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與公共政策主題講座|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
本週六(4/24)下午兩點,由國立清華大學跨院國際博士班學位學程、國立清華大學金門教育中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與舊事書坊主辦的「生命教育與公共政策主題講座|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歡迎所有朋友一起來參與。
有意參加者請洽 舊事書坊La même histoire(電話:082-320151)
——
▶ 活動簡介:
人的身心發展與精神狀態的「非常態」(abnormality)處境,既關乎精神醫學與心理學領域對其「病源」的研究與「病理」的診斷,也包含身心治療或特殊教育的處遇,更牽涉到公衛、社工的政策制訂與資源介入。因此,「非常態」不再僅屬於個體生命或家庭關係的「私領域」,也同時是攸關其生命權利的公共議題。本講座將透過自閉症者的個體、家庭及社會處境,探討與反思生命倫理與社會正義的相關問題。
▶ 講者:
吳哲良(清華大學厚德書院導師暨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譯者)
蕭媺妮(臺大醫院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 講座流程:
PM 14:00-15:00 診斷與正義:自閉症類群及其錯枉困境
PM 15:00-16:00 Somewhere in between :反思自閉症的家庭與社會處境
PM 16:00-17:00 綜合討論
▶ 地點:舊事書坊
(金門縣金寧鄉湖下村慈湖路三段18巷6號/湖下海口城餐廳隔壁)
精神科倫理議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界線、架構、關係】
.
●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
目前網路上以社會大眾為閱聽受眾,教導大家如何判斷心理師是否踰矩或是如何挑選適合的心理師的文章已經很多人寫。「心理師,日常」的閱聽受眾設定在心理治療的初學者或是對於心理治療領域有興趣的人。因此我會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從界線、架構、關係來看。」。當然,這類文章絕對不可能多「精簡扼要」,應該標註「文長慎入」,不過依照以往經驗,我對大家的耐性有信心(?)。
.
心理師一定會學過倫理與法規,會發現,心理治療真的很囉唆,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可以,學習者或是一般社會大眾往往只看到「不行」,但卻不見得清楚「為什麼不行」。那我現在要講的就是「為什麼」。因為當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原則與脈絡,很多時候可能只會感覺到這些規範,對於心理治療的從業工作者來說只不過是種又臭又長的「教條」。衍伸出的感覺有可能是好不通人情、好冰冷、好僵化、真古板。為什麼不可以?哎呀,這樣也沒關係吧?這樣比較有「人味」吧?而忽視了這些規範的重要性。
.
● 我稍微整理一下,近日網路上爭議事件,並改以疑問句的方式列出:
A. 心理師可以創立網路社團,讓(前)案主們可以在裡面討論嗎?
B. 心理師可以向案主透露其他案主的個人資訊嗎?
C. 心理師可以邀請(前)案主去喝咖啡?或是約私下見面嗎?
D. 心理師可以邀請案主去吃飯,心理師的家眷陪同,就沒有關係嗎?
E. 當心理師遭受社會輿論壓力,可以把(前)案主的(表達感謝的)治療心得公佈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業上嗎?
.
我不會每一題都直接給答案,但我邀請閱讀這篇文章的(準)心理師或有興趣的讀者思考,上述幾件事情中,你的想法是什麼?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作為心理師,我們當然需要依循《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與《心理師法》的規範,但除此之外,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而這些想法背後的核心信念又是為何?
.
不能免俗的,我要來分享自己的觀點。
.
一、心理治療關係:真實的,但又同時需要「被限制」的人際關係。
.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學的是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因此會以成人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的立場看事情。我會說心理治療關係是一種真實但卻是需要「被限制」的關係。通常我們會這樣說「治療室內的,就留在治療室。」意味著心理師不應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來到他的日常生活中,除非案主做了或說了保密原則的特例。例如:有自殺、傷人、家暴、性侵等事情。又或是實習心理師有接受督導的必要性。基本上,心理師不會也不應當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治療室外,就算是已經結束治療關係,都不建議如此。
.
(一)「清楚的心理治療關係界線」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清楚的界線:保護案主不受傷害
維持清楚的界線與避免雙重關係是為了保護案主不受傷害。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是人,所以需要完善的制度來協助我們保護關係與維持良好的界線。治療關係應當是很單純的,不允許衍伸出其他諸如商業合作、情侶、師生、上司下屬等雙重關係。治療關係也應避免原本就有的人際關係。因為治療關係本質上無法迴避權力議題,通常心理師相對於案主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且會尋求心理治療協助的人,有時是在情緒低落或身心狀態較為脆弱的期間。
.
2. 單純的關係:避免關係上的混亂
從治療關係衍伸出的雙重關係剛開始會給人感覺心理師對我好特別、我好重要,但隨後而來的很有可能是感覺自己被利用。而若將原有的人際關係延伸為治療關係,治療雙方原本就認識甚至熟悉,也可能會造成界線的混亂不清,訊息的混亂,治療室中所獲得的訊息與原有人際關係接觸所得到的訊息攪和在一起,而使心理師無法有足夠清楚的思考與個案概念化。而相同的是,雙重關係都容易造成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和案主雙方搞不清楚對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以哪種身分、哪種立場、哪種社會位置來表達,又或者是在治療過程中顧慮到對方治療關係以外的身分而造成治療上的阻礙。例如:同時是心理師和課程老師的身份,案主就可能會擔心,如果我的治療效果不好,會不會影響我的課程成績?那我是不是應當要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得很好,看起來很有療效,甚至討好身為課程老師的心理師。
.
3. 清楚的身分與位置,才能好好治療,好好地被治療
當治療關係是單純的,心理師就是心理師,案主就是案主。各自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的治療或接受治療,無論是案主還是心理師,都不受對方另一個身分的干擾,這讓除了讓治療可以更順利進行,也更有效能。也因此,心理師應當避免與案主有治療室外的接觸,迴避衍伸出其他人際關係的可能性。吃飯、喝咖啡這些看似平常的人際互動也應當避免。至於結束治療後,是否就可以約出去喝咖啡,我認為就算結束治療,對案主而言,心理師還是心理師,不太可能一刀兩斷,立刻轉變成另一種身分。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樣的舉動,是有可能讓案主感到混亂、不安,甚至是困惑的。另外主動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件事,是滿足誰的需求呢?(前)案主是沒有義務要滿足(前)心理師的個人內在需求的。
.
個別心理治療關係會是一對一的關係,就算是同一位心理師,不同的案主也會有不同的心理治療經驗,因此對於每個人個別的心理治療經驗,都需要被尊重。同一位心理師,一位案主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不代表其他案主也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相反的一位案主在心理治療中感到受傷或不舒服,也不代表這位心理師的其他案主也在心理治療中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並不認同,把案主拉進和其他案主或其他人的紛爭中。簡單說,在個別治療經驗中,誰都沒有資格替誰證明什麼。
.
(二) 「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好的治療空間,包含物理上和心理上
如果說「清楚的治療界線」是消極的保護案主和治療關係,「穩定的治療架構」就相對是積極的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心理治療架構一般來說是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的心理治療,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會輕易更動架構,就算要更動,也會經過心理師與個案雙方充分的討論。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心理師在了解案主 (也就是個案概念化) 的過程中降低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這可以讓治療師和案主有機會在穩定的環境中思考與感受。
.
2. 穩定的架構,讓治療更清晰
長期每週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晤談室接受心理治療,在動力的觀點就有如母嬰關係,嬰兒的主要照顧者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量的奶水。因為都固定,所以孩子的變化,今天喝的多,明天喝得少,都可以以較客觀的方式觀察出來。孩子在長大、在改變,照顧者也可以有明顯的感覺。但若照顧者是用隨意的方式決定給予孩子奶水量與時間,很可能就無法清楚地觀察到孩子的變化。
.
回到心理治療上,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外在環境的變動降低,心理師和案主都知道每週的某一個時間在某一個地點有治療,彼此都會有所準備。例如,案主會知道,啊,我每週三下午六點要心理治療,那我會把工作或雜事盡可能排開,而心理師也會留那段時間和空間給我。治療架構是一個雙方都為彼此準備。就像《小王子》中,狐狸對於小王子的等待,不過不同的是,對於案主和心理師而言,這個感受很多時候不是像狐狸等待小王子那樣,是幸福的,有可能是複雜的、矛盾的感受,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儘管如此,案主對於這些過程的想法與感受都可以和心理師討論,這些感受也都是治療中重要的訊息。
.
3. 心理治療不同於看感冒去診所拿藥
心理治療並不是感冒看醫生,有症狀、有不舒服再來,治療目的只是讓症狀和不舒服的感受消失,相反的,心理治療是深層的了解自己,在治療過程中一起思考與感受。因此並不是一蹴可幾,或把案主的狀態訂一個病名或標籤,說你就是如何、如何,或是怎樣做一定會好。而是需要治療關係的雙方長期的時間與投入,有時花兩三年以上也不為過。
.
二、心理治療關係就是移情關係:當然移情,哪次不移情?
.
在心理動力的觀點下,治療關係就是一種移情關係。我有時會在網路論壇看到有人在談論「我好像喜歡上我的心理師了,我該怎麼辦?」、「你那個是移情啦,不是真的喜歡。」那麼,移情不是真的感情嗎?移情到底是什麼?
.
1. 移情是什麼?
移情是當事人把他早年對於重要他人的情感轉移至治療關係之中。且移情也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喜歡或愛的感受,也有可能是負向的感受,是討厭、憤怒、恐懼等感受。通常會需要被詮釋的會是負向移情,因為在治療關係中負面的感覺過大的話,治療關係張力會很大,案主會因為太難受,乾脆就中斷治療了,所以心理師會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不一定需要標註或點名這是負向移情,但當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有機會被說出來,被理解,被看到,案主通常會因為自己被理解而緩解了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治療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
2. 治療過程中的一切都是移情嗎?
雖然說是移情關係,事實上治療關係中雙方的互動與感受有三種成因:(1) 案主的移情 (2)心理師的反移情 (3)相對外在現實環境。因此心理師在理解與思考案主的過程中,三者均須兼顧。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可以降低外在現實環境的干擾因素。那麼,案主對於治療的感受和狀態就可以比較歸因於移情。所以治療架構很重要。如果心理架構很混亂,這週週三治療,下週週二治療,我們就比較困難把案主在治療中的感受歸因於移情。
.
3. 面對移情,心理師該怎麼做?
在治療關係中,案主在穩定與安全的環境下,把自己對於小時候重要他人的情感、情緒、感覺轉移到心理師身上,那心理師要做什麼?當然不是在那裡沉浸在被正向移情的感受中,覺得自己真是一位優秀的心理師,自己的言語真的好有療效而沾沾自喜。心理師需要去思考的是,案主感覺到的是什麼。無論是正向移情、負向移情,還是那些難以言明的複雜感受。當然有可能是真的心理師的言語帶來的幫助,但也同時可能是案主把自己對於幼年時期的情感關係,帶進治療關係中。
.
而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為何,是坐立難安、如坐針氈,還是治療前一天會做惡夢,或是很開心看到案主來治療?這些心理師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與情緒就是反移情,心理師要敏感於自己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去理解、去消化,而非將之化為行動 ( 即,行動化)。並在治療有需要的情況下,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反饋給當事人。以此來協助案主思考與了解自己。
三、 維持界線與架構的挑戰,以及心理師可以做什麼?
.
心理治療真的超囉嗦,對於心理師和案主而言都是,心理師能做的,是帶著案主去思考這些想要破壞界線的背後是什麼怎樣的感受、想法,這對於治療關係的意義是什麼?但如果今天破壞界線與架構的是心理師呢?已經取得證照的心理師,每六年都需要換照,換照的前提是要參與一定量的研習時數(六年120),其中也有倫理時數的要求。這都是法規在制度上對於心理師本身專業與倫理的要求,遺憾地,這並無法保證每位心理師在面對案主的時候,都能遵守界線,避免雙重關係,不在治療室外和案主有非必要的接觸。
.
心理師需要時時警惕自己,當有想要破壞界線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是什麼讓你想要破壞界線,這背後有什麼自己的需要在。讓自己停下來,用思考取代行動化,為什麼想要約(前)案主喝咖啡,為什麼想要邀案主吃飯。這真的為案主著想嗎?這樣的行動背後的欲求是什麼?因為事實上,作為一位心理師,破壞了治療界線,破壞了治療架構,這樣的治療關係,還剩下什麼呢?
.
精神科倫理議題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師,你有接受心理治療嗎?】
.
某位心理治療師在網路上提到幾種評估心理治療師的方式,其中一種是建議案主去詢問心理治療師是否曾有接受心理治療的經驗,什麼形式的治療,乃至於治療多久。原因是認為心理治療為幫助人理解自身內在之重要歷程,心理治療師自己接受心理治療可避免自己的個人議題影響了心理治療工作。我忍不住在網路上做了一個小調查: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個人是否有接受個別心理治療的經驗是屬於「隱私,不該被詢問。」還是「非隱私,當然可以問。」結果在22小時中286位網友投票,69%的網友認為是隱私,31%的網友認為非隱私。我想這個小民調是個開頭,而唯有把這個議題提出來講,才有機會對於心理治療師(心理師、身心科醫師)接受心理治療這件事情做各個面向的討論與理解。
.
把是否曾接受心理治療作為對於醫師與心理師的評估這件事預設了,作為一位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我們如果要整理自己的內在狀態,就只能接受心理治療。這種對於「整理自己的內在狀態」途徑的單一想像,其實限縮了很多的可能性,也對於人與人的處境之多元性缺乏理解。
.
首先,這忽略了每個人的社會處境與擁有資本的差異,而這很有可能形成一種壓迫。(這個部份我三年前就講過,請詳閱「心理師的心理治療」)我不否認每個人,包含心理治療師都有需要認識、覺察與理解、整理自己的內在狀態,以避免利用對他人進行心理治療時,利用病人來滿足自己不適當的需求,或是從積極面來說,能在心理治療中更順利。不過若我們倒過來說,如果一位心理治療師沒有接受過心理治療,或許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不需要,或許是因為受限於時間或經濟狀態,也可能他所學習與使用的心理學派沒有強調接受心理治療的重要性。我們是否能認為他是一位不夠用心、不夠投入在心理治療專業上的心理治療師?
.
部份廣義的心理動力取向學派強調心理治療師需要接受長期心理治療,這是否可以合理推論到所有的心理治療師(身心科醫師、心理師)都理所應當的一定得接受(長期)心理治療?甚至建議案主要拿這點來評估心理治療師,或是建議心理師把這項列為執業的必要?而忽視了每位心理師、身心科醫師的立足點都不同。
.
立足點包含:使用哪種心理治療學派工作、所處的社會位置與環境、所擁有的社會與經濟資本、心理治療師自己的狀態。
.
1. 使用哪種心理治療學派取向工作
部份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學派基於認為人人都有心理議題需要面對,鼓勵學習者接受長期治療,無論是否有明確的情緒行為困擾。但不是每個人學的都是這些學派,台灣的心理治療學派五花八門,百花齊放。也曾經有非動力取向的準心理師向我表達過對於「把接受心理治療當成專業訓練一環」的不理解,我解釋好久,對方還是覺得困惑,沒有議題、沒有身心困擾,為什麼需一定要接受治療?也有些走非動力學派的主管坦言,如果面試者主動告知自己長期接受心理治療,他會懷疑面試者個人是否有嚴重的身心困擾(但後來發現這樣的面試者越來越多,讓他有些疑惑),這和某些心理動力取向學派學習者這將接受長期心理治療作為心理工作專業訓練的一環,當知道面試者正在或曾經接受過長期心理治療時給予正面肯定,是很不一樣的視角。
.
2. 所處的社會位置與環境、所擁有的社會與經濟資本
當我們把接受心理治療當成評估心理治療師(身心科醫師與心理師)的依據,我們會忽略到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與擁有資本的不同。所以時間、金錢可以接受到的資源也不會一樣。平均來說,身心科醫師的收入遠高於心理師,對於一位新手行動心理師來說,接受稍微有點資歷的心理師一週一次的治療,可能就要佔去他收入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以上。那麼,他是住家裡的自用住宅還是在外租房子,他需不需要給長輩家用,他要不要準備自己的結婚基金,他有沒有需要長期照顧的父母手足,這都會影響他是否要選擇接受長期心理治療。這就是我所說的每個人所在的社會家庭環境。
.
我曾經在網路匿名文章中,看到疑似心理專業工作者嘲諷地說「心理師個別諮商收費也不便宜,憑什麼嫌個別督導貴?根本就是換個位置換了腦袋。」但事實上,無論是哪一個行業,每位工作者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需要擔負不同程度的生活壓力與經濟責任,有人得以享受歲月靜好,但也有人就是得負重前行。誰也沒有比誰優越。但若把自己的歲月靜好誤當成人人如此,這可能是一種善意的壓迫,也可能是種無知的傲慢(或兩者兼具)。
.
3.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價值與選擇沒有好壞之分
我認識的一位已經當督導的動力取向心理工作者說,他認識的很多(準)心理師都很努力地投入心理治療的學習,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金錢,督導、上課、接受治療或分析,但也因為投入太多,所以困難好好過生活。他感嘆,二十多到四十多歲的青春,正是應該好好過生活的時候,培養自己的興趣、旅遊........等等,將來年紀大了才有東西可以回憶啊。有的時候我也覺得,到底要多少的犧牲才被稱為足夠,當我有機會看年輕心理師的履歷,滿滿的研習與督導,我想起我這位心理工作者的感嘆。價值與選擇,沒有好壞之分,你的足夠,可能是他人的不足。在有限的資源下,對於自己生活的安排不同,不代表就是不夠好的心理師。
.
4. 心理治療師本身對於自己內在狀態的評估
我們可以鼓勵心理工作者透過心理治療更認識自己,但不能忽略每個人的差異。有些人真的需要三五年以上的長期心理治療,才能好好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內在,但有些人不見得需要這麼做。認識自己或梳理自己的情緒可以有很多種的方式與途徑,看書、靜坐、藝術創作、旅遊、寫作等等。有些人也喜歡參加工作坊、心理團體、讀書會之類的活動,增加自己心理相關知能。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他認為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認識自己。
.
※ 當心理治療不只是心理治療:課程的作業、校系的要求、學派的訓練
.
強制性的把心理治療作為評估心理治療師的一環可能會造成一些負向的影響,台灣過去早年曾有不少大專院校的心理諮商輔導相關課程,強制將接受心理諮商,並寫成心得來做為一項被評量的作業。但這可能涉及許多心理治療的倫理議題,包含自主權、安全、權力、界限、保密、大眾的權益與福祉(學生難以負擔自費諮商的費用,因此佔用大量學校諮商中心資源,導致排擠其他需要使用諮商資源的學生)及教師專業倫理(部分課程教師要求學生諮商時隱瞞是為了交心得才來諮商的目的)等議題 (許瑛玿,2016)。雖然不能否認接受心理治療或諮商對於自我認識、個人探索等方面有所助益,但它不該被視為唯一的途徑與選項。
.
另一個比較弔詭的部分是,如果我們將接受心理治療視為個人隱私的一部份,為何又認為「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這件事可以讓案主拿來評估心理治療師呢?當是否有接受心理治療、接受多久等相關問題,成為案主作為評估心理治療師的項目,那麼,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這件事情,它還是純粹的心理治療嗎?
.
我會建議,心理治療師如果要接受心理治療,最好和治療師在初談或晤談早期有充分的討論,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為何,期待怎樣的治療關係。讓治療關係的雙方可以有基本的共識。如果心理治療的目的不只是心理治療,包含有其他諸如:學派要求、學校學系要求,乃至於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等等,先討論清楚是好的。真誠的面對自己的需求會是好的開始的第一步。這個議題可以討論的很多,我目前就我先寫到這裡,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
● 補充閱讀:
心理師的心理治療 https://www.facebook.com/lifeofpsychologist/photos/1642971059107225
精神科倫理議題 在 精神疾病患者於醫療過程之人權與倫理議題 - 社區發展季刊 的相關結果
於精神醫療領域中經常面臨倫理兩難. 之情境,如病患於病情相對穩定時期待出. 院返家或回歸社區生活,或是病患於行為. 問題或症狀干擾時但又不達自傷傷人之虞. 程度,此時 ... ... <看更多>
精神科倫理議題 在 精神醫學倫理在本土上的應用- Psychiatric Ethics Application in ... 的相關結果
本文由精神醫療的歷史與濫用、反精神醫學及醫病關係出發,回顧精神科臨床. 常見的倫理議題,包括:行為能力、權益維護、病人自主、強制住院、隱私保護、. 資源重置、知情同意 ... ... <看更多>
精神科倫理議題 在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美德醫院蔡長哲院長 的相關結果
即使他有精神疾病,他仍有權力拒. 絕醫療。 • 要尊重精神病人的自主性,精神科醫師要盡可能. 告訴他各種治療的優缺點。精神病人的知情同意. 是一個不易執行的倫理議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