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在義大利得的一場怪病 ]
最近因為儲存空間爆掉,不得不重啟塵封已久的記憶卡,刪減一些檔案。沒想到一開才發現,裡面有好多 2019 年我在義大利生活時拍的照片,但基於某種神秘原因,當時我拍下的幾千張照片幾乎沒有幾張拿出來用,也沒有和任何人分享,就這樣靜靜地被遺忘在雲端深處。
想著想著,一股熟悉的「癢」突然爬上我的皮膚,突然之間,我想起了為什麼。
那年夏天,剛到義大利的第二個禮拜,我的身上就開始出現一股莫名其妙的癢。
起初我以為只是蟲咬,幾天就會好,沒想到原本在皮膚表層輕輕搔刮的癢,漸漸向外輻射成紅火蟻爬滿全身般的火癢。想像中的「蟻」在我的手臂、腋下、腰間、大腿、膝窩、胸部傲慢行軍,所到之處皆放火燃燒,留下酸蝕的荷爾蒙,暴虐地咬出遍地血紅,最可怕的是,這些「蟻」最終只是幻覺,根本無從「殺」起。那癢從骨頭深處透出來,表面怎麼抓都舒緩不了,但是大腦下意識仍然會想抓,於是每一天無時無刻我都在抓癢,指甲都剪掉了,依然抓出一道又一道紅色的痕跡,嚴重的時候,半夜還會把自己抓醒,聞到一絲血腥,原來是睡夢中把皮膚都抓破了,血都沾到床上。
中間一度因為抓破的傷口細菌感染,腰間長出一個又一個劇痛的黃色小水泡,只要姿勢變化稍一牽引就疼痛無比,無論體感還是視覺上都很折磨人,尤其我又有嚴重密集恐懼症,看到自己皮膚長出那些東西簡直生不如死。
但奇怪的是,全身都癢,只有臉不會癢,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否則可能連臉都要抓破。
當時的男友也患上了這場怪病,兩個禮拜不見好,於是開始到處求助醫師。
我們在義大利看了兩三個醫師,每個都說可能是某種食物或環境的過敏,某種精神壓力引起的症狀,某種自律神經失調,或可能是濕疹。我和男友吃下一包又一包的藥,嘗試各種飲食與作息的調整,但是那癢仍然春風吹又生,在我們的皮膚上一次又一次燎原,讓我們日不成思夜不能寐,撕心裂肺地簡直瀕臨抓狂邊緣。
正規醫療無效,我們於是求助民間療法。
每到假日,我們就開車到海邊或鄉間的野溪溫泉去浸泡。我們泡過各種顏色各種礦物質組成各種氣味的泉水,但是反反覆覆地泡,皮膚沒有變好,反而變得又乾又澀,那該死的癢依然頑固存在,倒是我脖子上一個從小就有的小肉芽,因為不堪折磨而脆化脫落(倒是省了我一小筆手術費)。
我們就這樣,連續癢了四個月。
那是我一輩子沒有體會過的癢,癢到坐立難安,每天睡眠不足,無法思考,近乎神智失常。當時拍照也不過是聊表儀式地舉起手機拍一拍,完全無法思考什麼修圖、分享、寫文章了。
直到回台灣後,有一天男友突然打電話來,他說他媽也開始出現這個怪病,結果她去找了醫生看,醫生拿顯微鏡一照,大吃一驚:這是疥瘡!
帶著半信半疑,我拖著那副殘破軀殼來到台北一家皮膚科診所,說我懷疑自己得了疥瘡。那診所太小,連專門用的顯微鏡都沒有,但我已經無法再等待去大醫院看診,於是叫醫師直接給我治療疥瘡的藥。
沒想到那藥才塗了一天,困擾我四個月的癢,一夕間煙消雲散。
這整件事實在令我哭笑不得。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麼疥瘡,上網一查才知道,疥瘡是一種名為「疥蟎」的寄生蟲引起的感染,具有高度傳染性,這種肉眼不見的小生物會鑽進人的毛孔裡產卵、排泄、生老病死循環,而牠們製造的各種老廢物質,就是引起人體過敏發癢的原因。
到底是在哪裡染上疥瘡的呢?為什麼男友的媽媽一看診就命中目標,我們兩個卻遍求解方而不可得?
兩年前因疥瘡抓癢而留下的色素沈積,我的皮膚還未完全代謝掉,現在看還是一塊一塊紅紅的,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是 damaged good,甚至不敢去曬太陽,以免加深不規則的色素沉積。
好笑的是,當時有一場旅程是我第一次去托斯卡尼北邊海港城 Porto Venere,如此特殊日子必定要拍照留念一下,圖片裡的我看起來正在悠哉欣賞美景,實際上已經變成蟲蟲的培養皿,衣服底下千瘡百孔,癢到想哭+殺人。(zoom in 應該可以看到我皮膚上的紅點)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有人文章看到一半就猜出是疥瘡的嗎?
#有人也曾是疥瘡苦主嗎?
#義大利 #疥瘡 #故事 #少女A #portovenere #italy
「半夜腋下癢」的推薦目錄:
半夜腋下癢 在 黃幼鳴皮膚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當進入秋冬,不少人反映皮膚出現乾燥、龜裂脫屑、嚴重搔癢的狀況,甚至連半夜都會被癢醒,這很有可能是所謂的 #乾燥性皮膚炎。
乾燥性皮膚炎主要好發在本身皮膚就已經較為乾燥的族群,像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或是老年人身上,天氣變冷後,皮膚的 #皮脂分泌會下降,角質層無法鎖住水分,導致表皮發炎,引起乾、癢、龜裂性紅疹、脫屑等表現。
進入冬季,有些生活中的小細節若能特別注意,其實就可以避免惱人的乾癢反覆發作。
#勿過度清潔
避免泡澡、泡溫泉,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淋浴時間勿過久,並注意不要過度清潔,無明顯髒污的軀幹四肢用清水清潔即可,腋下、鼠蹊部可以使用調和皂或沐浴乳。
#建議使用保濕乳液
在剛洗完澡時皮膚還有水氣時塗抹保濕乳液,其效果最好。保濕乳液的選擇應該注意成分不要含有過多香料、色素,可選擇添加玻尿酸、神經醯胺等天然保濕消炎因子的產品加強保濕的效果,一天使用次數至少兩次,非常乾燥的患者則可增加到一天四次來改善乾燥引起的不適感,重建皮膚屏障功能。
#發炎時儘快就醫, #不要搔抓
最後要提醒:不要抓、不要抓、不要抓!許多皮膚的發炎現象就是因為過度搔抓才會惡化的。若真的乾癢到受不了,或是已經出現紅疹、破皮、流湯流水的狀況,切勿自行至藥局購買藥物塗抹,應該儘快尋求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協助,才不會讓皮膚又再受罪喔!
越L'excellence
#黃幼鳴醫師 #酒糟肌救星 #鷹眼醫師 #你想要的我都懂
半夜腋下癢 在 夏雪Angela beatri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e can’t remember love
Dear Mo,
最近生活發生了兩件大事件,每日忙翻了,所以特別羨慕你還有時間追劇。
第一件事是搬家,一年半前買的預售屋,終於蓋好了,但因先生工作忙,所以從打包、整理到重置,我都一手包辦。
其二,就是身份的改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要當母親了,目前十三週,還不知道性別,因為懷孕初期不穩定,又出現很多症狀,所以在準備搬家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
一開始,我告訴別人,我的腹部會垂垂漲漲硬硬,一走路就想吐,甚至洗碗時,稍微施點力氣,也會覺得肚子彷彿有東西要掉出來。大家感到難以置信「一定是你太敏感啦」、「懷孕並沒那麼辛苦」、「你才剛懷上,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症狀呢?一定是你太在意了。」後來去產檢,醫生說腹部有少許出血,有宮縮的狀況,建議我除了多休息,動作也要小一點。
一直對懷孕的印象,就是害喜,跟生產時的十級痛楚。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懷孕除了孕吐,還會有很多其他的狀況。最難受還是提早到來的孕婦疹,自六週起,便從腋下開始發癢,從此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從前日睡八小時變成日睡兩到三小時,最惡劣時期,甚至連死的心都有,覺得太難受了,想要終止這一切。
看婦產科無果,便轉去皮膚科,前後抽了八管血,醫生都說沒問題,剩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我對懷孕這件事情過敏,只要撐到生產結束,情況就會有好轉。
對啦,孕期反應還有抽筋,通常是在股間附近,尤其以腰椎最為頻繁。抽起筋來,莫說走路
,連翻身也都翻不過去,稍微動一下,已痛得我呱呱亂叫。
第一次腰椎抽筋,發生在凌晨的時份,我有個習慣,睡前都會上一次廁所,以免半夜爬起來,影響睡眠品質,沒想到一下床,腳一軟,就「噗通」掉在地上,但我必須要上廁所啊,只好一邊叫,一邊拖著只能活動半身的腿,一時抓著床沿,一時扶著牆壁,好不容易終於完成了上廁所跟關燈的動作。
我以為只是偶一為之,沒想到次數越發頻繁,而且維持的時間不短,說對生活沒影響,那是假的。但抽筋該是孕後期才會出現的症狀,而我從十週就開始了,也提前太多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沒看過我看過的風景,又怎麼評論我的風景到底美不美呢?」
昔日只知道生產會痛,卻不知懷孕的苦,直到自己也當上母親,才體會母親偉大的含意。
先生為了工作,每日早出晚歸,疫情又將我和原生家庭分隔,導致家人無法來台照顧。在我的人生中,不只寫作的路上,需要孤獨地面對,連懷孕這件事情,也需要勇敢面對。
Mo,感謝你的激勵,我們都不是天才女棋手,也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但我相信,只要撐下去,早晚會成為你口中的「從黑暗中開出花」的女主角。
原文刊於東周刊
2020.11.25
照片提供:Tony
半夜腋下癢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七歲小女生的腋下長出了三顆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七歲小女生的腋下長出了三顆小小凸凸的疹子,有一點點癢,但不會痛。 ... 真的,抓蟑螂,半夜停電餵奶 (沒法用溫奶器),還有廚娘、半個老師、心理 ... ... <看更多>
半夜腋下癢 在 腋下癢乳癌、腋下癢腫、腋下磨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腋下癢乳癌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urplegida也提到看到原原PO底下有人留言說保母家很髒才會有疥蟲, 我想再寫一篇關於疥瘡的傳染途徑、病徵還有染病的 ... ... <看更多>
半夜腋下癢 在 天冷蓋厚棉被保暖,半夜這裡癢、那裡癢,小心是疥瘡作崇! 的推薦與評價
... 天冷蓋厚棉被保暖,半夜這裡癢、那裡癢,小心是疥瘡作崇!葛正詳醫師接受公視、華視新聞專訪表示:「皮膚皺摺處會劇烈搔癢,如指縫、腋下、胯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