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難想像在喀布爾買阿富汗地毯會比在其他地方買更貴吧?因為喀布爾到處都是記者使館聯合國組織或是NGO人員,或許因為他們薪水特別高,或許因為他們沒有選擇只能付錢,其實什麼都比外界貴了許多,包括地毯。
我總是在舒適的環境裡看看新聞,發表發表自以為是值五塊錢的意見,甚至只是我從網路上認識的陌生國度。最終人民永遠是承受災難的一方,認為阿富汗人在美國協助之下有那麼久的時間不努力,事到如今咎由自取,難免有些天真。
我想起比阿富汗富裕不知多少倍的印度,即使種姓制度的觀念在大城市裡漸漸消失,那個社會的許多事依然讓令我驚訝不已,能夠說是印度人自找的,為什麼不群起推翻我們眼中莫名其妙的制度或是習俗嗎?我永遠不會說印度人為什麼不這樣不那樣,即使我自認花了六年非常努力去了解。
(谷歌全文翻譯)
喀布爾的淪陷是不可避免的。 它標誌著後帝國時代的西方幻想的終結。 然而,西方的反應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聽起來不錯,就稱其為災難、屈辱、災難性的錯誤。 帝國的一切撤退都是一團糟。 這一次用了 20 年,但至少結束得很快。
美國沒有必要入侵阿富汗。 該國從來都不是像利比亞或伊朗那樣的“恐怖主義國家”。 它沒有與美國交戰。 事實上,美國在 1996 年幫助其崛起對抗俄羅斯。塔利班通過與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毛拉的友誼,在他的山洞中接待了奧薩馬·本·拉登。
在南部城市坎大哈 9/11 後立即舉行的“支爾格大會”中,年輕領導人敦促毛拉驅逐本·拉登。 巴基斯坦遲早會強迫他投降。
2001 年入侵之後,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要求布希“懲罰並離開”。
然而布希和布萊爾都沒有聽。 取而代之的是,他們腦充血了。 他們徵用了北約,開始“國家建設”,彷彿國家是由樂高積木組成的。
政治學家約瑟夫·奈(Joseph Nye)說,這將是一個“天鵝絨霸權”時代。 由於從未完全解釋過的原因,布萊爾宣布了“國際社會學說”,並懇求英國參與對喀布爾的第一次轟炸。
然後,他派克萊爾·肖特 (Clare Short) 擔任國際發展部長,以阻止阿富汗人種植罌粟花。 阿富汗罌粟產量飆升至歷史新高,從 6 個省擴展到 28 個省,這可能是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農產品。 鴉片使塔利班重新掌權。
當我在 2006 年訪問喀布爾時,我只聽到了對這似乎注定失敗的冒險的誇誇其談。 一支由 3,400 人組成的英國軍隊自願在赫爾曼德鎮鎮壓死灰復燃的塔利班叛亂分子。 國防部長約翰·里德承諾,只剩下塔利班的“殘餘”,“不需要開槍”。 他的將軍大衛理查茲說這將“只是另一個馬來亞”。 七年後,英軍戰敗而亡,美國人接手,也敗北。 當地的普什圖人擅長羞辱外部勢力。
從此,撤退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發生的事情太可怕了。 二十年對奢侈的西方納稅人的依賴意味著士兵、翻譯、記者、學者和援助工作者看到朋友受到威脅和殺害。 多年的援助和培訓面臨風險。 眾所周知的萬億美元美國資金被浪費了。 僅英國就浪費了 370 億英鎊。
大英帝國已經結束了,必須敲擊英國人的腦袋多少次才懂? 它已經死了,完成了,過時了,不再重複。 然而,強生剛剛向南海派遣了一艘航空母艦。 英國沒有必要,更不用說權利,統治其他國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沒有士兵需要為此而死,更不用說在阿富汗的 454 名英國士兵和平民了。 英國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與阿富汗的新政權建立良好關係——與喀布爾的鄰國巴基斯坦和伊朗保持聯繫——至少保護它過去 20 年來試圖做的一些好事。 世界並沒有威脅到英國。 恐怖主義不需要國家支持,也不會因國家征服而終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54新觀點阿娟給...
種姓制度 英國 在 徐立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張宇韶:軒軒韶舉你到底是在講什麼哈囉⁉️
萬華民眾氣憤難平💢
要底還要獵巫萬華人多久😡
阿信爭取優先街友打疫苗💉遭 #階級歧視 提出嚴正抗議‼️
什麼叫 👉把珍貴的疫苗打在街友身上是莫名其妙!
這種充滿社會階級的 #偏見和歧視 必須予以撻伐
張宇韶你自稱是 #兩岸研究專家
我覺得你這種 #封建階級偏執觀念
應該去住 #印度
#種姓制度 比較適合你
珍貴的疫苗怎麼了!!
就該打在您這種高貴的人身上❓
還是那些權貴的身上❓
#街友 也是人生父母養的,因為一時困頓,棲身於街頭,還要被你糟蹋💢
世界各國諸如 #丹麥 #羅馬尼亞 #以色列 #英國 等國經驗,街友納入疫苗施打優先對象,以降低暴露在外的 #社區感染風險
#街友 居住於該處必有吃飯等生理需求,
無法24小時戶外都戴口罩,也無法做到居家盡量不外出的防疫規範,街友無法做到的都有可能成為 #防疫的破口.
🔺所以阿信才建請市府街友應優先打疫苗💉
上週六阿信還安排車輛協助街友前往中興醫院快篩
他們的心聲👤
張宇韶:軒軒韶舉 你聽得到嗎⁉️
請你向街友道歉‼️
#生命是平等的 #先保護他們才能保護更多人民
#齊心抗疫 #勤洗手戴口罩😷
種姓制度 英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越洋專訪【疫情危機當前,印度政府做了什麼?看見「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困境】
「整個國家像是被霧籠罩,我們都不知道毀壞到什麼程度,你只能聽見死亡的聲音在各個區域。」
曾經單日新增40萬例確診,印度第二波疫情終於在近日稍獲控制,確診數逐步下降,首都新德里市長更宣布將逐步解封,但兩個月來因醫療不足造成的混亂與問題仍然未解,挺過新冠病毒卻可能躲不過黑真菌感染,持續推升了疾病的嚴重程度與死亡人數,無論是偏遠鄉村的窮人,或錢權兩握的外交官。
醫療與公衛潰堤彰顯的是整個國家的失能,曾投入反核與反水壩等社運,批判種姓制度、印度教民族主義,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長期站在權力者的對立面,4月底她在英國《衛報》發表文章,直言批評這是一場「反人類罪行」(crime against humanity),而印度莫迪政府則是這場浩劫的罪人,應下台負責。
印度到底怎麼了?莫迪政權又做了什麼事?與洛伊視訊訪問的過程中,她與我們分享疫情前後印度社會的動盪,提到中央政府如何架空黨派不同的地方首長,讓一切變得更糟……
★跨足國際,帶回獨立觀點,#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疫情 #報導者 #印度 #變種病毒 #COVID19 #莫迪
種姓制度 英國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54新觀點阿娟給你新觀點 https://goo.gl/a6Vwu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種姓制度 英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