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換作250隻蛇被安樂死,你會相對不在乎?】
每每談到這種關於生命誰存誰亡的問題,
總會有網友提出類似於這樣的論點:
「為什麼狗狗受虐你要難過,
昆蟲被打死,你就能處之態然?」
這是一個邏輯陷阱,
人所關注的,本來就是與周邊環境有關的事,
但很多人忽略了當下情境問題,
又或者忽略了資源有限的狀況,
這些人傾向將道德擴張為無限的邊界,
並站在這樣的視角上,批評你是沒道德的人。
就好比:
「你有錢買千萬超跑,為何不把捐錢給非洲孩童?」
存在一樣的邏輯問題。
回到這個事件上,
我認同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但人類往往會考慮當下情境,而做出相對應決策,
又或者說看來矛盾的相反決策,
例如:紅火蟻的存在,可能導致我被叮咬後休克,
所以我們依然會採取行動消滅牠,
但是對於昆蟲愛好者來說,
很有可能認為紅火蟻不該被消滅,
相對來說,貓對他來講反而沒有情感連結。
面對貓或蛇也是一樣的問題,
我們對於每種生命的情感連結,奠基於過往生活經驗,
若站在世界大同或生命平等的觀點,
你可以說這是人類的劣根性,
但這是人普世追隨的價值,可以不接受,但必須承認。
如果你不認同這樣的觀點,
那麼,這幫關心貓大於蛇的民眾,
是不是也可以無限擴張道德說:
「如果螞蟻死了你不難過,你家人過世幹嘛難過?」
當然,關於是否安樂死的問題,
我相信牽扯到的不只是道德問題,
可能還有環境衛生等等,參雜太多複雜性知識,
我並不是專家學者,所以不做評論
最後附上我女兒的照片🐶
附上一位讀者 #楊軒,
我認為與非專業工作者站在不同視角,
值得參考的多元觀點:
「文章最後的舉例其實不太恰當。在關於動物權利的道德討論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是動物的道德地位。有人會主張說只要是動物其道德權利都相同,也有人主張人的道德地位高於其他動物的道德地位。對於主張人類道德地位高於動物道德地位的人來說(我猜多數人採取的是這個主張),你所舉的「螞蟻是不是不如人?」這個例子並沒有成功反駁。」
-
【關於合作】
講座課程、影像製作、產品業配、行銷顧問。
Mail / th845120@gmail.com
*
武敬凱 Jing Wu
一年受邀開設破百場講座、課程,
目前於數家公司擔任內容行銷顧問,
偶爾接影像製作案。
【影片製作必學10堂課】
https://hahow.in/cr/jingwuclass
【Final Cut Pro剪輯軟體】
https://hahow.in/cr/jingwustudio
Youtube
https://pse.is/Q59D2
Instagram(個人生活)
https://www.instagram.com/wuchingka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太空動物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
論 人與動物的道德地位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男孩不會表達情緒?男孩容易誤解扭曲性?】
#男孩與性
#男孩情緒教養
即便如我常寫親子議題,跟家裡三個男孩談到性愛問題,也不見得自在,孩子的爹屬老派的X世代,大約也很少想到要和孩子聊聊性愛問題。
在談年輕男孩性愛問題之先,我首先比較想關注的是:身為男性的孤獨與無助。
多數男生的情緒是沒什麼出口的,是很悶的,因為典型的雄性世界幾乎不大聊心事、不喜歡聊私事、不善於體察自我,當然相對的,也不善於體察或關心別人,這或許跟典型男生的天性有關,他們多半傾向關注「事物」勝過關心「人」。
但《男孩與性》、《男孩情緒教養》等書都提到雄性世界有種「兄弟規範(情結)」,男性在心底有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認為「揭露自我內心」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徵,是比較「娘」的男生才會做的事情。
此強勢雄性文化終於讓男生從「不感受」弱化成「不會感受」,從「不表達」惡化成「不會表達」。
當然,在性平時代,我們欣見有愈來愈多「暖男」產出,他們懂得關注別人的情緒、也擁有關心別人的技巧,但這並不意味暖男在低潮傷心時,也敢隨意向「兄弟們」吐露真心,因為這種行為在雄性世界可能不安全,意味著缺乏男子氣概,換來的多半是兄弟們的嘲諷與不自在。
不論男孩在陽剛或陰柔特質的光譜上落在哪一點,多數男孩傾向不輕易吐露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如「我好害怕」、「我沒辦法」、「我心好痛」。
在《男孩與性》一書裡,有個十八歲的男孩羅伯就說,他遇到難關時,他的爸爸就會要他「Man up(拿出男人的樣子)!」,他父親所呈現的就是整個傳統雄性文化的縮影。
羅伯說:「我不跟任何人談我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自己處理不來,那就不算個男人,代表你不夠努力,是個婊子。」羅伯所說的,也代表了多數男生的真心話,包含大男人、小男生,儘管性平教育已推展了這麼久、這麼廣。
「他們把情緒藏起來不讓他人看出來,甚至連自己也感受不到。但這些感覺不會消失,只是埋到心靈更底層。」(男孩情緒教養p.136)
不會消失的情緒,最後很有可能拐彎抹角地變形成「發洩式行為」,比如攻擊或是霸凌別人,或成癮於菸、酒、3C、毒品。
我和家裡的三個男孩談過,他們也都同意這個論點,他們說,男生之間互訴心曲也不是真的沒有,但極為稀有,除非是特別信任的死黨,不過多半心情不好時,死黨最常貢獻的也就是陪你瘋狂打電動、打球、打屁,成年之後可能就是去喝一點小酒,亂掰一通,很少集中火力正中情緒標靶。
「那心情不好時怎麼辦?」
兒子們說,女朋友、紅粉知己此時就變得很重要,她們是訴衷腸的最佳人選,在她們面前可以不需用力地掩飾自己的脆弱,但也不是每個男生都願意在女朋友或紅粉知己面前揭開自己的脆弱。
小子之一曾跟我分享過,他曾有個很願意傾聽他、也善於分析心理狀態的紅粉知己,兩人都心知肚明不可能成為男女朋友,但每當他心情低落時,他很自然地就會找這個女孩出來吐吐苦水,他在她面前不必顧慮會被嘲笑,因此總是能得到極佳的療癒效果。
只是此紅粉知己在交了男朋友之後,為了避嫌,就再也無法擔任小子的心靈伙伴,這讓小子難過了好一陣子。
「那怎麼辦?心情不好時找誰呢?」我問。
「所以有時候就回來跟老媽吐苦水了啊!要不然跟室友看看電影、打打屁稍微轉移注意力啊!」
可見家有男孩,直至他們青春期、成人,親子的關係都相當重要,因為男孩有苦無處訴時,如果和父母關係夠親密,或者夠信任父母,至少還有一處安全基地可以訴訴衷腸。
而另一方面,男孩在陷入情緒低潮時,或許不太能分析自我、感受自我,但是若懂得排遣情緒,也至少能把自己從亂七八糟的情緒風暴中拉出來。
因此,我實在不反對男孩們偶而聚在線上打打電動、胡亂喇勒、講些芭樂話,因為這至少是他們轉移壞情緒的某種低階、但有效的方式。
不少青春期男孩聚在一起還是打打鬧鬧,感覺非常幼稚,但,這就是他們趕走壞情緒最單純又方便的方式。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需要不斷挖掘與練習的,男孩從小就不樂於此道,雄性文化又強化他們避開這一塊,這當然對男孩的情緒發展極度不利。他們沒有機會細膩的分析自我情緒,當然,對於別人情緒的體察就更加薄弱。
我記得有一次去一個國中演講,輔導主任談到她也是住在「男生宿舍」,當時她的父親過世未久,和爸爸感情相當好的她非常難過,常常在家裡想著想著就哭起來,然而,家裡的老男人(先生)、大男生、小男生(兒子們)唯一做的,就是把她放在一邊任她盡情的傷心哭泣。
「你相信嗎?從我老公到兒子,沒有人過來安慰我一聲,抱我一下都好啊!這讓我更絕望更傷心了。」主任說。
「我真的很能體會妳的落寞,因為我家也是如此啊,我也適應了好久!不過,我必須說,你家男性們真的都非常非常的~正~常,因為當他們難過時,他們自己也是這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把自己關起來,沉默不說話、自己調整、自我消化。所以他們以為把妳放在一個角落,不去打擾你,讓你自己去消化情緒,就是善待你的最好方式。」
天知道,這麼多年來,我是暗示、明說、示範了再示範,才讓家裡的雄性動物包括兒子們懂得在我難過時大方走過來、擁抱媽媽的。(擁抱爸爸目前還是天方夜譚,爸爸也一定會被驚嚇到。)
男生不善體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甚至被男子氣慨文化塑型成「不能示弱」、只能當「強者」、甚至不惜以「攻擊」、「霸凌」作為真男人的象徵,這顯然已經變成「毒性男子氣慨」。這在男孩發展性意識、性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在「男孩與性」這本書裡呈現了美國年輕男孩對性事不可思議的態度。作者Peggy Orenstein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專研男孩、女孩對性議題的不同態度。
她說「有毒的男子氣概」這個凳子有三隻腳,第一是情緒壓抑,第二是貶低女性,第三則是拿「性征服」出來吹噓。
她舉出最有名的一段「男生更衣室對話」乃出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曾經吹噓自己曾經如何強吻女性,並引以為豪,宣稱「當你成為明星的時候,她們會讓你這麼做,你做什麼都行,甚至抓她們的陰部都沒問題。」儘管川普這番話引來極多反彈,包括男性,不過也真確反映了純男性性心理的有毒思維。
Peggy Orensteiny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來呈現年輕美國男孩(特別是傳統異性戀男孩)扭曲的性觀點。在美國,青少年乃至大學都流行「勾搭文化」,這和我們所說的「一夜情」意思差不多,男孩很容易限於一個迷思,也就是把「性征服」當做「男性氣概」的表徵,征服的數字愈高代表愈具男性氣概。
性事,已無關乎愛與連結。美國東岸就有「曲棍兄弟(lax bro)文化」,內容大抵就是誇耀性事勾搭,貶低女性、厭女、物化女性。
男大生將性愛視為純粹肉體經驗,將女性當成「玩物」,當成征服的「標的」而不是「人」。能贏得多少火辣的女生,就能展現多少雄風、社會地位、自我價值。
書中指出,男運動員被控告性行為不當或是對親密伴侶暴力相向,比例是其他男生的三倍,「運動員文化」強調拚勁、競爭、強壯、勇氣等正向特質,但也成為一股煙幕彈,掩護運動員霸凌、奪權、性征服、以厭女語言為樂、貶低女性傾向的氛圍。
而也有很高比例的非運動員年輕男孩因為欠缺對情緒的體察、對女性心理的理解,再加上A片與媒體的錯誤示範,因而把「性」當成一件男高女低、控制女性身體的行為過程。
「如果只有男孩在,那麼你聽他們的對話,可能會分不清他們剛才發生親密行為、還是剛從建築工地回來。他們會說釘釘子、用力敲、碰碰撞、把東西打碎、砰地一甩、撕碎她、毀了她。」
這些都是以侵略女性身體為樂的描述,他們鮮少講述到彼此的心理連結、相互依戀理解、珍惜疼愛的滿足感,如果讓年輕男孩繼續依賴傳統而陽剛有害的雄性文化,他們可能很難學會看清楚「女生也是人,女生值得尊敬、需要尊嚴」。
此外, 現在的孩子是廣大A片實驗中的白老鼠,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異性戀A片都是透過「男性觀點」來拍攝的,性愛被描述成男人對女人「做」的事,而不是「和」女人做的事,這會有很可怕的影響,也就是更強化男孩把性當成控制女性、貶抑女性的過程。
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比大人看更多的A片,而且內容比大人更低級扭曲,可想而知男孩們性道德、性意識在比父母所知更早之時就已開始扭曲。
研究結果顯示,會在早年看A片的,無論男女,都可能比同儕更早性活躍、性早熟,比同儕更多性伴侶、懷孕的機率有比較高,最嚴重的是,「把性侵略看得更正面、把女人看得更負面,更容易從事A片所描述的那些冒險、非典型的行為。」
很多無知的年輕男孩因而犯下了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性騷擾、性侵害行為。
書中就舉出一個看來無害的男大生在勾搭一個玲瓏可愛的女孩之後,軟硬兼施,不斷引誘女孩到他寢室,儘管女孩在過程中一再表示不想、不舒服,甚至幾度用藉口推託表示想離開,但礙於恐懼以及對方高大的身軀,最後被迫替男孩口交。
在這個男孩既有成形的思維裡,自己並無勉強女孩,更遑論性侵害,他還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引導有步,而一廂情願地以為最後是女孩同意且自願的。
這也是作者Peggy Orenstein在多方訪談後發現的兩個事實,那就是:男性普遍會高估女孩對性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也太常把自己的愉悅看得比女生的感受還重要。
前述的男大生萬萬想不到,那一夜,他對女孩造成無可泯除的傷害,女孩之後避不見面,也無法療癒自己,直到多年後女孩勇敢地提出控訴。
這正是因為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普遍缺乏對女孩身心及性心理的理解,甚至早已在心裡塑造了牢不可破的扭曲的「男尊女卑、女生須屈從」的性道德框架。
事實上,也有很多男孩從頭至尾都不認同物化女生、貶抑女生的性事思維,但是在整個兄弟文化沆瀣一氣時,他們會退縮,而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值得一提的邊緣思維,而跟著大夥沒頭沒腦的哈哈大笑,以求得認同感。
事實上,專門研究青春期男孩行為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男孩比較喜歡的身體親密對象,是自己認識、信任、相處起來自在的人。男生追求性愛最大的動機並不是肉體,而在情緒層面,是因為想要對女生表達愛意或慾望。
自從交友軟體夯起來之後,「勾搭文化」在全世界默默的沸騰。我聽過太多年輕孩子把性與愛分開思考,把「滿足肉慾」當成一件紓壓的方式,或許連我們做為父母的可能都未必清楚孩子對性的看法。
這些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認同的新興性潮流也意味著,我們做為父母的,真的必須花點心思和時間好好的和孩子們談性說愛。
「#me too」反性侵、反性騷擾運動雖然引發全世界一同把「偏差性行為」、「男性特權」及「有毒陽剛特質」攤在陽光下一同省思、徹底清算。但是,在固化的純男性世界,卻未必真正翻轉了有害舊思維。
要把男孩教養成懂得尊重女性、灌輸他們「經過對方明確同意才能進行性探索」的性道德之前,首先得先把男孩教養成懂情緒、有同情心、尊重男女平等、尊重多元性向、尊重他人界線、允許自己也允許別的男孩示弱失敗、可以表達情緒、也能體察別人情緒的人,這是懂愛的前提。而懂得愛,才可能發展並維繫真正健康愉悅有連結感的性。
想要更了解男孩的情緒教養以及他們對性與愛認知的發展嗎?推薦以下兩本書。
【書訊】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男孩情緒教養:引導他好好說話,遠離恐懼、憤怒、攻擊行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264?sloc=main
論 人與動物的道德地位 在 辛西婭的靈魂藥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級靈魂的19個特徵 》
我們所在的地球是一個第三維度的星球
地球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星球
這裡有土生土長的地球靈魂
還有許許多多來自其他星球的靈魂
這些來自其他星球的靈魂分為幾種:
🌿 第一種
來自像地球一樣第三維度的星球。
由於原來的星球由於各種原因,維度提升或毀滅了,無法讓這些靈魂再繼續學習了。
所以地球母親收留了這部分靈魂。
這部分靈魂數目非常巨大,甚至不少於地球原生靈魂。
🌿 第二種
來自更高的第四、第五、第六維度的靈魂
( 這部分靈魂主要目的是來幫助地球母親進行頻率提升的 )
也有較少部分來體驗地球上生活的,大概佔地球人口的百分之一
這些靈魂有的來自外星球(有的是天使轉世等等 )
由於都是來自高維度,所以有一定的共同點,但也略有不同。
🌿這兩種來自其他星球或地方的靈魂
無論是高維度還是低維度,有個共同點就是對地球的生活有生存的恐懼,沒有安全感,是因為這些靈魂不是土生土長的地球靈魂
在靈魂意識層面,他們知道他們的根不在地球,所以對在地球上生存有恐懼。
🌿 而地球靈魂在這點上會做的特別好,他們從一出生就很容易融入到家庭和社會中,在社會中獲取財富和地位是很簡單的事情
因為一切都是很熟悉,就像他們在地球村上已經生活了幾十萬或上百萬年,對這個村莊已經非常熟悉了
而外來的村民們因為剛剛來到,還在到處熟悉環境,求生存。
🌿 不過,地球上的原生靈魂,容易沉醉於地球上的物質生活,忽略靈性的成長
因為是見不到摸不著的,並不是物質可見的。所以,地球上的靈魂需要多些在靈性上成長,和地球母親一起前進,進入第五次元。
🌿 老靈魂
總會有莫名的吸引力或偶然事件,使其覺醒。
🌿 老靈魂
會經常受到別人莫名的排擠,因為內在的真實品質使人產生畏懼。
我們看看來自高維度靈魂有哪些特徵:
💖 1. 喜歡奉獻和付出。
在高維度的星球裡,無私的愛是主旋律,所以是每個靈魂自動的反應。
💖 2. 喜歡光明,不喜歡黑暗。
喜歡展現自己的陽光的一面,不喜歡自己黑暗的一面,盡量克制自己的不好的思維和行為,所以容易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
( 這是高維度靈魂需要學習的,接納自己的黑暗面,承認是自己的一部分。)
💖 3. 做事情理想化,追求完美,不切實際。
在高維度星球由於不受物質世界影響,所以做事情可以不需要考慮物質成本,直接考慮最好的方案和結果。
💖 4. 急躁,做事情直奔結果,不考慮過程。
和第 3 條有點類似,由於在高維度星球不受物質世界影響,任何想法可以馬上成為現實。
💖 5. 藝術天賦高,喜歡創造。
在高維度星球裡,生存不再是靈魂體驗的課題,而每個靈魂考慮的是如何表達自己和創造新的東西。
💖 6.社會道德感強,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犧牲別人,對社會上的不道德的事情容易有批判,認為這種事情怎麼會容許出現。
在高維度星球裡由於只有無私的愛的存在,靈魂的自律性非常強,所以對地球社會發生的不道德事情很多時候無法理解。
💖 7. 喜歡想像,行動力不強。
在高維度星球裡,想像到的東西會很快實現,甚至馬上實現,是不需要行動的。
💖 8. 喜歡寧靜、順其自然的生活。
在高維度星球裡由於生存不是體驗的課題,靈魂是不會考慮生存問題,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壓力,社會穩定性會很強,所以靈魂都是過著順其自然的生活,目標感和目的心不會很強。
💖 9. 純淨的心靈和外表,天真、單純。
來自高維度的靈魂會有純淨的心靈和外表,由於在高維度的社會裡只有無私的愛和奉獻,沒有勾心鬥角、互相爭鬥。所以,他們會給別人不食人間煙火、特別純淨的感覺,特別天真,想事情單純,特別有愛心,像個孩子。
💖 10. 無法自私。
來自高維度的靈魂由於只求奉獻與付出,他們知道無私就是最大的自私,所以他們無法自私,經常會在地球上很吃虧,不會保護自己
在地球學會有時候自私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這是高維度靈魂在地球上的一個課題。
💖 11. 無法接納他人的給予。
來自高維度靈魂在靈魂層面知道自己的豐盛與富足的,所以在地球上他們總不願意接納別人的給予 。總會擔心自己是匱乏的,他們更傾向於無限的付出和給予他人,乃至於把自己榨乾
所以,接受他人的給予也是高維度靈魂在地球上學習的課題,接受與給予是同一回事。
💖 12. 重靈性輕物質。
由於來自更高的維度靈魂知道靈性的重要性,而物質只是靈性的提升的一種呈現,所以高維度靈魂會更容易看到物質世界背後的靈性運作法則。
💖 13. 有使命感。
比起其他靈魂,高維度靈魂不太喜歡過於物質的生活,他們會在生活中總覺得還有其他事情要去完成。部分靈魂還沒找到使命的時候會傾向做社會義工,為社會服務精神。
找到使命的靈魂會把自己完全奉獻在傳遞愛與光的使命中。
💖 14. 重視生態環保,保護地球。
來自高維度的靈魂,知道為整個星球社會著想是最基本的事情,所以高維度靈魂是無法理解地球上許多自私破壞地球的行為,他們認為這是目光短淺,非常愚蠢的行為。
💖 15. 熱愛和平、和諧,害怕衝突。
在高維度星球,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是最基本的事情。所以高維度的靈魂是非常重視和平與和諧,衝突的時候,他們總是願意站出來維持和平,避免衝突,所以也容易為了和諧而犧牲自己。
💖 16. 高度的智慧,洞察力強。
來自高維度的靈魂,由於靈性很高,所以悟性非常高。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強,總是能夠很容易的領悟到事物背後的宇宙真理和真相,也知道萬物為一 。
他們總是會不加入任何宗教,因為他們清楚任何宗教講的內容都是來自於宇宙的真理和真相,那麼所謂的宗教也最終也是要合一的。
同時他們的洞察力非常強,能夠直接透過幻像看到本質。
💖 17. 心電感應能力強,不喜歡表達,直覺力強。
這些靈魂,很多時候不喜歡說話,甚至喉輪會卡住,在地球上生活的時候沒有領悟到這點的靈魂。來自高維度的靈魂,在原來的世界裡是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的,而是用心電感應來進行交流 ,所以是以為自己的想法別人能夠知道或者理解,或者自己不表達的時候也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總是會很失望,特別是來自高維度靈魂的孩子 。
但也有優勢,就是這些靈魂總是能直接感受到對方表達時內心的動機和情緒,所以他們是很難被欺騙的。
兩個來自高維度的靈魂,可以不通過語言的交流就可以很好的溝通,就是心有靈犀,會很有默契。
💖 18. 對宇宙和地外文明 ( 外星人 ) 充滿興趣。
來自外星的高維度靈魂,會對宇宙充滿興趣。
( 對UFO 、外星人他們都會認為這些是存在的 )
和地球上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們渴望見UFO 、外星人,甚至渴望有一天UFO 、外星人會來接他們回家。
💖 19. 高維度的靈魂
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思考一些有關於生命的問題,還會時常仰望星空,有種神秘的吸引力。
🌿 高維度靈魂往往是孤獨的,總是覺得與這個世界有一種疏離感。很想融入這個世界,但又不知如何融入,會在痛苦和沮喪中慢慢長大。
🌿 高維度靈魂和地球、大自然有種內在的連結感。
看到有人在做傷害地球和大自然的事情時,就像在傷害自己一樣,包括動物。
訊息來源 :網絡
著作權歸於原創
編排整理 :
( 大天使 - 揚昇大師 - 光之存有 -阿斯塔指揮官之訊息轉載 ) — 在寶島台灣。
論 人與動物的道德地位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太空動物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2:15 那些水熊蟲的前輩們
03:09 壯烈犧牲的太空狗萊卡
04:59 活著回來的動物們
06:47 太空動物的爭議
08:27 我們的觀點
09:44 提問
09:58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能忍受極端輻射和高溫 水熊蟲墜落月球可望倖存:http://bit.ly/31MHOhU
→ 水熊蟲:登月微生物展現打不死的超強生命力:https://bbc.in/2AIO5j2
→ A Brief History of Animals in Space - NASA:https://go.nasa.gov/2AFrfZk
→ Why are animals sent into space?:https://bbc.in/2OtmHOb
→ Laika the Dog & the First Animals in Space - Space.com:http://bit.ly/30JjhsZ
→ Animals in Space -Wikipedia:http://bit.ly/2VauWja
→ 太空狗英雌「萊卡」和牠有去無回的宇宙之旅 - 泛科學:http://bit.ly/354Eml0
→ Why do we send animals to space? - Space.com:http://bit.ly/3345fDP
→ NASA - Animals in Space:https://go.nasa.gov/2o3HM71
→ NASA Guidelines for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Integrity:https://go.nasa.gov/2AKrfHu
→ 為實驗而生的動物們:國研院實驗動物中心專訪:http://bit.ly/2In4VZ3
→ 鼠條殘忍嗎?人對動物的倫理議題需要細膩討論 - 鳴人堂:http://bit.ly/2LIAzCf
【 延伸閱讀 】
→ Ham the astrochimp: hero or victim? - The Guardian:http://bit.ly/2LLgw6j
→ 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裝備庫!來看看地表最強的水熊秘訣 - 泛科學:http://bit.ly/2AJ8STm
→ 如何定奪機器人和動物的道德地位?屬性論和關係論的問題與侷限 - 泛科學:http://bit.ly/354JAgp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gntKrTfSf8/hqdefault.jpg)
論 人與動物的道德地位 在 動物不應被視為財產】伍冠瑋人們患有精神分裂? ...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原則是道德的核心,任何缺少它的道德理論,都不可能是一個好的道德理論。 那麼人跟動物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利益是我們應平等的考慮的呢?Gary認為是「不 ... ... <看更多>
論 人與動物的道德地位 在 三松閣:人類憑什麼? 的推薦與評價
背後的假設是人有道德而動物沒有,因此我們是更文明更優越的生物。 ... 或許從結果論判斷,人類可能比其他動物優越,但這於價值判斷上有何意涵?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