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的日常
.
⛅ 早上6點半起床, 7點出門上學🚘, 7點半前到校(上學), 4點放學🏫。
.
🏓放學後4點半~晚上7點: 桌球訓練(校隊)
.
🏠晚上7點多回家🍽吃晚餐. 🗣與家人聊天.✍️寫作業. 🛀洗澡...
🎻約9點練琴🎹
🌙11點就寢...(假日睡滿睡飽)
.
🧮才藝課的補充說明:
.
🎼 #音樂部分
🎶週二弦樂團練團(2H)
🎶週四練分部(1H)
🎶週五小提琴個別課(1H)
(鋼琴僅視訊課, 開學暫停中)
.
🏓 #桌球部分
📎週一到週六球隊訓練
📎週三個練
.
📑 英文部分
📌週一Diane老師線上主題課
📌週間Cambly視訊
📌英文讀物閱讀
.
Julia的自主性是慢慢轉變的,
在她小的時候很犯懶,
許多學習都在她的小聰明鑽漏洞,
導致她的很多學習初期並不理想,
像是作業字跡. 學校態度. 球技. 琴藝...等等,
甚至長期記錄的閱讀理解力都是,
經年累月才從她自身學習意願而漸漸改善,
這場耐力賽還在慢跑中呢!
#Julia加油
.
P.S:
Julia在小一開始學鋼琴進度緩慢, 到她小三衝桌球訓練時我曾萌生退意, 想說如果進度太慢又主力不在音樂就乾脆不要繼續學好了😅
後來還是轉念讓她換老師繼續學鋼琴, 也是感覺在浪費錢似的, 多磨快一年😅
當她吵著要學第二樂器小提琴時, 我心想是又要再多浪費錢嗎而勸阻, 最後還是讓她小四下學期開始上小提琴, 兩個樂器表現平平的學習著, 怎知小五慢慢開竅, 兩種樂器都進步很多, 居然還漸漸濃烈呢😂
所以我的心得是可能孩子還沒開竅, 哪怕質量也不足,只要沒放棄, 還是會看到一線生機的♥
#桌球和英文亦是如此
#桌球更是磨練體力耐力和心智的一環!
.
#SJE閱讀紀錄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10的網紅紐約沒有斑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1:00) 48448集、胖丁野營初體驗、從氣質看出職業、最難爬的山、登山裝備學問 (00:19:00) 國軍五日心得:一句話讓你人生轉念、門牙哥真職業、宿營初體驗&天兵 (00:31:00) 國軍莫名文法、國軍伙食冷知識、當兵抽菸&炫薪水文化、耳環姊過度分享 (00:47:00) Ell...
「轉念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SJE 。 閱讀紀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夫妻原聲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紐約沒有斑馬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ChanWingHim陳詠謙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心得] 《轉念的力量》讓心靈自由的五個步驟-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EP.155 《轉念的力量》讀後心得:讓心靈自由的五個步驟 的評價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閱讀心得》轉念的力量-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心得連載3 #林雨曇老師『量子轉念一對一引導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心得] 看完《轉念的力量》開始學習轉念功課- 看板book - Mo PTT 的評價
- 關於轉念心得 在 轉念的力量讀書心得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評價
轉念心得 在 夫妻原聲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共創夥伴大解密|育兒路上的好朋友
⠀⠀
每一位父母都有獨特的育兒方法,《2022 親子時光日曆》特別邀請 18 位合作夥伴,一起完成這次的日曆創作,個別寫下育兒路上最想跟你分享的一段話。
⠀⠀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 桌遊莓(Rachel)
⠀⠀
主持 Podcast「我是媽媽也是我自己」,以訪談方式帶領大家了解各領域的媽媽生活,不論是全職的主婦媽媽或忙碌的職場媽媽,皆是 Rachel 的訪談對象。
⠀⠀
打開 Podcast 聽聽不同領域的媽媽,對於育兒、職場、家庭自我平衡的經驗與心得,是父母日常舒壓的好選項。
⠀⠀
Podcast:https://player.soundon.fm/p/f4247bb3-bd08-4485-9704-b672eddd0a5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RCBG
⠀⠀
桌遊莓幫我們完成 2022 年其中一日的日曆內容,是則溫馨提醒,也是轉念思考,讓我們偶爾轉換視角,重新體驗孩子們的純真思考模式,也能迅速拉近親子距離。
⠀⠀
看完這段語錄心情暖暖的,開始期待這天該準備什麼遊戲,與孩子一起玩🥳
⠀⠀
大家一起來猜猜看,桌遊莓選擇2022年的哪一天🔍
⠀⠀
親子時光日曆早鳥募資中:https://cwgroup.tw/2022calendar
⠀⠀
#親子時光日曆
#紀錄2022年親子時光
#你家寶貝最愛玩哪種遊戲
轉念心得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啓蒙的王子雜誌半月刊;208、209期;民國64.10.01-16出版)夸父收藏。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
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黃旭昇的「擴善」人生
撰文│奚莉亞
照片提供│黃旭昇
人物簡介
黃旭昇,現任中央通訊社國內新聞中心新北市記者,所跑路線包括文化、圖書、市政、教育、環保、醫藥、衛生、警察、消防和海巡,編採資歷32年。曾在2011、2018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2014優質新聞獎優勝、中央社新聞報導攝影獎第一屆的優勝和第二、三屆的佳作。工作之餘以當志工為志業。
…………………………………………………………
「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話,我希望是投石湖水,藉由善的漣漪,讓這個社會慢慢的良善。」身為記者的黃旭昇,在32年的工作生涯中看遍人間世事,不論是天災人禍、悲歡離合,或是各種不公不義,他只願自己的報導能夠照亮幽冥,把良善傳遞出去。他強調,「既然是一輩子可能只做這件事,那麼就要想盡辦法把它做好。」
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說自己從小就無法抗拒文字的魔力,小學四、五年級已經開始投稿國語日報,但「長大後才漸漸發現文字可以影響人」。民國77年,他在服完兵役後進入新聞界,開始用筆尖發聲,一晃眼過了32年,人生的三分之一歲月都獻給了這份工作。
從少年到成熟大叔,儘管媒體的大環境已不如以往,記者也常被譏笑是「妓者」或弱智,但他從未想過要轉職或退休,問他為何如此「矢志不渝」?黃旭昇笑笑說,記者的確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耗費的時間精力跟所得不一定成正比,「但迷人的是,它可以參與第一線,將訊息告訴大眾,可以利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細數工作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幾則報導:例如「拯救流落異鄉的船長」,這位台灣船長因為漁船遭到海盜洗劫,只能流落索羅門群島,想家人但船上的無線電無法呼叫台灣,想回台又沒有錢買油,也找不到船東援助,但透過了他及其他記者的報導,喚起政府單位重視,台灣船東也因輿論壓力,想盡辦法把船長拯救回來,圓滿了整件事。
還有「台裔芬蘭青年尋找生母」,當事人僅憑著一件33年前從台灣穿著抵達芬蘭的小嬰兒服,和嬰兒時期的照片,在人海茫茫中尋找生母,原本是件大海撈針的事,但在黃旭昇及海外同仁連線走訪下,促使了公部門動起來協尋,終於讓分離了33年的母子可以再相聚,這一刻令他激動不已。
旭昇也看到這人間許多不公不義的事,秉著為弱勢發聲立場,或許得罪過惡勢力,但也結下更多良緣,例如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大家都在默默扎根,悄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他的眼界因此更廣,也常常從別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心,再照亮他人。
努力「揚善」不棄守
黃旭昇在記者的身分上,堅持著「濟弱扶貧」的理想,也一直把這想法落實在工作領域上;但在媒體搶即時、搶點閱率的狀況下,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分別,看法與溝通的誤差,不時跟長官有了些許火花。朋友常勸他說,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比較萬無一失;但對他來說,新聞工作若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那麼就會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這是他不願棄守的底線。
在社會氛圍普遍嗜腥羶的重口味中,「揚善」未必獲得重視,這對於兢兢業業下筆的他難免覺得挫折,但大環境如此,只有積極尋求轉念,而他找到的方法就是利用網路散發出去,或者把訊息分享給同業,透過不同的平台管道讓這些社會微弱的光持續點亮,如此也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他說,若一直把不好的事情記掛心裡是無濟於事的,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
工作之餘,他也身體力行「揚善」工作,挽袖當起志工,甚至遠赴海外助人,把志工和記者身分融合一起,既療癒了自己、轉化挫折,也可適時發掘新聞素材,實踐自己的信念,「我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身分,時而以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進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的信念只有更強烈,從沒變更過。」
讓美好的事「被看見」
現今社會對媒體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上各式各樣「速食」的爆料和被放大的負面消息,還有人戲稱新聞業是「製造業」,或把記者和狗仔畫上等號,對此,黃旭昇偶爾也有無力感,但他反求諸己,「我常常想自己還能報導什麼?還可以做哪些事?我既然無法改變社會,但至少可以藉著我的職業,讓一些美好『被看見』吧!」
因著這個「被看見」理念,所以他當個「投石者」,報導地方文創產業,傳達「希望」;寫國家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以音樂協助弱勢孩童逆轉人生;也報導為偏鄉學子拍畢業紀念冊的攝影師大愛,這些新聞在社會上激起不少漣漪,讓人在負面嗜血及充滿「行車紀錄器」畫面的新聞中還能看到「美好」。
他也常看到一些在社會底層的小民百姓,即使話語權不及有權有勢的人,但仍默默為社會付出,甚至還不求回報,遇到比自己更辛苦的人,縱然本身也需要他人幫助,但依然願意如甘霖般伸出援手,這讓黃旭昇更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要為這有情人間守護一豆燈火,為自己的內心保有一方淨土。
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
今年,他工作的媒體有5名資深記者放棄新聞戰場,同業間也有不少年輕有衝勁與理想的記者,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讓他感受良深,但不論環境怎麼變,他仍盼望自己和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扮演好烏鴉與守門人的角色,護住美好的核心價值。
「人生總是變化無常,無常不知哪一天早到來。人生總是無能改變,知足常樂就是快意人生。若打開心窗,解開心結,煩惱自然就少很多。淡看人間事,瀟灑人間, 缺憾自然就成幸福。祈願人間多一些祥和睿智,多一些正向建議,祈願人間少一些狡猾詭辯,少一些陰溝酸語。」長久的記者生涯,黃旭昇看到了「因為愛,讓小人物能捨,化身為實現願望的菩薩。因為愛,讓小人物有得,內修為豐厚己身的大德。」
人間多情,世間多愛,讓他更想藉由採訪社會的人事物,去關照並傳播這些人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冀望大眾都能在他的報導中有所感悟或有些許獲得,「當有機會為長者折枝,不吝伸手,當投石湖水,不斷擴散(闊善),如果不願意當那顆石頭,就當一名手心向下的人或播種的人」,這也是他將邁入「六旬老翁」的心得,持續看下去、寫下去、拍下去,觸動善心,繼續做對的事。
轉念心得 在 紐約沒有斑馬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1:00) 48448集、胖丁野營初體驗、從氣質看出職業、最難爬的山、登山裝備學問
(00:19:00) 國軍五日心得:一句話讓你人生轉念、門牙哥真職業、宿營初體驗&天兵
(00:31:00) 國軍莫名文法、國軍伙食冷知識、當兵抽菸&炫薪水文化、耳環姊過度分享
(00:47:00) Ella和尚來報到、兄弟刺青Top 3、快樂定義 ft. 孫中山、如何躲兵役?國軍MMA
(01:01:00) 海口音教學、軍營不合理經濟學、班長口頭禪、沒有手錶的日子、Chase想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紐約沒有斑馬》是一個無所不聊的Podcast,Chase和Iris以幽默輕鬆的口吻和你聊聊國內外各領域的知識及冷知識。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歡迎按下收聽鍵,和我們一起以思考為樂。
Chase-教育顧問、哈佛研究生、《Juicy Baskets 就是籃球》主持人
Iris-旅行作家、品牌行銷人、講師、《流浪而後生》作者
IG: http://www.instagram.com/NYZebra
各大平台收聽/收看: http://www.linktr.ee/NYZebra
Email: thenyzebra@gmail.com
*小額贊助我們,請我們喝咖啡!: https://pay.firstory.me/user/nyzebr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SZL644ZBoA/hqdefault.jpg)
轉念心得 在 ChanWingHim陳詠謙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入校長室撳緊急掣】
這個節目,是一對停課家長與一位停課校長的⋯疫情結晶品。
自年初躲避病毒以來,超過二百天同兩個仔朝夕相對,我發現,我真的非常享受育兒。一直有意製作節目分享心得,卻轉念一想,本人的育兒經驗只限於育我兩兒,實在不敢冒充專家侃侃而談。
但這顆心還在蠢動。某天,兒子忽然說想念學校,我就靈機一觸,不如問問校長暨學校創辦人,看她賞不賞面填充那個「專家」的缺角?爽快答應!開完幾次會,我跟太太就帶著剛買的器材,回學校拍攝了。
介紹一下校長Allison。她創辦了Mulberry Tree學校(Montessori and Reggio Emilia inspired education),我兒子在那裡,從一個字不會說,變成現在會勸我「唔好激氣,要諗方法」的人,我受她啟發很深,也很感謝她。
特別鳴謝我太太,為此節目,她擔任製片/副導/場務/服裝/化妝/髮型/道具/茶水/字幕⋯數之不盡的崗位。
也多謝我兒子每天供應新問題。
最後多謝張傑邦耐心教導。
Hope you enjoy! 如果鍾意個節目的話,周圍話畀人知,同埋留言話我知,等我哋笑住準備下一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N4Tm3gWVsU/hqdefault.jpg)
轉念心得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OW! 成為陳寗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lihi1.com/ZT8bZ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
陳寗嚴選「藍蜻蜓 USB DAC/小耳擴」:https://lihi1.com/vWHwf
──────
要把東西賣出去固然困難,但要做到克服心理障礙,對人說出「我想你還是不要買比較好」是更困難的事情。這是因為業務在銷售的時候,往往會為了成功把東西賣出去,為了業績而作出違背本新的事情。當然黑心的業務還是所在多有,但我相信多數人並不希望成為那樣的壞心人,因此如何在面對誘惑時克服心中的貪念,是最困難的事情。
要當一個成功的業務,由衷相信自己的產品是好物,這是絕對必要的先決條件。但如果今天一定要違背自己對產品的堅持,硬把明明不適合客人的東西賣給客人,那就結果來說,其實跟那些黑心的業務並無二致。今天哥就從音響的角度來跟大家談談,要怎麼做才能跨過心中的那道障礙!
#企業管理 #個人成長 #業績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CG-Yk8CPpI/hqdefault.jpg)
轉念心得 在 EP.155 《轉念的力量》讀後心得:讓心靈自由的五個步驟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精選書單:https://pse.is/45vcbs 活動期間:4/21~5/4 本集說書《 轉念 的 ... 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部落格文字版: 《 轉念 的力量》讀後 心得 :讓心靈 ... ... <看更多>
轉念心得 在 《閱讀心得》轉念的力量- 書籍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賴佩霞老師「轉念的力量」書中提到的轉念,是由四道提問以及提反轉為主軸,讓讀者透過不斷地自問自答,使混亂的思緒得以逐漸清明,讓我們跳脫負面的 ... ... <看更多>
轉念心得 在 [心得] 《轉念的力量》讓心靈自由的五個步驟-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轉念的力量》讀後心得:讓心靈自由的五個步驟
不被念頭綁架,選擇你的人生,讓心靈自由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wer-of-turn/
你是否有一些心中難以化解的「念頭」?像是:「為什麼我的上司經常給我壞臉色,他不
應該這麼對我吧!」、「我的丈夫應該要疼我,而且他完全不懂我!」、「他是我的晚輩
耶,他不應該這麼沒禮貌啊!」這些念頭糾纏了你很久,到底該如何擺脫?該如何處理?
這本書在說什麼?
《轉念的力量》的作者是賴佩霞女士,她曾經投入演藝事業,當過歌手、演員和主持人。
但是,她經歷婚變之後,領悟到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因此前往世界各
地跟名師學習「轉念」這套方法,然後全心投入身心靈教育的領域,現在成為許多人心目
中的心靈導師。
她認為許多人常用慣性思維模式去過生活,卻侷限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很容易困在某一個
「念頭」裡面走出不來。在這本書裡面,她把轉念歸納成一套具體的方法「四個提問、一
個反轉」。這套方法就像一把能夠解開困擾的鑰匙,我們只要跟著一步步做,就可以找回
自己清楚的意識,看清楚念頭背後的真相,然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作者對於轉念的定義是這樣的:「轉念的本意不是要我們把頭撇開,漠視過往曾經發生的
事件,而是提供一個明確的方法,幫助我們看清阻礙內心釋懷的主因,藉此找到面對現實
的力量。」以下我試著重組一則書中的應用案例,來說明這套轉念的方法。
轉念的五個步驟
你或許會發現,我們常常被自己的念頭困住,我們的頭腦寧願把自己弄得暈頭轉向,不停
製造忙碌不堪的現象,也不肯靜下來接受檢驗。而作者提倡的轉念方法,就是「不要急著
相信自己的念頭」,你要透過問題去「看清楚事情的真相」,然後大腦自然會做出對自己
明智的選擇。
想像一個情境,你正在搭捷運,結果車廂裡有一個人把他在看的 YouTube 影片聲音放出
來,而且聲音放得很大,你一直聽到「…九天玄女唯一指定姊妹…」。你覺得對方很沒有
公德心、不懂尊重別人。這時候你心煩意亂,但是你又害怕出聲去制止他的話,可能招惹
麻煩。結果你一直告訴自己要忍耐,也覺得自己怎麼這麼膽小又懦弱。
你該怎麼處理這種煩雜的念頭?你可以照著書中的五個步驟走一次。
提問一:真的嗎?
第一個問句是「自我提問」,這能夠幫助自己跳出慣性的思考模式,把我們從虛幻當中喚
醒。
你可以先問自己:「在捷運上面不能放出聲音,真的嗎?」透過這個問題,你會讓自己開
始冷靜下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在這個時候,你仍然感到氣憤,你會回答:「當
然不是真的,在捷運保持安靜不是最基本的禮貌嗎?」
光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就已經跟現場拉開了距離,開始跟自己的內心對話。
提問二: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接著,我們要問自己第二個問題,讓我們在念頭和事實之間,保留一些「不確定」。
你接著問自己:「我很確定在捷運上不能把聲音放出來嗎?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如果你
還在氣頭上,你可能會回答:「這是公眾場合,如果是一個良好的公民,當然不會把聲音
放出來啊!」但是你接著回答第二的問題,真實的情況是什麼?「真實的情況是,對方繼
續放著影片的聲音。」無論你的念頭是什麼,對方仍然自得其樂地播放著影片,這就是真
實的情況。
這個時候,我們會感到沒有那麼確定,為什麼我覺得理所當然不該發生的事情,仍然在發
生?
1;37提問三: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接下來,我們要有意識地沉澱,看清楚如果自己還抱持著舊的念頭,自己會如何反應。
你這時候問自己:「我聽到有人在捷運上放出聲音,可是我又覺得很不應該,我當下怎麼
反應的?」你開始注意自己的內心,當這個念頭存在的時候,你會感到很焦躁、坐立難安
。而且你很氣自己,除了暗罵對方沒有公德心,卻沒有勇氣站出來制止他。最氣的是,車
廂內的其他人繼續滑自己的手機,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你發現這時候的反應,是整
個腦袋一團混亂。
這個階段是接受自己當下的狀態,從客觀的角度去描述這個狀態。
提問四: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
這個階段最不容易,尤其當念頭帶來的痛苦愈大,愈難想像「沒有念頭」的心情。
你仍然可以嘗試看看,問自己一個顛倒的問題:「關於『不該在捷運上播放出聲音』,如
果我沒有這個念頭,我當下是什麼樣的狀態?」你仔細思考之後,可能會回答:「雖然聽
得到播放出來的聲音,但是我也不用急著去糾正他。反正其他人都覺得 OK,我也就沒關
係,不需要逼自己一定要主持正義。」
你可能會發現,如果沒有了這個糾纏著你的念頭,那麼放鬆一點不是很好嗎?
一個反轉
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念頭」順理成章地解讀成「應該」,好像自己的準則是其他人都要
奉行的準則。很有趣的是,當我們進行轉念練習的時候,會發現這些「應該」在大部分的
情況下,都是自己先入為主的假設。反轉就是讓我們把這些「應該」跟「事實」放在一起
看。
前面舉的例子,雖然我們認為「不應該在捷運上面播放聲音」,但事實是「在捷運上可以
放出聲音」,既然它真的會發生,也沒有其他人想出手制止,那麼我何不選擇輕鬆以對?
這時候你可能會起曾經看過在列車上表演的快閃活動,你或許還會對那個人在看什麼影片
感到好奇。
一樣的車廂,同樣的聲音,有人談天、有人閱讀、有人睡覺、有人聽音樂、有人講電話,
重點不是別人應不應該做什麼,而是我如何安頓自己的內心。這是我們唯一可以為自己做
的事。
因此,轉念幫助我們轉換的是我們內心的念頭,而不是那個事件本身。我們先允許感到痛
苦的念頭出現,並且承認當下的情緒,然後透過問題去探討背後的真實,再思考如果這個
念頭消失的話,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大腦擁有奇妙的智慧,在這些步驟之後,往
往都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放下那些困擾你的「應該」,才能對未來感到「期待」。
我實際用過的感想
去年底,我曾經和我女友在遠見天下文化的「知識跨年饗宴」聽過作者賴佩霞女士的現場
演講,當下我們聽完了這五個步驟之後,並沒有馬上學會全部的精隨,不過我們記住了最
關鍵的第一個問題:「真的嗎?」
後來,我跟女友經常用「真的嗎」互相調侃對方,尤其在我們各自抒發心情牢騷的時候,
都喜歡有意無意問上這一句。漸漸地,這一句「真的嗎」竟然具有一種神奇的效果,只要
被對方一問,腦袋馬上就遭受電擊一樣,開始冷靜下來思考。不誇張,光是這三個字,就
解決了我們兩個很多的內心困擾。
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感到驚訝,後面的這些提問跟反轉,其實在我對自己問出「真的嗎
」的時候,就「自然而然」開始發生了。或許跟書中的步驟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這個問
題引導出來的一連串思考,就已經對自己產生莫大的幫助。
我十分推薦這本書,作者在書中融入了大量的實際案例,還有她曾經傾聽、幫助過的無數
對象,你可以透過這些生活化的故事來學習這套方法。如果你讀完之後只能記得一件事情
,那你就帶走這一個問句就好:「真的嗎?」
後記:轉念很像科學實驗
《轉念的力量》的轉念步驟讓我覺得很像在做一個「科學實驗」。我們原本的念頭是「假
設」,然後我們要提出問題去「質疑」這個假設。我們設計出兩種不同假設,我們面對兩
種假設的不同感受,就是我們的「實驗資料」。最後我們去「驗證」哪一種假設才是真的
、才是我們想要的。只是這個實驗是在我們的頭腦裡面進行。
這本書談的雖然是轉念,但是你會慢慢發現背後的主要力量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如同
作者所說,轉念讓我們看清楚「足以提供選擇的素材」,讓我們有足夠的資訊來做評估和
篩選,最後當腦袋安靜下來,你的「意識」就會發揮它的最大效益,幫我們做出最好的選
擇。
我認為,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是極為出色的思考工具,善於判斷和分析複雜的狀況。但是我
們往往給它的資訊太少了,只用第一個念頭就想要做出判斷,以致於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執念和焦慮。轉念就是幫我們在第一時間踩煞車,讓大腦先獲得更多有用的資訊,才做出
最後的判斷並採取行動。
或許,我們不可能對世界或別人沒有任何意見,但最起碼要學會自己善待自己。我們因為
轉念而擁有選擇,因為選擇而心靈自由,因為自由而感到幸福。幸福才是我們的目標,而
轉念只是方法。這是一本能幫你獲得幸福的方法之書。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81.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0985333.A.5F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