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論語一段話。
我的目的,不是要解和詮釋論語這段話,而是要談讀古書的一些態度與用心。
雖然是談讀儒家的書,不過也可以用這種態度與用心看其他的書 ,或者是看你自己喜歡的書。
在《四書大全》裏面說:
有的人讀《論語》什麼感覺都沒有;
有的人讀了《論語》某一段文字就會有所領悟;
有的人讀了之後會高興到手舞足蹈。
人在經歷了某些事情之後,或者被衝擊了之後,感受是會有不同的。
我就是因爲被某些事衝擊了一下,翻看論語時,才由此衍生的一些想法。
《論語》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子日: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如果按照現代人讀網絡文章的心智啓動,就是喜歡上網閱讀的人,都是習慣不思考文字行間的邏輯關係和因果的。
正如《論語》的那段話,我們每一個都讀會讀,但,一串聯起來後,就好像不明白了。
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解法:
君子如果不自重的話,就沒有什麼威嚴,學的東西也肯定不會堅固。
我們要對自己忠信,也要親近忠信的人。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要勇於承認和改正。
這是一種白話解法。
上述文字版的是用反說法,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就是反說法。
當然也有反問法,難道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嗎?
如果要講清楚這些,又會把話題給拉扯遠了。
既然是反說解法,所以就很清楚其中意旨了,我們假設了你可以從「不要」什麼,窺看到「要」什麼。
照片的又是另一種白話解法,照片說的是「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這是一種涵蓋解法,意思是說,你不可能只交到都比你好的朋友,你一旦交到不如你的朋友,其實你還是可以做到反思,反省以及改過遷善的——如果你看到這個涵蓋解法,你自然很容易明白,沒有不如你的朋友,你能不能在他們身上學到和反思到,如果學到和反思到話,就是沒有了不如自己的朋友。
當然這種涵蓋解法,要說,也是長篇大論,就這裏打住,因爲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但是讀者和解讀的人都需要有這種理解。
好了,今天就是一個很好解說的話題了。
這就是爲什麼我在推薦四書時,會很糾結呢?
所以說,真的逼我推薦的話,我還是會推薦南老呢?
大家看了以上兩段解讀後,就會明白我的糾結在什麼地方——大家先看看就是文字版和照片版的白話。
如果讀書的人只是讀過就算了,很容易沒有感受的。
如果「硬要」逼自己有感受,你又訓練不到自己的頭腦,這就不是儒家說的「學習」態度了。
什麼叫做硬要逼自己有感受呢?
如照片中說的,君子的言行舉止要莊重,不要輕浮, 否則沒有威嚴,學得東西也不會穩固或堅固。
那麼我們會很快明白:哦!我們做人要行爲莊重,不要輕浮,要有威嚴,學東西纔會穩固。
如果在這裏,論語的解說員跟你講:「我是不會去廁所看書的,因爲我莊重……」
一旦你不思考的時候,你只不過學到「不去廁所看書」要尊重書本,這種精神這一個層面罷了。
難道僅僅是不去廁所看書,還是,你要像軍人一樣對自己的軍服,帽子, 槍支那種儀式感的重視?
這裏不說清楚的話,不去窮理致知的話,你等於只是學到很簡單一層意思:「哦,不去廁所看書……君子要自重……學得東西纔會堅固。」
問題是,這是論語要教的精神嗎?
問題是你不去廁所看書 是不是真的學而能固呢?
是不是真的是書中說的重而能威呢?
這裏如果用腦深入思考的話:言行舉止的莊重,跟學東西穩固不穩固,到底有什麼關係?
如果再問下去,爲什麼言行舉止莊重,君子自重後,然後有威嚴了,他學東西纔會穩固堅固呢?
這裏的邏輯和因果關係是什麼呢?
這是平行因果,環扣關係,還是先後次序,次第的修煉呢?
如果現代人讀書的習慣,未必會因爲讀了這段之後,就會這樣反覆思量的。
如果沒有反覆思量,看完白話講解,好像終於明白了,然後「輕忽」了這段文字——難道很重視書本,將書本供奉如神這個就是我們要學的核心價值嗎?
問題是我心中覺得這本書,真的是幫助我很多,我需要時刻珍惜之,敬重之,或許很自然就做到不去廁所看這本書。
用回上文的比喻,君子需要自重,纔有威嚴,請問學過這段 和讀過這段的人,如果僅僅是淺知淺解的話,讀過就算的話,當你看了數十本書之後,過了一段日子,請問這段話,你還會記得嗎?
不說別人,如果過於淺知淺解,沒有經過層層推敲的話,對我來說,我會很快就完全不記得了——那麼,如果真的是這樣,豈不是變成《論語》說的「學則不固」嗎?
如果學則不固 ,左耳進右耳出,有讀跟沒讀的分別在哪?
尤其是,當你將《論語》稱之爲入德之書時,你就要思考,這樣讀《論語》會有用嗎?
你即使記得自重這句話,也很可能是淪爲罵人的指標罷了,這個人會不會變成迂腐之人呢?
學不固的話,看到別人的錯,其實,自己也犯過相同的錯,五十步笑百步,然後。
喜歡自欺欺人,自己合理化解釋的人,對「主」忠信,只是把它看成是「外義」的解釋:結交到有忠信的朋友,豈不是變成口號,空話,虛學了?
如果你運氣不好,結交的都是沒有忠信的人,你身邊大多數的人都是「假大空」之流的人,你又該如何?
如果你運氣很好,給你結交到全部都是有忠信的朋友,你都親近到了,問題你學不固的話,又如何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呢?
現實的問題是,大多數的人,包括孔子時代的人,雖然還是有忠信的朋友,但是肯定是少之又少的,肯定是你見過二十個人,僅僅只有一兩位罷了,那麼孔子這段話,豈不是變成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個社交難題嗎?
當然「主」忠信,既包括你內心,你不會自欺欺人,你不會給自己找很多合理化的解釋,你能用忠信觀照到自己的內心,情緒,就有不同的意義了。
如果你從這段話,再思考下去:不重,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朋友,改過這些因果關係是什麼……你再推理其中的邏輯結構,因果關係,先後順序,或平行環扣是什麼時,對這段話很自然又不同的體會,「固」的可能性是比較高的。
讀「四書」的人,意思是會找因果關係,邏輯脈絡的人,起碼你覺得這段文字還有內涵,還有料可以挖下去。
培植這種習慣是無比的重要。
就好像論語這段文字,重和威這組關係是什麼,學和固這種關係又是什麼,學固重威是水平環扣,還是前後順序,或者次第修煉,這裏要搞通就是你腦部大體躁了。
如什麼是重,什麼是威,背後的理論內涵要說得清楚,這篇文章又變成長篇大論了。
如果要將這段關係理清 讀書那位仁兄,可能除了翻看各種註解,還會跨領域去看其他的貫通解釋了。
你是輕了這段話,還是重了這段話,這些都是要思考的。
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就好像我說:「……這個現象雖然出現了,不過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不過,大家可以想想還有什麼需要糾正的……」
再有一個說法:「……假如這個現象出現了,一定是出了某些問題和肯定有某些狀況我們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們去想想還有什麼需要糾正的……」
大家感受一下,兩段話,看似相同,其實還是有微分別的, 前一段話,把話說輕了,後一段話語意比前一段話稍微重一點。
據此,按照人性漸惰,還有因循苟且的習性,前一段話,我們看問題和檢查時未必會反覆再反覆,因爲前提的扣鎖是這種現象沒有什麼大問題,所以腦袋未必會變成偵探。
但是後一段話,大腦被扣鎖在一定是有什麼問題和一定是出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狀況,大腦扣鎖到這個點上,比較容易反覆偵查,腦袋就比較容易變成福爾摩斯偵探了。
一旦看到,重,威,學,固,主,忠信時,層層深意內涵與因果關係時,你又不得不讚嘆《論語》說深,真的很深。
說淺又好像變成一個很簡單的做人道理。
問題是我們聽了很多理論,學了很多道理,能不能從悟到固,同時水平式兼顧到重如山,進而自然而然衍生出威的頻道和氣場,所以才能遠小人,不惡而嚴呢?
這又是一層因果關係,邏輯推論了,要講的話,也好像需要長篇大論。
但是像這樣因爲重,威,學,固,主,忠信,找資料互相對照,《論語》一段話,可能就耗費你一天的時間去挖寶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YO點點名最新完整版►►http://bit.ly/2jRfOr3 哥哥姐姐:西瓜哥哥 香蕉哥哥 鳳梨哥哥 蜜蜂姐姐 一、過,則勿憚改。 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bit.ly/yoy...
過則勿憚改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編有話說:換日線是標題黨!】
謝謝讀者針對本文(bit.ly/2Few6VM)標題的批評與指教。小編有時候確實會因為標題看似「以偏概全」,而被讀者說是「標題黨」、「標題殺人」,#小編覺得心裡苦,#小編有話要說。
首先,小編要跟廣大的讀者說明的是:標題,往往是編輯在編完文章之後,找出與平台調性相符的切角,歸納、統整資訊,加以聚焦,並與作者討論之後才「字斟句酌」地寫出來的唷!
每一個標題,都是在字數精簡、提綱挈領的同時,又必須達到畫龍點睛之效,以吸引讀者點閱,因此有時不免會截取文章中最吸睛、最有看頭的部分,甚至用更概括的方式闡述內文。這也是為什麼,讀者有時會覺得「文不對題」的緣故吧。
與此同時,《換日線》可以向各位讀者保證,編輯在下標題的時候絕對不會悖離事實,並抱持著「過則勿憚改」的心態謙虛向各位敬愛的讀者學習,也歡迎讀者們將來若看到換日線任何不妥之處,不吝給予指教!
好了好了,本週的「小編有話說」就先在這打住了,免得又被老闆發現小編上班都在偷偷發牢騷🤐🤫
(言歸正傳)關於資遣、裁員,這裡還有幾篇好文值得一看喔👇👇👇
● 我的朋友被資遣了——從「有勞基法真好」,到「我們都傻眼了」→ bit.ly/2Mq29mt
● 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如何用戰略眼光做人生抉擇,擺脫「努力卻貧窮」的宿命?→ bit.ly/2MosykE
● 矽谷的「適者生存」叢林法則:還在天真相信金飯碗?裁員才是家常便飯 → bit.ly/2Fje6th
▍換日線每周增設【小編有話說】和【客官評評理】單元,閱讀的疑難雜症,讓小編解答;文章的批評指教,我們虛心收下;不同的觀點討論,編輯部求之不得!歡迎讀者朋友多多留言,告訴小編你怎麼看。留言被選中的讀者將獲得編輯部獨家精選好書一本!
▍提醒大家:讓我們多一些有理有據的討論,不要做人身攻擊喔!
過則勿憚改 在 巴黎老姐甜廚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世界甜點冠軍🏆講習會心得//
嗯,因為跟他的孽緣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起因很多,有以前當主廚時代的騎士團也有以前的同事反正法國甜點界很小
所以騎士團也是跑來跑去跟他比來比去或是之後我放生騎士團跑去米其林餐廳工作,騎士團跑去幫他準備2017甜點世界杯🏆(然後我就默默在幕後繼續在巴黎工作,因為工作狂賺錢要繼續在巴黎養家糊口)
而且同時間我還有四份巴黎的工作加上要半工半讀考法國廚師證照,CAP Cuisine,很忙,以前公司的事情也要處理( ´Д`)y━・~~
不過這次Étienne 來台灣,總算是所有的線都接上了
ヽ(・∀・)
以下是這次講座心得以及和Étienne 聊天的碎碎念「論語版」♪(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巧言令色,鮮矣仁。」
🏵盡在不言中,要濯清漣而不妖,然後成名又要防止蒼蠅黏上來或是有人奉承,嗯,但是有時候還是要表現的很有風度,這時候就只好自己學習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及保持自己心裡的尺度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以上兩句,Étienne 跟老姐當主管的經驗談,嗯,雖然有時候會賠上友情,但是為了團隊跟員工的未來,哎....._:(´ཀ`」 ∠):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老姐幫Étienne 翻譯一下,對於工業化跟高產量下,快要逝去沒辦法流傳的甜點技法,哎....,還是要努力想辦法保存下來比較好,不然大家以後法式甜點創新來創新去,就會歪了
( ´Д`)y━・~~講座導致老姐三天沒練琴,5/27比賽火燒山🔥,ヽ( ̄д ̄;)ノ=3=3=3
ヽ(・∀・)不好意思我要先去練電子琴🎹比賽,晚上還有小提琴🎻課,ε=ε=ε=ε=ε=ε=┌(; ̄◇ ̄)┘要趕場
♪( ´▽`)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這次講座還有跟Étienne 的閒聊也讓老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啦!
講座心得有空以後開講座,老姐再用碎碎念口頭補充說明
🎼我真的該去練琴了,請大家先看照片吧❣️
ヽ(*^ω^*)ノ
過則勿憚改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YOYO點點名最新完整版►►http://bit.ly/2jRfOr3
哥哥姐姐:西瓜哥哥 香蕉哥哥 鳳梨哥哥 蜜蜂姐姐
一、過,則勿憚改。
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bit.ly/yoyohotmusi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bit.ly/yoyonewmusic
大頭小狀元
►►http://bit.ly/babybossall_0511
優質卡通【森林總動員】
►►http://bit.ly/yoyosamiyam
寶貝學英文【ABC Playhouse】
►►http://bit.ly/yoyoabcplayhouse
【訂閱YOYOTV】►►https://goo.gl/PCO1F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6GetE6k4C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JvWG_YgmMgN9QbCsLx53FM1_A7w)
過則勿憚改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趙善軒博士工作室(元朗/太子/油麻地/炮台山/荃灣)
電: 34285444
http://www.facebook.com/ZhaoShanXuanBoSh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KnV2Z5nxOw/hqdefault.jpg)
過則勿憚改 在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儒學草堂】 論語:學而篇第八章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不重則不威:重則沉,沉則穩;不重則輕, ... ... <看更多>
過則勿憚改 在 孔子三分鐘(47)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