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的人 #最後火山爆發
#出發點總是過於善解人意
案例:老是壓抑著自我的先生
「我都做到這種地步了,妳還想怎麼樣?」會讓先生說出這樣的話,其實很難,這都是日積月累地壓力造成的,先生今天終於首度發難。
「沒有要怎樣,我只想要你早下班,這樣有錯嗎?」
「早下班是我能決定的嗎?」
「你沒事也待在公司玩手遊吧,這個家有這麼難待嗎?」
「妳在家都在想這個啊?腦袋壞去了是不是?」
「我就是覺得你對家沒心,能盡早下班不要嗎?」
「老子在公司做牛做馬,回家還要被妳嫌,是要逼死我嗎?」
這是他第一次爆發,每一次回到家,太太的酸言酸語都讓他難受。他總覺得太太被他寵壞了,一直以來他不想讓太太擔心,都表現得一副上班很輕鬆的樣子。他希望太太覺得他能力好又勤奮,每一天,他一回家就會立刻弄小孩的尿布、打理家裡的一切,隔天因為沒睡飽掛黑眼圈上班,在公司廁所偷睡覺補眠。他寧可累自己,也不想累到太太。
在第一個孩子來了之後,他們之間不但少了夫妻間的情趣,還多了在教養方面的分歧,和對方無限上綱的要求及不滿。因為孩子的到來,過去他們之間的默契得砍掉重練,反倒要適應新的三人生活,他常覺得早知道生了孩子就要葬送這麼多的快樂、換來和太太之間這麼多的衝突和爭吵,那他寧可當頂客族。可是當這樣想的時候,看到眼前的孩子嘟著小嘴,他又覺得罪惡感十足。
每一次,聽到太太轉向孩子的溫柔,轉過來卻頤指氣使的樣子,他感到難受又氣餒,覺得自己怎麼做怎麼錯,哄孩子也哄不來,好像幫不上忙,只能當局外人,況且他的努力,從來就沒讓太太滿意過。
#當他越害怕,#就越容易做錯事,想回嘴又怕傷了太太的心,於是,他常常把難聽的話說到嘴邊就吞了回去,希望自己不要這麼衝動。
「老公就應該要讓老婆開心」,但是他讓身邊的人開心,自己開心嗎?他不敢想,他只想到現在太太又不開心了,他做得好,得不到稱讚和尊敬,做不好只會換來白眼和惡言相向。
他眼睜睜地看著太太變成惡婆娘,卻無能為力改變什麼。他想起當年他想要脫離跋扈卻壓抑的媽媽,一心想要找個獨立自信的女孩帶他從家裡出走,他極力討好這位女孩,畢竟,他感恩這女孩帶他從家裡出走,只要女孩開心,他就開心,女孩是他的全世界哪,有貢獻的人生是最該喜悅的。可是現在女孩跟媽媽一樣難討好,對他有諸多不滿和埋怨,當太太有越來越多的要求,就讓他更像個壓力鍋,越有壓力就越裝作若無其事,結果換來的是太太更加跋扈的態度,他常覺得自己不被欣賞,不被看重,總是默默承受和承擔壓力,原本以為婚姻能帶他脫離媽媽的掌握,卻掉進另一個媽媽的五指山中。
#過去的鎖鏈,#讓他活成讓大家都開心的人生
壓抑的他,依然想要被太太認可,就像當年他巴著媽媽的眼光那樣,他希望獲得尊敬,獲得贊許,可是在孩子出生後,每一件事情都是新的,他的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新手爸爸的兩份焦慮,讓一切變得失控。
他不准情況失控,他深知夫妻不睦會造成多少家庭的悲哀,因為他就是其中之一。當媽媽和爸爸長年分開,媽媽得一肩扛下許多壓力,她不准自己哭、不准自己鬧,只需要把小孩管好,於是當一位媽媽聽不見心底的哭喊,她就聽不見孩子的哭聲。#她不准孩子有情感的需求,#就像她對待自己的那樣,當她切斷自己的感受神經,意外地也麻痺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們都活成要讓大家都開心的人生。
可是開不開心的權力在別人身上,當他將自己的快樂構築在別人的快樂上,本身就是件危險的事,也因為過去的習慣而綑綁住自己的腳步,他害怕不被讚美,卻在被讚美時覺得自己不值得,在這樣子的拉扯下,讓他逃脫不出過去的鎖鏈,即便他有怨言,嘴裡說的還是對方愛聽的話、讓對方開心的事,這樣日積月累,一吵架,連話都說不清楚了,#害怕別人不悅的神情,#是他壓抑的來源,但無法承擔不悅,就讓對方更摸不到他的心,阻礙了親密的道路!
從小放棄自己的感受,就像將自己遺落在過去的時空中,閉上眼睛不敢看自己的感受,更難接受對方有感受,看到眼前的孩子,他覺得很吵,很想叫他閉嘴,但這讓他更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爸爸⋯⋯
#沒有坦誠相見,#就沒有親近彼此的機會
當我們對童年感到無奈、無力抵抗,這些狀況很快就會形成一種自我防衛機制,這些自我防衛是幫助我們生存下來的方式。一個人如果沒有這個機制,那些痛苦可能足以把人逼瘋。
然而,「否認的初期」就是把自己一分為二,有些人會試著把自己變得更卓越、更有能力,但內心真實的感受其實是害怕、驚惶且迷失,因為害怕,所以我們把這個部分封鎖起來,如果只是暫時放在一邊,等待時間處理,自然會有出口,但有些人會將這種狀況變成一種減壓的昇華力量,讓痛苦變習慣,讓習慣變成自然,習以為常之下,如此一來,他就會更加否認自己真正的感覺,而我們一旦否認自己的感覺,內心就會更難受,卻習慣硬撐,漸漸地也會覺得這樣的硬撐,好像也是女中豪傑、男子氣概的展現,最終演變成「我不需要別人」「談感覺沒用」這樣的結論,但其實某個部分卻也默默哀怨著「沒有人了解我」「我得靠自己」這種一分為二的內在狀態。
#可惜在親密關係中,
#如果沒有袒露真實的感受_沒有冒險,
#就難以親近彼此,
#因此這樣壓抑的狀態,
#足以在親密關係中變成隔閡,
#在日積月累之下阻礙了彼此可以接近
#或更理解對方的機會,
#在下一次的爭執便具有某種程度的殺傷力。
所以,當我們不希望別人看穿內心世界的同時,一方面就先隔絕了自己的感受,認為自己很奇怪,更難以承認感覺很重要,將自己推往一種過度理性的狀態,甚至是排拒感受,認為有感覺很奇怪、很可笑,或者不夠強的人才會有脆弱的感覺,如此一來,就更害怕被批評和評論。
如果我們的父母,待在這樣的狀態,就更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覺得沒必要,另一方面可能也會嘲笑孩子怎麼會這麼覺得。當孩子感覺到被評論,就更容易感到羞愧、不夠好,如此一來,情緒在這個家就不能被說,「談論感受」所招致的後果是被嘲笑、被挖苦,倒不如不要說,於是這樣的壓抑心態,就意外地代代相傳了下來。在親密關係中就更多,當你的伴侶不准自己有感受,當然他面對你的脆弱和袒露,會冷嘲熱諷或者阻止你袒露,這都是自我防衛的一種展現,更是他不准自己有感受,所以不准別人有感受的展現。
#是你讓現在,#重演過去的場景
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羞恥感、自我厭惡和自我輕蔑,就這樣傳遞了下去,感染身邊親愛的人也變得不准難過、不准不夠好、不准脆弱,其實是我們承受不住自己的感受,也承受不住他人的。也是我們讓過去的情境復活,透過強迫性的重複行為,為享受快樂創造了相同的悲劇條件。重複的強迫性行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現實情境中的情感一旦體驗並清理之後,這種強迫性就會消失了。
如果這個機會沒有被善用,那麼強迫性的重複行為就會持續,衝突不會變少,只有衝突的表現形式,會有所不同。
--
本文作者: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本文出處:《#當最親的人成為傷痕》
閱讀更多:https://tinyurl.com/whylovehurt
書籍出版: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
延伸書單:
📖《練習不壓抑》
https://tinyurl.com/in-and-out
📖《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
https://tinyurl.com/wired4Love
防衛過當案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你發現自己容易與人發生激烈爭吵,然後一直想責怪對方,那麼趕快採取行動:搖醒自己的同理心。方法如下:
1在家人、同事或是朋友之中,挑出經常讓你失望、生氣或是很受傷的人。
2回想他曾做過讓你煩心的事,這個行為至少要讓你覺得至少有八分以上的氣惱(以一到十分來評斷),在腦海裡想像當下的場景,觀察自己在經歷此事時有何感受。
3現在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想像我這個心理醫師幫你問他,你做何事最讓他生氣、失望或是覺得很受傷。替他回答,也許他會說:「你吹毛求疵、很愛批評別人、老是想博得別人的同情或是很會指使別人……」請誠實說出你給對方的負面感受。
4接下來,想像我問他:「這些行為會讓你很受傷和難過嗎?」設身處地感受對方的心情,你就會說出:「嗯,很受傷、很難過。」
5接著想像我問他,請說出一件你曾經讓他很受傷的事。請回想你做過什麼讓他覺得受傷的事,並以他的角度來描述經過。
6最後以一到十分來評量你目前還有多氣對方。
做完之後感覺如何呢?心裡剛開始的感受是生氣,但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後,心裡的憤怒程度大多會跟著降低。當我在引導一群聽眾這樣做時,憤怒指數會從八、九分降到三、四分。這是因為你無法在與對方感同身受的同時又能恨他。
取自《先傾聽就能說服任何人》
*****************************
我曾經帶著朋友們,進行觀想他人痛苦的練習。這練習可以培育慈悲心,更是增進同理心的好方法。
在談理解、諒解、和解的時候,同理能幫助我們把理解與諒解這兩個階段,經歷得完整。當我們的生氣轉化之後,重新變成了一股新的能量,能幫助我們過生活。
所以傾聽講到深了,同理不能忘。在同理心的作用下,我們內在能更有能量,觀照更全面,更安穩篤定,能過一個平靜的生活。
一個善於同理的人,內在常感覺溫暖,也可能自然而然表現出一種幽默感。這幽默感來自於,我們不再那麼僵化地看待事物,感受到某些荒謬與趣味性,這帶著我們更有機會化解歧異。我們藉著同理,內在安穩靜定。
摘文中的舉例,很適合拿到不少關係中使用,拿來自我成長也很好。祝福您,在二元觀照中圓融,進一步感受到愛的存在!
*****************************
同理心如何起作用
【文/ 馬克.葛斯登】
同理心是感覺上的體驗,它會啟動神經系統的感覺區塊,包括之前提到的鏡像神經元也是一樣的原理。但是,生氣憤怒是屬於「運動動作」(motor action),大多是在認為受別人傷害時所產生的反應。因此在讓人跳脫生氣狀態,轉而進入同理心的過程,「同理心震撼教育」就會讓大腦從動作大腦 (motor brain) 切換至感覺大腦 (sensory brain)。
也可以換種方式說:憤怒與同理心就像是物質與反物質,無法同時並存,換一個進來,另一個就必須離開,因此當你幫指責者替換上同理心,他的憤怒也會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處於防衛、氣到內出血的這一方原本感到很挫敗,因為他很像個人肉沙包,一路挨打,因為不管他怎麼表現:我很抱歉、我很困惑、我很害怕、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無知的怪罪者不知是聾了還是瞎了,就是毫無所動,被攻擊的這方通常就會選擇沉默下來,隱忍心中熊熊的怒火。
然而,如果怪罪者突然意外地醒悟原來對方很難過、生氣、害怕或是孤單,他當下就會立即投入對方的陣營;被攻擊者在對方終於懂得他的感受後,防衛心也會瓦解,將對方視為盟友。因此,心中那道防禦的高牆以及隱忍的怒火、沮喪自然就會消散,不再對怪罪者感到恐懼或是厭惡,感激之情會取而代之,憤怒也會轉換成原諒,更棒的是他會願意配合,一起找出解決之道。
***
同理心震撼教育的應用時機
當你生命中重要的兩個人,殘酷地相互攻擊,無法理性溝通,或是某一方只是一味在傷害對方而不願意傾聽時,同理心震撼教育是一個很棒的調停方法;一發覺場面快要失控時就可以使用,提供一個案例給各位參考:
軟體部門經理:公司已經宣布這套軟體下週發表,但是我剛得知發生了問題。
賽門:沒錯,是出了問題。麗金給的時間不夠,她設定的期限根本就是痴人說夢,沒有人做得到。
麗金:(暴怒)如果賽門照我說的去做就一定可以來得及,他浪費了三天時間加了根本沒人會在意的花俏設計。就是這些無用的功能害我們無法準時讓產品上市,這個錯不要怪在我頭上。
經理:了解,在我們討論軟體發表的事情之前,先來談談其他的事,你們兩位在各自的工作上都表現得很優秀,事實上,是我共事過的人裡頭能力數一數二的。我知道要你們合作很不容易,但請先各自回答我同一個問題,看看是否能改善你們共事的情況?
賽門與麗金:(都很不認輸地應了聲)好。
經理:那就從麗金開始,你覺得與你共事時哪一點最令賽門頭大,如果我問賽門的話?
麗金:(沒料到會是這種問題)嗯……我想他會說我不尊重他的專業,我只在意完成的時間,都不會想讓產品做到最好。
經理:那你的要求會讓他怎麼想?
麗金:他會很生氣,因為……好吧,我知道他很想讓這套軟體成為市面上最強的產品,但這是做不到的。我真的可以理解,但這不是公司的做事方法。
經理:謝謝你的回答,我很感謝。賽門,同樣的問題,你覺得與你共事哪一點最讓麗金頭大,如果我問她的話?
賽門:(敵意已經因為麗金了解他的感受而瓦解) 嗯……我會說我明知上級要求如期完成,但我還是一意孤行,把時間耗在公司沒要求要有的功能上,不能準時上市會害她受上頭指責。這個我懂,我真的懂,只是如果讓不完美的產品就這樣上市,我實在無法接受,當然我也知道這對麗金來說很為難。
經理:那你一意孤行會讓她作何感想?
賽門:大概會害怕因此丟了工作,或是氣我搞砸她的案子。
經理:謝謝你們誠實地回答。現在我們三個一定都得想想,該如何先在期限內達成目標,但是之後你們是否願意一起討論,怎麼做可以讓賽門設計出完美產品,麗金也能給上頭交待?我有信心你們一定可以找出很棒的解決方法。
使用同理心震撼教育時,要避免把自己的意見摻入談話之中,這樣行不通,即使是正面的看法也不行(像是「我同意你說的,賽門真的很有才華」),你的目標是要讓兩個人能夠倒映彼此,你擋在中間的話,他們就無法做到這點,因此你要做的是引導這個過程,而不是跳進去插一腳。
再來,你要知道自己跳下來不是為了解決眼前問題(像是孩子過了宵禁時間才回來、同事沒有按時完成工作等),你要做的是引導別人切換至他們能彼此自行解決問題的狀態,他們才有辦法應付下一回發生的問題,以及日後所發生的問題。
正確地使用這個技巧,將來需要解決的狀況就會變得愈來愈少,因為試過這個方法之後,人們比較不會一心要毀掉對方,而會希望事情圓滿解決,讓雙方都開心。這是因為他們「體驗過」當對方的心情,至少有那麼一刻,並且知道那樣的滋味。
***
類推的效用
你也可以使用同理心震撼教育讓對方了解你的感受,譬如說有個同事老把事情做一半,常要勞煩你收拾爛攤子,你可以這樣問他:「如果客人在承諾的時間沒匯款項過來,你收不到錢但又不能得罪客人,又得擔心他不付錢,會不會覺得很悶?」
當這個人回答了「會悶啊」之後,你可以繼續問他:「那你會不會很生氣,甚至很害怕再跟這個客人做生意?」
同事回答了「會」之後,你可以更溫和地說:「知道被人丟著不管的感受後,你還會對其他人這麼做嗎?」
你應該會得到「嗯,當然不會」的回答,這時你就可以說:「這就對了,在我必須仰賴你完成一些工作,卻不知道你會不會如期完成時,就是這種感覺。我很喜歡你,所以不想給你難堪,但是每每想到也許又得要幫你收尾,就覺得很煩、很擔心。」
對方很可能會默默地把這段對話記在心裡,同理心震撼教育可以讓對方以後更用心配合。
***
自己也來上一堂「同理心震撼教育」
你也是無知的怪罪者嗎?其實每個人三不五時都很容易犯這個毛病,如果你發現自己容易與人發生激烈爭吵,然後一直想責怪對方,那麼趕快採取行動:搖醒自己的同理心。方法如下:
1在家人、同事或是朋友之中,挑出經常讓你失望、生氣或是很受傷的人。
2回想他曾做過讓你煩心的事,這個行為至少要讓你覺得至少有八分以上的氣惱(以一到十分來評斷),在腦海裡想像當下的場景,觀察自己在經歷此事時有何感受。
3現在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想像我這個心理醫師幫你問他,你做何事最讓他生氣、失望或是覺得很受傷。替他回答,也許他會說:「你吹毛求疵、很愛批評別人、老是想博得別人的同情或是很會指使別人……」請誠實說出你給對方的負面感受。
4接下來,想像我問他:「這些行為會讓你很受傷和難過嗎?」設身處地感受對方的心情,你就會說出:「嗯,很受傷、很難過。」
5接著想像我問他,請說出一件你曾經讓他很受傷的事。請回想你做過什麼讓他覺得受傷的事,並以他的角度來描述經過。
6最後以一到十分來評量你目前還有多氣對方。
做完之後感覺如何呢?心裡剛開始的感受是生氣,但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後,心裡的憤怒程度大多會跟著降低。當我在引導一群聽眾這樣做時,憤怒指數會從八、九分降到三、四分。這是因為你無法在與對方感同身受的同時又能恨他。
下次你又氣到想揍飛他時,請深吸一口氣,找個安靜的地方,先做一次這個練習,你極可能就會放下很多怨恨與負面情緒。
***
智慧帶著走
沒有人能夠在好奇想了解一個人的同時又想攻擊他。
***
行動藍圖
想要同理心自然而然發生的話,可以每天練習一次同理心震撼教育。譬如你討厭的同事正在和奧客講電話,你可以自問:「如果我是他,和奧客講電話會不會很生氣、失望或是難過?」或是主管今天比平常白目,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我要承擔像他這麼多責任和擔憂那麼多事,我的心情會如何?」你愈常這樣練習,周遭的人就愈不容易帶給你壓力或是痛苦,你也會愈來愈能影響他們。
.
以上文字取自
先傾聽就能說服任何人:贏得認同、化敵為友,想打動誰就打動誰。[暢銷慶祝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526
.
花蓮公益講座_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4928098212372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防衛過當案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你發現自己容易與人發生激烈爭吵,然後一直想責怪對方,那麼趕快採取行動:搖醒自己的同理心。方法如下:
1在家人、同事或是朋友之中,挑出經常讓你失望、生氣或是很受傷的人。
2回想他曾做過讓你煩心的事,這個行為至少要讓你覺得至少有八分以上的氣惱(以一到十分來評斷),在腦海裡想像當下的場景,觀察自己在經歷此事時有何感受。
3現在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想像我這個心理醫師幫你問他,你做何事最讓他生氣、失望或是覺得很受傷。替他回答,也許他會說:「你吹毛求疵、很愛批評別人、老是想博得別人的同情或是很會指使別人……」請誠實說出你給對方的負面感受。
4接下來,想像我問他:「這些行為會讓你很受傷和難過嗎?」設身處地感受對方的心情,你就會說出:「嗯,很受傷、很難過。」
5接著想像我問他,請說出一件你曾經讓他很受傷的事。請回想你做過什麼讓他覺得受傷的事,並以他的角度來描述經過。
6最後以一到十分來評量你目前還有多氣對方。
做完之後感覺如何呢?心裡剛開始的感受是生氣,但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後,心裡的憤怒程度大多會跟著降低。當我在引導一群聽眾這樣做時,憤怒指數會從八、九分降到三、四分。這是因為你無法在與對方感同身受的同時又能恨他。
取自《先傾聽就能說服任何人》
*****************************
我曾經帶著朋友們,進行觀想他人痛苦的練習。這練習可以培育慈悲心,更是增進同理心的好方法。
在談理解、諒解、和解的時候,同理能幫助我們把理解與諒解這兩個階段,經歷得完整。當我們的生氣轉化之後,重新變成了一股新的能量,能幫助我們過生活。
所以傾聽講到深了,同理不能忘。在同理心的作用下,我們內在能更有能量,觀照更全面,更安穩篤定,能過一個平靜的生活。
一個善於同理的人,內在常感覺溫暖,也可能自然而然表現出一種幽默感。這幽默感來自於,我們不再那麼僵化地看待事物,感受到某些荒謬與趣味性,這帶著我們更有機會化解歧異。我們藉著同理,內在安穩靜定。
摘文中的舉例,很適合拿到不少關係中使用,拿來自我成長也很好。祝福您,在二元觀照中圓融,進一步感受到愛的存在!
*****************************
同理心如何起作用
【文/ 馬克.葛斯登】
同理心是感覺上的體驗,它會啟動神經系統的感覺區塊,包括之前提到的鏡像神經元也是一樣的原理。但是,生氣憤怒是屬於「運動動作」(motor action),大多是在認為受別人傷害時所產生的反應。因此在讓人跳脫生氣狀態,轉而進入同理心的過程,「同理心震撼教育」就會讓大腦從動作大腦 (motor brain) 切換至感覺大腦 (sensory brain)。
也可以換種方式說:憤怒與同理心就像是物質與反物質,無法同時並存,換一個進來,另一個就必須離開,因此當你幫指責者替換上同理心,他的憤怒也會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處於防衛、氣到內出血的這一方原本感到很挫敗,因為他很像個人肉沙包,一路挨打,因為不管他怎麼表現:我很抱歉、我很困惑、我很害怕、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無知的怪罪者不知是聾了還是瞎了,就是毫無所動,被攻擊的這方通常就會選擇沉默下來,隱忍心中熊熊的怒火。
然而,如果怪罪者突然意外地醒悟原來對方很難過、生氣、害怕或是孤單,他當下就會立即投入對方的陣營;被攻擊者在對方終於懂得他的感受後,防衛心也會瓦解,將對方視為盟友。因此,心中那道防禦的高牆以及隱忍的怒火、沮喪自然就會消散,不再對怪罪者感到恐懼或是厭惡,感激之情會取而代之,憤怒也會轉換成原諒,更棒的是他會願意配合,一起找出解決之道。
***
同理心震撼教育的應用時機
當你生命中重要的兩個人,殘酷地相互攻擊,無法理性溝通,或是某一方只是一味在傷害對方而不願意傾聽時,同理心震撼教育是一個很棒的調停方法;一發覺場面快要失控時就可以使用,提供一個案例給各位參考:
軟體部門經理:公司已經宣布這套軟體下週發表,但是我剛得知發生了問題。
賽門:沒錯,是出了問題。麗金給的時間不夠,她設定的期限根本就是痴人說夢,沒有人做得到。
麗金:(暴怒)如果賽門照我說的去做就一定可以來得及,他浪費了三天時間加了根本沒人會在意的花俏設計。就是這些無用的功能害我們無法準時讓產品上市,這個錯不要怪在我頭上。
經理:了解,在我們討論軟體發表的事情之前,先來談談其他的事,你們兩位在各自的工作上都表現得很優秀,事實上,是我共事過的人裡頭能力數一數二的。我知道要你們合作很不容易,但請先各自回答我同一個問題,看看是否能改善你們共事的情況?
賽門與麗金:(都很不認輸地應了聲)好。
經理:那就從麗金開始,你覺得與你共事時哪一點最令賽門頭大,如果我問賽門的話?
麗金:(沒料到會是這種問題)嗯……我想他會說我不尊重他的專業,我只在意完成的時間,都不會想讓產品做到最好。
經理:那你的要求會讓他怎麼想?
麗金:他會很生氣,因為……好吧,我知道他很想讓這套軟體成為市面上最強的產品,但這是做不到的。我真的可以理解,但這不是公司的做事方法。
經理:謝謝你的回答,我很感謝。賽門,同樣的問題,你覺得與你共事哪一點最讓麗金頭大,如果我問她的話?
賽門:(敵意已經因為麗金了解他的感受而瓦解) 嗯……我會說我明知上級要求如期完成,但我還是一意孤行,把時間耗在公司沒要求要有的功能上,不能準時上市會害她受上頭指責。這個我懂,我真的懂,只是如果讓不完美的產品就這樣上市,我實在無法接受,當然我也知道這對麗金來說很為難。
經理:那你一意孤行會讓她作何感想?
賽門:大概會害怕因此丟了工作,或是氣我搞砸她的案子。
經理:謝謝你們誠實地回答。現在我們三個一定都得想想,該如何先在期限內達成目標,但是之後你們是否願意一起討論,怎麼做可以讓賽門設計出完美產品,麗金也能給上頭交待?我有信心你們一定可以找出很棒的解決方法。
使用同理心震撼教育時,要避免把自己的意見摻入談話之中,這樣行不通,即使是正面的看法也不行(像是「我同意你說的,賽門真的很有才華」),你的目標是要讓兩個人能夠倒映彼此,你擋在中間的話,他們就無法做到這點,因此你要做的是引導這個過程,而不是跳進去插一腳。
再來,你要知道自己跳下來不是為了解決眼前問題(像是孩子過了宵禁時間才回來、同事沒有按時完成工作等),你要做的是引導別人切換至他們能彼此自行解決問題的狀態,他們才有辦法應付下一回發生的問題,以及日後所發生的問題。
正確地使用這個技巧,將來需要解決的狀況就會變得愈來愈少,因為試過這個方法之後,人們比較不會一心要毀掉對方,而會希望事情圓滿解決,讓雙方都開心。這是因為他們「體驗過」當對方的心情,至少有那麼一刻,並且知道那樣的滋味。
***
類推的效用
你也可以使用同理心震撼教育讓對方了解你的感受,譬如說有個同事老把事情做一半,常要勞煩你收拾爛攤子,你可以這樣問他:「如果客人在承諾的時間沒匯款項過來,你收不到錢但又不能得罪客人,又得擔心他不付錢,會不會覺得很悶?」
當這個人回答了「會悶啊」之後,你可以繼續問他:「那你會不會很生氣,甚至很害怕再跟這個客人做生意?」
同事回答了「會」之後,你可以更溫和地說:「知道被人丟著不管的感受後,你還會對其他人這麼做嗎?」
你應該會得到「嗯,當然不會」的回答,這時你就可以說:「這就對了,在我必須仰賴你完成一些工作,卻不知道你會不會如期完成時,就是這種感覺。我很喜歡你,所以不想給你難堪,但是每每想到也許又得要幫你收尾,就覺得很煩、很擔心。」
對方很可能會默默地把這段對話記在心裡,同理心震撼教育可以讓對方以後更用心配合。
***
自己也來上一堂「同理心震撼教育」
你也是無知的怪罪者嗎?其實每個人三不五時都很容易犯這個毛病,如果你發現自己容易與人發生激烈爭吵,然後一直想責怪對方,那麼趕快採取行動:搖醒自己的同理心。方法如下:
1在家人、同事或是朋友之中,挑出經常讓你失望、生氣或是很受傷的人。
2回想他曾做過讓你煩心的事,這個行為至少要讓你覺得至少有八分以上的氣惱(以一到十分來評斷),在腦海裡想像當下的場景,觀察自己在經歷此事時有何感受。
3現在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想像我這個心理醫師幫你問他,你做何事最讓他生氣、失望或是覺得很受傷。替他回答,也許他會說:「你吹毛求疵、很愛批評別人、老是想博得別人的同情或是很會指使別人……」請誠實說出你給對方的負面感受。
4接下來,想像我問他:「這些行為會讓你很受傷和難過嗎?」設身處地感受對方的心情,你就會說出:「嗯,很受傷、很難過。」
5接著想像我問他,請說出一件你曾經讓他很受傷的事。請回想你做過什麼讓他覺得受傷的事,並以他的角度來描述經過。
6最後以一到十分來評量你目前還有多氣對方。
做完之後感覺如何呢?心裡剛開始的感受是生氣,但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後,心裡的憤怒程度大多會跟著降低。當我在引導一群聽眾這樣做時,憤怒指數會從八、九分降到三、四分。這是因為你無法在與對方感同身受的同時又能恨他。
下次你又氣到想揍飛他時,請深吸一口氣,找個安靜的地方,先做一次這個練習,你極可能就會放下很多怨恨與負面情緒。
***
智慧帶著走
沒有人能夠在好奇想了解一個人的同時又想攻擊他。
***
行動藍圖
想要同理心自然而然發生的話,可以每天練習一次同理心震撼教育。譬如你討厭的同事正在和奧客講電話,你可以自問:「如果我是他,和奧客講電話會不會很生氣、失望或是難過?」或是主管今天比平常白目,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我要承擔像他這麼多責任和擔憂那麼多事,我的心情會如何?」你愈常這樣練習,周遭的人就愈不容易帶給你壓力或是痛苦,你也會愈來愈能影響他們。
.
以上文字取自
先傾聽就能說服任何人:贏得認同、化敵為友,想打動誰就打動誰。[暢銷慶祝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9526
.
花蓮公益講座_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4928098212372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防衛過當案例 在 防衛過當也會是誤想防衛∣UNCLE許的刑法小教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防衛 必要性#誤想 防衛 #容許構成要件錯誤#限制罪責理論#免除罪責#期待可能性【 案例 事實】蕭峯散步時,突然遭到忌妒自己的慕容復拿著球棒衝過來襲擊。 ... <看更多>
防衛過當案例 在 一起讀判決- <以一打五與正當防衛>...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談判殺人防衛過當關十年] [蘋果][他一打四、對方1死3傷防衛過當判10年] 一、事發經過:... ... 事實上也確有四人徒手毆死另一人的案例, 所以當四人甚至有棍棒朝你攻擊 ... ... <看更多>