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國際創新學校在「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正式開幕
今日(23)上午陪同柯市長出席本府產發局舉辦的「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AVR國際創新學校開幕式暨2018AVR體感科技國際研討會」,經濟部工業局楊志清副局長、台以投資合作中心林榮恩創辦人、EON Reality的Michael YAP董事長、康寧大學鈕方頤副校長、政治大學張昌吉副校長、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佘日新院長以及本府產發局林崇傑局長、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警察局黃啟澤副局長、消防局吳俊鴻局長、交通局鄭淳元簡任技正、教育局何雅娟副局長以及本市陳建銘議員、大同區重慶里莊俊王里長也都一同出席。
「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為培育本市AVR人才、推廣AVR體感科技在各項領域之應用與交流,今日(23)由本府與營運團隊「台以投資合作中心」一同宣告IDC互動數據中心(Interactive Digital Center)正式加入台北數位產業園區的行列,其中位於二樓的「AVR國際創新學校」即日起也開始招生,後續將引入以色列及美國的AVR產業鏈資源與Eon Reality的互動設備,預期使台北數位產業園區的AVR產業機能更加完整,正式體現AVR產業與國際接軌。
IDC互動數據中心以AVR軟硬整合暨AVR培訓及實驗中心為發展主軸,共分為三層樓:一樓是AVR互動體驗中心、二樓是AVR國際創新學校、三樓則為AVR多功能教娛展中心。二樓的AVR國際創新學校,為了培育國際級AR/VR開發人才,將從國外邀請國際師資來台授課,授課內容包括基礎開發能力課程與專案實作訓練,並能直接運用IDC互動數據中心內的各項設備試驗開發成果。畢業的學員將有足夠技能在國內外相關企業直接就業,或透過國際加速中心鎖定國際市場創業,獲得全球頂尖廠商工作機會,將大幅提升我國的AVR技術開發能量,也讓有志投入AVR領域的青年學子或創業工作者能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與國際接軌。此外,IDC互動數據中心也將展示AVR技術應用在職業訓練、產業流程改善等方面之應用,有別於一般民眾對AVR技術運用在視聽娛樂的認知,未來也將開放產業界及市民預約參觀,以瞭解全球最新的技術應用。
AR/VR(虛擬及擴增實境技術)是近幾年興起的熱門產業,一般人認知可能停留在視聽影音娛樂方面的運用,不過在國外,AR/VR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甚至是專業的技職訓練或工業方面的流程改善應用等,也有國外政府應用在市政推廣,這些都能在園區內體驗,顯示台北數位產業園區已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體現讓臺北進出去,讓世界走進來。市府目前已規劃22處產業基地,希望透過打造各型態產業聚落,吸引更多國內外青年創業家在本市實現夢想,除了今天的台北數位產業園區外,還包含台北創新中心(CIT)、台北自造實驗室(Fablab Taipei)、台北時尚新創中心(fashionBlock Taipei)等,透過各新創基地的成立,促進新創產業、技術與人才等實質交流合作。今日的「台北數位產業園區」自今(107)年6月已全區開放,不僅是以推動AR/VR產業為主題的園區,同時也是全台首座集合產官學並匯聚國內外資金資源的園區,鄰近與明倫公共住宅智慧社區、蘭州斯文里公辦都更計畫與明倫高中多功能大樓新建工程共列北大同四大公共建設,帶給北大同地區一個全新的發展氣息與風貌。
開幕式後緊接展開為期三天半共計九場的「2018 AVR體感科技國際研討會」,會中更邀請了美、日、新加坡等AVR產業學者專家帶來最新的AVR應用實例,包含教育、醫療、製造、能源、航太、安防、智慧城市…等面向,並與台灣產、官、學界分享,將為IDC互動數據中心營運作暖身,預期將觸動各領域與AVR體感科技之交流,也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一同來體驗參與,活動網址如下:https://ievents.iii.org.tw/eventS.aspx?t=0&id=404
陳美娟副校長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輕軌
#高雄現場
#執行長洪正現身說法
#輕軌二階周圍居民吵什麼?一起來看看
****輕軌二階引發民怨 廣納民意減少糾紛
今日高雄好過日執行長洪正受邀到#高雄現場(慶聯有線電視)將討論輕軌第二階段施工議題。(現場直播)
節目時間:5月8日(星期二)21:00~22:00
現場call-in電話:07-5567748
受邀的來賓還有:
高雄市捷運局副局長 鍾禮榮
高雄市議員 陳玫娟
住戶代表 蔡昌學
義守大學副校長 李樑堅
本節目主要針對輕軌的幾個面向與問題進行討論:
一、請捷運局說明輕軌二階目前施工進度?與行徑的路線?
二、捷運局從去年2月和中鋼公司簽約後,在路線上和施工規劃上,和沿線居民有哪些互動?施工進度和設計內容如何讓居民了解?
三、輕軌即將進入美術館路施工,正式進入人口稠密,交通流量大的區域;尤其,這段輕軌是佔用車道,行駛在道路中央,當地居民如何看待輕軌從家門過?造成哪些不便之處?(如臨停、迴轉、塞車、噪音等)
四、輕軌一階營運後,大家看到哪些問題?是否能在二階施工和未來營運時,進行改善?對於居民憂心二階施工,以及未來營運部份,是否有其擔憂之處?請捷運局說明
五、請問捷運局在和居民溝通時,曾經採納哪些意見?目前實際的規劃又是如何?路幅和交通流量是如何評估?對當地影響如何?
六、交通建設應以便民為先,政府在規劃交通建設時,如何廣納居民的意見?讓這項公共建設得到最大的滿意?
七、以目前輕軌的設計,住戶代表為應該如何修正?是變更路線,走別條路,或北移、高架、地下化等方案。
八、公共建設變更設計的案例有哪些?有哪些錯誤的公共建設完工後,造成不合用,形成浪費公帤之情事?輕軌二階受限中央經費,就完全沒有變更設計的可能嗎?
九、如以目前居民反對而使輕軌二階工程停滯部份,是否出現有人反對而影響公眾利益呢?如一再溝通,但仍堅持己見的話,還有其他更民主的解套方式嗎?
十、如應要求需變更設計可行性,利弊得失為何?(經費、工程技術、用地) 以及停工的可能性?路線難修改的原因?
十一、公部門受限經費預算,公共建設常以先求有再求好,先求一再求二,有時變成穿著西裝改西裝,甚至經費不到位,變成前功盡棄,這樣的公共建設預算如何解套?
十二、如輕軌二階順利施工,捷運局對於交通維持計畫為何?
歡迎大家踴躍收看,並加入討論(慶聯港都有線電視,高雄都會台,第四頻道)
http://www.tktv.com.tw/clcatv/ebest/tktv/pro_04.php
陳美娟副校長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城市教育】北市府攜手全台7大學 免費開辦AI課程
#L編:免費耶!同學們要好好利用這個資源~~~
臺北市政府與亞馬遜AWS、臺灣大學、臺北大學、臺北市立大學、清華大學、逢甲大學、成功大學與東華大學等7所大學,6日舉行記者會,共同宣布推動大數據跨界合作,並由副市長林欽榮、亞馬遜AWS代表與7所大學代表進行啟動儀式,期待藉由產官學三方合作讓臺灣人才享受更多資源,並且與世界接軌。
本次合作臺北市政府加入AWS Public Data Set計畫,透過該計畫開放北市府大數據供大眾免費使用,民眾可直接使用AWS雲端服務或任何工具分析這些大數據,合作初期開放公車預估到站資訊、停車場剩餘停車位資訊及空氣盒子等18項臺北市大數據,同時透過AWS Educate計畫提供合作的7所大學AI及資料分析雲端服務供教學使用,並辦理實體教育訓練培力臺灣的人才。
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大數據的分析應用是世界趨勢,帶動資料經濟的發展政府更是責無旁貸。本次的合作中,臺北市政府是亞洲第一個加入AWS Public Data Set計畫的政府機關,計畫內的其他機構包括NASA、美國人口普查局及人類基因計畫等。林欽榮副市長進一步表示,透過AWS Educate計畫對學子的培力,將讓年輕世代在就業與創業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與發展,不僅是臺北市,更是臺灣一次重要的創新,也歡迎其他商業公司和學校加入我們的行列。
資訊局李維斌局長則表示,本次合作項目包括臺北市大數據開放、AI及資料分析雲端服務導入與人員培力,形成一個完整的資料應用生態圈,大學的研究和教學使用臺北市開放的大數據,可產出更具影響力的成果,學生掌握更多優質的雲端運算分析服務,亦有助提升學習品質與後續就業發展,透過這些基礎扎根,可以累積臺灣的智慧資本,並讓更優質的人力投入創新,加速產業發展。
目前臺北市大數據已經在網站https://taipeicity.github.io/data_taipei 開放,歡迎各界下載使用。此外,免費AI及資料分析雲端服務的教育訓練也將在近期於7所合作大學開辦,歡迎有興趣的學生朋友們密切注意各學校發布的訊息,把握幫自己加值的機會。
圖說:北市府攜手亞馬遜 AWS 與 7 所大學6 日共同啟動大數據跨界合作記者會。圖左至右為:臺北市政府資訊局陳慧敏主任秘書、亞馬遜 AWS Ahim Kho(Head of Ecosystems Partner, Hong Kong and Taiwan)、亞馬遜 AWS Jed Sundwall(Global Lead Open Data, AWS)、亞馬遜 AWS Dean Samuels(Head of Solutions Architecture,Hong Kong and Taiwan)、臺北市政府資訊局李維斌局長、亞馬遜 AWS 王定愷 (Managing Director, Hong Kong and Taiwan)、伊雲谷公司林儀總經理、臺北市政府林欽榮副市長、臺北市立大學黃文成副校長、臺灣大學張慶瑞副校長、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吳如娟執行長、成功大學蔣榮先主任、臺北大學林嘉洤副校長、東華大學彭勝龍主任、清華大學金仲達主任。
圖、文/台北市政府資訊局提供
#AI #人工智慧 #大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