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理以外的人物形塑 】
「所謂的境遇跟本不值一提,性格才決定一切。因為人可以斬斷外部所有的關聯,卻無法斬斷與自己的連結。」——《阿爾道夫》
說起來,在讀推理小說的時候,我本來就是偏愛「社會派」多於「本格派」的,也因此,在看到《天黑請閉眼》這麼用心的去刻畫每一個角色時覺得特別感動,讓他們不只是「被害者」、「加害者」、「偵探」、「目擊證人」之類只作為被賦予功能性的人物存在,而是有血有肉一如生活在我們身旁的朋友家人一樣。每個人的性格來自於迥異的出身背景,而他們的每個決定與選擇又是與自己的個性環環相扣,於是看到幕後花絮裡導演對毓秀指導時提及沒出現在劇中的背後設定,就更加欣賞編導在塑造人物及呈現角色時的細心。
所以兇手不是計畫縝密的大魔王,而是像藍毅聰這樣,意外間就不小心害死了白欣怡,並且笨拙地想藏匿這個事實。他們都只是普通人,因為心中的慾望、貪念、疑心、猜忌,而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鑄下了一連串的錯誤。就像是十年前,明明是那麼要好親密的朋友,卻因為一場私密照外洩事件,而變成如今這樣令人不勝唏噓的一盤散沙。
也如洪曉彤說的,「你們每個人都是兇手」,每個人或許都或多或少的為這場決裂,為這些兇殺案,推了一把。於是雖然有荒謬的動機,卻沒有鼻屎大的殺人執念,有時候一念之差,就會讓你走上偏離正軌的岔路,而人在極端的環境壓力下,是否有更可能做出自己沒想過的事情呢?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保護所愛的人,人或許比自己想像的還要殘忍跟複雜許多。
在第五集,透過陳亞正這個登山社以外的角色,讓這八個人證言上的矛盾之處,不為人知的秘密,個性上的缺陷及陰暗面,漸漸攤開在觀眾面前。於是看來富有正義感的周若青,實際上卻是會為了個人利益而做出收賄檢舉昔日同學的事情,而這點在若青與毅聰第一集的爭執時,就已悄悄埋下伏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黑暗面存在,有光的地方就有影,那些負面的部分在某些時刻,會被誘引出來變成邪惡的行為,這並不代表人性一定本惡,只是不管是行善還是犯罪,都不過是我們在每個人生的關口上所做出的選擇,而有些決定所造成的蝴蝶效應,會朝著更無法挽回的後果,讓你在日後想起時悔不當初。
除了八個主角以外,亞正這個在第五集才正式登場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因為不是登山社的一員,所以他沒有「友誼」的包袱,沒有不想懷疑自己人的心結,可以更超然的去審視每個人的行為,也因此能夠這麼快的就釐清並破解謀害欣怡的真兇。但同時,身為欣怡的男友,他又並非全然客觀的偵查(偵探)角色,他自然也會有他的盲點。編劇做了這樣特殊的設定,再加上黃迪揚的精湛演技,讓這個角色的厚度與魅力一下子就吸引住我,而這一集說是他的個人秀也不為過,為了突破這些人的心防,他必須採取不同的訊問方式,面對較為怯懦的子碩他顯得較為高壓,面對被毓秀指涉為兇手的曉彤、他則反問了她覺得誰最可能是真兇,而針對有勇有謀的若青、他也懂得運用手中的線索去換取他的坦白。
這或許是我看到現在已經不那麼糾結真兇是誰,反而對這些人的情誼因為一連串偶發事件而淪落到這步田地,感到十分悵然。也因為對這些角色產生了感情,所以更不想再看到有人會領便當,反倒是希望他們都能平安下山,但人生或許總是會走向這樣事與願違的結局。
天黑請閉眼_植劇場Qseries
#第五集一點都不拖啊覺得很精彩時間一下子就過了
#重建犯案現場的剪接拍得很好
#黃迪揚的聲音好好聽
#這部真的拍出台灣推理劇新高度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