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巫師地理停止更新,暫時休息
最近一陣子,有些粉絲朋友,有注意到沒有分享一些時事地理的內容。由於未來的一學年,巫師地理將專注於個人的教學工作、學術研究,以及職涯考試的準備。不好意思,讓有些粉絲擔心了,也確實我前一陣子遇到了一些低潮。不過這個暫時地離別,有一天還是會回來經營的。
這個世界還是變動很快,美國911恐怖攻擊屆滿20年,拜登總統決定退出阿富汗戰爭,區域局勢有所變化。這個夏天也發生多起極端天氣事件,包含德國萊茵河流域、中國鄭州、美國紐約等淹水。我們的鄰國,習大大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衝擊多名藝人及富豪,甚至年輕世代限縮電玩遊戲的時間。這幾年的感受,西方國家開始注意到中共的擴張,也看到台灣的重要戰略。
因此,巫師地理個人還是會持續關心這個世界,以及台灣的發展,只是暫時沒有跟大家分享與互動,但是還是邀請大家可以多加以留意網路有很多不錯的國際情勢平台,就像是我以前分享的。這裡,也是滿感謝,我所遇到很多很棒的知識型分享者,還有很多出版社給予我的邀請與支持。謝謝你們。
巫師地理的message跟instagram,還是可以傳訊息,提供給予在校學生跟畢業學生對於地理知識的諮詢與提問。也歡迎有需要聊聊的粉絲朋友 :)
暫時先沉隱,希望再次回來經營的巫師地理,是個更優秀的人。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親身見證德國空軍的崛起與敗亡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最為詳細而經典的空戰戰史 希特勒與納粹崛起的秘密軍團,最扣人心弦的二戰戰史 一個所向無敵的空軍部隊,是如何從籍籍無名走上航空霸主的神壇? 之後又如何...
萊茵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到 #紀律、說到毅力、還有無畏與堅持,《靈魂的路徑》(Paths of the Soul, 2016,又名為《岡仁波齊》)肯定是部非看不可的電影,這是個平凡但絕美的故事,有最謙卑低微的布衣老少、有最壯麗清冷的自然山河、也有最神聖極淨的純真靈魂。
《靈魂的路徑》是由張揚所編寫與拍攝,紀錄一趟兩千公里的朝聖紀實,一行村民十一人,由西藏東邊的芒康縣,途經西藏南方的拉薩,前往拉薩西方,登上海拔6638公尺的神山岡仁波齊峰。沿途都是蜿蜒山路、上坡下坡。
.
#11人去11人歸
這團岡仁波齊朝聖團,共有十一成員,並非家人,而是來自同村的相互揪團。有年僅九歲的小妹妹、懷孕中的母親、因為殺生過多而心懷罪惡的屠夫、膝蓋受傷的微殘、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這是一群看來簡陋的長征團體,緊靠一部拖拉車,一路上只能跪拜與步行,真能熬過兩千公里嗎?
讓人感動的是,去程有十一人,回程也是十一人,不過,如果不是看完整部電影,我們不會曉得,原來路程中,一位孕婦產子,一位老爺爺在聖山的山腳下,於寂靜的夜裡默默離世。
.
#隨著生命河流的起伏
這一生與一死,沒有極度喜悅、沒有哭天搶地,也沒有盛大儀式,藏人看待這些突如其來的每個事件,都是接受、處理、與放下,於是孕婦沒有坐月子,喪家也沒有守喪,而是在生產與天葬之後,持續日常的跪拜與步行。
雖然藏人以平常心與簡樸的方式,度過這些人生大事,不過,他們衷心為初生的嬰孩與鄰近天國的老人祝福,深信他們能在朝聖旅途中,來到或離開人世,肯定是種福氣,也絕對是受到上天無限的祝福。
.
#磕頭趴跪青康藏的兩千公里
或許你會想說,不過就是徒步跪拜,跟著媽祖繞境,也是如此。
完完全全不同,這是與自己戰鬥與吃足苦頭的煎熬旅程。
剛開始在準備階段,村人砍木板,截成一段一段,麻瓜的我並未意識到,這些白色木板就是未來要陪伴他們一整年,會一塊塊磨平磨扁的磕頭板。
.
#死嗑精神
由頭頂、額前、心上拍板三下,走三步,然後趴地跪滑,額頭碰地。一路都是跪拜在平均4500公尺的青康藏高原,無論是腳有舊傷、腹中有子、後揹嬰孩、還是幼小女孩,整整走了一年,從凜冽寒冬走到青翠夏日,再走到下一個銀白雪季。
無論是天氣晴朗、淹水泥濘、礫礫碎石、滾滾沙地、還是濕寒雪地,一樣地三拜三跪,即使是九歲小女孩,也不曾討價還價,一起虔誠磕拜。以前從不解大陸用語中的「死嗑」,但是《靈魂的路徑》讓我真實地看見死嗑的精神,並且為之深深敬佩與感動。
.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座聖山。正如同耶路撒冷是回教、基督教、與猶太教的聖城一樣,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耆那教、印度教、與苯教的聖山,海拔6638公尺,是岡底斯山脈的第二高峰。在藏傳佛教,岡仁波齊是勝樂金剛的住所,在印度教,則是濕婆神山。四個宗教的虔誠信徒,都會前來朝聖。
岡仁波齊這個山名,是譯自梵語。岡,意思是晶瑩剔透、如水晶一般的白雪;仁波齊則是最珍貴之物。於是綜合起來,岡仁波齊的意思就是如水晶般珍貴的白雪。
因為是四個宗教的神山,至今沒有登山者攀登超越,即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義大利登山家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就算獲准攀登,也放棄機會,同時還勸誡其他登山者,「這座山不夠高也不夠難,去登別的山吧,」他認為人類沒有必要故意超越神山,踐踏其他宗教的神聖信仰。
.
#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在Netflix上觀看《靈魂的路徑》,最遺憾的就是不曾在電影的大螢幕上欣賞西藏的晶瑩白雪、翠綠草原、與浩大河山。真是美景無邊,震撼無垠。
但是美景下的旅人,卻是最謙卑與渺小。這趟旅程超過一年,沒有7-11,沒有汽車旅館,也沒有加油站與維修站。沿途的食衣住行,全部都要預先準備,於是,電影一開始,村人齊心宰牛砍柴縫皮製衣。
牛皮穿在身上,不怕跪拜擦傷,預先準備的牛肉乾,則是路途上的三餐,還有帳篷、被枕,數十雙布鞋等等,因為,在浩大山河的途中,不可能會有任何煞風景的商店。
.
#接受意外活在當下
一年的時間,十一人的旅途,意外碰撞許多因緣,除了生與死,還有一場車禍、盤纏用盡、半路打工、以及輕燃即止的愛的火花。
這場車禍,撞壞拖拉機,使得貨車失去動力,而必須以人力拖拉。面對這一個意外,或許我們會當場咒罵,哭天搶地。但是眾人理解撞壞他們拖拉機的對方,是趕著要去醫院急救,於是沒有怨言與爭吵。
.
#生命智慧的見證
沒多久,眾人明白拖拉機不可能修理,於是決定以人力拖拉。在接下來的路途中,幾個人拉,幾個人跪拜,再輪流拉車跪拜,週而復始。累了就一起歌唱相互鼓舞。信念,讓他們堅持,虔誠,也讓他們毫無怨言。
天氣晴朗,他們一起歌唱舞蹈,運氣不佳,他們一起吆喝鼓勵。他們的旅程,是生命智慧的見證,讓我們懂得接受意外與活在當下。
.
#虔誠的毅力與紀律
因為信念與虔誠,讓不可能的任務都成為可能。
倘若能將這股《靈魂的路徑》的精神放在我們的生活,任何時候,只要是面對到達成不了的事情,也都有機會達成。
不過,藏人能夠完成聖山的千里跪拜,並非起於強迫自我,而是在於虔誠與信念。
.
#熱愛與紀律
因為虔誠信神,他們熱愛這趟旅程;因為熱愛旅程,他們一路帶著信念克服難關,於是,最終他們很有紀律地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倘若我們想要產生紀律之心,或許,我們必須先建立起對於這份工作的熱誠、虔誠、與信念,如此,應該會比起製作一堆表單與強迫自己,還更有效率。
當任務與內心產生信念的連結,無須強迫,紀律自然生成。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74
#第46部電影
#2021年7月27日
#靈魂的路徑
#PathsoftheSoul2016
#張揚
#岡仁波齊峰
#冷門好電影
#西藏朝聖
#紀律的生成之道
萊茵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親身見證德國空軍的崛起與敗亡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最為詳細而經典的空戰戰史
希特勒與納粹崛起的秘密軍團,最扣人心弦的二戰戰史
一個所向無敵的空軍部隊,是如何從籍籍無名走上航空霸主的神壇?
之後又如何在最為崇高的殿堂落得無兵無將、家徒四壁的悲慘下場?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闡述德國空軍作戰史的權威作品。在出版當時就採用了來自當年德國空軍人員的第一手口述資料。故事從德國空軍在波蘭閃擊戰開始說起,然後到了第一次吃敗仗的不列顛空戰、在東線如何與蘇聯纏鬥,最後則是來到了德國本土保衛戰。全書作了清楚而有條理的章節分佈,每一章都會針對該戰役的總結與檢討。
《攻擊高度四千米》毫不掩飾,告訴你最直接的歷史。書中並沒有讚揚英雄和抨擊惡棍的企圖,反而是真實陳述了他們並不想參與其中的戰爭過程。《攻擊高度四千米》忠於事實,詳細記述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在十一次主要戰役上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是了解和研究二次大戰空戰發展史不可或缺的著作。
二戰德國空軍給人的印象就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人人對其聞風喪膽,深怕俯衝轟炸機臨空把你轟上天去。但事實是如何?在德國空軍的協助之下,希特勒連戰連勝,手指向地圖的那一邊,那個倒楣的國家就要淪陷,戰禍就要找上門了!
作者卡尤斯‧貝克採用了德國官方的檔案和資料文件,作戰日誌和主要將領的個人日記,以及經過嚴謹整理過的德國空軍戰時紀錄,並且採訪上數百名德國前飛行員,集結了以上的這些文獻與資料,整理與撰寫出這本超過36萬字的作品。卡尤斯‧貝克以他最真實的筆觸,痛苦地闡述同袍是如何走過了大起大落的歷程。他痛定思痛,真心檢討所有已經不可挽回的歷史結果。
本書至今依然為那些拒絕了解二戰歷史的德國民眾以及其他讀者敞開一扇了解事實真相的大門。
斯圖卡非常成功,以至於德軍高層要所有的轟炸機都要有俯衝能力?
希特勒判斷戰爭很快就結束,不需要研發新型的戰鬥機?不准開發四發動機轟炸機?
世界第一款噴射戰鬥機,希特勒卻不喜歡Me 262的高速優勢?
德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空戰王牌?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簡介:卡尤斯‧貝克(Cajus Bekker)
原名貝倫布魯克(Hans Dieter Berenbrok),出生於1924年8月12日,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及著名二戰戰史作家,二戰期間曾在德國海軍擔任電訊情報官。
1953年,他以筆名卡尤斯‧貝克發表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德國海軍奮戰史》(Kampf undUntergang Kriegsmarine),從此受到各界的關注。戰後他做為後備軍人,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從同盟國歸還的德國戰時檔案,從此開啟了更多他檢討二戰德國戰事作為的專著。其著作豐富且因立論中肯精闢,廣受一般讀者及歷史研究者之推崇。除《攻擊高度四千米》之外,貝克的作品以海軍主題居多。1975年3月10日,貝克於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辭世。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萊茵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親身見證德國空軍的崛起與敗亡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最為詳細而經典的空戰戰史
希特勒與納粹崛起的秘密軍團,最扣人心弦的二戰戰史
一個所向無敵的空軍部隊,是如何從籍籍無名走上航空霸主的神壇?
之後又如何在最為崇高的殿堂落得無兵無將、家徒四壁的悲慘下場?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闡述德國空軍作戰史的權威作品。在出版當時就採用了來自當年德國空軍人員的第一手口述資料。故事從德國空軍在波蘭閃擊戰開始說起,然後到了第一次吃敗仗的不列顛空戰、在東線如何與蘇聯纏鬥,最後則是來到了德國本土保衛戰。全書作了清楚而有條理的章節分佈,每一章都會針對該戰役的總結與檢討。
《攻擊高度四千米》毫不掩飾,告訴你最直接的歷史。書中並沒有讚揚英雄和抨擊惡棍的企圖,反而是真實陳述了他們並不想參與其中的戰爭過程。《攻擊高度四千米》忠於事實,詳細記述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在十一次主要戰役上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是了解和研究二次大戰空戰發展史不可或缺的著作。
二戰德國空軍給人的印象就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人人對其聞風喪膽,深怕俯衝轟炸機臨空把你轟上天去。但事實是如何?在德國空軍的協助之下,希特勒連戰連勝,手指向地圖的那一邊,那個倒楣的國家就要淪陷,戰禍就要找上門了!
作者卡尤斯‧貝克採用了德國官方的檔案和資料文件,作戰日誌和主要將領的個人日記,以及經過嚴謹整理過的德國空軍戰時紀錄,並且採訪上數百名德國前飛行員,集結了以上的這些文獻與資料,整理與撰寫出這本超過36萬字的作品。卡尤斯‧貝克以他最真實的筆觸,痛苦地闡述同袍是如何走過了大起大落的歷程。他痛定思痛,真心檢討所有已經不可挽回的歷史結果。
本書至今依然為那些拒絕了解二戰歷史的德國民眾以及其他讀者敞開一扇了解事實真相的大門。
斯圖卡非常成功,以至於德軍高層要所有的轟炸機都要有俯衝能力?
希特勒判斷戰爭很快就結束,不需要研發新型的戰鬥機?不准開發四發動機轟炸機?
世界第一款噴射戰鬥機,希特勒卻不喜歡Me 262的高速優勢?
德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空戰王牌?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簡介:卡尤斯‧貝克(Cajus Bekker)
原名貝倫布魯克(Hans Dieter Berenbrok),出生於1924年8月12日,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及著名二戰戰史作家,二戰期間曾在德國海軍擔任電訊情報官。
1953年,他以筆名卡尤斯‧貝克發表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德國海軍奮戰史》(Kampf undUntergang Kriegsmarine),從此受到各界的關注。戰後他做為後備軍人,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從同盟國歸還的德國戰時檔案,從此開啟了更多他檢討二戰德國戰事作為的專著。其著作豐富且因立論中肯精闢,廣受一般讀者及歷史研究者之推崇。除《攻擊高度四千米》之外,貝克的作品以海軍主題居多。1975年3月10日,貝克於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辭世。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萊茵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萊茵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最後一役:納粹第三帝國的末日」介紹
訪問主編: 區肇威(查理)
內容簡介: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役
希特勒與他的第三帝國正要走向滅亡
盟國這時已經開始上演分贓的戲碼
冷戰的雛型開始形成
雖然戰爭即將結束,受害的永遠都是人民
柏林人在市區轟炸後的斷垣殘壁中等待,嚇呆到動彈不得,固守著目前所有的唯一手段──求生存的手段。吃的比愛情更重要,藏起來比戰鬥更有尊嚴,在軍事上,挺下去遠比打勝仗更正確。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第三帝國的最後日子開始倒數!放眼望去,東西兩線的戰火皆快速往首都——柏林挺進。戰略轟炸使得希特勒一度感到驕傲的帝都變成斷垣殘壁,柏林開始在顫抖,戰火已經來到家園門前了。
帝都之中人們惴惴不安,每個人都有自己擔心的理由。平民百姓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如何。潛藏了整個戰爭時期的猶太人擔心會洩漏行蹤,同盟國潛伏的間諜深怕蓋世太保找上門,老百姓害怕自己被徵召上前線去抵擋鋼鐵洪流。戰爭不再是新聞的內容,它已經成為柏林人生活的日常。
躲在總理府地堡的希特勒,開始胡亂指揮根本不存在的部隊。前線吃緊的消息永遠都會被他訓斥是部下貪生怕死的理由。歇斯底里的怒罵將領變成司空見慣的場景,可是這一切無助於挽救國家的命運。亡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包括希特勒的生命也是如此。
同盟國開始為戰後的佔領作政治準備。很難想像原本還有共同目標的盟友,已經分成兩個陣營,彼此都在為各自的未來勢力範圍開始你爭我奪。英美作為長年有共同利益的盟友,他們試圖掌握更多的主導性。覬覦歐洲許久的史達林不會放任戰後局勢在自己的掌握之外。兩大陣營的明爭暗鬥始於由誰先奪得柏林開始,冷戰的暗潮洶湧比起一般的認知開始得更早。東、西兩線競相攻向歐戰的最後戰利品,誰奪得了柏林,誰就能在歐陸呼風喚雨。真的是如此嗎?
考李留斯雷恩在冷戰的高峰期來到柏林,他遊走在東、西方兩大陣營,挖掘出當時還不為人知的秘密。《最後一役》是「二戰經典三部曲」中最為高潮迭起的一部作品,最能凸顯作者整理與分析資料之高明,是非虛構寫作的經典代表巨作。寫作當時還處於風雨飄搖的柏林,如今讀起來,依然令人不勝唏噓,深感造化弄人。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的巡邏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