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善終需要事先規劃,了解病主法,確保自己和家人權益】
日前傳出因疫情離世的部分個案,是因為簽署了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而造成無法及時急救的爭議,讓老後善終問題再度受到關注。相關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攸關老後的醫療自主權,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簽署才能確保自身權利?無論為了自己或家人,都應該事先深入了解。
🌸加入大人社團LINE,實踐美好退休生活>https://bit.ly/36kt8ub
⭐訂閱美好生活報,30秒成為大人社團團友>>http://bit.ly/36Eizj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病人自主權利法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想了解更多《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資訊?請點👉 http://topic.commonhealth.com.tw/2019mohw/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
病主法 爭議 在 堡醫師的痠痛堡健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假象的美好實為醫病雙輸 揠苗助長的自付差額特材標準】
這幾天自付差額特材標準引來各界的關注,原本第一時間就想耙梳整理些想法,但看到陳時中部長、蔡英文總統的訊息後,本以為事情還有轉圜,但看到主管機關用閉門黑箱會議、以媒體放話的方式處理爭議,我要站在在野黨監督的角色點出問題。
#張育美 #自付差額特材自費標準 #揠苗助長 #醫病雙輸
過去國家地理頻道曾報導我國的醫療品質是全球第3、亞洲第1;但另根據「2019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年報」我國的總醫療支出在GDP中卻占比極低,在63國中排名第40,遠遜於鄰近已開發國家。也就是說「物美價廉」是我們醫療服務沉痛的特色,健保為民眾提供了基礎的醫療服務,但卻又像緊箍咒般以價格控管箝制各項「超前」的醫療發展,除了「物美」之外,在各種品質更好的醫療服務中,難道還需要強求醫界繼續「價廉」嗎?
近日健保署公告的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自費上限,就不免讓人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之感。另外,這也會剝奪民眾自主選擇醫材的權利,因為這項政策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品質好與水準佳的醫材可能因此退出台灣市場,民眾未來極有可能想用也用不到。只怕健保署的政策只是辦公室裡的美好,最後反而造成「醫病雙輸」。
#劣幣逐良幣真實發生
對於醫界已提出自付差額特材自費上限將造成劣幣逐良幣的質疑,健保署固然解釋健保署及食藥署會做上市前後品質把關,但如此說法顯然混淆「品質精良」和「符合標準」兩個層次問題。君不見有多少人認為「原廠藥」效用較「學名藥」更佳,同樣問題也發生在醫療器材,安全性、品質、效能符合標準,但部分醫材在效能上就有更好的表現,例如癒後更佳。如醫界朋友舉例的Biobrane傷口敷料,可說是款嚴重燒燙傷患者的福音,但就曾因為健保收載問題而退出國內市場。
#資訊公開透明即可杜絕弊病 #知情同意達到醫病雙贏
病主法施行已過1年,其中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知情同意」,也就是醫師要將醫療選項及各選項可能成效與風險預後告知病人,在資訊充足的情況下,做出醫療選項的選擇與決定。與其訂定價格天花板,不如思考如何減少醫病資訊落差,讓患者能掌握利弊後,在自己可負擔的範圍內做出合宜選擇,而不是藉由價格天花板限縮病患可選擇的項目。
#醫療生技產業的崩解 #傷害的不是醫界而是醫療供需鏈
價格的制訂不外乎是成本考量,成本涉及到進價與議價能力,大醫院需求量大、議價能力高,反之小型醫院則可能難以壓低進價。今日齊頭式的平等,恐怕無視於社區醫院的現實困境,減少社區醫院採購意願,分級醫療該如何落實?除此之外,醫院不願採購,高品質的醫材商轉而投入國際市場、高階醫藥生技人才出走,國內相關產業陷入困境、品質無力繼續提升,如此惡性循環正是這次公告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疫情稍緩就倒推醫界一把的衛福部
尤記得前幾個月疫情方興未艾時,醫界傾全力和政府一同防疫,從發燒篩檢、病床建置,到各式的院內感控措施,掙得今日的防疫成果。所幸疫情趨緩,醫療機構才剛稍有喘息空間,就收到主管機關如此「大禮」,我實在為醫界感到痛心。政策的推動絕對是要因勢利導,才能達到多贏局面;如果只是閉門造車,醫界恐怕只剩「真心換絕情」的悲鳴而已。
病主法 爭議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論如河一直很關切安寧在台灣的實踐議題 ,最近書店女工寫了《台灣「病主法」的誕生:讓「善終權」走在醫療的前面吧!》一文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9年6月/186期,歡迎索取。
明天下午邀請大家來關懷無論如河好生好死的議題,
一起來參加 蔡兆勳醫師安寧講座含體驗活動。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ro1AO
活動場次:7/06(六) 14:00 ~ 16:00
同場加映:書店舉辨 綠主張 台灣主婦聯盟 好書小展,參加安寧講座買本好書回家!
【善終權是一場社會運動:落實病主法,減少無效醫療,醫護不過勞】
台灣「病主法」的誕生:讓「善終權」走在醫療的前面吧!
《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在今年1月6日正式上路了。目前還在推廣,但此時醫院仍繼續上演一齣齣已重覆百萬次的悲劇。由於病人沒能在插管失語或昏迷前作好決定,加上不論家屬是困在罪惡感中無法做決定、還沒準備好放手或不知有更好的選擇,因此只能繼續待在肉身地獄裡。面對現代醫療未期病患「痛苦折磨」與「生存希望」的比例如此懸殊時,誰來當「國王的新衣」故事裡的那個小男孩?
寫下《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的葛文德醫師,就是那個說出真話的小男孩。雖然現代醫學已經扭轉嬰兒死亡率、受傷生病致死率,但真相是面對衰老和死亡,醫學能做的還是很有限。他說:「試著把死亡的處置納入醫療過程,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我們經驗仍很粗淺,而證據顯示現今作法大有問題」。葛文德醫師字裡行間之中毫無醫療權威架子,他直白得令身為醫護同行的我驚豔。碰觸到生命最原始的恐懼,他如此坦率直述自己做為家屬送走父親的經驗,以及現代醫學在面對衰敗、臨終照護的種種面向,並進一步以宏觀角度檢視全球的醫療問題與政策。他用文字告訴我們,面對死亡,真誠是重要的態度。
是「生命的鬥士」還是「不想死」的執念?
無論如河書店曾邀請罹患白血病的倖存患者,同時也是身為未獲賠償的職災護師小瑜來真人圖書館講座分享。她說當時慢性白血病突然轉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醫生宣佈她可能只有二個星期的時間,她雖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但行動上仍積極抗癌,她重視吃好睡好,一面忍受化療的口腔潰爛疼痛,仍強迫自己由口進食,才能有體力對抗病魔。在她強調患癌就要積極配合治療成為「生命的鬥士」時,我提問:「如果你的狀況發生在沒有家屬妥善照顧的老人,你覺得這個轉變會發生嗎?」。她回道:「不用說老人,普通人是撐不過化療與鏢靶藥物治療毒性作用。在這患癌的一、二年的時間,身邊的癌友都死光了,我算是奇蹟。」
如葛文德醫師所說:「全世界醫師都願意提供希望給病人,儘管這樣的希望可能只是虛幻。很多家庭為了治好家人的病,傾家蕩產在所不惜。」,像小瑜這樣成功案例,讓癌症維持成慢性病雖然是可能的,但每個病患身、心、社會支持、財務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需要細緻了解與溝通。
病人自主?如何自主?
正因面對生死大關的決策非同小可,《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至少1位二親等內家屬必須與諮詢人一同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醫療團隊討論治療選項後,才得以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原因。但這真能解決難題?畢竟法律不能取代溝通,此法並無罰則,面對此法,許多醫院在人力不足的勞動環境沒有提出配套,即便花了2000元至3600元不等的諮詢費註記在健保卡上,但臨終現場是否能自主仍是未知。
讓我們從已實施近20年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來了解現況,此法保障末期病人只需家屬一人同意,即可撤除維生醫療。但至今讓病人撤除呼吸器、得以善終的案例數少之又少。除了受限於保險給付制度,加上欠缺對醫護人員法律保障,醫院對此法因應態度趨向消極。
以安寧病房為例,比起講究「翻床率」的其他科別,安寧病床「只賠不賺」,政府明文規定符合比例的安寧資源才能通過醫院評鑑,但許多醫院安寧病床「只設不開」或「只開不收」形同虛設。台大、成大、高醫、馬偕符合規定且表現良好,安寧病床的佔床率約有8成以上,但其他多數醫學中心的安寧病床占床率不到5成,有的甚至不到3成。足見落實病人「善終」之路迢迢。
目前《病主法》除了保障末期病人,還擴大到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政府公告的重症,且拒絕醫療的範圍,還包括可以不接受輸血、抗生素、鼻胃管灌食等延命措施,範圍更廣。我們必須認清減少「無效醫療」是生命教育的一環,才能實踐此法的立法精神,間接改善血汗醫護與營利化的醫療,民眾對「善終權」的認識與實踐,才是《病主法》落實的關鍵。
讓「善終權」走在醫療的前面吧!
2019年無論如河書店每個月都會有一場關於《病主法》的系列講座,由力推病主法、重視醫病溝通的蔡兆勳醫師主講。每次講座除了推廣《病主法》外,我們更重視討論此法推行時產生的臨床爭議與施行困難,並在每次講座結束,搭配如寫遺書等…的體驗活動。今年書店籌劃在陽台搭設黑板,鼓勵民眾寫上「在我死前,我想要________。」的行動藝術,讓民眾及早思考「死亡與生命」之間的價值與意義。
台灣有著廉價健保與高品質醫療的世界奇蹟,其實是建立在壓縮醫護的人力成本上創造出來的。台灣「病主法」的誕生,只是一個刺激民眾思考與學習面對「人如何好生好死」的開始,這條路還很長,請讓「善終權」走在醫療的前面吧!
本文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9年6月/186期
作者:梁秀眉 /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創辦人
病主法 爭議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病人自主權利法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想了解更多《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資訊?請點👉 http://topic.commonhealth.com.tw/2019mohw/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33 病主法是什麼?
03:22 醫療決定書可以決定什麼?
05:12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過程是⋯⋯?
10:37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遇到的質疑
12:43 我們的觀點
13:58 提問TIME
14:13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Neko
|剪輯助理:絲繡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安寧照顧基金會|可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名單:http://bit.ly/2Y43Iuw
→ 關鍵評論網|一本充滿情感的契約書,讓愛在遺忘中發芽:論《病人自主權利法》對失智患者的意義:http://bit.ly/2SGEFwJ
→ 關鍵評論網|「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上路,全台七間醫院試辦成果揭曉:http://bit.ly/2K3lJnY
→ 衛福部「病人自主權利法」懶人包:http://bit.ly/2YbzuG7
→ 安寧照顧基金會|【封面故事】黃勝堅專訪-讓生命不再有遺憾 《病主法》讓人提早20年說「愛」:http://bit.ly/2M7DogK
→ 中央社專題|病人自主權利法面面觀:http://bit.ly/32Muye2
→ 衛福部|病人自主權利法:http://bit.ly/2XZAm5a"
【 延伸閱讀 】
→ 央廣|病主法叫好不叫座? 關鍵在自己是否準備好面對告別:http://bit.ly/2Y64CXn
→ 被判定為植物人真的沒感覺嗎?曾是植物人的她這麼說:http://bit.ly/32LEuEI
→ 對外界一無所知?植物人能感受得到時光流逝嗎?:http://bit.ly/2LCQdAj
→ 好死善終:以英國為例,生死的無盡論辯:http://bit.ly/2SvrazL
・安樂死合法化很困難的原因?
→ 安樂死合法化? 衛福部:排除法律問題還有「2大爭議」:http://bit.ly/2XWAtP3
→ 報導者|生與死的兩難:安樂死在台灣?:http://bit.ly/2Y44YxK
→ 報導者|我們延長的到底是生命,還是痛苦?──專訪瑞士組織「尊嚴」:http://bit.ly/2Y459sU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病主法 爭議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揪竟安樂死應不應該是病人的一個選項呢?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s://bit.ly/2kBwn96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01:35 備註
嚴格來講,「安樂死」與「協助自殺」不同,前者是醫師主動為病人施打致命性藥劑,後者是醫師提供致命性藥劑、但是由病人自己服用,而瑞士的「尊嚴」組織提供的服務其實是「協助自殺」。不過,也有人認為「協助自殺」可以被包含在「廣義的安樂死」定義當中,通指「協助病人以舒適的方式獲得善終」。在本集影片中,我們使用安樂死這個詞時,主要採用廣義的安樂死定義(即包含協助自殺)。(另外,學術上也針對安樂死做出更細緻的區分,例如積極或消極安樂死,以及病人有無表達意願等,這些差異都讓安樂死議題變得更加複雜。)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剪輯後製:陳亮宇/志祺
|演出:早起很有精神拍影片的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三度反悔安樂死!妻證實傅達仁已走了:
https://bit.ly/2LsxK56
→ 比賽結束!傅達仁安樂死享壽85歲 妻哽咽證實他走了:
https://bit.ly/2kUQjnj
→ 維基百科—傅達仁:
https://bit.ly/2sBce7t
→ 傅達仁摯愛籃球60年 術語「蓋火鍋」是他發明的!
https://bit.ly/2sOxyWo
→ 84歲傅達仁籌辦生前追思會 上書總統籲通過「安樂死」法案:
https://bit.ly/2Jr6pQm
→ 知名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罹患胰臟癌「剩2個月生命」! 胰臟癌的「2大危險因子與4大高危險群」你不可以不知道!
https://bit.ly/2JC83SA
→ 生與死的兩難:安樂死在台灣?
https://bit.ly/2Jr1Sxr
→ 別讓過度醫療延長痛苦──安樂死、安寧照護與自然衰老:
https://bit.ly/2xSpdqn
→ 我們延長的到底是生命,還是痛苦?──專訪瑞士組織「尊嚴」:
https://bit.ly/2sGqMmb
→ 【社會】「安樂死」合法化不能一蹴而就:
https://bit.ly/2sFQYgK
→ 【年度小人物】昏迷3年的植物人,竟奇蹟般的甦醒了,然而,醒來才是考驗的開始…
https://bit.ly/2JDM9OA
→ 安樂死爭議》「沒有理由剝奪他人選擇生死的自由!」夏威夷通過「醫療協助自殺」合法化:
https://bit.ly/2xPNRbb
→ 《生老病死間的大哉問》:
https://bit.ly/2JsYjqy
【 延伸閱讀 】
→ 預訂好死門票:《病主法》開放入場:
https://bit.ly/2Jkq3S4
→ 安樂死的倫理反省:
https://bit.ly/2JkXjsu
→ 張智皓/安樂死: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死亡嗎?
https://bit.ly/2xSxSJg
【 圖源 】
00:27 提供:JeanHavoc
00:55 提供:中華民國總統府
01:37 提供:Dignitas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