒錯!就是剛剛講到的暴噬龜團戰,每當遊戲時間來到僅剩7分鐘時,地圖下方就會出現一隻中立地圖物件「暴噬龜」,這裡如果有玩其它MOBA遊戲的話,可以把它理解成LOL的小龍、或者是傳說對決的魔龍,《寶可夢大集結》中只要擊殺暴噬龜之後,全隊皆可獲得一定量的經驗值與30秒的護盾。對於整隊的經濟效益來說是極高的,現在爬到高端場幾乎每一隊都會在7分鐘的時候選擇集結來搶這隻暴噬龜,因為如果隊伍有吃到,基本上很容易就能滾動整隊的雪球。
所以我們又切回了配線的問題了,除了打野外,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上路、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下路呢!? 這裡我覺得就跟這個暴噬龜團戰有關了。上路的寶可夢我非常推薦機動性高的角色去擔任,因為這樣你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在上路做完第一波發育之後馬上到下路支援團戰,我舉個比較特殊的案例,像是「怪力」這個角色,雖然遊戲推薦牠是走下路,但我實際在遊玩時,發現牠其實走上路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因為機動性非常高的原因,所以「怪力」可以很快得用技能「跑」到下路進行支援,進而也能快速幫到暴噬龜團戰。
不過這裡變數非常多,現在的遊戲打法多半都還在草創的階段,所以我這邊也不要說得這麼死,除了打野位會給比較偏發育的寶可夢之外,其餘其餘基本上下線路就只要配好一輸出一輔、一輸出一坦、甚至是雙平衡型的寶可夢陣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的是,7分鐘時真的要盡量靠下打團戰,暴噬龜真的不能隨便給對手,不然你打到後面真的會後悔。
-如何反敗為勝-
相信聽到這邊大家應該也會有個遊戲中的疑問,如果劣勢方前期一直被碾壓、被GANK,什麼中立寶可夢都被對手吃掉,龜戰也一直打輸,這樣我是不是也都拿不到球、也不能灌分,
最後只能慢慢熬過10分鐘等輸嗎!?
這裡我誠心建議各位新進玩家,不到最後一刻真的不要輕言放棄,
剛剛我有講到,遊戲時間來到僅剩兩分鐘的時候,灌籃成功的得分,將會是兩倍的,如果這時候找到空檔自己多存一點球偷灌,很有可能也會因此逆轉最終結果。
而在最後兩分鐘一到,地圖中央還會出現一隻價值連城的「閃電鳥」,吃到之後還能直接讓對手家的籃框壞掉一段時間,變成就算有人防守,依然也能 0 CD直接灌爆對面的場面,
我就有過前期超級大優勢,全隊中期吃了三隻暴噬龜,最後卻因隊友腦開閃電鳥被對手偷掉,進而被秒灌500分逆轉吞敗的慘痛經驗,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口訣「優勢守好鳥、劣勢需要鳥」;
如果各位是前期優勢方的話,最後兩分鐘就是盡量選擇守自家的框跟閃電鳥,而不要隨便選擇主動開鳥,不然如果被偷的話,真的得不償失。
而如果是前期劣勢方的部份,則就是要想辦法偷灌,或者是找機會偷偷吃下中間的閃電鳥,這樣才能大大提升一波逆轉的機會。
-寶可夢角色特色與結論-
再來講講寶可夢的部分,不得不提《寶可夢大集結》的一大優勢,在於它本身就是《寶可夢》這個家喻戶曉的IP,所使用的角色全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寶可夢,
在戰鬥中,每隻寶可夢初期都會有兩個基本技能可以使用,之後兩招可以透過分支升級與進化,最終玩家們必須從四個分支技能中選擇兩個戰鬥到最後,
中期還可獲得的大絕招(集結技能),
至於這些技能要怎麼搭配,如果各位有興趣,我再另外做一支影片分享給大家。
以上講了這麼多,今天影片的重點我要來講一些可能大家比較好奇的問題,就是沒玩過MOBA遊戲的玩家適合加入這款作品嗎!?
我告訴各位,絕對適合!自己不少身邊的朋友原本都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但卻因為寶可夢進而加入了這款作品,最後也都上癮甚至爬到精英專家排位的都有,
因為這遊戲的操作門檻並其實並不高,但其中卻也蘊含的很多心理博弈的成份,我個人認為是相當適合你推薦給身邊沒玩過MOBA遊戲的朋友。
不過題外話,記得可以先分享這支影片給他看,至少讓他大概知道遊戲怎麼玩,遊戲怎麼營運取勝,這樣你才不會跟他玩到腦中風(笑)。
以上就是今天的影片,如果你還想看更多《寶可夢大集結》更深入的攻略,或者是角色陣容、開場配戴裝備等等的細部教學的話,歡迎在影片下方幫我們點個讚,
我會根據這支影片的流量來決定要不要做下一支影片,如果很多人支持的話,我就會繼續做下去,告訴大家一些更深度的技巧,那麼今天的影片就到這邊,
我們就期待下部影片再見囉,掰掰。
©2021 Pokémon. ©1995-2021 Nintendo/Creatures Inc./GAME FREAK inc.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