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取自生活的珠寶創作】
法國珠寶暨腕錶世家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自1906年創立以來,推出過無數作品,從高級訂製時裝、大自然、舞蹈到純粹的創意發揮,都可以是創作的靈感來源。
梵克雅寶積極搜羅在20世紀中創作的作品,如今已經購回超過300件作品,這些作品經典藏專家進行廣泛的檔案研究,並根據當年的草圖重新修復,成為如今的梵克雅寶Héritage典藏系列。
#1920至1930年代
Héritage系列能為服飾錦上添花,包括Minaudieres百寶匣內部的多款新作,Mystery Set隱密式工藝和可轉換的Passe Partout珠寶作品,確立了梵克雅寶於1930年代的風格。
1934年,首款Ludo手鐲問世。Ludo是世家其中一位創辦人路易雅寶(Louis Arpels)的暱稱。Ludo手鐲的靈感源自高級訂製服裝,是梵克雅寶的經典作品。
#1940至1950年代
1940年代的作品展現高級訂製服與高級珠寶的結合。1950年代,精緻的黃K金作品適合搭配日間服飾,而白色高級珠寶的古典優雅則突顯晚裝之美。
Héritage涵蓋一系列靈感源於蝴蝶結的胸針,其創作年份可追溯至1940至1950年代。這些作品均經仔細打磨並採用鏤空設計,在黃K金上鑲嵌寶石,猶如精致的花邊。工坊的工藝大師將裝飾品的精巧設計和織物的柔軟觸感,轉化為名副其實的立體錯視(trompe-l’œil)珠寶。金線作品呈現有如平針織織物的外觀,或精細的紐繩。這些適合日常佩 戴的作品滿載當時的豐富想象力。
#1960至1970年代
特色在於結合形狀與色彩各異的矚目裝飾性寶石及珍貴寶石。雅寶兄弟遍遊亞洲之後,帶回了一些非凡的寶石與靈感源泉。Héritage系列反映了當時的創新精神。
這段時期備受歡迎的珠寶均受印度和東方影響,引發梵克雅寶珠寶作品的新風尚。異國動物結合抽象圖案,透過 其造型與閃耀色彩呈現鼓舞人心的迷人世界。
#1980後
歷經二戰後的輝煌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s),1980年代重現簡約與含蓄的風格。珠寶作品更見經典,並以幾何圖案及不同材質的配搭而著稱。Héritage系列作品突顯這種材質的溫暖與活力。1980年代的作品與1970年代的一樣,展現教人讚嘆的色彩組合。
梵克雅寶首次在台灣展出這個典藏系列,52件橫跨1920至1990年代的作品,而其中一條價格破億的祖母綠可轉換式項鍊,是在1956年打造,據說曾是希臘船王歐納西斯(Onassis)所擁有。
⭐展覽訊息⭐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 「Heritage典藏系列」鑑賞(#預約制)
日期:即日起至12月12日
時間:13:00-18:00
地點:台北101購物中心六樓 尊榮俱樂部
預約專線:02-8101-8333
👉推薦給你👉
見證權貴人生故事的骨董珠寶>>https://bit.ly/375kXTR
#BeautiMode #梵克雅寶 #VanCleefArpels #珠寶 #展覽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10的網紅顏慶賢Ching-Shyan Y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nri Tomasi:Ballade pour Saxophone et Orchestre ou Piano 亨利·托馬西 <敘事曲>給薩氏管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亨利・托馬西(Henri Tomasi),生於1901年(1901-1971),為法國著名作曲家及指揮家。他於1921年進入巴黎音樂...
1930年代 服裝 特色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特輯──歌仔戲的「王寶釧」怎麼穿?】
『我身騎白馬過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我一心只想王寶釧……』
自1950年代起,就有不少影視公司看中歌仔戲的娛樂市場,陸續將《#王寶釧》翻拍成電視、電影歌仔戲,隨著影劇的普及,再加上近年流行歌曲的翻唱,這段「#平貴回窯」,也成為臺灣人琅琅上口的曲調。
而在寒窯裡苦等丈夫十八年的王寶釧,自然是穿著象徵淒苦婦女的「#苦旦」服裝了。
◆#苦旦的烏苦衣
臺灣歌仔戲的服裝大致可分為兩個路線,受到1950年代後,臺灣歌仔戲影視化的潮流影響,新編劇本或胡撇仔戲的服裝更偏向電視劇中的古裝形象。
而我們這次介紹的《王寶釧》,則因為是較為傳統、經典的「#古路戲」(又稱古冊戲),因此服裝中也有較多的京劇元素。
#妝容:[北管妝]
傳統歌仔戲的妝容與服飾受到京劇影響深遠,因此這類妝,大多稱為「#北管妝」或「京戲妝」,相較於一般妝容的膚色,北管妝以戲曲的「油白」為底色,並油紅在眼睛周圍做出眼影漸層,最後在眉眼部分勾勒,突出眼部的線條。
#髮型:[大頭]
梳「大頭」是傳統的戲曲髮型,需要非常多的時間。首先要先用髮網把髮絲們固定,然後利用勒頭帶「吊眉」,將眉毛與眼尾向上拉提;再「#貼片子」,將假的鬢髮黏貼在額邊,加強在舞台上的效果;中間還會經過像是上黑巾、加上線尾子等步驟,最後才會輪到「插頭飾」。
#髮飾:[銀泡〕
戲曲中旦角的髮飾被稱為「#頭面」,常見的有像是「水鑽頭面」等,但由於苦旦是一個貧苦無依的形象,因此頭飾會減少金光閃閃的水鑽,會選擇用比較簡潔、素雅的「銀泡」表現,有時搭配沒有華麗繡紋的藍色綢子,來表達其貧苦婦人的形象。
#服裝:[烏苦衣+白裙]
傳統戲曲的服裝,主要是用來區分角色身份、性別,好比「生旦淨末丑」,就是大家熟知的京劇角色分類,而發源於臺灣的歌仔戲也是如此。
「旦」通常指的是戲曲中的女性角色,「苦旦」通常是賢淑、端莊卻因命運折磨,有些淒苦的中年婦女。其中,最代表苦旦的服裝,就是「#烏苦衣」與素色白裙了。
烏苦衣是一種黑色的對襟素褶子,時常與配有水袖,強調對方傳統婦女柔弱的形象。
而王寶釧的服裝,又常常縫有「補丁」,讓她貧苦卻又堅強的模樣更加鮮明,而簡樸的白裙、沒有裝飾的素鞋,同樣也都是苦旦的特徵。
◆#歷史性的薛平貴與王寶釧
歌仔戲一開始是從「#落地掃」演變而來,沒有固定的劇本,也沒有固定的舞台形式,就像一個隨時隨地的快閃歌唱一樣。
後來歌仔戲變成了廟會酬神的表演,被稱為「外台歌仔戲」,也就是俗稱的「#野台戲」。如今台灣在許多廟宇祭典時,仍保留了野台戲酬神的傳統。
而隨著技藝的成熟,與歌仔戲逐漸的普及,在1920開始現代化的年代,歌仔戲也融合了「#外江戲」(京戲),進入到了表演廳、劇院,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新的觀影體驗。
1930年代末,開始進入二戰時期,日本皇民化時期政治的打壓、中華民國政府的「國語運動」,與如今工業化後影視娛樂的興起,時代的遽變一度讓歌仔戲逐漸沒落。
然而歌仔戲終究是一個出自於民間,發揚於生活的藝術,即便曾經奄奄一息,卻總能在各方的努力下求新求變,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像這齣講唐代愛情故事的《#薛平貴與王寶釧》,雖然是古老的故事,但它卻曾開啟 #臺語電影 的第一波黃金時期,也因為電視劇的翻拍而成為大家耳熟的旋律,進而影響到了流行音樂,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如今,許多歌仔戲團都推出自己的原創新戲,在劇本、曲調、舞臺設計都非常的精緻,不只登上了國家戲劇院,也站上了世界各大洲的舞臺。但除了去劇院看的美麗的舞臺歌仔戲,當巷口的小廟酬神時,也不妨去看看吧!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動呢!
參考資料:
廖瓊枝老師〈王寶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nstaJZJwc;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http://www.folktw.com.tw/drama.php#item2;〈歌仔戲角色服裝特色: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4/grandma/artsturct1.html;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1299;新唐人電視台〈傳承歌仔戲之美 綁大頭過程直擊〉
1930年代 服裝 特色 在 艾咪.mua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M 2020秋冬系列,今天9/2開賣囉!!
昨天前往 H&M的Showroom ,覺得真的超對我的胃口😍
今年一共有三個不同類別、不同風格的設計,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 𝐇&𝐌 𝟐𝟎𝟐𝟎 秋季女裝系列 ::
最實穿又時髦的就是這系列了,形象大使 莫莉 所說的概念我真的很喜歡:
「簡約的單品只要加入自己的想法、穿搭法和加入自己的獨特風格、個性和巧思,就能在任何場合穿出屬於自己的時尚。」
這次的西裝外套、丹寧單品、還有圖六我看重的簡約小高領,都能讓我隨心所欲穿梭在各個場合、並且都能讓我輕鬆維持自己的時髦與風格。
:: 𝐇&𝐌 𝐅𝐚𝐥𝐥 𝐅𝐚𝐬𝐡𝐢𝐨𝐧 𝟐𝟎𝟐𝟎 ::
最吸引我的是 #永續材料 系列,讓許多能夠回收再生的廢棄物有了新的生命。
每一件都有57%左右的有機、可回收或其他能夠再生的永續材料。
圖一的荷葉邊洋裝完全是我的菜,也是本季重要的靈感來源,
受到1930年代精美蕾絲洋裝啟發,帶著非常多蕾絲、荷葉邊、羊腿袖等復古的細節,卻又同時融入了現代感十足的廓形剪裁。
這系列顏色,都是以強烈的黑白對比為主色調,
除了給人感受鮮明之外,更是衣櫃裡百搭又不可或缺的色系單品。
這些單品,在秋冬的重要場合,
配上不同的外套、披肩、皮帶、鞋子等等,
其實都能展現出不同的風采。
(H&M Fall Fashion 2020 ,全台門市將於2020/09/17 開始販售唷!)
:: 𝐇&𝐌 𝐒𝐭𝐮𝐝𝐢𝐨 𝟐𝟎𝟐𝟎 秋冬系列 ::
設計及款式上最吸引我的,就是 #hmstudio 的叛逆文藝青年系列。
創新大膽的設計相當亮眼,也十分能展現個人特色和個性。
許多我最愛的7、80年代搖滾、龐克、Disco元素也融入了服裝中。
散發著勇於打破常規並堅持自我的獨特魅力,大膽的表達率性、不羈與叛逆。
(H&M Studio 2020 秋冬系列 ,將在9/24 於官網準時開搶。大家記得先滑滑我的照片看好、下好離手❤️)
#hmfw
#hmfw2020
#hm #hm莫莉mollychiang2020秋季女裝系列
#HM莫莉MollyChiang2020秋季女裝系列 #HMTaiwan
1930年代 服裝 特色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enri Tomasi:Ballade pour Saxophone et Orchestre ou Piano
亨利·托馬西 <敘事曲>給薩氏管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亨利・托馬西(Henri Tomasi),生於1901年(1901-1971),為法國著名作曲家及指揮家。他於1921年進入巴黎音樂院就讀,並向著名長笛作曲家 Philippe Gaubert、Vincent d’Indy及Paul Vidal學習作曲,並在1927 年獲得羅馬大獎。
在1930年代,他與幾位重要作曲家(如普羅高菲夫、米堯、普朗克等)在巴黎共同組成一個名為Triton的現代音樂組織。他們的創作受到拉威爾、德布西的影響,而他也曾為長笛、單簧管、小號、長號等創作許多協奏曲。
此曲原為薩氏管和管絃樂團的敘事曲,由作曲家亨利•托馬西於1939年所作,最初的構思是為管樂團所設計,但卻立刻被作曲家本人改編為管絃樂團版本,而現在為您演奏的為薩氏管與鋼琴的版本。
本曲擁有單樂章協奏曲的長度,題材取自十四世紀的吟遊詩人的敘事歌,因受地方音樂影響,而擁有不同的音樂風格、涵蓋了不一樣的特色,包括:憂傷抒情小行板、活潑的吉格舞曲與憂鬱的藍調,讓曲子的色彩更豐盛。
這首曲子所強烈散發的浪漫特性,為亨利•托馬西先生所慣用的曲風,而原作中還附有詩人Suzanne Malard因聆聽動人樂聲而激發靈感所作之簡短法文詩句,正好為本曲下了最完美的註解:
On an old English theme, long, thin and phlegmatic like him.
A clown tells his melancholy tale to the night.
The shadow of his fate, the length of the zigzagging quays and the taste.
Of the fag-end that in his mouth has taken up old jests makes him mad.
To get away from his coat, too big, and his dull flesh while only being,
Between joy and sorrow, a saxophone hesitating!
His despair, to the bottom of a sounding pool sinks right down.
And the clown resigns himself again to making the public laugh.
中譯
一個古老的英國旋律,悠悠的,細緻的,幽靜的,就像這個故事:
在一個夜晚,小丑憂鬱的敘述著他的故事,命運的影子投射在彎曲的河岸旁,沉重的煙蒂已落在老舊的煙袋上。他寬鬆的服裝及不加修飾的面容正在不斷的消逝著,憂柔的薩氏管樂音傳遞著喜悅或悲傷的音符。他的絕望,就猶如水塘中停滯流動的水般的無奈,雖然如此,小丑還是堅強的微笑著,面對自己,娛樂大家。
全曲以一段英國古老曲調作為開頭,並以薩氏管溫柔優美的音色來抒發情感,也象徵著美好的人生。隨後,開始一段生動的蘇格蘭「吉格」舞蹈,瘋狂跳躍的旋律,猶如小丑在舞台上賣力演出,觸動觀眾的心情起伏,有別於前段的平靜。
這首詩的兩個關鍵詞――「喜悅和悲傷」,即是此曲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而薩氏管的多元變化恰好能詮釋詩篇中小丑多愁善感的喜怒哀樂。
綜觀小丑的一生,悲棲與歡愉交錯,無常的世間,撲朔迷離的命運,是丑角的故事,更是每個人的縮影。
1930年代 服裝 特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花開時節」小說介紹
專訪作者: 楊双子
本書特色:
台灣1930!
首本穿越到台灣日本時代的文學小說
「日本帝國浪漫自由的大正時代剛剛過去,強壯奮發的昭和時代正開始對世界踏出鐵蹄。可是,如同氣勢洶洶的蒸汽火車不斷向前奔馳,推動世界快速前進,窗外有美麗得令人心痛的景色飛逝,卻也有刺眼嗆鼻的煤灰使人流淚。 光明與陰影,美好與醜惡,花朵與槍砲,強盛帝國所拓展的視野以及殖民地所必然承受的禁錮,同時並存。儘管雪子能夠預見不遠的未來,領會其中的諷刺與悲哀,卻又無法不對迎到眼前來的一切發出由衷的讚嘆。
這是花開時節,也是花落時節。」~摘自《花開時節》
那個美麗眩目,又有什麼怪怪的世界,女孩們牽手綻放如花開燦爛!
二十二歲的現代大學畢業生,落水後穿越成台灣日本時代台中楊姓大家族裡最受寵愛的六歲屘千金楊雪泥(雪子),並一路經過大正、昭和時期來到二戰初始,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女當家。
在小小的身軀裡,藏著成年心智,雪子即便能「預測」未來台灣可能的變化,卻發現一個人──尤其一個女人──在時代中的無力感,僅能一方面維繫著大家族平安昌盛,一方面守護著心中宛如鈴蘭花般存在的情感。
大家族中的一干女性:掌權的阿嬤、摩登優雅又順服的長姊、聰慧的雙胞胎表姊們、家族養女、二房的細姨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心思,以及種種不得已的選擇。雪子在他們之中學會了女性在這時代的生活術,也在自身夢想和家族現實中掙扎著尋求出路。
同時,從小一起長大的華族灣生早季子,則成為雪子唯一的眷戀與寄託。可是兩人間的台灣本島/日本內地的身分背景,以及雪子背負的家族命運,似乎讓他們的未來隱含不安……
當時代更迭,在這群一段生命經歷是一場花開時節的女人們中,他們所思所想並引頸期盼的,恐怕不見得是多大的波瀾壯闊或大時代激情,他們自有自己的歷史,也自有應對歷史的綻放方式。
本書讓我們回到1930年代左右的台灣,正是文明進步時期。尤其那時被當成日本京都治理的台中,雖不比台北燈紅酒綠,卻自有一派優雅。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和考察,舉凡交通、教育、服裝、節日活動、飲食、居住裝潢等等,娓娓道來1930年代的風雅台灣。
作者簡介: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1984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以及文學獎若干。出版品包括學術專書、大眾小說、動漫畫同人誌。
現階段全心投入創作台灣日治時期歷史小說。
blog:楊双子_百合,愛有力
maopintwins.blogspot.tw/
1930年代 服裝 特色 在 SIMON廚房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元洲仔大王爺廟是香港一座廟宇,位於新界大埔區元洲仔,鄰近現時的前政務司官邸,建於清朝中葉。大王爺廟是大埔的一座水神廟,大王爺是王爺神,亦曾是昔日大埔的鶴佬漁民敬奉之鄉土神、水神。隨著地方發展,元洲仔已完全改變,再無艇戶棚屋,漁民不少已遷進高樓大廈,但鄉民仍敬神不絕。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開始(正誕在初八),為大王爺誕,在天后宮前風水廣場有神功戲賀誕,各花炮會及信眾,都會在這幾天來到戲棚神壇參拜,為大埔區的一大盛事。其中部份花炮會,為了方便村民信眾,選擇在周日舉行慶祝活動。
歷史:
大王爺的前身,為深圳河北岸的赤尾村村民,於清朝中葉期間,在元洲仔北岸豎立的一塊碑石,附近的水陸居民往往向此碑文燒香祝禱,認為十分靈驗。因此到了清朝末年,由大埔五姓漁民發起募捐(五姓分別是蘇、徐、李、鍾及石)。他們組成「僑港惠陽蘇徐李鍾石姓宗親聯會」,在現址移碑建廟。該廟在1988年曾進行重建,2014年又由大埔五姓漁民籌款重建。
神誕:
在1930年代開始,每逢農曆二月初五、二月十五及五月初六,大王爺廟都會慶祝大王爺誕,其中五月由初六起便會搭棚演粵劇及白字劇,神棚設於汀角路「風水廣場」近大元邨,還有巡遊及抽花炮等活動,初六稱為「請神」,初八為「正誕」,直到十五早才送神回廟,是大埔區水陸居民一大盛事。
鶴佬賀誕是具特色的傳統活動。醒獅部分除了一般的龍獅外,還有鶴佬麒麟、客家麒麟、金獅和貔貅,共計三十多頭動物。其中鶴佬麒麟,舞動者隨著鑼鼓嗩吶的伴奏樂聲,大動作地不停轉動,儼如民間音樂表演。現場還有功夫表演。隊伍由集合地點的大元邨泰欣樓,遊行穿過大埔新市鎮的街道,走至風水廣場,令沿途市民都感受到節日氣氛。
另外一個節目是婦女表演傳統風俗的陸上扒龍舟。婦女穿戴著自製的頭飾服裝,在鬧市中遊行表演,亦有人放懷高歌,表演傳統鶴佬歌曲。神功戲方面,除了粵劇外,亦有潮劇地方戲曲的白字戲。但抽花炮活動不是在同日進行,而是定在農曆五月十三的神功戲中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