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 #林昀儒 父母每月自費13萬請中國教練這件事沒什麼意見。
中國是桌球強國,台灣的父母在經濟能力允許之下,幫小孩請外籍教練(對,中國教練算外籍教練,小粉紅不要叫),這件事沒什麼好講的,特別是林昀儒已經是從小決定往職業選手之路邁進,他的父母當然會想好好花錢栽培。
但值得大家討論的,或說作為一個父母,我比較想跟大家討論的,是如何面臨小孩在學業與運動之間的抉擇,而作為父母,又該投注多少資源讓小孩一圓運動夢。
這問題在台灣不難理解,因為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之下,有運動天份的小孩,隨著一路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在「升學vs運動」的二分法選擇之間,壓力會越來越大。
小學時,學業壓力不大,看著小孩喜歡跑跑跳跳,讓他們去校隊玩玩,也玩出一些成績,父母都覺得開心。但升上國中,還要繼續花這麼多時間在運動上嗎?許多家長難免會開始猶豫。
道理很簡單。父母的擔憂是:搞體育,未來有沒有出路?畢竟,不是每個小孩未來都可以當國手,都可以成為職業選手。講白了,就算當到國手,在巔峰期過去之後,也的確面臨到就業跟生計的壓力。
「因為除了打球,我什麼都不會」。這句話,相信許多人並不陌生。當然,還是有少數的運動員有培養運動以外的專長。
台灣的體制,在小孩決定往運動方向邁進之後,對課業的要求通常越來約鬆。在早期,許多體育校隊甚至上課時數不足,學校及教練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遇到週間有比賽時以比賽為重,比賽結束後也不會補課。
對選手來說,看著學長學姊也是這樣過來,也不自覺走上相同的道路。這是過去常見的弊病。
教育部體育署在今年修法,讓國中小體育班學生每日練習的時間從「至多以三小時為原則」改為「至多以三小時為限」,這是正確的做法。我也相信,現在的學校及家長,也越來越重視選手在運動以外的學習。
但歸根究底,對於家長來說,還是得面臨這樣的抉擇:讓小孩投入運動,是幫小孩?還是害了小孩?
林昀儒顯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
根據媒體報導,他的父親是體育學博士,母親是國中校長,林昀儒的國中跟高中都是在家自學,因為他的父母很小就發現林昀儒的桌球天份,並且立志栽培。
撇開一個月13萬元教練費用的經濟層面考量,單純就父母角度思考,應該沒有很多父母會在小孩十二歲時,便決定讓小孩全心往職業之路邁進。
風險很大,不是嗎?林昀儒當然從小在桌球展露頭角,拿了一些獎項,但這樣的小孩很多啊!又有誰能知道他能在19歲時就登上奧運舞台?他父母也不曉得。
林昀儒的父母顯然很早就做了決定,甚至是一種賭注。他們賭對了。
講到這,請讓我岔開話題談一下 #郭婞淳。
我不是要講她奪金牌有多厲害,因為這個大家都知道。
我要講的是,她在奪金牌之後,陸續在臉書上感謝她的贊助單位,包括台灣大哥大、TOYOTA、Under Armour及富邦金控。
當然,她奪金之後的社群媒體發文也許是當時的贊助條件之一,但好的選手,是需要企業投資的。我希望郭婞淳的成功,可以讓更多企業更踴躍贊助選手,而且從學生時期開始。
當然,我也看到郭董十年贊助 #莊智淵 六千萬元的新聞。撇開政治立場不看,這都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企業贊助選手,也許也可以幫企業本身節稅,但重點是,這會讓更多選手無後顧之憂,願意投身運動產業。
在美國,優秀的運動選手在大學時期甚至高中時期,便開始接受企業贊助。這是美國運動產業發達的眾多原因之一。運動必須是一個產業,有明星運動員帶動商機,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整體運動才會蓬勃發展。
(經網友提醒,我這句不夠準確。應該說是,美國如NIKE等運動品牌會贊助運動名校,至於選手本身能不能接受贊助,到2019年才放寬規定。以上說明。)
更多的企業投入,更完整的運動產業鍊建立,「體育vs運動」的差異,選手在學生時期如何兼顧課業及競技場上的表現,大學體育獎學金的多寡等等,上述每一題都可以有許多討論。
讓台灣的運動選手,能夠從小認知到「升學vs運動」並不是二選一的命題,而是一個他們未來即便從選手身份退下,仍然可以在這個運動產業鍊下發揮專長並有穩定收入,才能鼓勵更多有運動天份的小孩及他們的父母,願意讓小孩一圓運動夢,即便只是嘗試幾年也好。
也許這才是我們討論林昀儒現象的另一個思考角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高中體育班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唐玉琴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新聞] 體育班廢存爭議小選手未來在哪? - 看板Baseball 的評價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小朋友將來要念體育班的,麻煩看一下這個新聞。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畢業出路前輩帶路》體育系畢業做什麼?原來還有這條路! 的評價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告訴你讀體育班有多慘-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2022高中體育班出路-酒店飯店,精選在Youtube上的體驗影片 的評價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金威跆拳訓練中心- 體育班跟你想的不一樣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110學年度體育班特色招生甄選入學簡章 的評價
- 關於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閒聊] 念什麼大學對球員出路有差別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了很久,這似乎是個系統性的問題。
能夠妥善的使用自己的身體,且保持靈活與強壯,本身就是很酷的專業。
在重視休閒活動的國家,有各種職業運動作為標竿在帶,而且人民願意為了自己的休閒而付錢,整個產業起來,就能容納更多的體育專業人才,從選手、教練、訓練、轉播、評論,有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
「我國高中以下學校體育班學生已提升到4萬人,立委表示,體育班學生出路不佳,有學生當選手不成,想轉當清潔人員也沒爭取成功,呼籲政府協助體育班學生投入防護員等運動相關職務。」
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台北市的松山高中籃球隊,史無前例的拿下HBL高中籃球聯賽的三連霸,今天所有的球員特別把獎盃獻給學校,感謝師長和同學們的支持!
達成HBL高中籃球聯賽史上三連霸的紀錄,松山高中籃球隊的隊員們接受全校師生的歡呼,也把獎盃獻給學校.
這份榮耀是每天辛勤練球的成果,也是從高中生銳變成籃球選手的過程.松山高中籃球隊都是體育班的學生,每一屆招收15人,一般學生得靠一流的基測成績才能進入,籃球隊的學生則透過獨立招生,雖然打球是主要任務,但校方還是對課業有一定要求,球員們也說,這正是當初拚了命的想擠入松山的原因!
籃球隊員們的課業成績無法和一般學生相提並論,但教練和校方認為,能做的就是培養他們唸書的習慣,畢竟不是每個人以後都以打球為職業,未來進入大學,也更能適應,並且尋找多元的出路.
林曉慧沈志明台北報導。"
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小朋友將來要念體育班的,麻煩看一下這個新聞。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國高中以下學校體育班學生已提升到4萬人,立委表示,體育班學生出路不 ... 教育部坦言,國小、國中、高中三階段體育班招收人數分布不均,目前國中 ... ... <看更多>
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畢業出路前輩帶路》體育系畢業做什麼?原來還有這條路! 的推薦與評價
過去 體育 系畢業,被認為不是當選手就是 體育 老師,好像除了這兩項外就必須轉職,但是, ... 學長姐#畢業 出路 # 體育 系#文化大學#健身房#健身教練#BEINGfit. ... <看更多>
高中體育班出路 在 [新聞] 體育班廢存爭議小選手未來在哪? - 看板Baseball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鏡新聞這期對於體育班的討論影片
我認為滿值得拿上來討論一下
-----------------------------------------------------
以台灣發展最蓬勃的棒球來說,平均每年畢業的高中棒球體保生約有5千人,但只有41人
能夠進到職棒體系,其他的選手只能想辦法繼續升學,考取教練證照,或是往企業棒球隊
發展,也有很多人乾脆放棄棒球,從事以勞力為主的行業。
體育班如果對於體育發展的幫助有限,該廢除嗎?但是它對於一些資源不多,冷門的運動
項目有集中訓練的優點,也的確是一群經濟弱勢學生重要的依靠。體育班的存廢、小選手
的未來,請看深入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nskXwiulC4
---------------------------------------------------------
看完這篇比較讓我關注的點:
1.體育班的學生幾乎花全部的時間練球,
效益不一定高,因為多練更會受傷~
2.政府資金補助以學校成績為主,沒勝利可能就是面臨廢社命運,
以致現實來說,選手生涯可能並不是教練調度最優先的考量.
3.因為大家都在瘋狂練球,學校又是成績至上,
所以就像補習班文化的軍備競賽一樣,
彼此一起做意義效益不大的互相消耗,
來爭取有限的資源.
4.體育班自成一族與其多數的人脫節.
這點在我周遭就確實發生受到影響,因而想放棄棒球.
我一個表姪子,台中人,讀中山國中,
從小看他國小就是力行的主力打到大的,但他高中
不想再繼續走棒球路,(據我瞭解,是我表嫂”建議”他的…)
國三也不太想打了,因為要開始補習趕進度,我覺得很可惜….
他的實力說實話也不算差,只是未來在棒球學校可能不能當先發,
大概就是牛棚投手或工具人之類的。
雖然能力還行,但現在這種科班模式,中學學校遠征,
常常就是幾週不在學校。然後在學校也比較沒有正常的學生生活
(說白了媽媽怕那種環境會學壞)。
其實我想說的點是有無可能改變”科班”的形式,
讓一些小朋友學生時代可以投入這個運動久一點。
我記得日本的學生體育活動,學生好像成績沒一定水準不能上場的,
灌高不有一篇就在講他們熬夜唸書?
然後我看棒球漫畫他們平時其實也都跟一般學生一起上課一樣的作息?
我們這種模式,選手如果進不了名校,
幾乎宣判了運動生涯了。
(像味全紫米或官大元那種是少數中的少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28.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48712263.A.1D9.html
而且若是大學以下的比賽全部改換鋁棒,
球也改為軟式或硬質塑膠球,
所多出來的經費至少能再養一半的學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