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治療眼底疾病的可能性1
美國眼科醫學會AAO在2020年8月分享了一篇討論未來可能利用紅外線用來改善一些眼睛疾病的文章,但我們要強調,目前,此項技術只用在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以及少數人體臨床實驗,尚未被任何衛生醫療主管單位核准一般性的治療使用,千萬『不要』用在他人與自己身上。
粒線體的工作示意圖出自參考6。
眼部照射紅光圖出自以下網站
https://www.ophthalmologytimes.com/view/photobiomodulation-shows-the-power-of-light
眼後部血管網圖來自以下網站的Figure1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Functional-Hyperemia-and-Mechanisms-of-Coupling-in-Newman/91a9816bb538f9d30fd0604e2f27ae1f9bf0bc69
紅外線治療、低劑量雷射治療low level laser therapy,或是光生物調節Photobiomodulation (PBM),美國眼科醫學會引用的4篇論文所討論的紅光或近紅外線波長為625nm~1000nm(nanometers,奈米),所以這次只會就文章中的資料討論,不會討論到波長更長的紅外線。
其實紅光的運用歷史悠久,190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芬森N. R. Finsen使用紅光治療普通狼瘡,可以說是為紅光的醫療利用開啟新局。有趣的是,真正可實用的研究是在1960年代出現的,研究者想要用雷射在實驗鼠身上誘發皮膚癌,但卻發現使用的694奈米波長的雷射反而使實驗鼠身上被剃掉的毛快速生長,因為實驗設計有「不照射雷射」的對照組,正好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
此後,紅光/近紅外線成為一個在醫學領域備受矚目的研究主題。目前在傷口癒合或疼痛控制或是神經性損傷上都有動物或人體上的成效,細項這邊就不多談了。(參考2)
可以從參考2的回顧中了解,紅光/近紅外光對眼睛細胞層面的作用,主要發生在粒線體中如細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一氧化氮NO的變化,使細胞內的代謝速率增加(文獻3,5的內容也是在論述關於如何改善粒線體功能降低老化的發炎反應與增加ATP的供應)。另外也會抑制穆勒氏細胞Müller’s cells產生會影響感光細胞代謝的自由基。以上由細胞或動物實驗-老鼠來驗證。
從AAO網站文章中引用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到一件事,研究中專注於視網膜上的代謝情況,如上一段所述,為什麼呢?
因為視網膜或更明確地說,感光細胞的代謝需求,是眼睛一張開始看東西就不會停止而且非常大量,直到閉起眼睛才會下降。在黑暗中看東西也是會運作的。但感光細胞的代謝,需要視網膜色素上皮層RPE來協助。所以,RPE的活力才會這麼受到重視,否則感光細胞不是餓死就是被自己製造的代謝廢棄物淹死(誇飾法)。(補充:視網膜各層,除了RPE,剩下的都不會再生。RPE是凋亡後,有新的RPE細胞補上。另外,粒線體就是所謂的細胞的發電廠,活著的細胞內通常都會有粒線體,感光細胞自己也有。參考6)
因此,回顧中眼科的紅光/近紅外光(以下稱FR/NIR)主要研究的適用症就是與RPE相關的眼底疾病,例如:年齡/老年相關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DR)、早產兒視網膜變性(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視網膜色素變性/色素性視網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 RP)、還有視網膜的甲醛毒性問題(Methanol toxicity in the retina),這些都與RPE是否健康有活力來維持感光細胞正常代謝有關。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未提及的視網膜病症或是眼部其他病症。
另外,參考2中也提及,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弱視Amblyopia (包含屈光不正Ametropia或斜視Strabismus造成的)、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antosa已經有臨床研究。根據論文分享的內容,在多數的結果中,都是呈現改善的傾向。但除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研究有說明是「閉眼」情況下照射治療,其他研究並沒有提及照射光線時是閉眼或張眼。(再次提醒,雖然已經有臨床實驗,但這樣的治療是還沒有被任何主管單位批准為常態性治療使用,目前甚至沒有標準的照射時間、照射劑量、甚至光線波長。請勿在他人或自己身上執行照射。)
AAO文章中還有一個研究因為題目比較特別,我們下個星期再來分享喔!
──────────────
參考文獻
1. Reena Mukamal, 《Does Red Light Protect Aging Eyes?》
https://www.aao.org/eye-health/news/red-light-protect-aging-eyes-rlt-pbm-near-infrared
2. Ivayla I. Geneva, 《Photobiomod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iseases: a review》, Int J Ophthalmol, Vol. 9, No. 1 Jan. 18, 2016.
3. Chrishne Sivapathasuntharam, Sobha Sivaprasad , Christopher Hogg , Glen Jeffery ,《Aging retinal function is improved by near infrared light (670 nm)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corrected mitochondrial decline》, Neurobiology of Aging 52 (2017) 66-70.
4. Claudia Núñez-Álvarez , Carlota Suárez-Barrio , Susana Del Olmo Aguado , Neville N Osborne, 《Blue light negatively affects the survival of ARPE19 cells through an action on their mitochondria and blunted by red light, Acta Ophthalmol》. 2019 Feb;97(1):e103-e11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198155/
5. Harpreet Shinhmar, Manjot Grewal, Sobha Sivaprasad, Chris Hogg, Victor Chong, Magella Neveu, and Glen Jeffery, 《Optically Improve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Redeems Aged Human Visual Declin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20, Vol. 75, No. 9.
6. Eells J. T..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the Aging Retina》. 2019 May. Biology, 8(2), 31. https://doi.org/10.3390/biology8020031
「rpe醫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rpe醫學 在 眼科陳慶隆醫師-視網膜的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pe醫學 在 超核心健身教育學院 Hypercore Academ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pe醫學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pe醫學 在 台灣牙科睡眠醫學會| 單純RPE擴張效果看起來較差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rpe醫學 在 rpe醫學、RPE、健身順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rpe醫學 在 rpe醫學、RPE、健身順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rpe醫學 在 rpe cells-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 關於rpe醫學 在 rpe cells-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rpe醫學 在 超核心健身教育學院 Hypercore Academ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孕媽咪該如何安全無風險的運動? ACSM 運動指南」
完整文章 👉 https://hypercore.com.tw/blogs/371
👩⚕️ 我們在上一篇提到了常見的孕婦不能運動的五大迷思,並解答其實孕婦在醫生評估許可的情況下,應該維持運動習慣,運動除了可以讓孕媽咪氣色更好、胎盤長得更健康以外,也能讓後續的生產更輕鬆順利!
🤔 但是孕媽咪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安心運動呢?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最新提出的「懷孕與產後訓練運動指南」,孕產婦可以從事的運動類型總共分成四類:
// 心肺有氧訓練
頻率:每週 3~5 次(不宜超過 5 次)
強度:RPE 13~14 [註一]
訓練量:每週 150 分鐘
// 阻力訓練
頻率:每週 2~3 次(不宜超過 5 次)
強度:10RM 的 60~80% 強度,循序漸進
訓練量:依訓練目標與時間調整
// 活動度訓練
頻率:每天
強度:伸展至未達不適的程度即可,以避免過度鬆弛
訓練量:每次伸展停留 10~30 秒
// 凱格爾運動
頻率:每天
強度:坐姿或站姿皆可,自行調整強度
訓練量:每次收縮停留 3 秒,反覆 10 次
*以上的訓練指引是針對一般孕婦的建議,若是懷孕前就有非常豐富運動經驗的人,可能不適用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也提到,媽媽在懷孕期間運動,除了對自身身體健康有益以外,對寶寶或許也有幫助,只要能夠排除以下這些禁忌症狀,就會非常安全哦!
// 絕對禁忌 不建議運動(必須由醫生評估):
● 具早產風險之多胞胎
● 破水
● 特定之心臟、肺部疾病
● 第二/三孕期持續出血
● 早產陣痛
● 嚴重貧血
● 子宮頸閉鎖不全
● 懷孕 26 週後胎盤前置
● 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
// 相對禁忌 由醫生評估後再判斷適不適合運動
● 子宮生長限制
● 慢性支氣管炎
● 骨科限制
● 貧血
● 未評估之心律不整
● 控制不良:一型糖尿病、高血壓、癲癇、甲狀腺亢進
● 極度:肥胖、過輕(BMI<12)、坐式生活史
● 重度菸癮
‼️另外,如果在懷孕期間運動出現陰道大量出血、羊水流出、頭暈頭痛、胸悶、小腿腫脹疼痛、規律收縮伴隨疼痛、肌肉無力導致平衡感喪失、用力前感覺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諮詢醫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核心線上課程
🎉《你的遠端私人教練,從零開始的增肌訓練課程》
👉 https://lihi1.com/RKqL9/fb粉絲團
🙋♂️ 馬上預約體驗頂級場館 https://hypercore.com.tw/free-trial
rpe醫學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庭醫學】~ 爬山用登山杖好嗎?
最近帶老爸去附近郊山走走,做為心臟開刀完的復健;一直勸他用登山杖,把受力點分散,比較不會爬完山痠痛好幾天...
不過,長輩想的和我不一樣;因為覺得拿登山杖,就像拿枴杖一樣,表示自己已經老了,體力不好了,會被其他人笑,有污名化的感覺,所以堅持不拿。
為了這件事,我還特別去找了一些文獻,想要說服他;沒想到前兩天,去土城桐花公園時,他竟然想通了,說要試試看...果然一試成主顧,覺得很舒服,之後爬山都要用。
文獻都查了,也念了;那就分享給大家看看。
※ 國外的研究都是使用「一對」登山杖,所以不要問我用一支登山杖,會不會有一樣的效果。
這幾篇都是在「美國運動醫學會」(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所出版的期刊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找到的。
1. Effects of Hiking Downhill Using Trekking Poles while Carrying External Loads
https://doi.org/10.1249/01.mss.0000240328.31276.fc
找了15位男性,在坡度20度的木製人工坡道上,進行「下坡」測試。測定下肢關節的力矩 (net joint moments, NJM))、受力 (net joint forces, NJF)。
變因有以下兩組:(共6種組合)
A. 有沒有使用登山杖
B. 無負重│背包裝15%體重│背包裝30%體重
(題外話,他們背包用的是 Arc'Teryx Bora 40&80,我也想去背背看呀!)
得到的結果是使用登山杖有助於:
※ 減少腳踝和膝蓋周圍的肌肉活動量,並限制髖部潛在的破壞性負荷。
※ 腳踝的屈肌和膝蓋的伸肌的離心收縮動作有所減少。這種減少將減少肌肉中細胞水平受到損害的可能性,使肌肉保持收縮力,並減少運動後疼痛和受傷的可能性。
結論:(用人話來說就是)
§ 無論有沒有背重物,使用登山杖下坡時,都能明顯減少下肢的負擔。
2. Muscular and metabolic costs of uphill backpacking: are hiking poles beneficial?
https://doi.org/10.1097/00005768-200012000-00020
這篇是要來看看拿杖上坡有沒有好處。
找了5男5女,背負體重30%的重量,在傾斜5度的跑步機上模擬上坡1小時。測定「氧氣消耗」、「心率」和「運動自覺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另外會比較關節活動及肌電圖。
結果表示:使用登山杖時「步幅會增加」、「下肢肌肉活動量減少」、「心率較快」、「運動自覺強度較輕」
結論:
§ 在背負重物的情況下,使用登山杖上山,也可以減輕下肢負擔,並使得自覺的運動強度較輕 (比較輕鬆的感覺)。
註:心率較快在文章中覺得是上肢肌肉的運動,產生的需求增加所致。
3. Trekking Poles Reduce Exercise-Induced Muscle Injury during Mountain Walking
https://doi.org/10.1249/MSS.0b013e3181e4b649
前兩篇都是模擬的,這篇來實戰一下
37名受試者 (26男、11女),分為登山杖和無登山杖兩組,背負一日健行背包登山:斯諾登山 (海拔1,085米,威爾斯第一高山,英國第二高山)。
在上山及下山途中,分別紀錄「心率」&「運動自覺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另外在『上山前』、『下山時』、『下山後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測定肌肉受傷的相關指標:最大自主收縮,肌肉酸痛,肌酸激酶(CK)和垂直跳躍表現。
結果表示:
※ 上坡時,登山杖組的自覺運動強度較輕;但心率無差異
※ 登山杖組,下山後的肌肉受傷相關指標較輕
肌肉最大自主收縮衰減量較少 (下山時、24小時、48小時)
肌酸激酶數值較低 (24小時)
結論:
§ 登山杖可以減少登山時自覺的運動強度,減少肌肉損傷的指標,在登山後的幾天內幫助維持肌肉功能,並減少可能造成的傷害。
〖小結〗
其實前面看了那麼多,總結只有一句話
-----------------------------------------
登山杖很好用,爬山帶著吧...
-----------------------------------------
特別是長距離、有負重的情況下,雖然研究中每一步關節的負擔只差一點點,但是距離拉長,傷害會增加,差異就會越來越大了。
最近發現上山的人變多了,在獲得健康之前,首先要避免自己受傷,才能爬得長長久久。
#爬山也要記得社交距離_室外至少1公尺
rpe醫學 在 rpe醫學、RPE、健身順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rpe醫學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RPE、健身順序、rpe表就來外送快遞貨運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rpe醫學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rpe醫學 在 rpe醫學、RPE、健身順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rpe醫學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RPE、健身順序、rpe表就來外送快遞貨運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rpe醫學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rpe醫學 在 台灣牙科睡眠醫學會| 單純RPE擴張效果看起來較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單純RPE擴張效果看起來較差但是未考量舌肌力與舌功能訓練、未考量原來牙床 ... 與考試以取得Advanced level證書,最後可於明年3月參與歐洲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考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