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今早神父父打來一通電話,問神父莫德那有第二劑了,什麼時候可以幫他預約.
.
另一方面,看到某政論節目還在吵莫德那怎麼可以混打高端,第二劑在哪,實在是恍如置身在平行世界.
.
我覺得某政論節目最好搞清楚自己的議題走向,到底是反對莫德那混打高端,還是反對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如果是後者,那基本上就是在反科學.
.
國外進行混打實驗,無論是az混打bnt,或是bnt混打莫德那,或者先打莫德那然後混打az,這都是足夠幫助科學家了解疫苗的效能,不是說莫德那混打az,沒有這個需求,就沒有實驗的必要,只要實驗az混打莫德那就好了,或是你做了這個實驗,就是在鼓吹要打莫德那的人混打az,或者是實驗結果還沒出來,無論結果如何,一律不允許莫德那混打az,因為我們不想,因為az看起來是廉價的,這個實驗是在冒犯我們的感情,而不是看她的結果,中和抗體效價如何.
.
這個世界不是繞著莫粉,堅持非打莫德那不可的人旋轉的,或者是所謂深藍族群而旋轉,如果貴節目是為這些人服務,我建議最好做個加註,本節目在世界各國普遍缺乏疫苗的時候,以堅持非莫德那不打的人為優先,無論外在環境條件是如何,疫情是否嚴重,人們是否有足夠的保護力,曝露在風險之中,政府都有義務在短時間內去滿足每個挑選疫苗的人的慾望,不只要疫苗,而是要在特定時間內,提供大量、足夠、特定品牌的疫苗,不管疫苗廠商是否出現問題,他們能否供貨,不管是不是莫德那疫苗在日本出現鐵鏽,而需要重新審查,一律限時、大量,把疫苗端到我面前,像是在吃大餐.
.
這種節目的心態,簡單來說,就是傲客的心態.
.
無論是否要莫德那混打高端,進行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都是有必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外也會有人進行莫德那混打az的實驗,這是一個對照組,如果az混打莫德那,可以提高相當大的保護力,那麼,作為一個科學家,你就會去實驗莫德那混打az的情況又是如何.
.
而如果你有一支次蛋白單位的疫苗,而別人沒有,你不拿來進行相關實驗,那才奇怪,這不但是科學家的探究心,也是研發疫苗必然的過程,以先前四叉貓去驗抗體作為例子,許多人藉機說什麼驗出來的抗體低,高端第一劑等於沒用,這就挺白癡的,事實上,bnt第一劑也是如此,而國內驗中和抗體的機構只有一家,然後他們的實驗室人人搶著排隊去檢驗疫苗的各種可能性,一般人去診所驗抗體,每個人驗出來的抗體都是不同的,並無準確性,而實際上,所有疫苗大多數是以打兩劑以後的抗體為預設目標,所設計的實驗也多是如此.所謂「第一劑就有保護力」,也是科學家後來藉由其他實驗和觀察,得到的附加結果,是「多出來的」發現,我們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人「走在最前面」,各疫苗第一劑的保護力是多少,基本上沒有人知道.
.
可以這樣說嗎?因為你是某某疫苗,所以你沒有資格,你不能也不允許做第一劑保護力的研究和實驗?
.
換言之,如果你想知道某某疫苗混打某某疫苗是無用的,也依然需要實驗,沒有實驗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不會有可能性,任何國家有經濟實力或研發疫苗的能力,都會「走在世界前面」,因為走在前面,才看得遠,才能看到各種可能性.
.
現在的情況是,有些人壓根兒就不把台灣當成是國家,例如柯文哲,美國的次單位蛋白疫苗還沒上市,台灣怎麼可能呢?台灣不可能成功,所以台灣的疫苗連過eua都不行,也沒有研發的必要了;同理,台灣怎麼可能走在世界前面呢?你沒有那個資格,所以,各個國家再尋常也不過的混打實驗,就台灣沒資格做,你一做,就是要逼我們莫粉混打高端.
.
像這種基於對特定疫苗的偏見,所產生的不理性,我想只有台灣才會有,而且專門針對自己的國產疫苗,這也是長期以來操著「捧中貶台」的中華民國人的不正常心態,所造成的.
.
是一種傲慢,也是一種偏見.
.
我要你憑空生出一堆疫苗,來滿足我,然後將自己土生土長的疫苗,又給打壓殆盡,誠如同當初中華民國把台灣當成殖民地一樣,我不需要你預防天花的技術,也不允許你醫界的菁英人才存在,我只要不斷的剝削你,提供我們反攻大陸的資源就好了.
.
做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是否等同於要逼人民混打高端?可以想見,這是不相干的謬誤,凡做個實驗就是要想像政治上結果就是如何,照這種民粹的想法,任何實驗都沒有進行的必要,任由中國來的病毒進行肆虐,而人們只能被動的等待其他國家現成的結果就好,這種蠹蟲似的想法,正是在妨礙人們得到拯救的元兇.
.
若政府為了這種民粹,強迫民間的機構禁止實驗,這才是為反對而反對,反對到把自己的腦給撥下來生吃一樣,光無腦都不足以形容之,因為害怕被逼迫,所以乾脆逼迫其他人,不能試圖進行任何讓人命獲得拯救的行動,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被害妄想,一邊指控獨裁一邊進行獨裁者的行為.
.
所以我說,該節目要紮稻草人來打,也要有個限度,疫苗都已經進來了,還打個不停,只能說,該節目像中天電視台一樣,是專門愚弄民眾的智商.
.
莫德那混打高端的實驗,有兩個好處,若能證明莫德那混打高端,有不錯的中和抗體,甚至等同於其他疫苗混打的結果,那麼,這就代表高端至少有一定的保護力,而非像是其他人所想的那樣,一點保護效果都沒有.
.
即使台灣不開放高端混打,其他國家也會對高端產生更大的興趣,若疫苗外銷到其他國家,在國外多數打了一劑的情況下,國外的人們也會試著用高端來進行混打用途,賦予高端更多的可能性,別忘了,次單位蛋白是相對安全的疫苗.
.
該節目荒謬的地方在於,黑完了高端混打以後,後續接著便聊起台北市的健康通行證,疫苗沒打兩劑就標註紅色,打兩劑疫苗就綠色,例如你憑這個綠燈,就能重新參加老人共餐.
.
這種更具有爭議的東西,侵犯市民隱私和自由的政策,節目下標居然是「出招!北市健康通行證,辨識接種完整度」、「超前中央!」,由國民黨的台北市議員進行推銷,說什麼中央同意的話,將來各縣市可能會比照辦理.
.
這種像是中共獨裁制度下的東西,你不會去懷疑是否有侵害人權,導致沒打疫苗的人,生活自由受到剝奪,反而去懷疑正常的疫苗實驗,是在逼迫人民施打高端.對這種不正常的政策,像是在推銷什麼偉大領袖的德政那樣自然,完全的接受,而不會有任何不良的想像,對於正常的民間實驗,就產生各種奇怪的聯想,這種雙重標準,實在令人無言.
.
前天,台民黨議員高虹安才在該節目夸夸其談,標題為「7月9日打莫德那族群等無第二劑,最快10月底有望混打高端?」,主持人問,「今天陳時中部長講說,對,現在專家已經在研議,很可能就是莫德那混打高端,像這樣的打法,你覺得一般打莫德那的民眾會怎樣?」,高虹安回答「....他們說,沒關係,你們有福了,打不到第二劑的,第二劑的可以混打高端,我們辦公室收到滿多的陳情,現在疫苗是患寡又患不均,患不均的時候大家就會去比較,為什麼第二類的疫苗可以第二劑比較快打到」,接著用輕佻的態度說,「今天陳時中又講了一個名言,不是他們比較先打到,只是他們打得比較早,但是打比較早也是指揮中心做的決策,在這個情況下,打了第一劑沒第二劑的民眾他們心裡會覺得難過,不是長幼有序嗎?為什麼第二劑不讓他們優先施打」、「莫德那是mrna疫苗,當時選擇打第一劑莫德那的人,他有很大的比例是對於其他疫苗『稍微』有點擔心,如果第二劑給他打高端,他可能以後罵你就是說,你就是挑疫苗,我不是沒給你疫苗,我疫苗都夠...我覺得民進黨政府也不能夠用一種好像是說疫苗都足夠,都是國人挑,我覺得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一直好像在打壓他們的選擇.」
.
我覺得這種假議題,可以不斷延伸/擴展,然後到達指控政敵在打壓人民的選擇,實在是滑坡謬誤與稻草人謬誤最佳的示範,特別是主持人與台民黨立委一唱一和,把不存在的事情說的跟真的一樣.
.
陳時中說的是「歡迎更多本土資料,並重申結果出爐後,都會由專家討論,再決定施打方式.」,而今天,108萬劑莫德那從美國運送而來,就算算上非莫德那不打的四百萬人,這些非必要的需求,這個數字已經滿足了四分之一人,並非杯水車薪,而10月底,不是混打高端,而是有4百多萬莫德那會繼續送抵台灣.
.
由此可知,從上面看的一連串莫德那混打高端的討論,幾乎都是建立在虛假的前提之上,居然,可以討論這麼久.莫德那開放登記,今年7月9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75歲以上的長者,可接種第二劑莫德那,就不存在什麼「7月9日打莫德那族群等無第二劑」的問題,更遑論10月叫他們去打高端,這用常識來想,即使高端混打實驗成功,也不可能會在10月馬上開打.
.
神父認為,作為一個政論節目,一個主持人,乃至於一個不分區的在野黨立委,真的不要再藉由疫苗炒作人民的恐慌,購買疫苗讓民眾施打,是一個嚴肅的國家防疫政策,他是有時序性的,在各國缺乏疫苗,疫苗廠開始出現良率問題的情況下,進來的,跟實際買的,是兩回事;買到的,就會進,不是像叫熊貓外送,今天買明天就到,每個國家都是有貨,才會分批,一批一批到送達目的地,今天到一些,明天到一些,這個月不能來,下個月就會進來,各國都是如此,人民耐心等待,政府努力催貨,遲早都會來的.而不是一群偽裝成知識份子的極端人士,把少數人的幻想當成多數人的普遍認知,把個人背離常識的認知,當作是一種事實來談,鑽時間的縫隙,這一秒沒看到疫苗,下一秒就在哭喊人民等不到疫苗,今天沒來,今天就炒作,然後明天就被打臉,被打臉了還不道歉,繼續羅織不存在的故事,國家疫苗政策不是這樣搞的,彷彿你沒有辦法馬上把所有疫苗都擺到我面前,堆積如山,我就可以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訴諸恐懼,要所有人接受自己錯誤的信念當作唯一的選擇,詛咒人們已經退無可退,只能跟從自己一起哭嚎,把日常變成災難,摧毀人們的信心,相信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
當前線的人忙著救火,尋找水源的時候,後頭的人卻不斷地添柴火,燒房子來取暖,say,「因為大家心中都結凍了,人們感到寒冷阿,為什麼你都感覺不到」.
.
無知,不是一種力量,而是一種罪.
.
明明是無知的,卻假裝自己有知,前來妖惑眾人,只能說,是罪上加罪.
.
醒醒吧,不要在文明國家之中,當一個落後粗鄙的反對者,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要求別人也像他們那樣無知的活著,不只可悲,而且可惡,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矯正中華巨嬰】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
「稻草人謬誤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 避免誤解的產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六個常見的邏輯錯誤】 1.稻草人謬誤(straw man fallacy)...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red herring例子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例子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謬誤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問卦] 有沒有狂打稻草人的八卦?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Re: [討論] 常見謬誤列表。 - atheism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談謬誤,不應貿貿而談:回應01哲學〈13/2 情人節訂不到枱 ... 的評價
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時過境遷後,看到的ptt上的推文,不覺感到驚愕,可以見到這些人的盲點在哪裏,思維模式為何,與先前ptt一般自然使用者的水平差距在哪裏.
簡單邏輯並不叫做邏輯,應叫做認知偏誤.
個人的偏誤,不能當成一種邏輯,去質疑別人沒有邏輯.
我們可以看到一篇文章裡的52個邏輯,台北市議員質疑柯文哲的政治責任,他們卻以簡單邏輯去反質疑議員,堪稱52個邏輯鬼才.
→ Exxx: 這邏輯真是不簡單
推 fxxx: 啥邏輯 照他們這種邏輯警察怎麼沒辦法事先制止小偷犯案
推 exxx: 照這邏輯,監獄犯人全都政府的錯
→ lxxx: 同邏輯各地方有酒駕的也要在他上車前先抓住
推 wxxx: 自己都說偷偷施工了 妳這邏輯...
推 kxxx: 這什麼神奇邏輯
→ kxxx: 偷偷來的沒制止 神奇邏輯
噓 mxxx: 都說了是偷偷做了…還會有縱容這兩個字出現?是國文不好
噓 axxx: 什麼邏輯
→ txxx: 他知道她的邏輯怪怪的嗎?
推 wxxx: 按照這種神邏輯。強盜殺人警察沒有即時到場阻止,可以推論成國家縱容。讚
噓 cxxx: 邏輯怪怪的 都說是偷偷施工了 沒證據怎知政府知道??
推 Gxxx: 這幾個人是跟綠營走太久邏輯都壞死了嗎。
→ lxxx: 她的邏輯柯到場就能使用超能力死者復甦之術了
→ txxx: 照她的邏輯,偷排廢水的人會事先通報環保局自己什麼時候偷排廢水囉
→ sxxx: 就說偷偷政府會知道嗎 邏輯?
噓 lxxx: 批評也要有邏輯阿 綠粉抽換概念很爽齁
→ nxxx: 覺青邏輯: 要市府公務員24小時蹲點監視包商有沒有偷施工就對了
推 nxxx: 文組邏輯
推 cxxx: 照這邏輯 遭小偷也要怪警察怎不先制止ㄅ
推 mxxx: 偷施工還能讓政府知道,這什麼邏輯
推 pxxx: 這邏輯真的超級莫名奇妙 要酸柯有一堆點可以酸 偏偏這個硬要扯他就真的很噁心
→ jxxx: 偷偷施工?市府會知道還叫偷偷?邏輯咧…
→ txxx: 市長去到現場到底能做什麼事 要黑可不可以有邏輯
噓 pxxx: 偷偷來妳會知道喔 這議員的邏輯體育老師教的?妳老公偷偷外遇 還會讓妳知道嗎?神邏輯發言
噓 mxxx: 這智商和邏輯真驚人XDDD
https://hotptt.com/gu2jqfk4c8
這些統一的口徑,大致的邏輯都相當,就是典型的價值顛覆,就像我問你為什麼門沒關好,你卻跳針「難道小偷來我會知道嗎?」以此滑坡到「難道你要我預知未來嗎?」、「難道我有超能力嗎?」、「難道全世界房子被偷都是我的錯嗎?」答非所問,故意會錯意,編造成完全不同的意思,再以此指出對方的錯誤,於是叫他關個門,就解讀你要我擔負超出義務的行為,甚至到達科幻故事的領域,你要我有超能力等等,這是典型的稻草人謬誤.
這些沒有邏輯的簡單邏輯,一般都會出現在受虐者的創傷反應,也可以說是一種防衛機轉,所以柯文哲會被陳珮琪說成是「政治受虐兒」,也算是情有可原,因為這世界上普遍存在著,假造自己受傷,藉此計算得利,反控對方,明明不是一個被害者情境,卻扮演創傷者,藉此顛倒是非,騙取同理心,這樣的一種生存策略.
神父從前曾經分析過為何許多人會移情到柯文哲身上,無論是哽咽、發怒、顫抖....都容易引起一堆人共鳴,投射自己的幻影到他的身上,明明個性與人格不相同的人,卻都在一個阿伯身上找到同樣的影子,其原因,就在於他善於扮演受創者的姿態,那近乎於本能,不論再怎麼殊異的人,受創的反應是原始的語言,它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一個乞丐或者一個美女,他們都讀得懂這種語言,然後因此產生共情的反應.
細數政治人物,蔡英文大概是其中的外行,她不擅長表露情感,管中閔有類似的才能,但不像柯文哲用得如此氾濫.
民主政治,就是所謂責任政治,政治責任Political responsibility,幾乎可以說是現代公民社會的一種常識,小學的社會課本,國中的公民課本,都會記載,這應該是學習的基本.
意即,政治官員有制定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並且加以徹底實施的責任,以及沒有履行好職責,應當負起的責任.
也就是說,並不只單看官員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還要看其行為的後果.
「應做而未做」或許是比較簡單明瞭的說法,應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去做,或者做了,沒有做好,那就必須被追究政治責任.
政治責任一般來說是針對公權力而言,如果將私人或個人生活情境,直接套用在政治上,必然會產生龐大落差,造成了「公私不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選出一個市長,他不進行任何決策,也不犯任何法律,他就是在那個位置上,什麼也不做,像個npc,舉凡市內大小事都跟他無關,即使室內烈火熊熊焚燒,治安敗壞,疫病頻傳,發展落後,他也沒有任何責任-那麼擺個西瓜上去就可以了,選他幹嘛呢?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當我們用民意選出政治人物,當他手握公權力,當人民基於需求讓他擔任要職,從擔任那個位置開始,他就必須為他的人民負責,回應他們的期待.
在民主社會中,每個人擔當的角色都不相同,而政治又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著他們負責的對象,和權力和責任的職掌,他們所負的責任就不一樣,我們不會說,一個警察,和一個市長,他們有相同的政治責任,或者一個媽媽和警察、市長,他們有相同的政治責任.
所以小偷犯案,我們不能直接說警察要負責,但是若一個社區竊盜案頻傳,那麼,所長可能要負起政治責任,警察若沒有善盡巡邏的義務,導致小偷頻頻闖空門,警察就具有政治責任.
如果一個小偷偷東西,警察沒有事先制止,所以有責任,這是簡化的說法,警察的職責內,確實有許多負責項目都能事先制止小偷犯案發生,但這並不是指小偷有偷的念頭的時候,警察必須預知,小偷犯案的時候,警察必須馬上在現場,並不會有人做這種要求,這是謬論.
我們問責警察,就是在他可以做到的,合理範疇,如果硬把合理範疇講成不合理的,這顯然是欠缺常識,當我們問責警察巡邏不確實,如果這就是要警察預知犯罪,這就是連常識都沒有的解讀,先失去常識,再把其他人打成跟自己一樣沒常識,這可以說是沒常識中的沒常識.
精確的說法是,小偷若犯案,管區內的警察具有阻止他的責任,這個責任不管能不能做到,有沒有做到,都是在的,這是警察對居民的責任,而不是對小偷.而警察現實做不到的地方,尚不足以構成問責的責任,但不能因為不能,就乾脆的削去警察對居民責任的存在.
上述這些謬論,就是在玩這個把戲,在幫柯文哲消除責任,市長的權力又比警察更大了,是人民選舉選出來的,所以,應負的問責,更深,更廣.
基本上,大部分的犯罪,都具有偷偷摸摸的性質,強調這個沒意義,就是廢話謬誤而已,強調犯罪行為並不會讓執法者的責任消失,就如同業者偷排廢水,偷加違法添加物,甚至貪汙,政客偷偷的走紅媒後門,全部都是「偷偷的」,我們並不會說這都是應該發生的事情,都是種意外,沒有人可以阻止,這就是把公部門當成無行為能力者.
各種稽查、突襲檢查措施甚至是制度,就是為了抓出這個「偷偷的」,或使其無法發生,如果因為「偷偷的」,就沒有阻止的必要,也沒有人有阻止的責任,那基本上,就是在否定整個民主政治存在的必要性.
為什麼說柯文哲的支持者,大抵上是反民主的呢?因為他們傾向創造一個不可質疑的政治領袖,這基本上,是和民主政治中,首長向議會負責,政治人物向人民負責,是相牴觸的,人民和議員理所當然要對首長問責,而柯文哲的支持者,傾向消除首長應具備的責任,和負責能力,他們的想法是,選舉出一個無責任的政治人物,基本上,他們的概念就是在選出一個廢物而已,是根本的否定民主.
這些對話和推文,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要求責任多寡的問題,而是直接否定責任的意義,這顯然不是民主社會中應出現的正常對話,很可能他們沒有經歷過一般的公民素養的培養和訓練,甚至,我們可以懷疑是否是同一個人或同一批人在一個中央廚房中產出的言論.
發生食安問題,衛福部長可能會下台,以民進黨為例子,1997年,台北市新聞處長羅文嘉因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引咎辭職;2000年七月,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因八掌溪事件請辭,他們或許並沒有和事件有直接的關聯,或者這些事情有意外的成分,但他們的職責和其相關,應做而未做,於是負起政治責任,這就是責任政治的體現.
這也是台灣人民,自從民主政治開始以來,普遍都有的認知,和習以為常的參與政治的態度,要求政治人物負責.
而令人驚訝的是,在ptt上,居然有失落這個政治責任的常識,去反責正常行使自己職責的議員,這樣的言論在,不免令人擔憂,有一種徹底否決責任政治的風氣,正在侵蝕正常人的覺知.
試想這個情形,
工廠偷排廢水,人們問責當地環保局,「他們偷偷地排,我怎麼知道?」
有人夾帶毒品,海關「他們偷偷的帶,我怎麼知道?」
你去警察局報案遺失皮夾,警察「小偷偷偷的偷,我怎麼知道?」
問八仙塵暴,朱立倫「他們就偷偷的開趴,玉米粉就偷偷的撒,我怎麼知道?」
問頂新黑心油,食藥署回答「他們偷偷的加,我怎麼會知道?」
問海軍為何讓病人下船,造成防疫破口,「他們就偷偷的生病,我怎麼知道?」
問總指揮官,為何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病毒偷偷的來,我怎麼知道?」
何其荒謬哉.
如果我們都能問責這些人,這些事,為什麼遇到柯文哲就轉彎?為什麼會允許這樣的回答?
議員問責,「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則表示,老百姓有遵守法律的義務,業者沒有申請消防防護計畫就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
把問題都丟在老百姓頭上?那選他出來是幹什麼的?
全面真軍,說出了他的觀察,
「說到邏輯差,從事發開始至隔日,PTT八卦版出現不下5篇的爆文以及數十篇文章。內容雖互有差異,但大意就是『大家不檢討練台生,只會檢討柯文哲,邏輯到哪裡去了?』結果真軍估狗後發現,這樣檢討別人邏輯,並且把風向帶到綠營不敢得罪練台生的輿論,竟然與Youtube上一位帳號為『中国青年郑国成』所上傳影片『錢櫃KTV大火,關柯文哲屁事兒?沒邏輯,為什麼不抓練台生?』如出一轍,令真軍心中一驚,為何二者口徑如此一致?」
錢櫃大火,燒出了另一層隱憂,那就是在民主政治基本的問責上,居然有人自願放棄,或者根本不曾存在過類似想法,在網路上,假造民意,與市長口徑一致,反過來質疑提出問題的公民,彷彿說好了似的,一呼百應.
如果是在獨裁國家,如中國,沒有學習過,被統治者集體愚民,會有這樣的反應,是自然的,然而,我們是在台灣,民主國家之中,戒嚴過後已許久了.
這無疑是,民主政治、責任政治,熊熊大火,哀傷與啜泣聲的背後,最大的破口.
因此各位BROTHER,正常社會裡的公民,我們必須感知到,有一股極度不正常的氛圍,正在悄悄醞釀著,他們不只躲在角落裡玩沙,還逐漸滲透正常人的群集,使其不正常,取代掉真實之人的意見.
他們是沒有邏輯的.
關於PTT討論區吹來的風向,我們必須審慎地研判,那是否是真的,值得參考的,還是在摧毀你的大腦,到極度退化的層次-邏輯不是喊喊就會出現,或是搖頭晃腦地說聲,「你沒有邏輯」就會產生.至於PTT本身,站方,八卦版版主,則有義務,去找回原本的討論風氣,不要讓有特殊目的的人,取代掉真實的自然人.
當然,我們不樂於聽到這樣的回答,
「他們都偷偷推文,我怎麼知道?」
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相信這樣的意見,請別忘了帶本公民課本,告訴他們,民主是什麼,責任政治長怎麼樣.
還有,拿一張紙,寫上邏輯兩個字,問他們認不認得,BROTHER.
本篇文章完成 感謝 #台島反抗軍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找回柯粉邏輯】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學的「專題」課,英文不該說「special topics」?
蘇正隆先生談論英語詞彙的文章,每次拜讀都有收穫,例如上週他談論選舉英文,指出 tactical voting(策略性投票),可用作「含淚投票」的英文。我認爲tactical voting這說法雖不直接對應也未能表達當中含帶的心酸,也算作一種可能的翻譯,翻譯的場合往往是一大因素,例如在分秒必爭、重在傳達大意的口譯場合,就很適合,聽眾一聽就懂。又如蘇先生指出,政黨提出來的候選人「XX配」,英文是「X-X ticket」,也很好。我們只是要避免落入制式的陷阱,誤認中英詞彙只有這一種對應。
剛剛看到蘇老師即將開講三堂英語課(連結見留言),瞄過課程/講題,很引入注意。老實說,我看到其一
// 知道 “Special Topics o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哪裡有問題嗎?
便愣住了,努力思考了好一陣子,最後還是放棄,必須承認我並不知道這英文哪裡有(大)問題,頂多認爲把on改成in比較好一點。
循線找到蘇老師去年發表過的部落格文章如圖(今年並登於書林書店網站,連結見留言),很開心看到他的解答,以下轉錄一小段:
//蘇老師專欄[ 2018-04-19 ] <談文論譯>「專題」課英文怎麼說? 蘇正隆
英語教學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English Teaching.
[連結省略]
莎士比亞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Shakespeare.選修.
中世紀研究專題 Special Topics of Medieval Studies
[連結省略]
Google 一下,就會發現這是台灣發明的說法:(Nov. 17, 2017)
找不到 "Topic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的結果。
找不到 "Special Topics of Medieval Studies" 的結果
找不到 "coursetitle" "Special Topics on Shakespeare" 的結果
"Special Topics on English Teaching" 6 項結果 (All from Taiwan)
英美大學及研究所裡開設的「專題」課,一般稱為 "Seminar in (coursetitle)",見以下數據:
"Seminar in English Teaching" 約有 22,900 項結果
"course title" "Seminar inLinguistics" 約有 9,400 項結果
"course title" "Seminar inShakespeare" 約有 3,750 項結果
請注意,「專題課」是 "Seminar in (coursetitle)" 不是 "Seminar on" , 除非你指的是小型研討會。(Jerome Su, Nov. 17, 2017) //
如果這樣算是爆雷了,請見諒,並非有意找麻煩,這資料人人都查得到,是爲了後續討論。
即使蘇老師明白指證,我還是不太相信「special topics in/on + 學科名/領域」這樣的英文寫法是錯的,所以我真的也親自Google了一下:
提醒:請確定你的Google搜索範圍必須至少包括「English」這語言,不要限制在「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好了,搜尋 "special topics in" 得到超過160萬筆結果。
為縮小範圍,改搜尋 "special topics in teaching",得到結果200多筆,大多是「某某科目的教學專題」作爲課程名稱,結果明明都是很自然、正常的英文,幾個例子如下:
Special Topics in Teaching Petrology
Special Topics in Teaching Elementary/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pecial topics in teaching ESL/EFL
Special Topics in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Schooling
也可用在一般句子裡(雖然語境仍是教學),如:
Candidates will explore special topics in teach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ctor.
我看到的Google結果分爲三頁,第一頁很明顯是來自英語國家的"legit"結果,包括上面五個例子,都合理、真實無欺。第二頁起,開始出現非英語國家的課程名稱,如日本、台灣。
如果你懷疑,會不會"special topics IN + 學科/主題/領域"是正確用法,但"special topics ON+學科/主題/領域"就錯誤,萬萬不可?也沒那麼嚴重,只是相對少用。
搜索 "special topics on" 得12萬筆資料,例如:
Special Topics on Women
Special Topics on Cybersecurity
Special Topics on Global Executive Environment
Special Topics on Ethics for Behavior Analysts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從統計頻率而言,作爲課程名稱,Special Topics in 比 Special Topics on 頻率高很多,然而這不表示後者有何大錯。
但是,蘇老師搜尋找不到結果的,in/on/of三個介系詞都在內。
而且,蘇老師最後的重點卻是:
「專題」作爲課程名稱,
英語寫成"special topics"是「台灣發明的說法」,
正確說法應是"Seminar in + 科目"。
在英語詞彙表達這件事上,蘇老師是專家,並在師大翻譯所教課,但不能不說,這樣的判定未免失於偏頗,錯怪台灣那些傳授"special topics"的老師了。
蘇老師那篇書林書局的部落格文章中,發現幾個如"Topicsin"、"coursetitle"等明顯的編輯筆誤,兩個字間少了空格。難道這是蘇老師找不到Google結果的主因?但願不是。
透過Google搜索結果幫助判定某一英語說法是否得當,的確是當今很重要的一個利器。搜索的精確字串,宜由大範圍逐漸縮小,不要一開始就限定"Topic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這麼多字,更不要因此錯怪"special topics in"這樣的課程名稱為台式英文,這樣很明顯犯了「稻草人謬誤」。
#中譯英
#Chinglish
#中式英文
#台式英文
#片語翻譯
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想要跟你分享,一個邏輯上的謬誤。
在談這個「謬誤」是什麼之前,還是要先跟你說明一下,如果你聽到我的聲音,跟以往的不太一樣,有一點怪怪的話,那麼是因為我在錄音的這個時候,我的舌頭破了兩個洞。
可能是因為最近天氣太熱、火氣大,所以呢,還來不及我痊癒的狀況底下,存檔就用完了,所以我要快一點錄「一天聽一點」跟你分享,還希望你能夠包容跟見諒。
那回到我今天要跟你談的,這個思維上的謬誤,這個謬誤叫做「稻草人謬誤」。在這個時機談這個現象很有趣,因為台灣快要選舉了,如果你現在有這個概念的話。
每當你聽到這些候選人,或者電視上的名嘴,在高談闊論的時候,你可能就會發現,到底有哪些候選人,或者是有哪些名嘴,在操弄我們認知,並用「稻草人謬誤」這個方法。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稻草人謬誤」喔,就是呢,我們把對手提出來的事實跟主張,用自己憑空捏造、用自己憑空創造出來,也就是用自己扎出來的一個稻草人,變成是一個比較容易打敗的論述取代掉。
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他「調包」了你的問題。舉個例子喔,如果你和某個人跟爭論,是否應該要允許大家都可以「養雞」,當成是寵物。
因為你自己認為,雞是一個很可怕生物,源頭來自於你在小時候,曾經在動物園裡面,被可愛動物區裡面的一隻雞,咬了一口。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你心裡就很討厭雞這個動物。
於是呢,你可能會極力的主張,你說如果我們讓大家在後院裡養雞,沒有多久,他們就會出現在大街上、地鐵裡。最後大家會帶他們去上班,他們和家人的合照,會出現在聖誕卡片裡面,在那樣的世界裡,家禽產業會變成什麼樣的光景呢?
沒有人想吃可以當寵物的東西,我不會想要活在那樣的世界裡,你會想嗎?所以,我們不應該允許,讓大家把雞當成是寵物。乍聽之下喔,這一段論述好像是對的。
可是呢,當你細細的一想的話,你會發現,這樣的論述它本身有多麼的荒謬。比如說,如果我們讓大家在後院裡養雞,請問一下,是所有的人都會在後院裡養雞嗎?
當貓跟狗成了大家的寵物之後,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養貓,更不是每個人都會養狗,所以你會發現,剛剛那一段論述,它一切能夠確立的前提,是來自於「所有人」都在後院裡養雞。
那更不要說,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後院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推導,它的前提不成立、不存在的話,那麼後面所說的會出現在大街上、地鐵裡,最後大家還會帶牠們上班,是不是一連串的都不成立。
只是當我們順順的聽過去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發現,這在「前提」上面就已經不合理,於是好像聽到一段,聽起來似乎有道理的論述,我們就很有可能被說服了。
請問一下,這時候你想想,這樣的現象,像不像政治人物的宣稱,或者是電視上那些名嘴,他們經常使用的技巧呢?
所以,如果回到「稻草人謬誤」這樣的論述,就是把原本要討論,是否應該要允許大眾,把雞當成是寵物這個議題,調包成如果大家都會在後院裡養雞。
當你仔細想了一圈之後,你就會發現,原本你所在乎的,或者是原本那個問題的本質,徹徹底底的被調包了,這樣的狀況在我們生活當中,也經常出現。
比如說中秋節快到了,你可能跟你的老婆,或者是跟你的老公討論,今年中秋節這麼辛苦,是不是今年就不要回家了?這時候你的伴侶,可能會很生氣的罵你,說「你怎麼都不關心我的家人」。
於是你有沒有發現,你們原本只是在討論中秋節,因為很多的主客觀因素,是不是今年先不要回家,甚至於可以中秋前回家,也可以中秋後回家。
然而你的伴侶,卻把它調包成「你都不關心我的家人」。請問一下,在情緒等級上,當它已經被調包成「你都不關心我的家人」的時候,這個情緒等級,是不會朝更負面、更重,或更難處理的方向,去做推進呢?
就像我們在討論一些公共政策的時候,你會發現正反兩邊在辯論的時候,很經常的會用「稻草人謬誤」來框定對方、來調包問題,而通常那些說法,都是用一些「極端性」的敘述,用一種「一概而論」的想法。
你想想看,就以剛剛所說的,我們只是在討論,今年的中秋要不要回家?而且就算要回家,不等於「有關心」彼此的家人;但是就算不回家,也不等於就「不關心」彼此的家人,不是嗎?
可是當這樣的邏輯被掛鈎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情緒會越來越大,然而討論的空間,卻越來越小。公共政策也是如此啊,就像以台灣的能源政策一樣。
不管你是「擁核」,還是覺得要「廢核」,我相信對擁抱核能的人,他們的概念跟角度,也不是覺得台灣長此以往,就只有這個能源;但是贊同廢核的人,也不必然全然就認為,核能不能成為一個,階段性任務的必然存在。
可是很遺憾的一點,台灣似乎在這樣的公共政策的討論,立場互異的雙方,似乎彼此都在為彼此「扎稻草人」,沒有人真正的回到問題的本質來討論。
那麼如果回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裡面,你在面對自己生活當中,那些真實存在的議題的時候,你可能就要很小心,不管你是被別人「扎稻草人」,還是你扎了別人「稻草人」。
簡單來說,凡事回到事實。而不要用「極端敘述」,或者是「一概而論」的說法,所以當你下次覺得你被伴侶冷落的時候,請你不要跟他說你:「都不關心我!」
你可以說:「最近這一個禮拜,你回家的時候,似乎都沒有好好的陪陪我,讓我覺得很寂寞。」聽聽看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願意的話,要把它真實的還原出來,的確它比較需要花點力氣說清楚,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好好的經營這份關係,如果你不希望被別人一概而論,那麼也請從我們自己「先做」起,我們也不要「一概而論」我們的伴侶。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另外,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近期開的課程,是11月6號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對於你怎麼樣聽懂別人的調包,並且有效的跟別人達成共識,會很有幫助。希望我能夠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要介紹的謬誤叫做攻擊「稻草人」(straw man)的謬誤:把對方的論點弱化、簡化或扭曲,以至於更容易被攻擊。來看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考慮下面A與B的 . ... <看更多>
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接下來要介紹的謬誤叫做攻擊「稻草人」(straw man)的謬誤:把對方的論點弱化、簡化或扭曲,以至於更容易被攻擊。來看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考慮下面A與B的 . ... <看更多>
稻草人謬誤例子 在 稻草人謬誤| 避免誤解的產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08課綱#素養#思考力# 稻草人謬誤 甲:「國家應該少買一點戰鬥機,把錢花在改善生活上。」乙:「少買一點戰鬥機是希望國家被入侵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