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行銷環境,MarTech(Marketing + Technology)早已是市場顯學。如何運用數據+AI+行銷的domain knowledge,創造出真實應用場景與成效更為重要。
本月TibaMe很榮幸邀請到台灣知名Martech公司 - iKala 進行分享,資深售前技術顧問 David 將透過實際案例與學員們分享交流MarTech X AI 的應用場景與實戰案例。
🔸 分享主題:AI x Martech 應用實戰案例分享
一、什麼是AI x Martech
二、演算法受眾分析
三、AI於精準行銷應用範例
四、Q&A
a. CDP / DMP/CRM的差異
b. 有了高級的演算法,成效就能大力突破
c. 未來第三方cookie消失,就無法做精準溝通
d. Pre-sales consultant的職涯發展性
e. 什麼樣的人適合往Pre-sales consultant發展
f. 公司若要推動Martech/數位轉型,應該由什麼部門發起
🔸 講者介紹:
David 目前為iKala Cloud的資深售前技術顧問,負責iKala AI & CDP(客戶數據平台)產品線。專注領域主要在大型集團、零售、電商與網路業。過去曾服務過多家大型企業,在Martech應用導入。
提醒:本片為精華片段,如果想要觀看完整版影片或報名技術者小聚,立即點擊下列連結進行報名。
👉 完整技術者小聚講座:
https://www.tibame.com/course/2122
想免費參加技術者直播小聚並觀看完整版影片嗎?
立即報名AI資料科學家-三階段全方位學程班
解鎖完整版技術者小聚內容!
👉 了解完整學程內容:
https://www.tibame.com/eventpage/ai_datascientist
「pre sales發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緯育Tiba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Re: [請益] 生涯VS職涯方向VS IT生涯vs仲介業務生涯? 的評價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江湖人稱S姐- 哇。真的把業務職位講的蠻廣的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pre sales做咩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pre sales做咩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請益] 有人在軟體公司做CSE嗎? 的評價
- 關於pre sales發展 在 Fw: [徵才] 晶睿通訊徵售前工程師Presales(50k+/2Y+) 的評價
pre sales發展 在 貓的成長美股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最近有很多法人舉辦科技方面的會議, 會在會議中訪問上市公司的高層. 可以到Seeking Alpha上面看一下訪問內容.
--DA Davidson’s 19th Annual & Software Internet Conference on September 9th
--Citi’s 2020 Glob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on September 10th
--Deutsche Bank Technology Conference on September 14
--Jefferies Virtual Software Conference on September 15
我快快地看了兩份(Docusign(DOCU)還有Crowdstrike(CRWD)), 也把重點劃了出來(並沒有翻譯成中文就是, 也沒有濃縮.) 有興趣的可以到部落格那邊的個股專屬標籤去找檔案.
DOCU: CEO有提到TAM, 市佔, 競爭環境, 國際發展.
CRWD: CFO專訪. 可以看競爭對手的狀態, 還有他們的業務模式. 感覺起來他們未來會切入OKTA這些公司的市場(做identity的.)
🌻FedEx(FDX)聯邦快遞財報
聯邦快遞上季每日陸運包裹量增31%至1,160萬件,帶動獲利勁增逾60%。
聯邦快遞營運長蘇布拉瑪尼亞說:「我們預計三到五年內看到的增長幅度,大約在三到五個月就達成。」
以上文字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866362
執行副總裁兼行銷和傳播長卡瑞爾(Brie Carere)表示,大型包裹、傢俱與高價位電子商品的配送到府業務量增加。她也說,超過65歲的消費者「終於上網」並且「從電子商務角度來看,我不認為(疫情結束後)這些購買行為會恢復到以往的狀態」。
以上文字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5%8F%97%E6%83%A0%E6%96%BC%E7%96%AB%E6%83%85%E5%AE%85%E7%B6%93%E6%BF%9F-%E8%81%AF%E9%82%A6%E5%BF%AB%E9%81%9E%E7%8D%B2%E5%88%A9%E9%A3%86%E5%8D%87-084745880.html
以下是財報內容中, 值得注意的幾段. 可以看到, 電商有加速發展, 而消費者本來花在服務業上的費用, 有轉移到物品(goods)的現象.
"The second and perhaps more profound trend is the acceleration of ecommerce. Pre-COVID, we projected that the U.S. domestic market would hit a 100 million packages per day by calendar year 2026. We now project that the U.S. domestic parcel market will hit this mark by calendar year 2023 pulling volume projections forward by three years from the previous expectation."
"Ecommerce fueled substantially by this pandemic is driving the extraordinary growth. In fact 96% of the U.S. growth is expected to come from ecommerce. While ecommerce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retail has declined from its apex in April, it remains elevated. Ecommerce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retail for Q2 calendar year 2020 is estimated at 21% compared to 15% in Q2 calendar year 2019."
"In the U.S., spending that would normally have gone into services has shifted towards goods with goods spending boosted further by pent-up demand. Retail sales are growing again year-over-year and ecommerce is building at holiday levels and of course, more to come on that in a moment. The service sector is severely impacted by the pandemic and higher employment rates continues to weigh on growth."
pre sales發展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4401-Q14420)
Q14401:
老師,請教一下
我本身的工作,收入非常不穩定,自己年紀不輕了,快50歲,自己單身,但因為家庭有成員長期欠債,搞得自己都沒買到樓,錢久不久就會被清袋.....
手上有大約300萬,現在大部分錢都放在一些派息基金,還有少量是股票,散散的盈富、中電、港交所、領展、雅居樂、中鐵都各有一二手
現在開始想要為退休打算了
1) 派息基金,看似息口真不錯,不過清楚知道價格向下調,息口都是從本金來的,幸好3、5年來,總計算帳面沒怎虧,但這幾年沒增長,就是虧囉
2) 自己感覺供股對我來說,不是很適合,有錢時就直接買,不過我很少能把握到好時機,每次都是高價買入,但又不願意賣出,例如港交所290元會走去買....
3) 因為自己一直都是,當有一筆錢進袋時才買投資產品,有時因為對股票太不熟悉了,不想買股票,便去買基金
也因為經歷過幾次,家人要等錢時,什麼價位的股票、基金都賣,幾次碰上幸運基金都沒怎虧...所以又繼續買基金
是不是該轉一轉?因為年紀問題,不想再小注小注買,現在看似市道不好,是不是該把基金都放出,等股票下調後買入你一直看好的派息股?
龔成老師:
所有野,都應該以長期的方向去想,你應該開始做一些長期的調整,唔好太著重中短期策略與因素。你唔好再著重「賺多少」,應該著重,如果得到每月穩定的股息收入,你要改變你的思維,這點最重要!
以你的年齡,其實會開始為退休做準備,但同時,財富仍有增長力(但不是進取),因此,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收息股」。
現時的$300萬,暫時只能動用$150萬,因為大市唔算平,你要分注投資,同時留下一半資金。長線投資。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收息股」,但就隨著年齡增加,慢慢增加收息股的比例。如果你唔中意月供,你就用分注模式去投資。
你過往太著重短期價格,以為捉到低位,但其實不易,建議你改用「分注投資模式,例如每隔3個月入一次,將一注資金分成多注去入,將買入價平均,對你會最為有利,能大大改善你的投資問題
至於選股方面,平穩增值股,例如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港交所(0388)。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匯豐(0005)、置富(0778)、陽光(0435)都可以。
如果你不想選股,就簡單投資ETF,例如盈富(2800)、南方A50(2822)、領航標普五百(3140),都是很適合你的。
至於你現時的基金,是否應賣出轉上述股,你可以睇兩樣野,第一,這基金過往5年的總回報,即是價格與股息,如果回報不供,不如投資收息股,收息股每年都有5%回報。
另外就是睇金基金的前景,你要分析基金組合、投資策略,如果只是一般,就賣出。
總之,你這刻要開始為你的退休準備,而所有野,你都要分析,這個項目,是否能在你的退休組合內發揮到作用。
------------------------------------------------
Q14402:
老師你好, 先感謝你無私的分享,我都追看你寫的書和文章一段日子,因為你嘅教導我也係開始左月供股票兩年了和每日都mark 低支出,月供計劃當中有賺有蝕但係我堅信你教導的月供概念,打算一直長線供款投資落去。
我有幾個問題,希望你抽空不嫌煩替我解困一下。
本人35歲, 下年年底打算結婚,職業是sales,收入大概係$60,000, 女友28歲收入大概$16,000。我現在跟我媽咪 (已退休,68歲,兩層樓收租$36,000)暫時兩人同住一層480尺私樓,結完婚打算都同媽咪一齊住,因為我好細過就單親。
自己支出大概如下:
- $10,000 家用;
- $19,800 供樓;
- $17,000 月供股票 (選股方面,$3,000盈富(2800), $1,000 金沙(1928), $2,000恆基(0012), $1,500 中銀(2388), $2,000 港鐵(0066), $1,000 煤氣(0003),$2,000 長建(1038), $1,500 領展(0823), $1,000比亞迪(1211) 和 $2,000銀娛(27);
- $7,200 月供一個公司儲蓄計劃 (利息大概5% 回報)。
資產大概如下:
- 一層自住市區私樓 (我個名)市值: $10M, 30年按揭欠$4.8M;
- 一層市區私樓 (媽咪名) 市值: $7.5M, 收租$18,800, 本來無按揭,但因為我當時無首期,媽咪要加,呢家按揭仲欠$1.1M, 每月供翻$16,000
- 另一層市區私樓 (媽咪名) 市值: $7M, 已無按揭,收租$17,200, 無按揭;
- 兩年前加按左層樓$1.12M走去買咗個車位 (我個名)收租大概$2,800, 放左大概一年都放唔走;
- 有個大概$1.96M (今年2019Q1開始投資@$2.2M) 嘅港股portfolio (由一向替我投資嘅長輩打理,每年review, performance charges 是15% out of performance, 即係個盤賺幾多,他就分個賺個啲嘅15%);
-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400,000收息股的組合,包括2500股(2388), 13000股冠君(2778), 10000股越秀 (405), 1000股(66), 開元 (1275), 8000股春泉(1426) 5000股置富(0778), 8000股陽光(0435), 20000股匯賢產業 (87001), 8000肌泓富 (808)和8000股 (貿易通);
- 另外有一個$200,000嘅普通股票組合,包括 300股騰訊 (700),100股港交所 (388), 1000股吉利 (175), 6000股高偉電子 (1415), 12000股易大宗 (1733)。
1. 明白老師一向都提議大家月供嘅好處,所以如果想再加月供銀碼,我都想加多隻潛力股中生 (1177), 可惜我用嘅銀行無得選擇你有沒有提議我應該加碼到邊隻好?
2. 我如果月供加埋REITs (2778, 788, 808, 405, 87001 & 435) 好唔好?因為我呢家自己一手一手個個收息組合好似太少貨。
3. 我女朋友都聽完我介紹之後,開始每月$3,000 ($1,000 盈富,$1,000港鐵,$500 領展,$500煤氣), 你覺得需唔需要改?
4. 收息組合和普通股票組合,我都係高高地位購入,我知大部分可以叫做優質股可以長線投資,但你有冇特別意見?
5. 近排社會運動令好多retail 業務好重的公司股價影響好大 (例如利福,莎莎, 六福, 周大福), 如果係依個時間當儲貨長線值博率高唔高呢?定都係買番啲民生比較重嘅例如大家樂/大快活好啲?
6. 我其實想結婚之前搵三房單位,到時候住大少少,起碼三個人住,有多啲私人空間,可惜我媽咪住慣市區,唔肯搬入去新界或交通不太方便嘅地方,我其實3個方案,你可以俾我少少意見嘛?
方案1: 租我個名嘅單位俾人,大概收$20,000租金,再補少少錢 (大概$5-$8,000)去租三房;
方案2: 問媽咪攞層樓去銀行加按做首期,不過年紀問題,我相信加唔到幾多,而且就算有首期,我同媽咪都有物業,只可以用女朋友個名入市,但係她收入有限
方案3: 賣晒我自己個名嘅單位同車位
個車位最煩係賣唔出,我當賣出我自己單位有$10M, 還咗銀行個按揭$4.8M, 再拎$5.2M睇市區樓,媽咪因為最想住翻紅磡 (但黃埔花園三房都要大概$12M),媽咪都接受美孚新村 (三房大概$9-$10M),前者不用擔心老人家適應,後者我就可以樓換樓仲有啲錢套! 如果我買樓,我想儘量俾少啲首期!
7. 記得之前有另一個讀者問關於年金嘅計劃,老師亦都回答如果單以收息股和年金比較,都知你嘅建議就係我哋嘅年齡修息股同埋年金計劃都可能唔係一個好嘅投資但係我嘅portfolio 比較着重左係股票所以如果我真係可以慳到税嘅情況下,其實年金計劃係咪都係一個不錯嘅選擇?
謝謝指教,我嘅問題比較長背景亦都可能好複雜但希望老師可以花啲時間去睇吓我嘅問題分享下你嘅意見。
龔成老師:
1)我地一定是股票行先,即是該,你長遠想建立一個怎樣的組合,當中股票的質素如何,不會因為該銀行無得供,而買另一股。
中生製(1177)有潛力,可投資,如果無得供,在現價又少少貴的情況,你可以自己分注,小注小注慢慢入。
2)這些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但我怕你組合開始有少少散。第一,這是造成管理混亂,因為我地買得的股票,都應該完全了解,並在每次出業績時仔細分析,但當你股票好散,就好難全部都了解到。
第二個缺點,你要較長時間先能夠買入到一定的股數。
3)整體無問題,只要長期月供就得,如可以的話,盈富(2800)加多$500-$1000。
4)買入價不是重點,企業質素與前景才是。
你現時持有的股票,大部分都有質素,可長線持有,不過就有點散,你要注意翻這點,要記住,每隻股票都要充份了解先可以投資。
另外,易大宗(1733),核數師在近年的意見都是「保留意見」,反映盤數「有古怪」,這企業不宜持有。
5)零售股的投資值博率正在增加,雖然中短期會較弱,但長遠來說,仍有投資價值,零售股可考慮。
6)從累積財富的角度,方案二是較好,你可以賣出現時的車位(減多D、同找多幾間經紀幫手放,就較易賣出),再利用加按物業,去進行這一步,不過,就要你女友的名,不知你及你媽的想法。加上,按揭情況亦要問清楚。
如果這方案做唔到,就做方案三,這其實是一個換樓的模式,都是可行的方法。
7)以年金去慳稅,在理財中可行,不過,這難免會減少了我地整體的投資回報率,因為始終你仍年輕,投資應著重增值。
不過,你都可以將小部分資金,投資在這類慳稅年金產品,視為財富組合中防守的一部分,只要不多就無問題。年金在理財中,是防守性產品,有其存在價值。
------------------------------------------------
Q14403:
您好,想請教下,本人現時36歲,有穩定職業,但月薪只有$15000+不固定佣金,有陣時工時會好長,除開同最低工資差不多,拆賬率好低,好想自立門戶,但又好怕收入更加唔穩定。
有兼職可賺取三千多一個job,接到幾多job好難講。現時外債、學債、欠家人大約70-80萬,有咩方法可以喺兩至三年內扭轉而家呢個局面?
個人資產只有十幾萬嘅MPF, 同埋供咗四年經保險公司買嘅儲蓄單,要供十五年,而家供咗$6-7萬。
龔成老師:
坦白講,你這個年齡,是突破的最後機會,我會建議你盡快做突破這動作!
自立門戶是其中一個方向,如果你做了該行一段時間,應該了解到客戶的來源,這是重點,你要分析這行,你是否有能力自己爭取到,除了一些跟開你你的客戶外,能否自行到時找到新客?難易度如何?
你現時負債70-80萬,單靠你現時的工作,基本上要10年時間先處理到。但如果你肯突破,就有可能有轉機,當然,無人知結果。
不過,如果是我,36歲,我知道係我好重要的時期,我會用最大的決心突破,我會用盡所有方法去爭取生意,建立自己的事業,目標是2年常內處理好負債,並在之後有一定的財富!
------------------------------------------------
Q14404:
老師你好
想了解一下你的投資風格都是中長線嗎?
龔成老師:
長線。
20年前試過短炒,唔成功,之後我做過10年銀行同證券行,見好證好多散戶的投資成績,輸最多的就是短炒者,所以,決心永遠唔短炒。
------------------------------------------------
Q14405:
老師,我係你股票班的學生,仲上緊堂,你的堂令我獲益良多,謝謝你的教導。
我正在分析現時財富組合及檢討自己投資組合,
有以下的問題想請教一下:
1/ 計算財富分類
樓的資產值計算 , 是否只計淨值?
如一個單位現時銀行估值$600萬,但還有$200萬借貸,當做財務整體分析分類時,是否應該只計算$400萬?
2/ 水桶分類
我現時擁有以下的股票,請問下列分類是否正確?
水桶1: 1211
水桶2: 1 /3 /11 /12 /66 /823 /2800
水桶3: 5 /6823
如正確,現在組合應該是:
水桶1: 0.1% (剛於11月月供$1000)
水桶2: 78.7%
水桶3: 21.3%
現在年齡近50歲,你課堂上建議比例 20/40/40。
那我是否應該轉移多一點至水桶1, 如加大月供1211 至$2000, 再加入1177 ($1000)?
同時加入多一至兩隻收息股,如 2638 / 778 / 435 加上原有的 6823 每月每隻供$2000?
或者現時股價是否已可直接各入一手!之前再月供?
令組合分配更平均,正確嗎?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我地會計算「總值」,即是每項資產,現時的總市值,所以,物業計算是$600萬
至於股票方面,上堂是大致的分配建議,你要睇翻自己本身的風險承受程度,以及本身的收入穩定、家庭財政情況而決定。
你可以加翻多少少水桶1,但唔好只集中一隻,最好有2隻或以上,比亞迪(1211)與中生製藥(1177)各$1500可以,到了這兩股佔你組合15%,就要減慢。
整體上,你上述持有的股票,都是有質素,並且都是適合你,方向無問題,只是比例上,可以慢慢增加翻收息股,令組合更平衡(增加收息股這動作,可以慢慢配置,例如用1年時間去做。
你可以現價,先買入置富(0778)、香港電訊(6823)、陽光(0435)、港燈(2638),之後再以分注成月供的模式進行。
------------------------------------------------
Q14406:
龔sir:您好!我由12月份開始用小册子記錄低每日的開支,但就冇分類。
我今天下載了應用程式。我由今日開始慢慢轉成手機記帳,呢個app有分類,希望下月可以有完整的數據。目標每月儲1千5至2千
另外,盈富基金,佢依家$28.10,價格是否偏高?合理價錢依然是24-26嗎?
之前曾經在$7.38和$6.9買入1177,之後升到$10賣出,今日看到1177升到$11。是否要等跌返落去$10以下才合理範圍。
總結以上,由於我可動用的資金不多(4萬),我心諗等到2800和1177跌回合理價錢範圍,才各買一手來長期持有。
上個禮拜我睇完你的著作「大富翁致富藍圖」,今個禮拜開始睇「選股勝經」,預計下個禮拜睇「50穩健收息股」之後再睇「50優質潛力股」,再之後睇「股票勝經」,我手上暫時只有你這幾本書,對於我呢個由零開始的中年人,以上的次序是否合適呢?
謝謝
龔成老師:
理財最重要是適合自己,同時保持進行,堅持最重要!
盈富(2800)現價仍是合理價,可以投資,不過,由於不是平宜價,所以在買入價,要同時留有現金,不能用盡現金。
至於中生製藥(1177),$10以上略貴,但記住,永遠無人知佢的走勢,我地只能從平貴角度分析。你可以等$10以下先入。
你應該次序:《大富翁致富藍圖》、《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穩健收息股》、《50優質潛力股》。
完成後,再睇翻我其餘的書。
------------------------------------------------
Q14407:
老師,中國鐵塔和福壽園,是否中國鐵塔比較有潛力和值博率呢?
未答都先謝謝!
龔成老師:
兩隻都是有質素的股,潛力度同樣有,但要睇未來大環境的方向。
中國鐵塔(0788)是5G相關股,接下來會進入5G年代,佢業務一定受惠,不過,佢本身的回報率不算好高,加上現時估值唔平,因此,又未算好高值博率,但投資價值有的。
至於福壽園(1448),本身有質素,不過不會象中國鐵塔有主題,但長遠有增長潛力,但現價都唔算平。
兩隻都是有潛力的股,這刻中國鐵塔會略略高D,加上有5G主題,相信中期會較強。
------------------------------------------------
Q14408:
龔 sir想請教下 我而家睇緊你既3 本 <50> 你當中會經常講到 如果股本回報率高係反映到再投資回報率 好。
但如果本身派息率高 就不能反映到。
我理解係。 如果大部分息都派俾股東 甘股東權益大左(分母) 但個息細左(分子) 甘除落去好似不大 但其實間公司賺到好多盈利 ?
龔成老師:
有關股東權益與派息等部分,你理解錯誤。其實,這部分要解釋不易,我上堂都要花一定時間,學員先大致明白。
我做一個好初步好初步的結構同你講,如果一間公司股東權益$1000萬,當佢今年賺左$300萬,佢將其中$200萬派息,這$200萬就會派走左,唔會再屬於公司,股東袋左,自行運用。
至於餘下的$100萬,就會成為「保行盈餘」,再投入在公司裡,這樣,股東權益就會變成$1100萬。
當我地計算下年ROE,就會以下最新的盈利,除以$1100萬,這就會反映到再投資的動作。
------------------------------------------------
Q14409:
老師 我不太明白 你在書中 的各公司5 年業績表 , 收益 同盈利代表乜 ?
因為往往收大好多 例如六福 2013 年 收益係134 . 盈利12. 4, 每股盈利係 2.11 , 其實係點計出黎?
龔成老師:
收益就是做生意的最基本收入,以六福(0590)來說,佢賣一個珠寶比你,例如$5萬,未計成本人工等,佢實收你$5萬,這就是收益。
佢到最後,扣除所有的人工、成本等,最後得到的就是盈利。
例如2013年,收益就是$134億,盈利就是$12.4億,而將這數除以總發行股數,就是每股盈利,即是每一股賺到$2.11。
你可以睇《股票勝經》,當中有較多股票基本的解釋,上我的股票班亦可。
------------------------------------------------
Q14410:
老師 ,之前見到你最3大持倉係,比亞迪,中生同金沙,如果學你咁用呢3隻做最大持倉做前題,再買其他股票,咁樣得唔得?
龔成老師:
你可以參考我的組合,但每個人的風險承受程度,以及佢的財政情況都不同,因此,你可以參考,但不建議複製。
這3隻都是可長線持有的股票,我會好長線投資(5年以上),會唔理中短期股價,所以,你都要有這個投資想法,先適合參考我的組合。
------------------------------------------------
Q14411:
師傅
請問1382買得過嗎?
龔成老師:
互太紡織(1382)本質不差,近年的增長力不強,整體算是不過不失。
從長遠的大環境,以及這企業過往的發展政策去分析,這股收息較好,不要對股價太有期望,而睇翻過往的派息政策,管理層都是將盈利中,絕大部分用作派息。
因此,這股收息不差,但見到管理層發展的野心不大。以收息來計,現價已可,有約9%股息率,的確吸引,已反映了業務一般的情況。
但始終增長力不強,業務有潛在向下壓力,因此,不建議太大注。
------------------------------------------------
Q14412:
你好。我最近加按,留一半錢在mortgage link戶口後,約有200萬想建立約6厘的收息組合。我暫時打算投資:
6823香港電訊,659新創建,1052越秀交通,3煤氣,778置富,405越秀,012恆地,1212利福國際,1848中飛租及1928金沙。
我本身已有匯豐(2400),長建(2000),比亞迪(3000),佐丹奴(60000),金沙(1600),煤氣(3300),新地(500),恆地(2200),灣區發展(10000),冠君(8000),中飛租(6000)。
另有月供21000股票,有中電,領展,友邦,中銀,金沙,地鐵,比亞迪等。
請問約6%新組合的股票是否合適?金沙會否太多?
月供的股票還有盈富
龔成老師:
首先,你上述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可以長線,繼續進行,同時在平衡組合方面無問題。
至於200萬想建立約6厘的收息組合,方向正確,因為加按而得的資金,風險度宜低少少,你可以投資上述股票,這些都是有質素的股,如果單一股票佔你組合15%以下,仍是無問題的,所以,你最重要是計算總比例。
(盈富當然可以較多,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組合)。
另外,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因此,不能用盡現金。
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4413:
老師,我現在手上有6060、在28.9入659、在11.16入857、在3.84入,以上這幾隻可以繼續持有嗎?
龔成老師:
唔好比買入價限制左自己,最重要是企業的質素、前景。
眾安(6060)唔敢完全話佢無潛力,但暫時睇,業務仍未得,投資價值只是中等,小注可以,如持有太多,要賣出部分。
新創建集團(0659)可持有,這股有質素,但中短期會較弱,增長力為中等。
中石油(0857),商品企業,雖然有質素,但不是高質之列,可持有,但唔建議太多,企業處比較被動的狀態。
------------------------------------------------
Q14414:
龔成老師你好,本人26歲,學歷不高,不想做錯決定令將來痛苦。
我係一個普通打工仔,基本月薪23000,年尾花紅有5-6萬元,有現金100萬,已婚。曾持有939、1299,都已止賺離場。
由於已婚,打算買樓自住,首期、入息不算充裕,所以仲未睇啱。
股票方面,大部分都已沽出,只剩大約十萬蟹貨,沒有明確投資方面,希望老師可以指點一下。另外如果要睇老師嘅書學習投資理財觀念、知識,應由邊本書開始?謝謝。
龔成老師:
你要明白翻投資的正確觀念,我地進行投資,是整個理財的一部分,唔可以無整體性。簡單來說,理財投資,就是進行一個財富配置。
由原本只是持有貶值的現金,轉為持有有質素的資產,建立一個優質,平衡的組合。
不過,你現時仍有改善的地方,例如持有一些蟹貨(我地唔應該以賺蝕去決定繼續持有與否,而是以企業質素),相信,你賣出了建行(0939)、友邦保險(1299)這些有質素的股票。
首先,你要清楚翻自己的目標,是否打算買樓,目標樓價大約是多少,能否支付到,如果首期未足夠,之後的儲錢計劃如何?記住,買樓,最重點,不是分析之後樓價的走勢,而是你買入後,是否「供得起」。
如果這刻已足夠,還欠甚麼?是否可以開始睇樓?
當你計劃好買樓的資金及所需後,就可以更有效進行財富配置,例如,現時的股票,是否要賣出套現?還是,可以有剩餘資金作長線投資?
以你的情況,我會建議你睇《財務自由行》、《大富翁致富藍圖》、《股票勝經》。
------------------------------------------------
Q14415:
老師,我係你學生,我正在研究中國燃氣的年報,發現他毛利及盈利都增長理想,但每股盈利增長卻比較低我不太看得明白,請問你知道原因嗎?
在說的是2019-2020年頭半年的最新中期報告
我另外我想問你認為看公司賺錢能力應該看毛利,盈利或還是每股盈利最有代表性?
因為中國燃氣毛利增長有兩成半然而盈利增長只得18%以每股盈利增長就知道15%
龔成老師:
中國燃氣(0384)業務正面的,無論是行業發展,大環境,前景,這股都不差。財務數據正面,生意與盈利保持向上,股本回報率高,賺錢能力強,不過,負債少少高是扣分的地方。
整體來說,這企業都有投資的價值。
毛利是反映企業最基本的賺錢能力,反映當中最直接的成本,以及售價之間,是否有一定的利潤。至於盈利,則已是扣除了各開支後得到的淨利潤。
所以,當你見到毛利增長較盈利增長多時,反映企業在產品售價方面雖然有提升,但有一些成本卻無法完全轉嫁,如員工、維修等成本。
至於每股盈利增長不及盈利,這是由於增加了股數的發行,影響了每一股的盈利價值。
在分析企業時,我地會先分析毛利及盈利等這些財務數據,因為這是反映整間企業,而我地會先集中企業質素與估值的分析。之後,就會再考慮每股價值的問題。
------------------------------------------------
Q14416:
龔成先生:本人是你粉絲,現26歲,月入7萬,有約50萬股票(平均價:煤氣$15@5000、建行$6.5@20000、旺旺$6.5@20000、人保$3@10000和中聯重科$5.7@10000)。
首期預300萬,想2020年買市區兩房1000萬內自住,期望只供15-20年。
有沒有高回報穩建的股票和收息股介紹?中長線理財應如何分配?謝謝!
龔成老師:
坦白講,你打算中短期買樓,資金應該投資較低風險的項目,因為你的資金有實際需要,因此在投資上不能太進取。
現時你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有質素,你可以持有,至於投資方面宜投資平穩增長股,恆基(0012)、太古地產(1972)、港鐵(0066)都可考慮。
------------------------------------------------
Q14417:
九毛九,買得過?
龔成老師:
九毛九(9922)這類半新股,分析比較難,因為財務數據少,好難做到準確的估值。
佢係內地中式快時尚餐飲品牌管理及運營者,佢係內地所有中式快時尚餐飲餐廳收入中排名第三,於華南地區則排名第一。
可見,在業務上、品牌上、市佔率上都不差。現時運營269間餐廳,以及管理41間加盟餐廳,而「九毛九」及「太二」為佢的兩個主力品牌。
睇翻佢的財務數據,唔差的,不過現價就唔算平,小注都可以,初步睇,這股都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
Q14418:
成哥,有個問題想請教,朋友內地母公司準備明年春天在美國上市,公司名字叫XX控股。
據朋友所說,認購pre-ipo,上市失敗會有12%息,上市成功的話最差預期是12%,保守預期是30%收益,有底層協議。
公司2018年利潤是1.8億,保守估計2020年利潤是3億。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請問這個投資風險大嗎?朋友說是沒有損失本金風險的
他說公司上市後表現好就會退出,表現不好就會部分回購
龔成老師:
你首先要確認,這公司的財務數據是否真實,佢所講的情況是否真,在金錢方面,任何一個人,你都不能盡信,你都要有保障自己財富的概念。
如果你確認可以,這可以視為一個有風險,有潛在回報的項目,小注投資可以,但一定不能投入太多資金。
------------------------------------------------
Q14419:
您好老師,本人35歲,每月可儲25000, 想用15000作月供股票。
分配想是 2800 $7000, 0968 $3000, 0354 $3000 和 1515 $2000。請問這樣分配可以嗎?
龔成老師:
上述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基本上,月供長線投資無問題。
不過,信義光能(0968)、中國軟件國際(0354)都是潛力股,這類股,業務始終會有點不確定性,因此,每隻月供$2000會較好。盈富(2800)則可以加至$9000。
------------------------------------------------
Q14420:
成哥,你好,我請教你,你覺得如果想係投資上獲得成就,認認真真地去讀關於金融既課程還是去讀一些股票班會比較好?
龔成老師:
我之前讀高級文憑同大學,都是修「財務學」的。
課本上的知識,都有少少用,但坦白講,我自己出面狂睇書、不斷研究股票、不斷睇年報,這樣的得著更大(我相信讀書時的知識,佔我現時「能運用到的投資技巧」,大約2成。
因為就算是我的股票班,都唔會教到好似學術模式咁,我會將部分學術,配合現實的投資情況去講,學術野太理論,要調整先可以用得。
我會認為你與其花幾年去讀這些課程,不如花時間睇書、睇年報、出去上下堂。
----------------------------------------------
多謝各位提問,若然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的,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的部分刪去。
另外,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pre sales發展 在 江湖人稱S姐- 哇。真的把業務職位講的蠻廣的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Sales? Pre-sale? Technical sales? FAE? account manager? channel sales? ... 太太解鎖跨文化婚姻》兩本書和《WFH也能發展國際職涯:遠距工作者的職場攻略》三本書. ... <看更多>
pre sales發展 在 pre sales做咩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pre sales做咩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懶人包,找pre sales的職責,pre-sales職涯,pre sales發展在YouTube影片與社群(Facebook/IG)熱門討論內容就 ... ... <看更多>
pre sales發展 在 Re: [請益] 生涯VS職涯方向VS IT生涯vs仲介業務生涯?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rickymetoo ( )》之銘言:
[恕刪]
: 考量1.:系統工程師(SI)一開始入行其實加班屬於常態,在萬惡責任制下,生活滿足感
: 遠來自對於IT產業的熱愛。
: 考量2.:中年轉業問題,還有未來職涯上薪水無爆發性。
房仲業的部分,Salary/CareerPlan/Salesperson 都有很多資訊就不多談。
這邊就IT,也就你所謂的系統工程師來提供一下個人意見。
你有提到自己不喜歡寫Code,那AP這條路就不考慮了。
主要就偏向作系統,這個部分要看你待什麼地方決定起薪。
1. User Site (企業用戶)
通常來說,起薪可能是30k~45k都有,看公司敘薪的方式。
普遍來說大學新鮮人大部分都30k~40k間。
不過通常生活品質比較好,朝九晚五是可以期待的,
當然也有很操的User Site,但比例上來講相對少。
至於你談的未來性,也就是加薪升遷的部分,在User Site坦白說
會做人比會做事重要,升官發財需要帶些機運。不然一般來講都是
蹲年資慢慢上去,但是真的蹲得夠久,薪資水平也都相當不錯了,
生活也相對愜意。
2. Vendor (廠商)
做廠商這邊,就真的是戰場了,尤其是SI這邊,普遍來說起薪22k~35k。
工作也都蠻操,但發展性卻比User Site高很多,SI業界的流動還蠻頻繁,
這個產業很看重名聲跟能力,客戶、同業都會注意工程師的表現。
如果經常把專案做砸,想升官發財就不可能,但若專案品質好、
能力表現也不錯,和你合作的客戶或廠商漸漸會注意到,
這時候跳槽或挖角就很可能發生,薪水也就有機會大幅上調。
另外,若你願意嘗試走PreSale的路,發展性又會比純工程師高更多,
PreSale講簡單的就是一半業務一半工程師,工程師的部分就是你要懂得
規畫一個漂亮的Solution或Architecture,有賣點讓客戶喜歡,
業務的部分就是要能夠和客戶做簡報,讓客戶能認同你規畫的專案,
另外專案建制成本(人力、軟體授權、硬體)的部分也要懂得控制得宜。
PreSale不用像純Sales那樣需要交際應酬,發展性又比純做技術的工程師
要來的廣而且快。但相對來說,如果PreSale一直沒辦法洽談專案成功,
名聲也就打不起來,退路就是轉作PM或回頭走純技術,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
辦法在前線跟競爭廠商廝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2.115.14
※ 編輯: coflame 來自: 175.182.115.14 (08/25 10: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