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牌風光後,還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台灣體育員】
這週中華小將在東奧捷報連連,
讓大家在國際體壇上看到台灣的驕傲
但是,這些小將在成名前,
其訓練是不是也十年寒窗無人問?
運動員職業生涯短,
卻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青春
而在退休後,選手多半選擇擔任老師、教練,或是進入本身有球隊的國營企業上班
喊出體育改革的同時,
若只是制式性的增加預算總額
而忽略運動員真實的處境,
待遇不足、僧多粥少的情形仍難以根絕⚠️
#關鍵在於經費的配置是否適當
以今年度中央體育預算預算為例,國家體育經費用於運動選手培訓相關者約46%
但是運動員實際上獲得多少照顧?
成名前是否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他們上場?
以我國現行選手零用金為例,
#培訓選手一個月僅有15500、
#儲訓選手更低至一個月9000元
只有 #參與代表隊、 #獲得國際賽會成績者 才有機會再往上加給
但是誰能確定,哪個小將會是明日之星?
而這樣的低價,又能支撐多少小將走到國際舞台上,爭取後面的待遇?
同樣,奧委會和體育署輔導退休運動員的相關措施,多半僅限於 #大型國際賽會奪牌的選手 #輔導機制仍不足以保障所有運動員的退役生活
➡️ #各國運動員輔導機制比一比:
🇹🇼 #台灣
1⃣️運動員的升學制度:升學管道多元,
成績優秀者可以保送入學
2⃣️學校對運動員的職業發展:成立體育班且課後輔導
3⃣️運動員大學畢業的出路與輔導發展:大部份當體育老師或教練
4⃣️職業運動員的發展及出路:部分當教練或與球團簽約
5⃣️政府如何支持:以支持主流項目為主,依成績給予經費
🇺🇸美國
1⃣️運動員的升學制度: 運動員升學獎學金、運動成績保送入學
2⃣️學校對運動員的職業發展: #學生未達成績標準會禁賽!獎學金制度盛行、誘因高
3⃣️運動員大學畢業的出路與輔導發展: #依相關科系找工作 #優秀選手則加入職業聯盟
4⃣️職業運動員的發展及出路:較廣,看個人興趣,且普遍的運動員待遇很高
5⃣️政府如何支持: #以企業贊助為主,頂尖運動員則由政府培訓
🇯🇵日本
1⃣️運動員的升學制度:運動員升學獎學金、運動成績保送入學
2⃣️學校對運動員的職業發展:透過專門能力的研習制度與各體育大學合作
3⃣️運動員大學畢業的出路與輔導發展:成利國立運動科學中心
4⃣️職業運動員的發展及出路:運動相關企業或一般企業就業
5⃣️政府如何支持:政府出資或民間捐款
縱使體育署預算連年增加,
仍有許多運動好手不得不放棄這條荊棘路
「#體育即國力」,但是台灣可曾真正將其看作一種職業?
中央給予沒有支撐力、沒有吸引力,只是津貼性質的零用金,
甚至有些縣市完全沒有訓練費,
選手練習時間外還得打工、兼職
卻又因為忙於練習鮮有其他一技之長
更別論退休生活的不確定性、轉行的困難性
這些惡性循環還要讓台灣多少體育好手止步? 參照國外訓練,
多半擁有企業及民間極大的力量支撐
政府除了在訓練及經濟上要給予這些運動好手更大及更實質的支持
#確保選手能直接拿到他們應有的資源
也應該要積極邀請、鼓勵企業貢獻民間力量,贊助選手為國爭光、
打造企業職業隊提供更多職缺,
也讓國人一同來支持這項產業✨
#又要馬兒跑
#又要馬兒不吃草
#誰還能穿得起國家的球衣
#國家有義務讓選手沒有後顧之憂
「體育班升學大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林苡棠 Sylv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高中體育班升大學 :: 去哪裡運動 的評價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體育班升學大學的推薦與評價,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體育班升學大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體育班升學大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體育班升學大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國立草屯商工體育班『田徑/跆拳道』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招生網> 學士班> 運動績優甄審甄試 的評價
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林苡棠 Sylv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我的羽球生涯
先幫大家科普一下 台灣其實對於羽球訓練體制是很有系統性且熱衷的
以下可能因為我老了加上台灣男雙拿金牌 特別感觸而發
-
我好像就是在這樣的體制下開始我的羽球短暫生涯
我們國小在縣市排名就是以羽球聞名了
在國小三年級就這樣被選進去羽球校隊
在你什麼都不會前 徵選的內容就是在看你天生的身體素質適不適合 好不好
然後每天早上我記得都四點起床五點到學校開始練球
發球200顆 吊一個空中球練長球 左中右各100總共300顆
跑米字步不知道跑了幾趟 還要計時
練到第一堂上課還會有點遲到進教室
然後整天結束五點再留下來學校繼續訓練到七點回家
不知道這樣一個人的基本功練了多久
才開始可以跟「人」對練
在小學我們四處征戰我記得羽球獎杯不知道拿了多少 只知道一定不少😂
後來要升國中了 面臨要選當時嘉義以羽球聞名的北興國中體育班
還是要繼續以升學主義為主的嘉義國中
反正後來妥協在升學主義下 我還是在嘉義國中羽球校隊繼續訓練繼續比賽
但很明顯 羽球校隊不是很受到重視 只重視是不是有進了資優班
進資優班後羽球也暫停了
到了高中就真的完全被升學主義掌握 嘉女的羽球校隊我一樣繼續練習繼續比賽
一樣早上練到第一堂上課 下午留下來繼續練
但會知道學校只是為了我們是嘉女所以體育項目也要很好而讓我們去比賽
到了大學我就投入競技啦啦了
蠻有趣的 回想起那段小時候孤獨 快樂 辛苦 壓力的練球 征戰 比賽 得牌 失落
還是覺得運動員的生活好辛苦但是也好開心
-
希望今天女單小戴再拿一面金牌吧🏅️
很多當時打球的照片都沒有了
然後你們滑到最後一張 有亮點🤣🤣🤣
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對於 #林昀儒 父母每月自費13萬請中國教練這件事沒什麼意見。
中國是桌球強國,台灣的父母在經濟能力允許之下,幫小孩請外籍教練(對,中國教練算外籍教練,小粉紅不要叫),這件事沒什麼好講的,特別是林昀儒已經是從小決定往職業選手之路邁進,他的父母當然會想好好花錢栽培。
但值得大家討論的,或說作為一個父母,我比較想跟大家討論的,是如何面臨小孩在學業與運動之間的抉擇,而作為父母,又該投注多少資源讓小孩一圓運動夢。
這問題在台灣不難理解,因為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之下,有運動天份的小孩,隨著一路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在「升學vs運動」的二分法選擇之間,壓力會越來越大。
小學時,學業壓力不大,看著小孩喜歡跑跑跳跳,讓他們去校隊玩玩,也玩出一些成績,父母都覺得開心。但升上國中,還要繼續花這麼多時間在運動上嗎?許多家長難免會開始猶豫。
道理很簡單。父母的擔憂是:搞體育,未來有沒有出路?畢竟,不是每個小孩未來都可以當國手,都可以成為職業選手。講白了,就算當到國手,在巔峰期過去之後,也的確面臨到就業跟生計的壓力。
「因為除了打球,我什麼都不會」。這句話,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當然,還是有少數的運動員有培養運動以外的專長。
台灣的體制,在小孩決定往運動方向邁進之後,對課業的要求通常越來約鬆。在早期,許多體育校隊甚至上課時數不足,學校及教練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遇到週間有比賽時以比賽為重,比賽結束後也不會補課。
對選手來說,看著學長學姊也是這樣過來,也不自覺走上相同的道路。這是過去常見的弊病。
教育部體育署在今年修法,讓國中小體育班學生每日練習的時間從「至多以三小時為原則」改為「至多以三小時為限」,這是正確的做法。我也相信,現在的學校及家長,也越來越重視選手在運動以外的學習。
但歸根究底,對於家長來說,還是得面臨這樣的抉擇:讓小孩投入運動,是幫小孩?還是害了小孩?
林昀儒顯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根據媒體報導,他的父親是體育學博士,母親是國中校長,林昀儒的國中跟高中都是在家自學,因為他的父母很小就發現林昀儒的桌球天份,並且立志栽培。
撇開一個月13萬元教練費用的經濟層面考量,單純就父母角度思考,應該沒有很多父母會在小孩十二歲時,便決定讓小孩全心往職業之路邁進。
風險很大,不是嗎?林昀儒當然從小在桌球展露頭角,拿了一些獎項,但這樣的小孩很多啊!又有誰能知道他能在19歲時就登上奧運舞台?他父母也不曉得。
林昀儒的父母顯然很早就做了決定,甚至是一種賭注。他們賭對了。
講到這,請讓我岔開話題談一下 #郭婞淳。
我不是要講她奪金牌有多厲害,因為這個大家都知道。
我要講的是,她在奪金牌之後,陸續在臉書上感謝她的贊助單位,包括台灣大哥大、TOYOTA、Under Armour及富邦金控。
當然,她奪金之後的社群媒體發文也許是當時的贊助條件之一,但好的選手,是需要企業投資的。我希望郭婞淳的成功,可以讓更多企業更踴躍贊助選手,而且從學生時期開始。
當然,我也看到郭董十年贊助 #莊智淵 六千萬元的新聞。撇開政治立場不看,這都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企業贊助選手,也許也可以幫企業本身節稅,但重點是,這會讓更多選手無後顧之憂,願意投身運動產業。
在美國,優秀的運動選手在大學時期甚至高中時期,便開始接受企業贊助。這是美國運動產業發達的眾多原因之一。運動必須是一個產業,有明星運動員帶動商機,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整體運動才會蓬勃發展。
(經網友提醒,我這句不夠準確。應該說是,美國如NIKE等運動品牌會贊助運動名校,至於選手本身能不能接受贊助,到2019年才放寬規定。以上說明。)
更多的企業投入,更完整的運動產業鍊建立,「體育vs運動」的差異,選手在學生時期如何兼顧課業及競技場上的表現,大學體育獎學金的多寡等等,上述每一題都可以有許多討論。
讓台灣的運動選手,能夠從小認知到「升學vs運動」並不是二選一的命題,而是一個他們未來即便從選手身份退下,仍然可以在這個運動產業鍊下發揮專長並有穩定收入,才能鼓勵更多有運動天份的小孩及他們的父母,願意讓小孩一圓運動夢,即便只是嘗試幾年也好。
也許這才是我們討論林昀儒現象的另一個思考角度。
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體育班升學大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吳璧如所指導陳家森的 臺中市國中學生運動習慣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2021),提出體育班升學大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中學生、運動 ... ... <看更多>
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體育班升學大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吳璧如所指導陳家森的 臺中市國中學生運動習慣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2021),提出體育班升學大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中學生、運動 ... ... <看更多>
體育班升學大學 在 高中體育班升大學 :: 去哪裡運動 的推薦與評價
去哪裡運動,高中體育班出路,111年高中體育班招生,體育班升學大學,高中體育班學校,國中體育班升學管道,111運動績優獨招大學,運動績優獨招,111高中體育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