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歐巴馬的夫人應該是個智障.
.
在這個時候,還在心懷著她的黑命貴並挑起種族和階級的矛盾.
.
其手法,實在和共產黨十分類似.
.
她稱,今年夏天的blm是一場壓倒性的和平運動,卻被粗暴對待,而闖進美國國會的人,沒有戴著手套,反而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
川普的支持者受到警方的寬大處理,因為他們是白人,如果是黑人,就會被暴力對待.
.
她呼籲矽谷公司,永久禁止川普總統「以防止美國領導人利用其技術來煽動叛亂」.
.
而幾天後,這幾位科技大老,推特、臉書,google,像個狗一樣,聽命於這個前第一夫人的話,把現任美國總統封殺了.
.
推特永久封殺川普,稱他兩則推文有「進一步煽動暴力的風險」,Google更誇張,直接把整個Parler下架,他們認為他們有權對不良內容實行嚴格審查,而Parler的貼文有嚴重煽動暴力的內容.
.
而蘋果則指出有人投訴,Parler被利用來計畫國會衝擊事件,他們致信Parler高層,要求Parler在24小時內,刪除「所有令人反感的內容…以及任何提到現在或未來某日傷及民眾或攻擊政府設施的內容」.蘋果也要求Parler提交有關「審核及過濾」這類內容的書面計畫.
.
臉書的祖克伯則表示,「過去24小時令人震驚的事件清楚地表明,現任總統川普打算利用剩餘的任期,破壞政權和平且合法轉移至繼任者拜登.」
.
「川普用寬容代替了譴責,來對待這些支持者,這將帶給美國及全世界的人們極大的困擾.我們昨天刪除了這些聲明,因為我們判斷它們的效果--以及它們的意圖--將會挑起進一步的暴力.」
.
祖克伯說,他會無限期的封鎖川普,直到政權和平的移交.
.
我們不知道這些科技巨擘,是不是已經習得了共產黨的習癖,意即,不封鎖就會死的病,他們對於真相天秤的理解,已然傾斜,他們已經開始審查「意識」.
.
「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
.
簡雍勸戒劉備,那對男女有雞巴跟雞歪,何不抓起來呢?因為劉備推行禁酒令,想把有釀酒器具的人都抓起來,這樣的規則並不合理,而且是在妨害整體人類的自由.
.
而蜜雪兒的影響力,更讓人驚嘆,常人向臉書很推特,檢舉真正的暴力和仇恨言論,他們置之不理,一個沒有實權,並無經過民意遴選的前第一夫人,居然可以指揮一群哈巴狗,讓美國總統從網路世界當中消失.
.
她趁機推銷她的BLM,並進行除罪,即使闖入國會的川普支持者有錯,也不代表在各地掀起暴亂的黑命貴值得支持,這是不相干的謬誤,她說的並不是事實,BLM當初為了一名黑人被警察跪壓窒息而死,運動的過程中卻連一名8歲的黑人小女孩也射殺,因為一位黑人媽媽想開車帶小女孩前往停車場,被認為闖入了他們的區域.
.
我們可以知道那樣的運動對和平不是壓倒性的,對無辜的生命可能是,闖進美國國會的人,一個前女空軍,也無端被射殺,她只是沒有遵照警察的指示進入人群,同樣死在警察槍下,一群人為佛洛伊德暴動示威,她死了,川粉卻被指為是暴徒和恐怖份子,被世界唾罵,這難道不是蜜雪兒口中的不平等?
.
他說闖入者被溫和對待,如是黑人就會被暴力對待,那被射殺的女軍官,難道不是白人嗎?
.
闖入國會的人,有黑人,有白人,有東方人,甚至還有人拿著韓國國旗,這些人的訴求是選舉的不公正,和種族又有什麼關係?
.
闖入國會的人,被辨認出來後,就被公司開除、辭職,甚至連沒進去的人,單純和平示威,也丟了工作,他們連用的社群軟體,說話的工具,也被剝奪,表達觀點,替自己辯白,讓聲音傳給其他人的機會都沒有,BLM的參與者有這樣的待遇?
.
他們根本就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蜜雪兒假造了這一點,企圖又在一場悲劇之中,再度挑起虛假的不平等和鬥爭.
.
就像從傷口之中,再用針扎進去,挑起破碎的皮膚和血管,說,「她流的血不夠多」,「她的膚色太過正確」
.
「他們應該被對待的更加殘酷,這才是種族平等.」
.
沒有的東西,硬要說成有,好滿足內心的不公正,蜜雪兒這樣的言行,才是真正的在挑起仇恨.
.
試問,可有一個黑人政治人物被臉書、推特,GOOGLE,被永久封殺,連帶與他相關的人進行連坐?
.
可以知道的是,馬丁路德.金恩,所倡議的平權,並不是像蜜雪兒這樣,要求其他人讓一個人從世界上消失掉,這是獨裁者才會幹的事情,金恩所倡議的,並不是把所有的不平等全都加諸一個人身上,讓他無聲無息,這樣才叫做平等.
.
ㄧ個前第一夫人要求現任總統永久消失,而且她成功了,不知是誰,才是壓迫的來源?不知是誰,擁有無上的權柄?不知這是什麼樣的權力不對等,我們不禁懷疑,真正會暴走發射核彈,是這個前第一夫人,川普或許會發射核彈打中國,這個前美國第一夫人則會發射核彈攻擊美國本土,純粹是因為那裏有一個她討厭的對象.
.
我們不禁懷疑她口中的黑人,為了他們的權益,是不是她想像中的,而不是實地在現實當中的黑人,她用她想像中的黑人,無止盡對他人索求,並作為報復他人的工具.
.
這些科技巨擘,每一個都跟蜜雪兒一樣荒謬.
.
蜜雪兒說,「永久禁止川普總統,以防止美國領導人利用其技術來煽動叛亂」.
.
實在可笑,美國總統用臉書和推特製造叛亂?他要叛亂怎麼不用軍隊?不用他的權力?用推特?民選出來的總統,具有民意的基礎,就算選輸了,也有一半的美國人支持他,美國總統如何叛亂美國?這是什麼樣滑稽的指控?
.
相反,這一干科技巨擘所幹的事,卻是要阻止這一半人表達的自由,誰比較接近叛亂的邊緣?誰比較像在扼殺美國人的自由?
.
如果美國總統都可以因為聯合壟斷人民交流工具的商人,他們少數個人的獨斷而被封殺,試問,拜登有朝一日妨害他們的利益,不會被封殺嗎?其他世界上使用他們社交工具的人,不會因為違逆他們的意思,或由哪一個蜜雪兒的指控而消失?
.
這些科技人,不應該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嗎?不應該隨意干涉政治嗎?不應該隨意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去破壞任何一個美國公民表達的自由嗎?怎麼現在變成特定個人的黑機關,去做法律沒有賦予它們的權柄呢?他們具備任何民意嗎?他們有經過人民選舉嗎?他們有問過使用者本身的意志嗎?如果他們只是以營利為目的,根本不該進行任何凌駕政府機關的裁罰或形同司法機關的強制禁令,他們必須被確認,是由美國政府所管轄,不能凌駕民意.
.
很明顯,有一群為數不少的人,認定選舉不公,那麼,他們就有表達的自由,能實行公民不服從的示威行動,若他們違反法律,應付出代價,這代價不是由祖克伯或者傑克·多西以及蜜雪兒要求執行,這個事實也不是由他們所認定,而是美國國會,和司法機關.
.
這些人越俎代庖的侵權行為,早已凌駕美國政府,成為國中之國,宛若少數菁英的FBI和CIA,他們壟斷了美國人民與世界上表達的管道和交流的工具,滲入每個人的生活,使人們遵從他們的意志,影響著每一個人,使其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
他們制裁美國總統,不用經過審判,就剝奪他的發言權,他們用「意識」來決定一個人犯罪與否,他們毫無道理的要求其他廠商和使用者,服從他們,審查自己的使用者和言論,如不從,就剝奪他上架的機會,阻止他們進入大眾使用者的眼簾,而判斷的方式,是基於少數權貴菁英的想法,他們的主觀和獨斷,沒有經過公開的討論和人民的認可,這個判斷是政治的,而且帶有偏頗的立場,是屬於他們個人的利益至上,以及意識形態色彩,而不是基於事實和公義.
.
因此,蜜雪兒應該呼籲的是,「防止美國科技人利用其技術來進行實際的叛亂行為」.
.
這些科技巨擘的行為,已經違反了美國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的精神,意即,
.
「國會不得制定有關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一種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權利.」
.
在神父看來,他們個人的主觀和審查思想已經趨近於一種迷信,並且嚴重干涉其他人的自由,他強迫其他人遵從他,不聽命,即封鎖或降觸及率,剝奪其他人參與平台的權益,他們要其他人也信仰這種迷信,他們侵犯他人的言論自由,要求其他人刪除令他們反感的內容,他們自己違法審查以及過濾他人的言論,也強迫別人一起做,他們不經審判即將人入罪,依據是「仇恨」和「暴力」,這麼抽象的道德罪,如同宗教的七宗罪一樣,任何人都可能擁有仇恨,產生仇恨,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暴力的,即便不是,你也「可能是」,疑似暴力,「煽動」暴力,間接導致暴力,和暴力相關,有暴力前兆.在「暴力」和「仇恨」的前夕,即是人的日常,當你開始審判意識,就等於是將無辜的人入罪,少數人濫權的開始.
.
什麼時候,「仇恨」和「暴力」,成為一種規準?
.
既沒有標準,亦無依據,更沒有邏輯,被侵犯,自然會產生仇恨,覺得不公正,即會有暴力的衝動,若不看合理和不合理,相干與不相干,一味說成煽動暴力和鼓吹仇恨,只是在遏止人展現自己的情緒,表達自身意志的本能.
.
依神父所見,GOOGLE和APPLE是暴力的,他們說Parler被利用來計畫國會衝擊事件,而封殺整體Parler,但Parler只是個工具而已,Parler上還有其他的人,說不定他們正在討論美食,並不是每個都參與國會事件,也不只有政治的內容,這就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針對性的扼殺Parler參與公眾平台討論的權益.
.
這些闖入的人有沒有用蘋果手機通訊?有沒有用估狗搜尋國會地點?有沒有使用估狗提供的服務?若有,估狗和APPLE不就是共犯嗎?為何不自己下架自己呢?
.
又,全美國有多少人討論怎麼闖入國會?幾年來光闖入白宮要見歐巴馬的事件有多少?這些人進到國會是要進行恐怖攻擊?還是抗議選舉不公?單單討論這點就要下架整個平台,這難道就是估狗成立的初衷?難道他們的員工沒有一天想闖進去總部拿刀挾持老闆?
.
而推特更像是在煽動仇恨,川普呼籲支持者保持和平,快點回家,在衝突開始的時候,卻把抑制衝突的呼籲給刪除了,使川普的支持者陷入迷霧之中,激怒他們,讓他們的團體失去方向,聽不到總統的呼籲,這是不是在鼓動仇恨?
.
臉書的祖克伯更是一隻小丑,什麼「過去24小時令人震驚的事件清楚地表明,現任總統川普打算利用剩餘的任期,破壞政權和平且合法轉移至繼任者拜登.」這依據在哪?川普有表明要破壞政權和平嗎?或者要支持者直接進入國會?這不是他個人的主觀臆測嗎?這符合事實嗎?川普在體制內當然可以合法杯葛拜登,並且質疑他當選的正當性,這不只川普,還包括許多共和黨人和美國選民的想法,祖克伯怎麼可以拿這當作禁言的藉口?
.
他應該比照他的fuck check,也給自己來一個,「沒有證據表示川普打算利用剩餘任期從事破壞政權和平的舉動,這個依據純粹是我很震驚」
.
所謂事實,是依據每個人的意識,每個人的解讀,想法,共同匯集而成的,人不是上帝,每一個人都只能了解事情的一部分並提出看法,哪怕他是極端的,也在於事實之中,這些左派媒體採取的作法是,將特定人群排除在事實的解讀之外,訴諸於絕對的事實,只容許某部分的人意識,這樣做,並不是在尋求事實,而是在反事實,是在說謊.
.
例如祖克伯的這段,川普打算破壞政權和平,移交至拜登,這就不是事實,為何?因為他不是川普,他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
祖克伯曾經說,「臉書不該是真相的仲裁者.民營企業不應該如此,尤其是經營平台的業者,不應該以這個角色自居.」根本就在打自己的臉,他違背自己諾言,放棄自己的原則.
.
蜜雪兒認為闖入國會的是恐怖份子,闖入國會的川普支持者認為他們在實現民主,覆蓋在事實之上的,是意識,這意識不是由少數人決定,也不會是由多數人壟斷,更不是交由特定人士「仲裁」,他必然會容納所有人的意識存在.
.
就算一個「事實」成立,他不能阻止其他人的解讀,表達自己的想法.
.
事實就是,每個人都是事實的一部分.
.
在國會衝突事件之中,乃至於美國大選,若參與者的想法,不能被算是事實的一部分,這就距離「事實」甚遠了,只是一群人不斷歌頌,我們的選舉制度,不可質疑,沒有瑕疵,沒有任何人犯錯,在國會衝突事件之中,有一群無形的障礙物闖了進來,他們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主張,只是一群仇恨和暴力的集合體,他們被槍殺然後排除,他們不是美國人,甚至不是人類.
.
這種對於事實的認定方式,恰巧是一種真正的仇恨.
.
祖克伯稱「川普用寬容代替了譴責,來對待這些支持者」,帶給世界困擾,所以他們判斷這樣的意圖,會帶來暴力.
.
然而,上帝也會寬容這些人,亦不會譴責這些人,照他的想法,上帝也是暴力的象徵了.
.
我們來看看川普說了什麼.
.
在國會衝突事件中,川普在推特發布一段影片,呼籲抗議者平安回家,雖然這是一場被操縱的選舉,他知道抗議者心中有傷,但他不想有人再因此受傷.
.
「回家吧,我們愛你們,你們是特別的。我們了解你們的感受!」
.
被推特刪除.
.
「發生這些事件,是因為一個神聖的壓倒性的選舉勝利,從偉大的愛國者們手中,被如此無情和惡毒地剝奪,他們一直被惡劣和不公平的對待這麼久。帶著愛與和平回家吧。永遠記住這一天!」
.
被推特刪除,禁言12小時.
.
川普解禁後,在推特發表影片,他同意在1月20日有序與無縫地過渡權力.
.
他說,「我知道你們很失望,但我也想讓你們知道,我們不可思議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他也譴責了國會發生的事件.
.
8日,他發表兩則推文,「投票支持我、(支持)『美國優先』和『美國再次偉大』的7500萬偉大的美國愛國者,(他們的)巨大發聲延伸到未來.他們不會受到任何方式的不尊重或不公平對待!!!」
.
「(致)那些問過我的人,我不會在1月20日參加就職(典禮).」
.
推特說,這兩則推文違反了其「美化暴力政策」.極有可能鼓勵和啟發他人複製國會大廈的暴動行為,於是永久的砍除了他的帳號.
.
這些,都不是針對他說了什麼,也不是真正做了什麼,(事實上他什麼也沒做),而是他只要一說話,就等於煽動群眾,他本身即是仇恨的化身.
.
這種審查和封殺的方式,近乎於無知,而且恐怖,如同獨裁國家徹底的否定一個人的存在.
.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抖音也跟著這一波矽谷封殺浪潮.
.
儘管川普根本沒有抖音的帳號.
.
抖音說,川普宣稱選舉存在舞弊的言論將被刪除,因為這些言論違反了該公司的錯誤信息政策.該政策將錯誤信息定義為不准確或虛假的內容,它不允許可能對個人、社區或更多公眾造成傷害的錯誤信息傳播.
.
他們允許針對川普的「反擊言論」留下,創作者可以展示「事實」與「證據」回應川普對於選舉被操控的說法,抖音表示,除了圖片內容,它還將刪除試圖煽動、美化或宣傳暴力的影片,無論是自動審核還是檢舉,只要抖音說了算.
.
換句話說,他們只容許一種聲音.
.
抖音說,「我們不允許仇恨和暴力言行出現在TikTok上,試圖煽動、美化或宣揚暴力的內容或賬戶違反了我們社區的指導方針,都將被刪除.」
.
中國人見到川普被封鎖,嘲笑他怎不去用抖音,殊不知,抖音也是封鎖他的對象,而且更嚴苛,無理頭,堪稱美國科技巨擘的教科書.
.
何其諷刺.
.
若說有什麼令人震驚,這恐怕才是令人震驚的,民主國家正在模仿獨裁國家封禁的行為,民間組織正在消除他們民選總統存在的痕跡,以及下架控管其它美國人的言論自由.
.
他們的觸手不斷爬伸著,他們既不屬於人民,也不屬於政府,他們的權柄和代表性,全來自於他們入侵每個人的手機和生活,掌握著交流的網絡.
.
他沒有問人們的意願,也沒有詢問人們的想法,他們只是捏緊了人的思維,預測了他們動向,調查了他們的習慣,轉化成數據,然後支配人,也支配政府,沒有人監督他們,他們單方面的,要所有人照著他們的規則走.
.
他們的觸角蔓延到世界各處,影響多個國家,而唯一不被他們影響的,是獨裁國家徹底支配人的殘暴,循著他們布置的管道,感染世界各處,他們無視,而視之為自己必須迎合的市場,養分的來源.
.
臉書將426視為禁語,GOOGLE的YOUTUBE則將武漢肺炎的消息列入黃標,視為「爭議性話題和敏感事件」,也曾經在影片內容下設置一連串禁語,只要違背中國利益,他們都稱這「沒有政治取向」.
.
現在,他們肆無忌憚的干涉美國的政治.
.
亞里斯多德說,過猶不及,這些社群平台在上一次美國大選,放任假訊息亂飛,中國與俄羅斯的政治干預,謠言,與政治廣告,被人們斥責後,現在,他們硬起來,說要查假消息,說要查核真相,結果,卻都在檢肅美國總統,以及美國保守派,服膺單一的政治正確,捏造唯一的真理.
.
他們沒有腦子,或假裝用沒有腦子來遮掩自身的惡意,這是比川普支持闖進國會,還要令人震驚的事,他們要嘛,對惡意採取絕對放任,要嘛,隨意指控別人是惡意,無盡的檢肅,成為真正的惡意.
.
就像球永遠投不進籃框裡一樣,只有砸毀籃框和擺爛兩個選項;也像是一個娃娃兵,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永遠不能走直線,要不是走得歪歪斜斜,就是倒退嚕.
.
他們就像一群白癡.
.
他們需要一個被管控的世界,所有人都是被管控的人,而他們是被管控世界的幹部,在真理部裏頭創造不需要思考、對照、質疑、可否證性的真理.
.
國會入侵的事件,人已經被清場,正常運作,該檢討的是國會的警備,而不是廣大網路之中,每個人的言論,或封殺個人,下架人們的社群平台.
.
這些已經不是究責或釐清真相,而是事後清算,阻止人們思考,混淆人們的腦袋,以及,趁隙扼殺人們討論的自由.
.
炫耀他們不應該有的權力,展示出他們如何可以威脅他人,使人消失.
.
比偷走選舉更慘的是,偷走人們的自由,和知的權利.
.
如果他們認為他們是正確的,那就應該說服其他人,而不是封殺,如果他們認為他們是事實,那就應該面對挑戰,而不是使人消失.他們如果真是愛好和平,就不會四處標記仇恨.
.
他們封鎖的教條,曝露他們的膽怯,他們審查的歪風,顯現他們的謊言.
.
永遠不要忘記那句話.
.
帝王時代,要求人們什麼不能做;專制共產時代,要求人們你們必須做,在這社群壟斷的時代,他們要求,
.
你是.
.
你就是.
.
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綠茶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告訴他們你才是】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0的網紅粉條愛彭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再度出現瘋狂的賣壓 盤中一度大盤跌破1500點 造成全市場股市恐慌 原本想讓大家撈底的分析師 也成為這次最大的加害者 你想跟彭哥一樣在這種行情 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絕望中卻能夠開心又得到財富 好好看一下當一個成功的被討厭者是應該的 #台股大崩盤 #單日下跌1500點 #空方市場來臨 #航運股 #長...
「雍智科技好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阮昭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粉條愛彭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阮昭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Re: [聘書] offer請益(雍智科技/緯創資通) - 精華區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聘書] Offer請益(新唐/雍智) codes PTT批踢踢實業坊 - ucptt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請益] offer請益雍智/久元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雍智科技面試PTT :: 全台第三方支付網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Re: [聘書] offer請益(雍智科技/緯創資通)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雍智科技好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雍智科技好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聘書] offer 請益- 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標的] 6683雍智科技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雍智科技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聘書] offer請益(雍智科技/緯創資通)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標的] 6683 雍智科技多果然漲了- Stock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公司] 雍智科技公司| Salary 看板| PTT 網頁版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MoneyDJ新股巡禮】IC測試板新兵報到雍智今年營運看增 的評價
- 關於雍智科技好嗎 在 [標的] 6683 雍智科技多果然漲了 - PTT評價 的評價
雍智科技好嗎 在 阮昭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
今天是 #台北市議會 第13屆第4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因為很多施政議題在各委員會質詢中,都已請教過各局處首長;今天 #阮昭雄 質詢 #柯文哲 市長的重點,在如何提升城市滿意度,讓台北成為健康、安全、國際的繁榮城市。
依據台北市研考會資料,104年柯市長滿意度76%、至109年僅剩55%;我相信市民需要的是有能力「改變台北」的市長、而不是「#善後市長」、也不是一心只想培養黃珊珊成為市長的「#跛腳市長」。
請問大家,台北市有什麼需要改變?
請問市長,您卸任後留下什麼政績?
#內湖交通 雍塞嚴重,長期以來為人詬病,柯市長及交通局長回覆已進行道路拓寬、增設智慧交通號誌、同時建議避開8-9點交通尖峰,但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阮昭雄提出一個大膽想法,是否曾評估用”#藍色水路”分流壅塞打結的陸路?藍色水路除了可用來分流交通擁塞、更可以提供遊憩休閒的新選擇,吸引觀光客搭船遊憩,吸引旅客來台北遊玩。如同德國有萊茵河、布達佩斯有多瑙河、阿姆斯特丹有運河。
對此提議,柯市長回答有潮汐問題、交通局長回答會有淤積問題,阮昭雄問「有具體評估過嗎?」局長說「民國90幾年曾評估過」 我堅定請他們能再慎重評估。
時代在改變、科技在進步,10年前不行,不等於現在不行!且依據 #工務局水利處 統計,105年起~108年止,市府花費1億8745萬整治基隆河及淡水河,既然有心要清淤、疏濬,就希望能貫徹執行、排除淤積問題,好好評估善用台北市的水路資源。
多年來我一直積極推動台北市爭取 #國際運動賽事 主辦權,尤其 #亞運、#奧運 更是值得台北市去主動;體育局長與柯市長當下承諾,會盡快拜會 #體育署 及 #中華奧會,了解關於台北市申辦的準備事宜。阮昭雄希望透過賽事籌備,讓台北的城市建築更新、讓產業有良好循環、提供運動員鍛鍊目標、持續累積城市的光榮價值。
台北市的 #危老建築 更新、#都市更新計畫 一直緩步進行中,我在總質詢中提出希望加快效率。低度使用的 #閒置空間 也要盡量活化,避免成為治安死角、或被堆積廢物,發生憾事。
關乎國家競爭力的 #雙語教育,一都是台北市家長關切的議題。今年台北市有28所、明年會增加為49所,感覺成長許多!但 #雙語學校 並不平均分布在12個行政區,為了嘉惠更多莘莘學子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阮昭雄希望台北市能以100%雙語學校為施政目標。
台北市作為台灣首都,企圖心及想像力都要更高;站在更高更遠的角度去挑戰,而不是墨守成規、不思突破。
本會期阮昭雄的總質詢告一段落,但服務處與議會研究室,歡迎選民有任何問題隨時來電!
雍智科技好嗎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日,我與阿萊克斯·彭特蘭教授(Alex Pentland)展開了一場”AI如何重塑人類社會”的精彩對話。
《連線》雜誌的資深撰稿人威爾·奈特(Will Knight)主持了這場對話。
阿萊克斯·彭特蘭教授任教于麻省理工學院,為全球大資料權威專家之一,現任MIT連接科學研究所主任、MIT媒體藝術與科學教授,擁有“可穿戴設備之父”、《福布斯》“全球七大權威大資料專家”、《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十大突破性科技”兩度桂冠獲得者等頭銜,曾參與創建MIT媒體實驗室,是全球被引述次數最多的計算科學家之一。
對話金句:
李開復:
AI最大的機會蘊藏在與傳統企業的結合中,這種價值的產生極其迅速,只需要幾個月,甚至短短幾周。
未來突破很難預測,對奇點、超級智慧的爭辯,在我看來都過於樂觀了。
小型AI公司與巨頭競爭,我的建議是找准巨頭沒有平臺優勢的細分領域,為某個針對性產業創造價值,不要與巨頭核心業務正面硬碰。
阿萊克斯·彭特蘭:
AI絕非試圖取代人類,而是促進多元文化之間的相互連接、團隊合作,讓人們更好的進行社交和連接彼此。
最困難的其實是說服人們改變商業流程去使用AI,因為大多數人是墨守成規的。
人工智慧有朝一日可以取代人類所有的能力,但是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可能需要上百年或更久。
我在對話中表示,當我們試圖解決AI問題時,應該用技術來解決技術的問題,可以尋求與監管部門協作,而不只是丟給他們,“新技術會衍生新的問題,我們應該多方嘗試用更進階的技術性解決方案,就像電腦病毒剛出現時,殺毒軟體隨之誕生。”
彭特蘭教授認為,人工智慧的核心,是促進多元文化之間的相互連接。不只是工程師或科學家,連經濟學家、政治家都必須參與進來。“國家之間應該促進合作、制定互通標準,就像TCP/IP互聯網協定那樣,避免AI冷戰。” 我們都贊同,AI發展從來不是單打獨鬥,跨學科思維、跨領域合作尤為重要。 這場對話是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MIT-CHIEF) 組織的高峰對話系列活動,主題是《計算與未來: AI與資料科學如何重塑人類社會》。
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MIT-CHIEF)由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創立,至今已有十年,是北美歷史最悠久的、由高校學生組織的中國創新創業論壇。系列高峰對話邀請了頂級科學家、投資人及創業者,共同探討科技創新及商業化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以下是我們對話的核心內容,由我的同事整理、分享給大家:
Part I 主題演講
▌李開復:各方應協作,讓AI 更務實
非常榮幸再次受到MIT-CHIEF的邀請,對於人工智慧的看法,這次我主要想講四點。
第一點是我書裡的主題,人工智慧的超能力。我們已經從人工智慧的發明期步入應用期階段,從應用落地層面來說,正迎來了AI發展最大的機遇。
很多科技公司目前已對人工智慧進行了多樣化佈局,從視覺、語言、觸覺和其他感知技術,到自動化機器人、無人駕駛等,對很多領域開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眼下所見的AI應用仍有局限性,但我預測未來的格局會非常龐大,依據統計,各行各業採用AI的程度目前不到5%,AI應用的中長期增長曲線相當可期。
第二點是我很欣喜看到的一點,AI正在和傳統行業深度融合。隨著人們對人工智慧的瞭解越來越多,更多的AI公司湧現出來。
AI最大的機會蘊藏在與傳統企業的結合中,創新工場也正在説明金融、製造、物流、零售、醫療等行業的公司進行AI變革。
作為AI投資人,我認為在這些行業如果找到正確的AI應用方向,就能帶來上千萬的回報。這種商業價值的產生是極其迅速的,通常只需要幾個月,甚至短短幾周就能看到成果。
現在人工智慧在傳統產業的滲透率仍在個位數,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然而對於很多公司來說,它們需要的是高度定制化的方案,而非通用型AI方案,所以融合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不少挑戰和痛點。
第三,我早年做過很多科研工作,很高興能看到關於系統一和系統二(System One, System Two)的討論,我們期待人工智慧技術從系統一升級為系統二,即從識別、決策、優化等能力,升級到感知、認知等進階智慧的能力。
有不同的學派都在努力讓人工智慧更接近人類智慧,其中一個流派主張回歸經典的AI理念,甚至重新構建嶄新的模型結構,在深度學習技術的基礎上利用人類的知識。但我更支持另一個理論——深度學習的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
回看人工智慧過去60多年的歷程,最大的突破來自於計算能力和資料量大增而產生的可擴展演算法。我們看到了卷積神經網路(CNN)帶來的喜人成績,還有預訓練自然語言處理模型(Pre-Trained Model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廣泛運用。
預訓練模型與人類語言學習的模式類似,不管是英語還是中文,在習得這些語言之後,再去學習程式設計、藝術、化學。在無人監督的學習環境中,這種模式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強大,就像阿爾法圍棋(AlphaGo)一樣。
最後一點我想說的是,如何讓AI變得更務實。
AI有很多問題,例如隱私、資料安全、治理和監管,在此就不一一討論了。當我們試圖解決這些AI難題時,有人認為讓監管部門加強管理是唯一辦法,其實不然,我們是否也可以朝著研發更厲害的技術性解決方案去努力?
就像電腦病毒剛出現時,殺毒軟體隨之誕生;面對千年蟲難題時,也迅速找到了技術應對方案。我們可以通過研發新技術,應對DeepFake深度換臉程式的挑戰;或者通過聯邦學習技術,在保證資料私密性的同時,滿足深度學習訓練需求。
作為握有技術能力的群體,我們需要與監管部門一起協作,而不只是把工作丟給他們。相信有了各方的助力,我們可以讓AI的應用變得更有深度,更加務實,更高效地克服現在面臨的種種問題。
▌阿萊克斯·彭特蘭:國家間應建立互通標準,避免“AI冷戰”
我對當前的深度學習技術不太樂觀。
最為主要原因是,深度學習不僅需要龐大的資料來源,而且要求這些資料長時間恒定不變,以保證模型訓練結果的可靠性,例如人類的面容、語言,就是相對穩定不變的資料來源。
但深度學習卻沒法應對快速變化的真實情況。亞馬遜在新冠疫情蔓延速度暴增時,出現了倉庫貨物緊缺,不得不停止送貨服務。這種經過深度學習高度優化後的系統發生崩潰,就是因為快速變化的疫情,和深度學習對恒定資料來源的需求是矛盾的。
另外,我想談談如何通過聯邦學習,促進資料的流通。
大多數公司沒有足夠豐富的資料,需要聯合不同的資料來源。基於這種需求,出現了很多新商業模式,比如“資料經紀人”——他們不出售資料,而是把資料借出去,作特定需求的使用。
“資料經紀人”業務湧現了很多,他們促進了資料的流通,也加強了資料的隱私性。因此,像聯邦學習這樣的技術和商業策略結合,有效解決了資料在合規性和所有權方面的難題。
聯邦學習也依賴於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資料應用和深度學習提供基礎環境,比如區塊鏈技術。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做相關系統的建設實驗,新加坡等國家設置了一種相互競爭的區塊鏈系統,來解決支付和物流問題。我們最近也幫助瑞士做了類似的實驗,涉及不同資料的互通性和連貫性問題。
我們仍在研究如何用儘量少的資料,實現人工智慧的目標。少量資料是指不斷更新的短期資料,這些資料能使AI應對迅速變化的情況,並及時做出調整。
我們打算將AI與其他基礎科學結合,例如阿爾法圍棋(AlphaGo)就是這類結合的初步嘗試。這些方法不依賴于大量恒定資料,可能會比深度學習更加強大。
除此之外,我們在探討用AI保障聯邦學習過程中不同資料方的權益,這是實現不同國家之間的互通性、支付信任度、物流運輸等方面合作的關鍵前提。
另一方面,我們探索如何將AI技術應用於加密資料上。我們和大公司以及政府密切合作,找出解決系統入侵和保障網路安全的方法。
我同時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與政府的合作。政府很多時候不知道如何通過大資料做決策,也不知道如何進行資料優化。而AI能夠幫助政府實現更高的效率,比如聯合國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相關評估指標,世界經濟論壇也可以為會員國提供不同的標準測算。
基於我們已有的多中繼資料庫,現在可以利用AI實現全新的資料優化方式,將貧困、不平等這種之前無法量化的指標,通過可量化的指標進行評估。
同時,要真正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還需要制定統一的互通性標準。如果沒有這個標準,國家之間就不會相互信任去合作,就可能出現AI冷戰。
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促進合作的方式,就像TCP/IP互聯網協議那樣。而之前我提到的,新加坡、瑞士等現在正在嘗試的區塊鏈系統,將有希望解決國家間缺乏互通標準的問題。
Part II 對話
▌ 美國線上教育發展難度更大,只在ZOOM上講課是不夠的
Q1:疫情加速了行業的改變,遠端醫療、線上教育開始蓬勃發展,這只是AI對人類社會產生影響的冰山一角。想請兩位談一談,目前看好AI在哪些領域應用的未來前景?
李開復:疫情的確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人們行為習慣發生了很多改變,更願意接受線上學習和工作了。
這種新的行為習慣產生了大量資料流程,為AI應用帶來了更多可能性。比如大健康領域以及遠端醫療中所產生的資料,可以訓練更智慧的模型。同時更多人開始在基因組學、新藥研發方面結合新的AI技術進行研究,因此我相信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潛能是非常巨大的。
AI與教育的結合也很值得期待。一方面可以説明老師處理重複性的日常事務,例如批改作業,讓老師得以將時間精力投入到更有創造性的事情上,能更悉心地為孩子提供優質教學。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比如設置卡通版AI虛擬老師,讓課程充滿趣味性。
在中國,有很多線上教育公司在疫情之前就已經發展迅速,像創新工場投資的VIPKID,讓國外的純正英語老師線上上教授中國學生。目前,中國的線上教育已經擴展到了更多科目,包括體育、舞蹈、書法等素質教育課程。
相比之下,美國線上教育發展的難度會更大。畢竟只在ZOOM上講課是不夠的,好的線上教育必須要有好的內容。
▌AI核心是增強人際互聯,應注重文化多樣性
阿萊克斯·彭特蘭:李開復博士提到的教育案例,我不是很認同。
MIT大約20年前就在教育中使用AI,重點根本不是內容,我們甚至提倡將內容免費開放給大眾。
AI絕非試圖取代人類的作用,我們更強調用AI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讓人們更好的社交和連接彼此。比如手機上人工智慧技術,不是要取代你,而是讓你高效地找到最適合的工作、最正確的人,讓你更容易的獲取資訊,並進行創新。
我們可以利用資料激發更強的創新力,培養領導力。只有基於這樣的宗旨,才能促進更有創造力的教育和學習,這比關注教育內容本身重要得多。
在加拿大,有家創業公司正在訓練普通民眾學習AI,比如水管工,教學效果非常不錯。他們的教育方式不是簡單的教授基本知識,而是以一種能夠激發人們互動思考的方式。
我們之前在中國調研了3000多個孵化器,發現創業公司成功的要素裡,第一個是文化多樣性,也就是說創始團隊背景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第二個是團隊成員專業的多樣性,他們能否發揮自己所長,並很好地進行團隊合作。
1956年,馬文·明斯基 (Marvin Minsky)提出了人工智慧這個詞。但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的理解,不應該只停留在“人工”層面,而應擴展到多元文化之間的相互連接、團隊合作,我把它叫做延伸智能(Extended Intelligence)。這也是我想強調的,人工智慧這個名詞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的核心點是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互聯性。
▌AI未來突破難預測,奇點、超級智慧過於樂觀
Q2:未來十年AI有沒有可能取得重要突破?比如GPT-3近期展現驚人的能力。兩位認為未來的突破方向是什麼?
李開復:過去60多年來,深度學習是唯一的重大突破。在這之後,卷積神經網路(CNN)和GPT-3等都算是重要的改善,我對於人工智慧的漸進式改善保持樂觀。
對科學家來說,他們更期待著技術上的突破式進展。但我覺得未來十年基礎科研或許不會有大的突破。但模型相對容易,只要有大量的資料,就可以從實驗室進入到行業應用,CNN和GPT-3都是模型加海量資料的成果。
我是務實派的,雖然持有樂觀態度,但並不是一位“未來學家”。未來的突破很難預測,對奇點(Singularity)的爭辯,甚至預測超級智慧的出現,在我看來都過於樂觀了。
阿萊克斯·彭特蘭:我同意李博士的觀點。很多生物機制很難解釋,包括用感知認識事物、理解聲音、尋找食物等,是深度學習演算法做不到的。但深度學習可以研究科學、制定規則、研究理論,並進行實踐。
從務實的角度來說,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聯邦學習。就醫療而言,我們有這麼多醫院,在新冠疫情期間做了很多的實驗,為什麼這些實驗資料不能進行聯合呢?
儘管資料有不相容的地方,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探究不同的資料之間的關聯性。在未來,我們對資料的需求也許會越來越少,外科醫生或者物理學家或許不需要太多資料,因為他們對規則已經瞭若指掌了。
▌不要墨守成規,要跨領域、跨學科應對挑戰
Q3:人工智慧會有什關鍵挑戰?對於想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有什麼是需要瞭解的關鍵點?
李開復:首先,大背景在改變,新科技層出不窮,我們每年都需要學習新的東西。
其次,人工智慧可能引起各種問題,包括偏見、歧視、倫理道德等,是否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無人駕駛技術該何去何從等等。
第三,人工智慧的研發需要深刻地理解技術對社會、生活與人類健康會產生的影響。我非常欣賞斯坦福和MIT這樣的高校,能夠把AI教育擴展到各個學科,讓研發人員及早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價值。
阿萊克斯·彭特蘭:是的,我朋友做過一個有關電的趣味類比,電動馬達最初在工廠裡用於生產的時候,並沒有發揮出多大的作用,因為大家並不知道如何改造生產流程。
AI在一些領域發揮的作用是顯著的,但應用到其他領域時,就需要改造流程。很多情況下,最困難的就是說服人們改變商業流程去使用AI,因為大多數人是墨守成規的。
而有意思的是,就像李博士提到的,像MIT和斯坦福這樣的高校確實在認真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
比如,我今天早上正好就這個話題跟G20領導人對話,大家一致認為我們必須從跨領域、跨學科的角度去面對這個問題,不能只是工程師或者社會科學從業者們在做,經濟學家,政治家等等都必須參與進來緊密合作。
隨著AI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除了必須具備強有力的技巧來建立社會規則,還需要對研究經費、企業投入等進行各種調整。
▌雖然大公司實力不容小覷,但依舊對小公司抱有期待
Q4:AI研究會消耗大量的資源,我們是否應該將資源往學術界平衡?現在已經發生資源的重新分配和平衡了嗎?
李開復:就人才而言,現在已經有重新平衡的跡象了。
過去,頂尖大學的學者基於待遇和種種考量,不少選擇去企業界工作。而近期,曾任職於百度、海爾、位元組跳動等公司的數位優秀AI科學家已經回歸高校。
但像GPT-3這樣的技術,仍然不是大學和小公司能支付得起的。支撐GPT-3運行的電腦是世界算力第五的超級電腦。每進行一次演算法訓練,就要花費460萬美金,只有像騰訊、穀歌、微軟這個級別的公司才能負擔得起如此強大的算力。
我觀察到,近年的AI創業公司已經和5年前截然不同了。它們一般由AI科學家和商業人才共同創建,為了解決特定問題而生,並非紙上談兵做突破性科研,切入的領域也往往是巨頭公司忽略的地方。
例如,為製造業進行AI賦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需要去工廠實地勘查,瞭解運作方式。大公司因為賺錢很容易,不願意做這些性價比低的苦活累活。這些小公司的努力一旦有了成果,就會給產業界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所以,雖然大公司的實力不容小覷,但我依舊對小公司抱有期待。
阿萊克斯·彭特蘭:大學和公司是一種融合的關係,不僅體現在人才流動上,也會進行資訊資源分享,彼此是整體性的合作態勢。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產業界的保密需求還是存在的,只是從學校的出發點來說,我們願意毫無保留地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研究成果,並與企業合作,形成標準化平臺。
▌人工智慧取代人類需要上百年或更久
Q5:兩位認為什麼是AI不能取代的?
李開復:一類是創造力、分析能力、邏輯辯論能力,瞭解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這些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另外一類是同理心,人類之間的信任、友誼,自我認知、意識等。
阿萊克斯·彭特蘭:人工智慧有朝一日可以取代人類所有的能力,但是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可能需要上百年或更久。
▌AI創業建議I:找到小切入點,不要與巨頭正面硬碰
Q6:李博士提到了AI在小企業中的運用,可否再舉例說明是如何運用的?
李開復:這個問題分兩部分:一個是小型AI公司與巨頭競爭,我的建議是找准巨頭沒有平臺優勢的細分領域,為某個針對性產業創造價值,並且不要與巨頭核心業務正面硬碰。
對於那些中小型非AI、但想應用AI的公司,需要確保有足夠的資料,以訓練與核心商業價值掛鉤的AI模型,並且有願意變革的開放性公司文化。
所以,早期應用AI的公司可能規模較大,因為他們有足夠大的資料,和可相容變革的商業模型。每個例子都不同,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應用AI。
阿萊克斯·彭特蘭:如果我們放寬AI的定義,或許水管工、合同工都有資料,通過一些簡單的分析、整合,AI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他們的工作。
這些都是很小的切入點,基於簡單的AI分析、機器學習,依舊可以產生巨大的潛力。
▌ AI創業建議II:知曉技術,同時理解商業
Q7:兩位再分享一下最後的建議?
李開復:我們在步入一個AI開始滲透到方方面面的令人振奮的時代,我希望所有的學生們都能參與到這個改革浪潮中。要深刻地理解人工智慧的商業落地,而不僅僅鑽研技術本身。
阿萊克斯·彭特蘭:不要太較真於深度學習或者冗長的演算法,一切始於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不要止步於技術本身,要明白資料類型、形態和規律,關注商業流程。
感謝葉樂斐、劉諾、藍萱、張昊、陳冬傑、劉子昂、張梓煜、錢淩寒、水一方、沈雍在校譯和審閱上對本文的貢獻。
雍智科技好嗎 在 粉條愛彭哥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再度出現瘋狂的賣壓
盤中一度大盤跌破1500點
造成全市場股市恐慌
原本想讓大家撈底的分析師
也成為這次最大的加害者
你想跟彭哥一樣在這種行情
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絕望中卻能夠開心又得到財富
好好看一下當一個成功的被討厭者是應該的
#台股大崩盤 #單日下跌1500點 #空方市場來臨
#航運股 #長榮 #陽明 #股市冥燈
#股市公道伯
今天台股一早就狂瀉不止
單日成交量可望突破7000億
目前已有500點的下跌幅度
是否還會下跌呢是大家關心的課題
然後起跌的開始如何得知判斷
彭哥昨晚贏家觀點已經點醒你
如何看出來都在今日的影音
再來你有上述的熱門股套牢
請務必看看現階段是否有危機
彭哥幫助你度過難關
#台股大跌 #灰太郎吃掉喜羊羊 #贏家觀點準確命中
#台積電 #鴻海 #聯發科 #天鈺 #晶豪科 #雍智科技
#金麗科 #美律 #同致
#股市公道伯
◆關鍵詞◆:
彭哥富裕路|彭貝爾|戰鬥K線|大賺小賠|彭哥的贏家之路
股價結構|方向線|能量線|趨勢線|小高點確立|小低點確立
0050|0056 |存股|股市觀測
◇本頻道特色◇
指標操作是一個方便又營養的模式
如何善用指標及發覺交易的優缺點
就是需要明確的SOP
戰鬥K線就是有這樣的特色
請關注視頻了解它的特色吧
◆最新消息◆
彭哥新增加Telegram頻道
訊息速度更為即時
歡迎各位投資人進來見習
Line@請點我👉https://bit.ly/2Td5Amm
Telegram 請點我👉 https://t.me/fightingKline
Facebook 請點我👉https://bit.ly/2Y72e4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I0-_HjEt1Q/hqdefault.jpg)
雍智科技好嗎 在 阮昭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
今天是 #台北市議會 第13屆第4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因為很多施政議題在各委員會質詢中,都已請教過各局處首長;今天 #阮昭雄 質詢 #柯文哲 市長的重點,在如何提升城市滿意度,讓台北成為健康、安全、國際的繁榮城市。
依據台北市研考會資料,104年柯市長滿意度76%、至109年僅剩55%;我相信市民需要的是有能力「改變台北」的市長、而不是「#善後市長」、也不是一心只想培養黃珊珊成為市長的「#跛腳市長」。
請問大家,台北市有什麼需要改變?
請問市長,您卸任後留下什麼政績?
#內湖交通 雍塞嚴重,長期以來為人詬病,柯市長及交通局長回覆已進行道路拓寬、增設智慧交通號誌、同時建議避開8-9點交通尖峰,但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阮昭雄提出一個大膽想法,是否曾評估用”#藍色水路”分流壅塞打結的陸路?藍色水路除了可用來分流交通擁塞、更可以提供遊憩休閒的新選擇,吸引觀光客搭船遊憩,吸引旅客來台北遊玩。如同德國有萊茵河、布達佩斯有多瑙河、阿姆斯特丹有運河。
對此提議,柯市長回答有潮汐問題、交通局長回答會有淤積問題,阮昭雄問「有具體評估過嗎?」局長說「民國90幾年曾評估過」 我堅定請他們能再慎重評估。
時代在改變、科技在進步,10年前不行,不等於現在不行!且依據 #工務局水利處 統計,105年起~108年止,市府花費1億8745萬整治基隆河及淡水河,既然有心要清淤、疏濬,就希望能貫徹執行、排除淤積問題,好好評估善用台北市的水路資源。
多年來我一直積極推動台北市爭取 #國際運動賽事 主辦權,尤其 #亞運、#奧運 更是值得台北市去主動;體育局長與柯市長當下承諾,會盡快拜會 #體育署 及 #中華奧會,了解關於台北市申辦的準備事宜。阮昭雄希望透過賽事籌備,讓台北的城市建築更新、讓產業有良好循環、提供運動員鍛鍊目標、持續累積城市的光榮價值。
台北市的 #危老建築 更新、#都市更新計畫 一直緩步進行中,我在總質詢中提出希望加快效率。低度使用的 #閒置空間 也要盡量活化,避免成為治安死角、或被堆積廢物,發生憾事。
關乎國家競爭力的 #雙語教育,一都是台北市家長關切的議題。今年台北市有28所、明年會增加為49所,感覺成長許多!但 #雙語學校 並不平均分布在12個行政區,為了嘉惠更多莘莘學子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阮昭雄希望台北市能以100%雙語學校為施政目標。
台北市作為台灣首都,企圖心及想像力都要更高;站在更高更遠的角度去挑戰,而不是墨守成規、不思突破。
本會期阮昭雄的總質詢告一段落,但服務處與議會研究室,歡迎選民有任何問題隨時來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_ToOopJx-E/hqdefault.jpg)
雍智科技好嗎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早前新樓盤開售,市場反應非常熱烈。《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Lawrance),介紹新書《龍市樓論》並分析龍巿模式,剖析香港2009年後至今的「新常態」樓市數據,助你配置 Smart Money 入市。
【第7集主題:#香港樓市】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汪敦敬 Lawrance(祥益地產總裁)
著名樓市評論員,從事地產代理業30 年以上,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 多年,長期剖析樓市實況、置業財技和房屋政策。汪敦敬被譽為「預測最精準的樓市專家」,從2009年開始研究龍市理論,檢視香港樓市數據的十年印證,於新書《龍市樓論》闡釋龍市規律發展,「龍一」升市及「龍二」調整市如何交替出現,而總體呈現一浪高於一浪的勢頭。
00:00 本集精華
00:42 節目宗旨
01:43 嘉賓介紹
02:09 龍市是甚麼?
03:27 新書內文的QR Code有甚麼作用?
04:37 高現金流、低借貸率、供應不足、財富效應這四個因素,在2020年和2009年有否重覆?
10:50 市場帶有許多長期負面因素,為何仍對樓市抱樂觀態度?
12:29 住宅樓未來數月走勢如何?
16:40 有意移民的人對市場有影響嗎?
21:45 現時剛性需求強烈?
25:57 疫情和失業浪潮會否令分析出現滯後?
➤ 全新單元《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第2集主題:投資銀行上市角色】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30:33 節目介紹
31:44 投資銀行如何分類?
32:50 國企到美國或香港上市時沒分國家隊,整個運作是如何?
34:22 銀行如何考量上市項目大小?
35:38 其他國家的企業在香港的活躍程度如何?
36:25 香港有多少投資銀行從業員?
37:17 香港對投資銀行有甚麼吸引因素?
39:02 投資銀行有沒有分類?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10a.m. 上線!
#致富解碼 #汪敦敬
======================================================
【2020年10月活動 現正開放報名】
➤ 英國物業投資150分鐘速成班(?完成速成班後可獲贈豐盛國際HKD2,000置業現金回贈!)
https://bit.ly/3dubZRW
======================================================
新書介紹 ➤ 龍市樓論(汪敦敬)
實體書(登記天窗會員享9折): https://bit.ly/3hQmtvl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kb4Yr1
牛熊巿周期在樓巿不復見,香港樓巿的「龍巿模式」乘勢而起,
撥開雲霧,看通「龍巿」的升降規律,你的財富才能「飛龍在天」!
「龍巿模式」非常強勢,作者於書中詳細解說支持其運行的四大因素:
高現金流:資金續創新高,2020年是97年的5倍以上;
低借貸率:香港貸存比率低於1,遠較97年高位健康;
供應不足:整體一手供應下降及二手放盤量大跌;
財富效應:供滿樓人士、換樓客、「加按」套現等人再成樓巿新力軍。
作者亦傳授逾30年物業投資的真知灼見,提醒年輕人如何做好準備,捕捉「龍二」時機上車,才能成為擁有資產的贏家。另外,基建發展預視樓巿未來,作者亦分析香港未來多個大型基建,剖析值得預早部署的潛力區段,以佔盡天時地利人和,與龍共舞。
「《龍巿樓論》絕對是投資初哥及資深投資者的入巿秘笈!」—— #黎永滔 /百億舖王
「著作所彰顯的創見、膽識和自信,已足夠令人動容!」—— #王文彥 /中原地產創辦人
「匯聚了汪敦敬博士38年的地產智慧,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明白甚麼是『書中自有黃金屋』!」—— #蔡志忠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聯同
#張炳強、#黃雍盛、#張翹楚、#邵志堯、#方文彬、#Ann姐、#Anthony、#KingSir葉景強、#葳葳、#諗sir、#法子、#亮劍、#PP
強勢推薦
======================================================
【更多推薦影片】
➤ 科技股受美國總統大選影響? | 嘉賓:譚新強: https://youtu.be/YJBhxBo1qKs
➤ 如何利用 FinTech 金融科技賺錢? | 嘉賓:陳立德:https://youtu.be/OfAWOlWncL8
➤ 英國樓市尋寶圖,倫敦Zone 1、2以外的最佳選擇:https://youtu.be/kzDjuMVszBs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C...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龍市樓論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樓市 #香港樓 #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jEX7pbLW94/hqdefault.jpg)
雍智科技好嗎 在 [聘書] Offer請益(新唐/雍智) codes PTT批踢踢實業坊 - ucptt 的推薦與評價
公司新唐科技雍智科技揚明光學職缺採購工程師專案管理師採購管理師地點新竹園區竹北喜來登旁新竹園區薪水未談N*13 (N-1)*14 估計也是約N*14 ... <看更多>
雍智科技好嗎 在 [請益] offer請益雍智/久元 - PTT 問答 的推薦與評價
23 Re: [請益] Google面試時都不能停下來想嗎? 48 tech_job 2022-04-26 12:29 ... ... <看更多>
雍智科技好嗎 在 Re: [聘書] offer請益(雍智科技/緯創資通) - 精華區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嗨 科技業的新鮮的肝
這時候才回你 好像有點慢了 不過還是來提供一下意見
基於禮貌 我還是表明一下身份吧
小弟目前是你拿到offer的其中一間主管
不過當初不在 所以沒有跟你談到
但個人的意見應該還是可以稍微給你些參考吧
===
單從這兩份offer來看
儘管都稱為SI/PI模擬 但工作內容與面向的差異頗大
緯:
主要做系統評估設計
根據系統的架構與要求
提出設計規範
並做優化
雍:
主要做IC載板的設計
根據客戶提出的要求與規範
設計測試載板
並提出測試結果
從上面內容來看
系統廠並不會干涉IC內部的設計與否
基本上是拿IC廠提供的資料或模擬model來設計
甚至不需要IC資料
只根據第三方的規範來設計
而測試載板的設計會稍微涉入IC設計
有時候會根據IC內部設計架構不同來改變載板上的設計
或是測試fail之後
必須跟客戶建議IC有哪些可以調整
如果你之後想進IC廠
從系統廠是比較難切回去
就算過去也不會是直接參與IC設計
會偏向IC廠與系統廠間的AE
如果是從載板廠想切入IC廠是比較簡單
但是不是你想要的部門就不知道了
進去大IC廠做測試板或是封裝相關機會比較大
核心的話 要頗厲害或有人脈才有機會
以上大概是工作內容的差異
至於薪資上
對於一個新人來說 月薪差異應該不會差超過3000
當然特殊產業或部門例外
年薪固定14或13在加上分紅 差異應該在一個月左右
還要看有些公司月薪是本薪+加級上去的
這樣分紅的月薪就不是本來期望值 會更少
但工作幾年後 薪水就會出現差異了
看過有人三年跳兩級 有人三年薪水連調都沒調過(只有公司固定調薪)
這樣一來一往 差異就越來越大
就我知道 一個八年上下的資歷的話 年薪從100到200都大有人在
一切看你的表現 跟公司是否願意給這部門資源
你題的這兩間應該都可以練功
但門派不同
就看你想練乾坤大挪移還是吸星大法了
(金傭RIP @@)
希望你能找到期望的工作環境
-Soin-
※ 引述《kinglyway ()》之銘言:
: 第一次在科技版PO文,小弟北科電子碩畢
: 退伍後第一份工作想請教各位前輩們意見
: 未來想往IC廠的SI/PI發展,不知道哪間比較適合練功
: 緯創資通 雍智科技
: 職稱 硬體工程師 電性模擬工程師
: 部門 SI/PI模擬 SI/PI模擬
: 薪資 (N-2)*14+分紅 (N-1)*13+季獎金
: 工作內容 產品設計前預先模擬 IC測試版模擬與量測
: 加班費 可以報 可以報,需要填單子
: 地點 內湖 竹北
: 交通 租屋 租屋
: 對兩間公司看法如下:
: 1.緯創大公司,發展穩定,主管表示不常加班,一年大概領16個月,公司大樓環境不錯
: 系統廠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去IC廠....
: 2.雍智科技,小公司版上資訊很少,查詢公司新聞,感覺發展得不錯
: 主管表示一年大概領15個月
: 客戶皆為IC廠,不知道之後是否比較容易跳到IC廠?
: 以上是小弟目前的想法,不確定往哪邊走才能朝自己的目標發展
: 希望各位前輩能給予一點意見,先感謝各位前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72.1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40974157.A.42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