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看著就餓了😋】
#內有烤鴨慎入!近幾年以 「#全鴨匯」廣受歡迎的 #九華樓,竟然開始研發 #天然調味粉?捨棄雞粉與味精,他們到底如何創出自己的「九華味」!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
台中福華大飯店Howard Prince Hotel Taichung 嘉義寬悅花園酒店 LDC 雲朗觀光 與食安國家隊守護你的FineDining~
https://bit.ly/2JZOnX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人食慣竹昇麵,原來四川人也有用竹昇䟴麵的習慣,而且做得更仔細。成都私房菜館玉芝蘭有一道金絲麵,材料只得鴨蛋、麵粉,但經過蘭師傅的竹昇䟴,再六推六壓,最後切出如頭髮幼細的麵條,入口柔軟分明,湯清而鮮,真不簡單。 玉芝蘭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長發街24號 電話:+86 28 6249 1966 網址...
玉芝蘭 在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也許還不知道12月成都美食團有多精彩吧?!】
★★12月成都團最後一個名額,報名動作要快★★
https://ifuntuan.com/events/750
你相信嗎?為了喻波老師的「喻家廚房」,愛飯團整整等了三年。
2016年10月愛飯團的成都美食團第一次造訪位在窄巷子的「喻家廚房」,中間三年,因為喻家廚房搬了家,喻老師四處遊歷,久居美國,回到成都的時間不長,又剛好和我們擦身而過,因而緣慳一面。
一點也不誇張,真的是等到了喻波老師和戴雙師母的返家機票確定了,我們才有了這次十二月的成都之行。
喻波老師自喻「菜痴」,成名極早,上個世紀80年代和另一位現今川菜大師-「玉芝蘭」的蘭桂均師傅同在「蜀風園」習藝,蜀風園可以說是當代川菜大師的搖籃。
1993年,喻波就在全國烹飪大賽中拿到個人冷菜的金牌,熱菜的銀牌,及團體金牌,一夕成名;94年離開了蜀風園,輾轉在許多賓館和餐廳當過主廚,那時,成都正掀起了一股「粵菜入川」的風潮,這個風潮衝擊許多川菜大師,對於粵菜擅長的海鮮食材,砂鍋煲料,根本一無所知,但這也促使了喻波開始走出四川,向各菜系,甚至向世界取經,再融合創新的道路。
2006年,喻波老師在成都著名的寛窄巷子開了「喻家廚房」,把他潛心研究的川菜精華,創新呈現,開創了川菜一條全新的境界,把國際美食的目光移到了成都。
當時一位正在中國留學習藝的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遇見了喻波,因為她在「魚翅與花椒」一書中的專文介紹,讓美國美食雜誌爭相報導,「喻家廚房」因而在2012年登上了英國BBC的紀錄片,也在同年,2012年《新聞周刊》(Newsweek)雜誌採訪全球53位名廚,推薦101家當世最值得一吃的餐廳名單,其中「喻家廚房」是中國唯一入榜的餐廳。
喻波老師的「二十八星宿冷碟」現在幾乎己經是江湖上的傳說,不知道何時可以再次重現,但如果有幸,能夠品嚐到他的十二或十六冷碟,己是可遇不可求;他的招牌菜- 毛筆酥、魚香蝴蝶蝦、開水白菜、醃豬肝、乾燒遼參、樟茶鴨餅、玉簪菜花(蒜苔)、紅油鵪鶉皮蛋,嚐過的人無不津津樂道。
台灣知名大廚江振誠在成都廊橋之前,就曾多次向喻波老師請益,今年七月,亦師亦友的二位大廚極難得的在澳門「川江月」聯手獻藝。
錯過了七月的「川江月」,沒關係,這次十二月的成都美食團,我們將帶您個別且完整的品嚐喻波「喻家廚房」和江振誠「廊橋」的全貌,加上另一位新派川菜大師許帆老師的「許家菜如意宴」要一次呈現川菜二十四味型,那將是一個你沒有見過的川菜殿堂,這個組合千載難逢。
by 美食家 吳恩文
===================================
成都川味私廚美食團
日期:2019/12/19~12/21(12/18抵達,12/22離開)
行程:許家菜如意宴、喻家廚房、雲時節、廊橋、8號餐廳
行程介紹:https://ifuntuan.com/events/750
===================================
玉芝蘭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食況轉播 #成都
過去一週,成都匯聚了許多中港台餐飲人士,大家都專程飛來吃 #如意宴。
「如意宴」是瓷器品牌「法國麗固 LEGLE France」的創意總監張聰(Desmond Chang)創辦的一系列中菜宴席,自從2012年起在不同城市已做過淮揚菜、北京菜、廣東菜等等,這次在成都做川菜是第九回。
為何每每聚焦中菜?那當然是因為張聰對中菜情有獨鍾,他覺得中菜太深奧、太有趣、太好吃了,坊間餐館卻往往欠缺精緻周到的表達與美感,出身餐具世家且研讀藝術史的他,乾脆設計一系列中菜專用的器皿(正是「如意」),並策劃一場場針對中國不同菜系的「如意宴」,闡述他心目中理想的中式fine dining樣貌。
這一回成都如意宴,彷彿一本川菜教科書。
#川菜的二十四味型,該怎麼做才算好?這是張聰心心念念的問題意識。他找來成都當地的川菜烹飪教學大師楊文,以及楊文培養出來的其中一位弟子、以「許家菜」開創集團事業的大廚許凡,還有他的太太、法菜名廚陳嵐舒,一起策展,編排出一份跌宕起伏流暢周全的菜單,最厲害的是,#他們把二十四個味型全部放進去了!這在四川餐飲界是壯舉。而其食器之美,食器與菜色的對話,以及有形實體乘載的文化意涵,自也如錦綢絲緞細密編織,曖曖內含光。
「不是正宗,是正確。」張聰說。肇因於明末與清初二次移民潮,川菜的DNA是包容與創新,談正宗就狹隘了,但川菜的味型應該一個個建立評判的基準。好比「魚香味」應該放魚辣子(加入鯽魚泡製的泡辣椒),味道的表現必須「蒜多薑少、細末濃味、鹹鮮香辣、微酸後甜」。把明確的定義梳理出來,是本次如意宴的宗旨。
那麼新味型如何能成立?其實民間的川菜味型根本不只二十四個。「口味是一種投票機器。」張聰解釋,只要有夠多人喜歡新味型,就能成立。本次如意宴中的「椒汁味」,以綠色二荊條辣椒、新鮮青花椒、藤椒油交織出的清新爽麻滋味,就是許凡於2002年創作而大受歡迎的新味型。
我感覺今年我與川菜特別有緣。起先是三月在澳門永利皇宮吃了江振誠主廚設計的「川江月」,接著是八月在台北RAW吃了其成都姊妹餐廳「廊橋」的客座餐會,然後九月就去到成都吃了廊橋主場與「玉芝蘭」,以及代表當地市井之味的幾樣小吃與「紅杏」餐廳。十一月再吃成都如意宴以及當地的精緻蓉菜如「許家菜」、「南堂聽香」,對我個人而言十分恰當:這應是一個段落小結。
想談的事情有很多,中與西的審美區別、宴席菜單的編排法門、川菜的味型與內涵,只是基本;還可以追問:如果認識川菜正確的味道很重要,一個菜系的標準,誰說了算?創新若有好壞之分,如何評價?中菜需要說國際語言嗎?中菜的未來光明嗎?
一如往常,會再給各位交作業。
玉芝蘭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人食慣竹昇麵,原來四川人也有用竹昇䟴麵的習慣,而且做得更仔細。成都私房菜館玉芝蘭有一道金絲麵,材料只得鴨蛋、麵粉,但經過蘭師傅的竹昇䟴,再六推六壓,最後切出如頭髮幼細的麵條,入口柔軟分明,湯清而鮮,真不簡單。
玉芝蘭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長發街24號
電話:+86 28 6249 1966
網址:yzl.scprok.com/
註:必需預訂,兩人$680位起,三人$560位起,四人以上$450位起。套餐包九道涼菜、一道金絲麵、八道熱菜和兩款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